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旅游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2011-04-13张广海

关键词:物元环境质量青岛市

张广海 王 佳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引言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生存在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这是人类社会必须履行的责任与义务。当今,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区域经济增长及产业地位的提升,但同时使旅游目的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耗损、旅游生态系统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将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是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是旅游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旅游环境系统是一个集聚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和社区系统的复杂系统,受到当地社会结构、文化传统、资源环境、经济结构和政治法律等因素地影响,同时还受到来自旅游者特征、旅游活动类型、规划管理和技术等外界因素地影响,因此旅游环境评价研究内容复杂,评价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内外部因素,科学选取定量分析指标,合理选择研究方法,才能够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二、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三种。目前我国学者主要进行旅游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研究。裴青构建景观质量、人口指数、绿化指数和污染指数四项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承德市旅游环境进行评价。[1]万绪才、包浩生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对安徽省黄山与天柱山的旅游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比较评价。[2]龙丽民、梁荣玲运用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古城正定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3]万绪才、张安等以南京、苏州为例,从旅游者角度对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4]

综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发现,国内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有模糊评价法、加权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建立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更为有效的解决旅游与环境不相容问题,以期实现区域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物元评价模型

物元分析方法是蔡文教授于1983年创立的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矛盾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学科。它用“事物、特征、量值”三要素来描述事物,并组成有序三元组的基本元,即物元。[5]物元分析理论在很多领域的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如对大气环境质量、地下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估中应用较广,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将运用物元分析法建立质量评价模型,对青岛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判断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与标准是否一致,从而确定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6]物元分析法包括四个步骤:建立物元矩阵、确定经典域与结域物元、计算关联函数及关联度和分析评价等级。

(一)建立物元矩阵

物元是由已知事物名称(N)、特征(C)和量值(X)构成的有序三元组R=(N,C,X)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若事物N用n个特征C1,C2,…,Cn及其相应的量值为X1,X2,…,Xn来描述,有m个评价等级,则所建立的物元矩阵可表示为:

式中,N1为评价对象;Ci为评价对象的第i项特征,i=1,2,…,n;Xi为关于N i的量值,即对待评价单元第i项特征进行分析的原始数据。

(二)确定经典域与结域物元

根据国家标准和区域实际情况或拟定新的准则,建立经典域和节域矩阵。经典域矩阵为:

其中,N j表示所确定的j个质量等级;Ci表示质量等级的第i个特征值,i=1,2,…,n;Xji表示第j个质量等级中关于Ci所规定的量值范围。

节域矩阵为:Rfi=(F,Ci,Xfi)=(F,Ci,《afi,bfi》)

其中,Xfi表示全体质量等级关于第i个指标的量值范围,即《afi,bfi》。

(三)计算关联函数及关联度

首先,Kj(Xi)为第i项指标属于第j等级的关联度,计算公式如下。

再次,确定待评对象在各质量等级的综合关联度,并对其进行等级评定。

当0<Kj(F0)<1时,则表明评价单元符合标准对象的要求,其值愈大,符合程度愈好。当-1<Kj(F0)<0时,则评价单元不符合某级评价标准的要求,但具备转化为标准对象的条件,其值愈小,愈易转化。当Kj(F0)<-1时,表示评价单元不符合某级评价标准的要求,而且不具备转化为标准对象的条件。[7]

四、青岛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一)青岛市旅游环境的现状分析

旅游环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旅游环境主要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基础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是区域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形成区域旅游资源的基本自然和生态条件;经济基础环境是旅游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保障;社会文化环境关系到区域居民的承受能力、消费结构与消费能力等社区内部环境,也是综合旅游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8]

1、自然生态环境

青岛市地理位置优越。青岛市地处华北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的结合地带,是天津与上海之间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外贸港口城市。北连环渤海经济圈,南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青岛市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海滨避暑胜地和风景旅游城市,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气候舒适宜人,具有显著的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特点,连绵曲折的前海海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古典的欧式风格建筑,还有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和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及事件。[9]

青岛市区空气质量较好,城市环境优美。200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到2009年提高到91.2%,年增长率较小,仅为0.39%,表明市区空气质量呈现稳步提升的状态。城市绿化较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城市生活环境有所改善,2009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41%,较2000年的83.23%增长了69.36%。

2、经济基础环境

综上所述,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护理,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升高,有效地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治疗的顺利开展,促进治疗效果升高,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青岛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地位逐渐提升,经济结构渐趋合理。2000-2009年青岛市社会与国民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市GDP以17.44%的平均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青岛市生产总值达到4890.3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46%,财政收入实现1463.63亿元,增长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8.99亿元,增长1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3.58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5.1:50.8:44.1调整为4.7:50. 1:45.2。青岛交通便利,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作为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枢纽,公路交通十分发达,伴随着海底隧道的全线贯通,海湾大桥以及地铁如火如荼的建设,“桥、隧、轨”的快速时代即将到来,城市“三纵四横”路网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旅游市场环境良好。青岛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发展潜力巨大。2000-2009年间,除受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国内旅游旅游市场平稳增长。全市旅游总收入以19.29%的平均增长速率持续增长,达到489.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51.4亿元;国内外游客以13.2%的速率波动增长。

3、社会文化环境

青岛市社会稳定,文化内涵丰富,受教育程度较高。青岛是城镇居民经济状况良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2.46%,降低到2009年的38. 5%,居民消费结构渐趋合理;青岛市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00年到2009年增长了17.38%;青岛市受教育程度逐渐提升,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学生数量在2000年-2009年间从65人增长到361人,增长了4.55倍。

(二)青岛市旅游环境质量物元评价

1、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针对我国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及青岛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综合已有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并根据旅游环境各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这里建立了由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基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三个子系统24个变量指标的旅游环境质量指标体系,[10]以青岛市2000-2009年的统计年鉴中的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差异驱动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详见公式(7)、(8)],根据国家标准以及相关标准,按照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可拓性,将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划分为差、一般、良好和优秀四个等级,然后运用物元分析法来进行评价研究,见表1、表2。

表1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上述公式(1)-(7),对青岛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1)建立物元矩阵

(3)计算各等级关联度,以及综合关联度

青岛市2000-2009年的综合关联度见如表3。

表3 青岛市2000年-2009年的综合关联度

(三)评价结果分析

青岛市旅游环境质量存在时间差异,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如图1所示)。根据计算结果,M ax{Ki(F)}2000、Max{Ki(F)}2001、Max{Ki(F)}2002、M ax{Ki(F)}2003分别为-0.1645、0.0576、0.0452、0.0856,说明2000-2003年青岛旅游环境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2000年青岛市旅游环境质量各子系统发展不协调,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基础一般,而社会文化环境处于较差的水平,这是由旅游产业发展初期开发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文化环境的造成的;Max{Ki(F)}2004、M ax{Ki(F)}2005的值分别为0.1701、0.2462,表示2004-2005年青岛旅游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处于良好水平,其中旅游社会文化环境逐渐受到重视,经济基础环境更是成为影响区域旅游开发、提升旅游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M ax{Ki(F)}2006、M ax{Ki(F)}2007、M ax{Ki(F)}2008、Max{Ki(F)}2009分别为0.9555、1.4259、1.0867、0.2823,表明青岛市2006-2009年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基础环境质量、社会文化质量,以及综合环境质量都处于优秀水平。

从单项指标的关联度等级来看,自然生态环境的品牌旅游资源规模、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经济基础环境中的旅游企业数量、旅游人均消费、旅游总收入占 GDP比重、人均 GDP、全年客运量、道路面积、供水能力、供电能力指标,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游居比、单位面积游人密度、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学生数的各项指标关联度等级在2000-2009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说明以上指标对青岛市旅游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贡献。而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环境效率指标从2000-2009年呈现下降趋势,制约了青岛市环境质量水平的提高。另外,旅游企业经营状况、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旅游总人次年增长率、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地影响,呈现波动发展状态。

图1 旅游环境质量等级图

运用物元分析模型对青岛市2000-2009年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旅游环境综合质量不断提高,但各子系统环境质量存在时间差异,仍需从一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自然生态环境方面

青岛市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不断改善青岛市噪声环境质量,降低市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青岛市居民和来青游客提供更好的声环境空间。同时,继续有计划地进行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严格控制生活垃圾、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为游客及当地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空气环境。环境效率是百万元 GDP工业废水排放量和百万元 GDP工业烟尘排放量两项指标平均值,因此青岛市应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和烟尘排放的控制,加大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同时,提高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减少工业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2、经济基础环境方面

青岛市经济基础环境易受诸多因素地影响,其中从2000-2009年,旅游企业经营状况、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的年增长率,以及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质量等级变动性较大,与各项指标数值的时间变化趋势不完全匹配,而这些因素变动除受到2003年非典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也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企业服务水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地影响。因此,青岛市应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增加旅游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地位,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提升旅游企业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高旅游企业的接待能力,从而树立青岛市国际旅游品牌形象。

3、社会文化环境方面

青岛市社会文化环境总体质量等级较高,各项指标变化较小,但是环境效率值逐年降低,其质量等级也不断降低,对区域社会环境影响较大。另外应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创新旅游产品,改善旅游交通,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和质量,提高青岛市本地居民出游率以及来青游客重游率,从而提高青岛市整体旅游环境质量,为青岛国际化旅游品牌的建立贡献力量。

五、结论

本文运用物元分析法将旅游环境质量物元、旅游环境质量特征和特征量值作为物元,结合青岛市实际状况、各类标准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关联度,运用差异驱动法确定权重,从而建立起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物元评价模型,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影响,提高了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度。

[1]裴青.承德市旅游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控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7(1):35-39.

[2]万绪才,包浩生.山岳型旅游地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安徽省黄山与天柱山实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 (1):48-52.

[3]龙丽民,梁荣玲.古城正定旅游环境质量的数学评价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1):91-95.

[4]万绪才,张安,李刚等.基于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南京与苏州两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3,23 (1):113-116.

[5]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

[6]吴华军等.基于物元分析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03):52-54.

[7]樊霆.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 2006.

[8]李淑娟,孟芬芬,李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93-95.

[9]王静.青岛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初步研究[D].青岛大学,2009.

[10]刘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物元环境质量青岛市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基于信息熵模糊物元的公路边坡支护方案优选研究
基于PSR和物元可拓模型的跨界河流健康评价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基于物元分析的桥梁加固效果评价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不断完善排污收费工作 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