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农村粮食补贴制度的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分析:江西宜春种粮补贴调研报告

2011-04-12何流闻晏林欢

时代农机 2011年5期
关键词:种粮农资江西省

何流闻,周 涛,晏林欢,孙 建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1 我国粮食补贴制度概述

我国粮食补贴制度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①1960---1992年:粮食补贴政策处在间接补贴时期,采取粮食消费者补贴方式。②1992---2003年:粮食补贴政策从“粮食消费者补贴”过渡到“粮食流通补贴”。 2001年,国务院提出了“放开主销区,保护主产区”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③2004年以后:2004年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对13个粮食生产省(区)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正式实施。 2006年又新增了农资综合补贴。

2 问卷说明及研究方法

笔者采取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基层干部群众的形式,对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的5个村庄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237份,有效问卷218份。研究方法有:

(1)社会调查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实地调研,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2)经济学分析方法:①理论归纳:把实践理论相结合,对问题归纳整理。②数理分析:用粮食市场价格和农资成本的边际的变化量反应种粮收入的边际变动,以此说明粮食市场价格、粮食产量和农资成本对粮食收入的作用机制。③实证分析方法:利用调查得到的第一手数据实证分析农民对粮补的态度,并进一步分析其中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3)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宜春市的农资成本与种粮收益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对国家粮食补贴制度的绩效作出一个综合评价,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

3 江西省宜春市的基本情况

粮食补贴政策从2004年起在江西省全面铺开。政策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粮食补贴依据、粮食补贴标准、发放方式。

(1)补贴依据:江西省粮食补贴是以农户水稻实际种植面积为依据,当年的粮食补贴资金按种粮农户上年的早、中、晚稻实际种植面积来补,充分体现种多少补多少、多种多补、不种不补。这种与实际播种面积挂钩的补贴方式,是对农地抛荒的一个有力约束,有利于减少农地抛荒现象。但是,客观上存在“种好种坏一个样”的劣势,激励作用存在局限性,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2)补贴标准:2004年、2005年江西省直补标准是单季种一亩水稻补贴10元,种一季补一季、种两季补两季。从2006年起,直补标准提高到每亩11.8元。农资综合补贴每亩9.2元,2007年调整到每亩19.2元,2008年则为每亩41.2元,自2009年起农资综合直补标准按46.2元/亩发放。

(3)发放方式:江西省粮食补贴资金采取的是社会化方式发放,由基层财政通过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发放。2007年7月1日起,将补贴资金直接打入种粮农户的“一卡通”银行存折。从2008年起,将原分两次发放改为一次性发放,早中晚稻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发放,并一次性4月底前发放给种粮农户。补贴资金严禁集体代领,用于抵扣各种税款和其他集资款。此举改变了过去繁杂的补贴资金发放程序,避免了单位和个人的克扣、挪用、截留、转移,简化直补资金发放手续,减少基层发放直补资金的工作量,节约补贴资金发放成本。

4 问卷分析及提出建议

(1)相当部分农民并不满意当前补贴操作方式。在对于“国家粮食补贴是否使您受益”的回答中,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农民都一致认为国家粮食补贴政策让农民从中受益。这表明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拥护,不啻为一个让亿万农民得实惠的好制度。

然而,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现行的粮食补贴操作方式“合理,应该坚持”的占15.1%,“比较合理,一些地方要重新设计”的占24.7%,“不合理,应重新设计”的占54.4%,“其他”的占5.8%。

可见,大多数农民对现行的粮食补贴操作方式不满意,超过半数的农民认为补贴方式设置不合理,需要重新设定。例如,有的农民反映,有的农田承包户农田撂荒照样能领到补贴。良好的政策初衷由于操作模式及程序不当,并未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深切认同。

(2)农民种粮依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调查数据显示,选择 “种粮比较收益太低”的占71.3%;“劳动力不足”的占12.4%;“水利等基础设施太差”的占15.1;“其他”的占1.2%。

不难发现,“种粮比较收益低”是阻碍农民种粮的最大因素。此外,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生产客观上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并且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为此笔者建议,应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施行机械化操作,实现规模化经营,应对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及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种植结构,生产经济作物,提高农民受益,优化农业结构;财政扶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并探索农业集约化道路。

5 总结

综上,从宜春市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粮食补贴制度效果显著。首先,粮食补贴制度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刺激了粮食生产;其次,它保护了农民实际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再次它促进了全国粮食增产,使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的台阶。

然而,由于制度设计不完善,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以上问题,直接影响粮食补贴制度的绩效。要优化粮贴制度,应将粮食补贴制度与新型农村经济相结合,探索和完善农业的市场化机制,可以大胆探索金融债券市场向农业产品市场渗透,为“农业四化”的发展筹集资金”。另外,要改变现行政策过于偏重城市发展的局限性,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城市和农村“两只脚”走路,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继续腾飞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种粮农资江西省
模拟成真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画画就如种粮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