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198例临床分析
2011-04-12徐惠明陈小芳王健生周明霞张群雄
徐惠明,陈小芳,王健生,周明霞,张群雄
(江苏省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吴江,215221)
胃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具有一定的癌变率,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能够预防和减少胃肠癌的发生。目前,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主要有电凝电切、氩离子凝固术[1](APC)、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等。本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上述方法行胃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疗效满意,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行胃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患者198例,其中男93例,女 105例,年龄 29~79岁,平均 53.28岁。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脏病或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内镜下治疗禁忌证患者。部位:胃息肉73例,共110枚,其中胃窦58个,胃体29个,胃底 15个,幽门 3个,贲门 5个;大肠息肉125例,共 281枚,其中直肠 94个,乙状结肠64个,降结肠 18个,横结肠35个,升结肠51个,回盲部19个;单发息肉134例,多发性息肉64例。大小:胃息肉≤0.5 cm 93个;0.5 cm~1 cm 15个;1 cm~2 cm 1个;≥2 cm 1个;大肠息肉≤0.5cm190个 ;0.5~1cm 59个 ;1cm ~2cm 24个;≥2 cm 8个。形态:胃息肉平坦18个,隆起无蒂65个,亚蒂26个,有蒂1个;大肠息肉平坦30个,隆起无蒂 108个,亚蒂 92个,有蒂51个。
病理类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及活检病理确诊。其中胃息肉:腺瘤型息肉13例,炎性息肉50例,增生型息肉10例;大肠息肉:腺瘤型息肉 57例,炎性息肉60例,增生型息肉8例。
1.2 器械准备
PentaxEG-2770K电子胃镜、Pentax3870FK电子结肠镜、Alsa高频电凝切器、德国ERBE VIO 200s氩离子凝固器、OLYMPUS止血夹装置(HX-110QR)、OLYMPUS止血夹(HX-610-135)、OLYMPUS透明帽、Alton圈套器、热烧灼器、三抓钳、活检钳等。
1.3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并签署内镜下治疗同意书。肠镜前3 d开始进无渣或少渣饮食,检查前6 h服25%的硫酸镁80 mL加生理盐水2 000 mL,再饮温水1 000 mL;直肠息肉给予清洁灌肠。
1.4 治疗方法
确定息肉位置、数量、大小、形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多发性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先电凝或APC摘除小息肉,再圈套电凝电切摘除大息肉;先做低位,后做高位。直径<0.5 cm的广基扁平和无蒂隆起型息肉,采用热烧灼钳直接高频电凝灼除[2]及APC治疗。直径>0.5 cm者,采用圈套器套住息肉的基底部,交替使用高频凝切混合电流进行切除。直径2.0 cm以上的宽基息肉可用圈套器分块分次切除。一般采用电凝切指数30~40 W混合电流,间断通电每次1~2 s。息肉切除后观察残根1~2 min,确认无出血后吸尽气体,息肉回收送病理检查。
1.5 术后处理
给予禁食12~24 h并卧床休息,半流质饮食3 d,住院观察3~7 d,半月内软食。胃息肉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药物等促进创面愈合,并监测患者大便潜血、血红蛋白和注意腹痛情况。
2 结 果
198例患者,胃息肉 73例,大肠息肉125例,391枚息肉均予内镜下切除,135枚采用圈套电凝电切,122枚采用电凝烧灼,132枚采用APC术,2枚采用EMR。194例行一次电凝切除,4例分次切除。半年后随访,息肉复发8例(4.04%),并再次行内镜下电凝治疗。胃息肉组未出现并发症;大肠息肉组并发症有4例出血(3.2%),1例穿孔(0.8%),均为用圈套器治疗患者,在内镜下治疗及住院止血补液及后痊愈。
3 讨 论
胃肠息肉是消化道癌前病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为腹痛、腹胀、便血等。一般主张一经发现立即切除,并定期随访[3]。内镜下治疗是胃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4],主要有高频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及黏膜剥离术等。本组采用热烧灼钳直接高频电凝灼除[2]及APC治疗胃肠息肉,无并发症发生,较安全;但用圈套器治疗息肉更彻底,且可进行全瘤回收病理检查。
内镜下治疗息肉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和穿孔。国内文献报道[5-6],肠息肉电切术中残端渗血发生率为1.5%,肠穿孔发生率为0.4%。在本组研究中,肠息肉切除出现了5例并发症,其中4例出血,1例穿孔。经分析总结,预防出血主要包括[7]:①操作时选择恰当的电凝电切指数,先凝后切,并反复凝切;②收圈要轻而慢,稍提起圈套下黏膜使其呈伞状,切忌暴力和机械切割。对细蒂息肉,要防止未通电先切下,圈套收紧后要立即切下;③结束后要检查残端是否出血,是否切除完整。如有出血,视严重程度可表面喷洒药物、热活检钳、APC、止血夹钳夹止血等。④对于粗蒂息肉,可先用止血夹或尼龙绳套扎,再用圈套器于止血夹或尼龙绳以上部位行高频电凝切息肉,会更好的防止出血发生。⑤对于长蒂息肉,可适当把蒂留长,如有出血,可再次圈套止血。本组4例出血患者,2例予热活检钳电凝后止血,1例创面渗血,予喷洒止血药物(1:10 000肾上腺素溶液)后出血停止;其中1例因出血量大,即刻行热活检钳电凝止血,同时予补液输血,静脉应用止血药物,并予止血夹钳夹止血。
穿孔多数是由于圈套息肉根部过于靠近黏膜而致[8]。操作过程中要注意[9]:①圈套器不可过于靠近肠壁,有蒂的在蒂的息肉侧,无蒂的在基底上方。收圈时抬起镜端向腔内提拉,形成天幕状,避免将周围黏膜套入。②电流功率选择要在有足够凝固基础上避免通电时间过长。③术后边退镜边吸气,使皱襞皱缩,利于防止穿孔。④通电时要避免蠕动。⑤对于广基息肉,可先在局部注射生理盐水,使病灶隆起,减少了电凝电切时的损伤。本组研究中有1例升结肠多发性息肉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腹胀,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大量气体,明确肠穿孔,即再次进镜内镜下止血夹夹闭穿孔处,经住院抗感染补液治疗后痊愈。
总之,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具有疗效确切,经济实用,微创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应用。术后应定期复查,及时处理再发息肉及遗漏息肉,对预防息肉的癌变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替代外科手术。
[1] 钟文英.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广基息肉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11(1):38.
[2] 莫 青,王 铿,等.内镜下高频电烧灼摘除大肠息肉101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2,8(1):26.
[3] 姜 琼,王于锦,后冬梅,等.普通内镜结合黏膜染色判断大肠息肉性病变[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2):221.
[4] 成翠娥,陆志平,陆芬英,等.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76.
[5] 吴文溪,华一兵,沈历宗,等.套切法治疗大肠息肉265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41.
[6] 赵振涛,岳 园.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5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71.
[7] 黄霞玥.胃肠道高频电凝切除并发症分析[J].河北医学杂志,2001,7(8):722.
[8] 艾尼·阿布都热依木,刘春明.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大肠息肉160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3):218.
[9] 毛云高,魏艳翎,叶 昕.胃肠息肉高频电摘除术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J].吉林医学,2007,28(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