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山区涵洞设计

2011-04-13胡艳霞

科技传播 2011年4期
关键词:河沟纵坡涵洞

胡艳霞

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16

山区涵洞是山区公路排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沟通路基两侧水流,宣泄山区雨水的人工构造物。山区涵洞设置是否合理,能否满足排水需求,对保证公路运输畅通起着重要作用。山区公路根据地形不同设置涵洞的数量也各不相同,据统计一般每公里约有3座~6座。可见涵洞在整条山区公路中重要性。

1 涵洞位置的确定

因山区地形复杂、山势险峻,坡陡沟深、山石散落、沟壑多变等特点,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原则上逢沟壑设涵,涵洞轴线应尽量与水流方向一致,不宜减短涵长强行正交。

1)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河沟密集,但汇水面积较小,逢沟设涵并不现实,可利用山坡截水沟、边沟、排水沟等将相邻几条山沟的水导向同一方向,并在最低处设置涵洞;

2)对一侧坡面汇水面积较大,以及具有像鸡爪形山面的路段,虽无无明显沟谷,因山区暴雨洪水汇集快,流速大,水势较猛,为了确保路基的安全,也需每隔200m~400m布设涵洞,以免路基内侧边沟积水过深过大漫路冲毁外侧边坡而产生水毁;

3)当山区沟深且路基填土较高时,若按原沟设涵,其涵长过长,应考虑:(1)采用上游设拦水墙(坝),将洪水导流至地质条件较好的坡岸上,并在坡岸上设置涵洞,以缩短涵长;(2)原河沟地质条件较好,可就地取材,在原河沟上做填石路基,并将涵底标高上抬设置在填石路基上,涵洞进水口尽量设置在与原地面边坡相顺接处,出水口设置边坡急流槽,同时设置消力槛以降低路基坡脚处的水流冲力。

新晋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大多填土较高的涵洞为兼通道涵,如采用第(1)种方式设涵,侧对行人出入极其的不便,故不采用;在涵洞功能仅为排洪涵时,且其地质条件较好的路段,则采用第(2)种方式设涵,如图1(原河沟纵坡较陡,其涵底标高无法抬至过高,侧在进口设置跌水井,出口设置边坡急流槽,同时每2m左右设置消力槛。)。

图1 填石路基涵

2 涵洞形式的选择

涵洞按其构造可分为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

管涵适用于缺少石料地区有足够填土高度的小跨径暗涵,过水断面较小,且涵底呈圆弧形,对水流顺畅有一定的影响;盖板涵过水能力较大,建筑净空低,适用于路基填土较低的情况,可设明涵,也可设暗涵,但填土不宜过高,当涵顶填土高大于6m时,应考虑采用拱涵;拱涵受压潜力大,结构稳定,适用于跨越深沟或高路堤;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造价就会高。

新晋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山区段,因石料丰富,容易就地取材,故当涵顶填土小于6m时,原则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当涵顶填土大于6m时,原则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拱涵。

由于新晋高速部分路基为分离式路基,且上下行相距较近,同时内侧边坡坡率较缓(1:4),故同一位置的上下游涵洞连通成一道,虽上游填土高度小于6m,但为了上下游的一致性,故按最大的填土高度选择拱涵结构,如图1。

3 涵洞孔径的确定

涵洞孔径应根据汇水面积、河床地质、天然河道纵坡等资料进行水力水文计算,并综合考虑涵洞净空、过水面积、河沟断面来确定涵洞的孔径。

在确定涵洞净跨径时,应和涵下净高综合考虑,根据计算的涵洞净跨径选用标准跨径,以便设计和施工。一般所采用的涵洞净空不宜大于涵洞的跨径。新晋高速山区段一般采用3m、4m、6m的跨径。

4 涵底坡度及基础的确定

涵底纵坡最好选用临界坡度,此时涵洞的排洪能力最大,但实际设计时,涵洞的纵破应根据沟底坡度确定。涵洞最小纵坡不小于0.4%,以防淤积;同时也不大于最大纵坡,以防涵底铺砌被冲毁。

新晋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山区段涵洞纵坡根据原河沟的纵坡设计,当纵坡大于5%时,涵底均采用倒坡齿状基础,并在拱顶设置防滑块;当涵底纵坡大于10%时,根据实际地形,部分涵身及基础进行分段做成阶梯形,并在出口处设置消力槛;兼通道的涵洞在涵底纵坡较大时,设置人行踏步。

5 洞口设计

山坡涵洞的洞口设施视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种形式:

1)当地势较为平坦,河沟较宽,河沟纵断面高差不大时,可选用八字墙式洞口;当河沟有明显沟渠,且涵洞孔径能满足泄洪要求的情况下,可将八字墙的水流扩大散角设为0°,做成直墙式洞口,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当涵洞高度大于5m时,八字墙容易因土压力的影响而倾斜,而锥坡的稳定性较高,可与端墙结合使用,或通过计算适当增大八字墙尺寸及背坡的坡比,以达到八字墙自身的稳定;

2)上游路基边沟坡度较大,水流夹带泥砂较多时,可在进水口设置深于涵底的蓄水井,使其起到消耗和沉淀泥砂的作用;

3)涵前的天然河沟纵坡为10%~40%时,可开挖沟槽,其纵坡率纵坡值可取4~10。沟底和沟槽边坡以及路基边沟均需铺砌加工;

4)涵前的天然河沟纵坡大于50%时,水流速度很大,进水口处需做跌水井,以减缓流速,削弱水能。上游沟槽开挖纵坡率因根据河沟地质情况决定,以保证土体不致滑移。为上游沟槽铺砌加固成梯形截面;为上游沟槽铺砌加固成矩形截面,槽底每隔1.5m~2m设防滑墙一道;

5)陡坡涵洞的出水口最容易遭到水毁,一般采用八字翼墙、急流槽、跌水、缓流井、消力、人工加糙等设施。但需视河沟天然坡度情况,根据水利计算,合理的选用几种设施及彼此衔接的形式和尺寸;

6)当路基为分离式路基,且上下行相距较近,且内侧边坡坡率较缓(如1:4),但填土并不高,故同一位置的上下游涵洞仅上游出水口与下游进水口相连通(如图2);

图2 上游涵洞(上下游洞口相连通并兼通道)

7)山区公路,为减少路基填方量、少占河道,常设大量挡土墙。若涵洞设在挡墙路段,可将挡墙作为涵洞的出口,并在挡墙出口外侧做10m左右的洞口铺砌处理以保护挡墙。

6 涵洞材料的选用

涵洞的建筑材料应因地制宜,尽可能选用当地较为普遍的建筑材料。

新晋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山区段涵洞,其地质主要以岩石为主,但由于山区涵洞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故盖板及拱圈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而涵身及基础通过计算,拱涵涵身和基础采用浆砌块石,盖板涵涵身和基础采用片石混凝土。

7 涵洞基础

设计涵位的地基承载力应大于标准图要求或计算得出的地基承载力。当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当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土层埋深不深时,可以加大涵台高度,将基础底放置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土层上;

2)当台身较高时,可以将涵身做成带背坡的重力式台身,也可将涵洞基础做成扩大基础,以增大基础的受力面积,以减小基底应力。对于新晋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山区段涵洞采用将涵身做成带背坡的重力式台身,扩大基础;

3)当土质不均匀时,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和局部破坏,或者因涵洞跨径较小基础相距较近,为了施工上的便利,将涵洞基础做成整体式基础,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涵洞的整体性,由于基础的受力面积增大,也可以减小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对于新晋高速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山区段涵洞,拱涵当填土小于12米时,在地基承载力满足的情况下,其涵身及基础的尺寸采用标准图外,填土大于12米的拱涵,则均采用扩大基础;

4)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还可以采取换填土、打粉喷桩、挤密碎石桩等方法提高地基本身的承载力以满足涵洞对地基的要求;

5)当涵洞位于软土地质上,则可考虑做成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的钢筋砼箱涵。

对于第4、第5条措施,其费用较高,应谨慎采用。

总之,涵洞的布设应进行经济分析,取其高效低成本方。

[1]公路设计手册编写组.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叶镇国.水力学及桥涵水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河沟纵坡涵洞
皖北地区河沟生态养殖发展策略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基于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区间平均纵坡控制指标研究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浅析涵洞的种类及特点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蒙城县河蟹河沟自然生态养殖技术
头屯河水库泄水涵洞除险加固浅析
“跳跃”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