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到拉康结构主义主体观
2011-04-12荣高悦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河北石家庄050043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00089
荣高悦, 袁 荃(.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 050043;.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 00089)
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到拉康结构主义主体观
荣高悦1, 袁 荃2
(1.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 050043;2.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 100089)
介绍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自我意识理论的发展脉络,阐释主奴辩证法发端于笛卡尔哲学的存在论中的主体概念。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存在论的自我意识的确立从欲望出发,经过主奴关系的辩证发展最终在自我意识双重化的统一中完成。拉康以分裂的主体概念颠覆传统哲学思想的自足主体论,认为主体不是以意识为中心的自我同一的主体,而是在自我与他者分裂异化的去中心的过程中形成无意识主体。
存在论;主奴辩证法;主体意识;分裂的主体
一、自笛卡尔以来的主体观
17世纪30年代笛卡尔在他的哲学名著《方法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原理,并被视为近代西方哲学里程碑式的贡献。该学说奠定了人的意识的个体性和自我确认原则。笛卡尔的时代笼罩于经院哲学一统天下的话语权帷帐。经院哲学将“人”定义为抽象的类概念,人的意识只有通过上帝得到确证。笛卡尔对人的自我确认宣告了西方主体性时代的来临。“主体”根据笛卡尔的概念,是指自我、灵魂或心灵。自我、灵魂或心灵与物体(肉体)是两个相互平行的实体。在《沉思录》中,笛卡尔虽然指出自我与物体(肉体)紧密相连,但他更注重两者之间的实在区别。物体的本质是广延的、物质性的,而自我本质则是思维,思维与广延无共同之处。物体(肉体)处于空间中,活动是公开的,而灵魂即自我是不灭的,它不仅来源于物质实体,也可以无物体(肉体)而存在,它是独立自在的精神实体[1]。因此,“我思故我在”表明自我意识作为主体的存在以及与自我存在的统一。意识证明了存在并与存在统一。由此可见,笛卡尔第一次把人的主体性问题明确提出来。
休谟立足于经验论的立场对实体性的主体概念提出质疑和批判。他把自我归结为变化不定并最终不可知的知觉,从而在根本上动摇实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并启发了康德转变对主体性的思考。康德在先验认识论的框架下审视主体与自我。他强烈抨击实体性的自我概念,认为实体是一个知性范畴,不能用来说明无限的自我。他把主体或自我理解为一种综合、统一的感性材料的能力或活动,或一种构建经验对象的能力或活动。这样,康德初步克服17、18世纪“先验自我”的不灭灵魂以及机械的因果决定论对人的主体性的束缚。黑格尔在借鉴前辈哲学家的基础上,坚持“实体”即“主体”,从而把绝对主体或绝对精神理解为一个主客体不断对立且不断统一的漫长辩证发展过程。
二、 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
被人承认的欲望,被人承认的欲望不再是“他物”,尽管人的欲望包含对物的占有欲望,但对物的占有以被人承认为前提,所以人的欲望是被另一个“有生命的自我意识”的人承认的欲望。人的欲望所形成的矛盾不是动物性欲望与“他物”的矛盾,而是一个自我意识与另一个自我意识的矛盾即双重自我意识的矛盾。在“主人与奴隶”一章,黑格尔详细阐述了两个作为欲望主体的自我意识的相互对立。由于对渴望的事物的占有同时意味着对对象的否定,两个自我意识之间展开殊死搏斗。在这场生死搏杀中,一方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敢于冒生命的危险;而另一方不敢冒生命危险,而且尽量保全性命。这就意味着,斗争不仅是与另一个他者意识作斗争,也是与自身的恐惧作斗争。由于自我意识的行为针对另一个他者意识而言,每一方都设法置对方于死地,但斗争中的胜利者是绝不留恋自己生命在斗争面前毫不退缩的一方,而被征服者则是试图逃避生命危险且害怕斗争的另一方。因此,最终克服其生命者同时克服了他者,屈服于其生命者也就屈服于他者。作为勇于支配其生命的主人的自我意识,赢得斗争胜利并成为他者的主人,而作为充当其生命的奴隶的自我意识则在斗争中失败,成为他者的奴隶。由此可见,斗争是自我意识的本质在其与生命的关系中得以实现的一个因素。斗争的结果并非是将对方消灭,而是造成胜利一方是被承认者,而失败一方是承认者,即主人与奴隶。于是,双重自我意识矛盾经过生死斗争的结果转化为主奴关系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在主奴关系的自我意识矛盾中,主人是自为存在,独立自主并通过奴隶意识的承认获得被承认的满足。而奴隶必须否定自为存在而成为“为对方存在”的自我意识。主人在被奴隶承认的前提下拥有、占有并享受物的权力,而奴隶则在主人的驱使下对物予以加工改造。
黑格尔将自我意识的生命力称为物性,因为主奴关系是以物为中介产生的两个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主人将奴隶置于他自己与物之间,主人间接和物产生联系。主奴的特点在于,一个自我意识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即物性,成为自身的主人,另一个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而执着于物性,从而沦为奴隶。通过主人与物的关系以及奴隶与物的关系将主人与奴隶相互连结,产生主人对奴隶的统治。同时,主人在征服并统治奴隶时,将奴隶置于自己权力的支配之下。处于主奴关系的奴隶丧失自我存在的独立性,只有在对物的改造即对物发生否定的关系并能扬弃物的形式下具有独立性。奴隶把自我意识加于物,并使之成为劳动成果。主人享受物,但物也有独立性,因此主人的欲望不能获得物,只能享受物,而奴隶的劳动成为主人享受物的中介。因此,主人享受物,但并不否定物,他将物的独立性让给奴隶,让奴隶对物进行加工改造。很明显,主人通过奴隶才被承认是主人,而奴隶作为主人与物的中介,未能在对方—主人的意识里获得被承认。因此, 在主奴关系自我意识的矛盾中存在不平衡的承认。
虽然生死斗争给奴隶的经验是对于死亡的恐惧,但奴隶对于死亡的恐惧却包含着促使奴隶的自为存在返回到奴隶的自我意识的可能性。因为一方面奴隶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失去自己的自然生命的恐惧揭示了奴隶意识对于自然存在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对于失去自己生命的恐惧也向奴隶揭示自然生命的异己存在性。死亡向奴隶表明,自然生命根本属于自然的存在而不属于自为的存在。奴隶对死亡的恐惧促使纯粹的自为存在进入奴隶的自我意识并帮助奴隶在意识中清除自然存在的概念,解脱自然存在对意识的枷锁。因此,奴隶对于死亡的恐惧经验瓦解了奴隶的自然意识,从而迫使奴隶进入与其自身的本质关系,产生自为存在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取消了对立的存在物的形式,并使奴隶克服面对异己的恐惧,所以劳动通过使奴隶经历“普遍的力量”(死亡)和“整个客观的现实”实现了奴隶的纯粹自为存在。因此,正是恐惧和劳动这两个环节的结合使奴隶获得自为存在的自我意识,使奴隶扬弃了他自己的自然物性,树立了独立的自我意识。奴隶意识的本质也就转化为独立的意识。“独立意识的真理乃是奴隶的意识。”[2]146黑格尔通过对主奴关系的自我意识本质的辩证分析揭示了主奴关系自我意识的矛盾中独立意识真理的辩证转化。在辩证关系转化前,主人代表独立意识的真理,正是辩证关系的转化表明主人自我意识的虚假性和依赖性,而这一辩证转化迫使主人重新认识自我意识的真理;另一方面,奴隶在辩证关系转化前,独立意识的真理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主人,辩证关系的转化使奴隶“返回自己的意识”即“返回到自为存在的真理在自身之内的意识。”[2]146因此,辩证关系的转化使奴隶扬弃“为他存在”的意识,形成“自为存在”的意识转折点。
当奴隶形成自为存在的自我意识,奴隶不再是奴隶,主奴关系的自我意识矛盾解体。由于自我意识的双方都是自为的存在,所以原先双重自我意识的矛盾化解于自我意识双重化的统一。自我意识双方相互承认对方为独立的或自为存在的自我意识,同时互为中介地返回到自身的自我意识。这样,自我意识双方的相互承认实现自我意识双重的统一,自我意识双重化的统一标志着自我意识达到它与对象的统一。
三、雅克·拉康的主体意识
如果说黑格尔从绝对精神的立场探讨主体性在主奴辩证法自我意识中的体现,那么雅克·拉康在心理本体论的层面上对主体实施去中心化的分析。他指出,自我不再是通过理性而自足统一的主体,而是深陷于人类文化并被文化塑造的分裂的欠缺的主体,主体的动因不是理性或意识,而是无意识的欲望。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在师承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角度重新阐释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将心理分析理论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发展为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思想体系的辩证法。
拉康的思想精髓起始于他对镜像阶段的探讨。他认为,人类婴儿认知心理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真实界”, “想象界”和“象征界”[3]。 “真实界”是无法接触的阶段,它代表婴儿最原初的无拘无束的混乱无序,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的状态,这时的婴儿不是人类主体,还没有形成自我是存在中心的概念。“想象界”起始于6~18个月的婴儿对镜中形象的迷恋。一方面,婴儿还不具有完全控制自我身体的能力,它所感知的自我的身体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局部。这种不完整感与镜像(或在他人的凝视和反应)中完整的形象形成矛盾。因为他在镜中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完美的理想自我。理想自我即一个绝无缺乏、绝无缺席和缺陷的自我,是一个幻觉形象。婴儿错误的把自己在镜中统一的身体形象看作是统一自我之所在。婴儿为了消解镜像中完整的“理想自我”与可感知的不完整的“现实自我”的矛盾,婴儿和镜像中的理想自我认同,但该认同是与一个“想象的幻影”的“误认”[3]。这种在镜像中与想象的幻影产生的“误认”使自我确立最初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将个人的物质身体与社会身份结合。从想象自我向社会自我的跨度中,自我与“理想自我”认同。更重要的是,在自我与外部环境建立的主体/客体关系中,形成异化身份,即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的异化。构成自我身份源于自我的异化,完整的自我是一个假象也是一个幻象。主体渴望完整和统一,但镜中完整统一的“理想自我”与破碎的身体经验的“现实自我”是永恒的矛盾。我永远不可能和自我同一,自我永远是另一个我。自我通过镜中作为他者的自我镜像和作为他者的母亲形象的认知确认自我身份。由于作为知觉主体的破碎身体经验的自我与作为镜像的完美自我形成永恒的矛盾,从而造成自我的永恒分裂。因此,自我身份的形成经历从初始不完整的欠缺感过渡到与完整统一形象融合的期望。一方面,镜像赋予婴儿自我感,使他区分自我和他者,是婴儿作为人类主体进入社会的前提;另一方面,自我作为想象的认同而建立,自我是通过与自身之外的他者认同,或“幻象”误认而构建的。
对他者的欲望是一个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中介,也是主体从想象界跨越到象征界的过程,该过程使主体将自恋转化为对母亲/ 他者的情感力比多投注。个体社会化的心智成熟需要经历文化的过渡阶段,即儿童在俄狄浦斯阶段克服俄狄浦斯情结。由于产生阉割焦虑,儿童意识到无法与母亲认同,转而与父亲形象认同。父亲代表象征秩序中的父权法律。随着象征和语言世界的出现,主体成长经历第二次分裂。这次分裂围绕着语言而形成,并影响自我在社会秩序中建立地位。拉康借鉴列维·斯特劳斯的关于象征第一性的观点,认为人类主体在出生以前,已经在象征秩序的亲属关系中拥有一个既定的位置。象征秩序不可还原,“不能把它设想为由人构建,相反,是它构建了人。”[4]拉康的语言规则学说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根据索绪尔观点,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是任意的,但是,一旦能指和所指连结,符号成为固定的意指链,意义也就确定。拉康质疑能指和所指的平衡和稳定,他将索绪尔的表达式 s/S(所指/能指)颠倒为S/s(能指/所指), 即能指在所指之上。而且,拉康认为所指和能指之间的横杠是“障碍”,将所指和能指“分开并阻止意指”[4]。能指与所指的分裂标志着象征的无意义以及“两个非重叠的关系网络”[5]。因此,能指指涉的不是所指,而是其他的能指构成的语言链环,言语的能指链由“一条项链的链环组成,而这条项链又是另一条由许多链环组成的项链中的一环。”所以,在拉康看来,语言符号本质是分裂的,不存在分明自然的从能指向所指,从语言向意义的过渡。主体通过语言构建,如果语言符号本质是分裂的,没有确定的意义,主体性也就是一种经受语义的不稳定性,在能指的差异链条中的迭错。主体进入象征语言系统,加剧了主体在镜像阶段经历的分裂和欠缺感。
四、结语
总之,自启蒙时代以来,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确立西方近现代关于自我主体思考的学术传统,即认为自我是意识的中心。黑格尔主奴辩证法侧重考察双重自我意识辩证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双重化统一。拉康颠覆自我意识中心的传统主体观,他认为主体是分裂的主体,主体首先是在想象界与理想的他者误认而异化分裂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现实的自我披裹着理想的自我的美丽外衣。其次,在象征界,主体随语言能指链的不稳定游戏进一步分裂为能指链中的象征主体和能指链下消隐的无意识主体。因此,拉康结构主义主体观基于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系统分析,总结出辩证法的主体观,即所谓的统一完整的主体是人类虚幻的影像,主体通过分裂而构建身份,通过分裂确认自我。
[1]梯利. 西方哲学史[M]. 葛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315.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贺麟, 王玖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Lacan, Jacques. “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 Ecrits: A Selection[M].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W.W. Norton&Company, 1977: 2-6.
[4]Lacan, Jacques. “The Function and Field of Speech and Language in Psychoanalysis”, Ecrits: A Selection[M].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W.W. Norton&Company, 1977: 31-32.
[5] Lacan, Jacques.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Phallus” Ecrits: A Selection[M].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W.W. Norton&Company, 1977: 281.
The Transformativ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From Hegelian Master-Slave Dialectic to Lacanian Structuralism
RONG Gao-yue1,YUAN Quan2
(1.Englsih Department,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43, China; 2.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050043, China)
The thesis focuses upon Hegelian master-slave dialectic, analyzing the theoretic develop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interpreting the subject existence since René Descartes' philosophy.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Hegelian master-slave dialectic originates from desire and accomplishes the totality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its doubleness. Jacques Lacan subverts the self-sufficient subject concept in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ought, holding the concept of split subject, which considers the subject not as a unified subject centered on consciousness, but an unconscious subject in the de-centering process of split and aliena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self and other.
concept of existence; master-slave dialectic; subject consciousness; split subject
2095-0365(2011)02-0011-04
2011-01-20
荣高悦(1979- ),女,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B51/5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