APP下载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2011-04-1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校园网校园文化校园

耿 风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3)

0 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变,也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产生重大影响。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 年6 月底,我国网民达到3.38 亿人。其中,30 岁以下的年轻群体是网民的主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3.7%[1]。 这个网民群体中当然包括为数众多的高校学生。 如何以创新精神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已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一项新课题。

1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校园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在校园的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 要深刻理解其内涵,就要了解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方式的总和。 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为主要群体。 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 而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 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2]。 所谓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物质基础,以现实的人在电子空间中进行网上生活为基本内涵的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是一种不分国界、 不分地区的全球性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文化。 网络文化以其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能控率低及平等参与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对生存价值、生存方式、社会约束的种种反思和审视,日益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师生在校园活动中依赖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参与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据此,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包括网络硬件建设、网络制度建设、高雅网络文化培育和良好网络文化传播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1.2 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载体。而由此产生的校园网络文化,不仅集中体现和反映了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现代学校区别于传统学校的重要特征[4]。

1.2.1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校园网的建设,从其信息发布功能模块的设置、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师生交流平台的建立等,都充分展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以及校风、教风、学风。高校可以以此来引领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彰显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风貌。

1.2.2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校园网的建立,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操作平台。 如,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社团活动、学术研讨、专题报告和讲座等可以生动地再现于网络媒体,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文本、图像、视频等应用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广大师生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同外界进行多方面的交流,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为校园文化注入浓郁的时代气息,等等。

1.2.3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高校办公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是高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校园网络是高校办公系统管理现代化的载体和手段。 利用校园局域网,高校办公系统可以实施全校网上文件传递、信息发布和通知公告等综合信息服务,可以实现高校教务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的系统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可以实现学生学籍、就业情况的信息化管理,使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1.2.4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迫切需要

校园网作为高校的窗口,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内外信息的沟通。 人们通过校园网,可直接获取学校的办学思想、规章制度、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招生就业等情况;同时,也可以发表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大家反映的信息和需求。 教师可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信息引导、点拨、启发、释疑、解惑、传道授业,达到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的最优化。学生可利用校园网自由选择名师和品牌课程,进行学习和学术探讨,与辅导员进行思想交流,在网上获取大量信息,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生活。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学校的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 但是面对新情况、新现象、新矛盾,它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2.1 校园网络硬件建设滞后于高校需求

近几年,高校在校园网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基本上完成了校园内的整体网络建设工程,实现了办公室、教室、机房、电子阅览室、宿舍等管理的网络化。 但是允许学生上机的地方是有限的,而且普遍存在电脑设备陈旧、网速慢等问题,不能满足学生上网的实际需求,从而把学生“挤”到了校外具有良好设施环境的网吧。

2.2 校园网站建设滞后,内容匮乏、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但是校园网站的质量却参差不齐。 多数高校的校园网站内容匮乏,仅仅是一些日常新闻报道,而且更新不及时。 真正以人为本、切实针对师生的特点和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很少。 这样的内容信息,不可能有效地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高校网站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强调信息的单向传播,而忽视了网络活动互动的特性,致使高校网站缺乏互动,响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这样的网站难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的有效传播。

2.3 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冲击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互联网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丰富信息的交流平台。 但是,不可避免地也会随之出现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 一是敌对势力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信息的传播,如藏独、疆独分子利用网络颠倒是非,传播大量虚假信息,误导舆论,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深受其害。 二是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事物的出现,严重影响到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态度。 据CNNIC 调查,高校学生使用网络收看网络视频、玩网络游戏的比例达到65.8%和64.2%,而接受网络教育的比例只有25.5%[1]。关于大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甚至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的消息,各种媒体也时有报道。 同时,一些网络游戏涉及暴力或色情等内容,使得高校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弱化。 三是网络传播着大量的消极的信息,如拜金、虚荣、堕落事件,甚至还有虐待动物等视频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论坛、博客等网站传播,极大影响了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些不良信息都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阻碍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3 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正如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沈杰先生所说:“网络文化存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网络本身,而在于如何对它们进行把握和使用。 只有合理规范地使用,网络文化才会焕发出持久旺盛的生命力。”[5]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6]。 只有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有效管理,在建设中实现网络观念与网络制度相结合、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相结合、网络内容与网络形式相结合,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3.1 转变观念,明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要想建设一个完善的校园网络文化,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对加强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不仅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还要挖掘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和精髓,将其逐渐纳入到整体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占据重要的地位。

3.2 增加校园网硬件设备的投入,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

硬件设备是建设和完善高校网络文化的基础。校园网络文化要得到很好的传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具有强大的硬件设备作为其传播平台。 首先,必须增加互联网接入设备(包括在机房、宿舍、图书馆等场所),为在校学生提供良好而安全的上网环境,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上网需求。 其次,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管力度,为学生上网提供一个净化的网络空间。 最后,必须提升带宽,为在校学生提供快捷的上网服务。

3.3 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制度建设,加强网络管理和引导

由网络的种种不可控特性,应切实加强网络管理,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校园网进行管理,如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高校必须严格执行。 其次,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校园网建设中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制度,运用规章和道德手段,促使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 另外,针对一些难以管理的网上行为,如沉溺于打游戏,盲目聊天、交友等,应有目的地开设相关课程,或以讲座的形式加以引导,并给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方式,而非粗暴地干涉或阻断学生的上网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3.4 加强校园网络的内容和形式建设,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高校网站已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和内部师生交流的一个综合性平台。 因此,校园网站的建设要从学术性、服务性、娱乐性等方面下工夫。一是校园网上不能只发布日常新闻,还要有大量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 二是加强网络资源库建设,可以在校园网上提供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的链接,还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师自己的教案、开发的课件等建成资料库,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三是建立健全高校数字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图书进行高效的管理,在校园网上实现图书的查询、借阅、续借及光盘检索等,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根据互联网的特性,应增加校园网站的互动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多建立网上社团、网上虚拟社区,多开展网上活动,多开展网上调查,扩展学生的参与面。 网络是虚拟和隐蔽的,同学们愿意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诉说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可以在网上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因为网上心理咨询比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还可以在网上设立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咨询,缓解学生就业压力。 总之,通过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可以大大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的吸引力。

3.5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人文环境

校园网络文化应强调思想性、艺术性、积极性、教育性和指导性[7]。 要想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这功能,学校就必须建立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队伍。 这支队伍中要既有懂网络技术的专家,又有思想教育的专家;既有校领导,又有教师;既有学生干部,又有普通学生。一方面,这支队伍应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正面教育吸引学生,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体系,确保网络安全,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进而营造健康的绿色校园网络文化。另一方面,这支队伍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心理咨询或设立信箱,随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有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网民的信息解读能力、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促使他们健康上网。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切实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当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以认真科学的态度,切实落实各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措施,构建健全、规范、科学的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和谐、健康的高校网络文化环境。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OB/OL]. [2009-09-26]. 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7710466d1051.html.

[2] 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0.

[3] 匡文波. 论网络文化[J]. 学术论坛,1999(2):16-17.

[4] 敬菊华,张珂.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交化[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81-782.

[5] 邵一江, 黄雄荚. 浅析新形式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3-45.

[6] 杨铁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J]. 高教论坛,2008(3):149-150.

[7] 李育全, 王娜.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7(6):41-43.

猜你喜欢

校园网校园文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