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特征分析

2011-04-12

时代农机 2011年5期
关键词:交际语言英语

罗 鸣

(长江大学 文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31)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络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交际这种全新的高科技交际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正因其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以BBS、网上论坛、虚拟社区、聊天室、ICQ、网络游戏为主要载体,网络交流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在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网民为了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组合的新词汇,出现了一些完全不符合汉语的规范表达方式的网络语言。网络交际以互联网为交际媒体,这就决定了网络交际语言的独特语言方式和文体特征。

1.1 造词新颖怪奇,形象幽默,简捷实用

网络上的新词触目皆是,有不少词初见者会觉得怪异而不知所云,不过也不乏生动有趣的词语。比如,“偶”就是“我”,这同粤语“我”的发音有关。“泥”是“你”,音近。“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据说此词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写作“大虾”,后一种写法很能表现弓背于电脑前的网络高手的形象。“东东”是“东西”,而故意变着说。“美眉”是用来称网上的年轻女性的,原来是MM即“妹妹”,经过一番选择构想便写成“美眉”。“菜鸟”是电脑水平比较差的人。“竹本一郎”用来称愚笨者,“竹本”是“猪一样笨”的意思。

1.2 缩小词语丰富

网络的缩小词语很大一部分是对英语词语的缩略,反映出网络上的英语势。如BTW=Bytheway(顺便问一下),IMO=Inmyoption(照我的意见),JAM=Justamoment(等一会儿)等等。也可以是汉语拼音的简缩如 jj,mm,gg,dd,分别是“姐姐”、“妹妹”、“哥哥”、“弟弟”。

2 网络语言交际的特征

2.1 随机使用的被圈内公认的各种缩略词

这些缩略语的来源主要是公认的缩写词汇,电传、传真英语的缩略符号或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词。如:USA,HK(Hongkong),bf(boyfrtiend);gf(girlfriend);pls(please),Xmas(Christmas),F.O.C.(free of charge),L8R(later);b4(before),cu2(Seeyou,too);IMO (in my opinion) 以我愚见;ROTFL(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笑得直不起腰来,一般用作旁注;PMFJI(pardon me for jumping in)请原谅我冒昧插入;TIA(thanks in advance)预先致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2 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分析,网络英语的非正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尤其是充当主语的第二人称单数更是经常“缺席”。这从下面常用的问句中就可窥见一斑。1.offline2.busy3.received my e-mail4.leaving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交际价值。

(2)句首字母常小写。 如:1.hi,friend.2.uc 3.ur name。

(3)频繁使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如:在催促对方回答问题时,“网虫”们大多喜欢连用几个甚至一大串问号。同样,在表示赞同或欣赏对方的观点时也常连用几个感叹号。

3 网络语言现象:社会因素与语言的“边缘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正如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在其论著中所提出的:“语言不是社会意识形态,语言不属于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语言是——而且只能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自身的鲜明特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当然社会方言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稳定的言语社团。而在中国,网络语言的言语社团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上网用户的日益增加而逐渐形成的。一些大学的学生已经达到了90%的上网率,大学里的bbs(电子布告栏)一天有上千人次访问,人们除了搜寻信息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互相聊天。

当“Internet”以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打破了国界的同时,也正在使英语成为一种垄断性的“中心语言”。据有关调查,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一半以上的人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网络对英语普及的推动力超过了大英帝国的任何行动,每个新的上网者都必须学习某种版本的英语,如果他不想困在语言的"网络隔离区"内。在这个必须被格式化的以英语为中心的网络世界里,所有其他的语言和文字都在经历着自己的边缘化,都正在变成一种“方言”。以高科技和高信息所建立的网络帝国,在创造了空前效率的同时,也在所谓最“平等”的网络平面上,以难以想像的光速,用英语扫荡着所有的语言异类。

4 结语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曾明确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网络社会是一个多语社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联上同一个站点,因此网络语言存在着明显的语言混合现象。在这个言语社团里,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创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种语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快就会在网上传递开来。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产生于自由网络空间的网络语言有着强大生命力,并很可能逐渐从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渗透。

语言正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展而在一个新的时空中延伸,人们的交际行为,语言方式和社会心理都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信息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语言现象已经昭告了语言的变革,而中国的网络语言现象的这种现状正是边缘化的开始。

[1]徐晶,刘莎.浅谈网络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变异[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朱立志,王岩松.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猜你喜欢

交际语言英语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酷酷英语林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