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文化缺省翻译
2011-04-12杨艳蓉
杨艳蓉
(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文化缺省翻译
杨艳蓉
(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文化缺省是指作品中作者与其意向读者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省。本文根据关联翻译理论,提出了应对文化缺省翻译的各种策略,并分析了这些策略的局限性。
关联理论;文化缺省;翻译;认知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提出来的有关交际与认知的语言学理论。该理论影响颇大,涉及语言学之外的多个领域。格特(Gutt E August. 1991)《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把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创立了关联翻译理论,刷新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继林克难(1994)和赵彦春(1999)将关联理论介绍到我国之后,以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研究翻译的学术论文不断涌现。这说明此理论在翻译学术界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本文运用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探讨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问题的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关联翻译理论在解决文化缺省翻译方面的指导作用及其局限性。
一、关联理论与翻译
Sperber和Wilson在其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95)把交际视为一种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人类交际涉及两方,明示和推理与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明示与说话人有关,交际与听话人有关。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示意过程,就是说,“明白地表示自己有明白地表示某事的意图”(Sperber&Wilson,1995: 54)。在说话人的明示过程中存在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前者指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它可以帮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传达的一系列语境假设;它是话语的字面意义,即与话语的明说是一致的。后者指的是,让对方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达信息的意图,它往往包含话语的隐含意义。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明示语义信息(字面意义)去推导对方的交际意图。据此,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关联”这一核心概念。他们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表明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推理者提供必要依据,使听话人从中寻找“关联”——即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的语境假设中产生的语境效果。因此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的默契配合主要由于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而不是合作原则。而所谓关联,就是认知与推理过程,其目的就是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两位作者因此而提出了总的认知原则——关联原则。关联原则可解释为:1.关联的第一(或认知原则):人类认知与最大关联相吻合;2.关联的第二(或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根据这条原则,人类交际的目的就是取得最佳关联。推倒努力(processing effort)和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之间的相对关系决定着关联性的强弱。在同等条件下,用最小的推倒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则说明关联性较强。
Gutt在关联联理论的基础上,在其著作《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1991)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他把关联理论的核心观点移植到翻译研究中来,可以说是对翻译研究的一大贡献。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联理论已经成为语用翻译的新的指导性理论,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而且引起了西方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Gutt所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是从认知学的角度对翻译加以研究(李占喜,2007)。Gutt之所以能把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是因为翻译的两种基本模式源于交际理论的两种模式:代码模式(code 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model)。因此关联和翻译具有兼容性(赵彦春,2003)。传统意义上的代码模式翻译观过分强调代码的机械转换,忽略了译者的推理作用;取而代之的推理模式翻译观则强调寻找关联过程中的推理性能。Sperber和Wilson(1995)的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翻译同样也是这一过程。赵彦春(1999)据此把翻译定义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首先通过推理,领会出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语境假设;与此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译文读者是否与原文作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认知语境,使译文读者能以恰当的推导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找认知关联的过程。译者应当努力为原文作者的认知语境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搭建桥梁,建立关联,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
在交际过程中,共同的背景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际双方由于有共同的知识,就可以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内容从而提高交际效率。被交际双方作为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加以省略的部分叫做“情境缺省”(situational default)。如果被缺省的部分与语篇内信息有关,就叫做“语境缺省”(contextual default),而与语篇外的文化背景有关的,便就是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王东风,1997)。
(一)文学作品中的连贯性 作者的写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他的交际对象就是读者。作者在写作时一般都会对自己意向读者(intended reader)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尤其能对读者的文化经验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作者往往会省略去那些他认为与读者共有的且无需赘言的文化信息。他的意向读者则会在交际的过程中根据语篇中某些信号的提示(cue)自觉地填充文化缺省所留下的空位,激活记忆中的有关图示。读者在阅读之前,头脑中存在着预先知识( prior knowledge)(Matlin,1989),作者借助读者的“预先知识”的参与来达到其交际意图。文本中受文化缺省影响的语言符号也正是因此而同现实世界连贯起来的。也就是说,语篇连贯性的建立不仅仅取决于文本的语言因素,还取决于读者的“预先知识”。即读者的理解能力帮助语篇构建连贯。
(二)文化缺省在文学作品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参与非常重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预设出与其目的读者共享的文化信息,并把这部分信息故意缺省掉,形成语义空缺。这样就给读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去想象。读者利用与作者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填补文化缺省的同时,重构文化意象,并且获取美学享受。相反,如果文本中的所有信息全都明示出来,读者就无法发挥其现象力,阅读就显得很枯燥。所以,文化缺省通过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而产生出美学效果。
例如:众人道:“……此处古人己道尽耶,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
“杏花村”和“酒幌”是杜牧诗中的文化意象。“借问酒家何处在?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在中国家喻户晓,因此中国读者十分清楚“杏花村”和“酒幌”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能够意会贾政为什么要说“少一个酒幌”。作者把与其目的读者共享的知识缺省掉,留给读者充分的思考空间,使读者享受到美学乐趣。
(三)文化缺省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困难 在本族语交际过程中,读者与作者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读者在遇到文化缺省信息时,能激活其头脑中存在的相关图式,使交际顺利进行。但在跨文化交际中,读者与作者没有共享的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语境,很难填充缺省的文化信息,建立阅读的连贯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目的语中不包含源语文化意象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因此不能激活目的语读者头脑中的相关图式,读者无法联想更无法与源语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这样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诗歌用“西子”和“西湖”类比来表现“西湖”的美。而“西子”指的是西施——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作者缺省掉这部分文化信息,因为这是中国读者妇孺皆知的常识。而如果把它明示出来也会显得很累赘。但是外国读者头脑中并没有相关知识,也因此无法领会西湖的美。
二是相同的文化意象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冲突的存在也给异语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例如,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蝙蝠”的“蝠”由于和“福”同音,因此蝙蝠象征着幸福吉祥。但是“bat”在英文中却意味着不吉利。这种文化冲突的存在,如果不加任何解释,英语读者是很难理解“蝙蝠”身上所包涵的文化内涵的。
三、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知道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省去与其意向读者(intended reader)所共有的且无需赘述的文化信息。由于他的意向读者能够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填充文化缺省留下的空位,语篇的连贯性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是原作者的意向读者是不包括外国读者的,尤其不包括异类语言文化的读者。因此,异语读者在阅读译本时,因为不具备和作者共同的背景知识,遇到包含文化缺省信息的文字就会感到不知所云。这就对译者提出了要求,他一方面要能够洞悉原文的文化缺省,同时对自己的意向读者的知识结构做出判断;另一方面,它要选择恰当的策略为意向读者建立认知关联。
(一)文外注解(cultural annotation) 在文章中直译原文内容,而有关文化缺省的信息则在脚注中加以说明。这样的译法既可以保留原有的文化意象,同时也可以在脚注中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来扩大读者的认知语境,从而建立认知关联。这是解决文化缺省问题最常用的策略。
例1: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ternoon under notice,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or the“club walking”as it was there called.(Translated by Zhang Guruo)
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①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①五朔节舞:英国风俗,五月一日走乐吹号,用树枝和野花装饰门窗,在草地上树立五五朔柱,围柱跳舞,并选举五朔后。此风古时极盛,现在穷乡僻壤上还有举行。
张谷若在这一译本中,采用了文外注解的策略,提供了相关背景知识,扩大了读者的认知语境,使读者能够顺利建立认知关联。但这种译法的缺陷是会打断读者的阅读思路。读者需要被迫停下来去查看脚注中的内容,付出较多的推导努力(processing effort)。而文内解释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文内解释(cultural integration) 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并在文中加以解释。
例2: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 when we met,he observed I looked“fat”,and having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start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说别人胖了”是在夸赞对方,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这一文化冲突给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造成了困难。所以译者直译的同时在文中加以解释,以避免误解。
以上所提到的两种策略都能够扩大读者的认知语境,成功建立认知关联。但是明示一切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
(三)归化(Domestication) 即用蕴含目标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代蕴含出发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王东风,1997)这种策略是最符合关联翻译理论宗旨的策略。由于用目标语的文化意象代替了出发语的文化意象,目标语读者可以以最小的推倒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例3:说曹操,曹操到。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will appear.
曹操是“三国”中的人物,由于外国读者不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因此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策略,用英语中能表达相同意思的俗语去代替。但这种策略只重视目标文化背景,不尊重出发文化,并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四)文化过滤(Cultural filtration) 文化过滤是指放弃原有的文化意象,过滤去影响语篇连贯的文化缺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例4:“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
Ifotherwomen are jealous,she'sahundred timesso.
汉语当中的“醋”和英语中的vinegar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的“醋”,意味着对男女关系的嫉妒心理。而英语中的“醋”则暗指坏脾气。这样的文化冲突会给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因此译者采用了文化过滤的策略。干脆把“醋”这个文化意象省略掉。这样的译本可以让读者较为轻松地以较小的推导努力获得较大的文本效果。但是原文意象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并不能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五、结语
翻译是双重的交际活动,因此译者要扮演双重的角色。首先,译者要以读者的身份与原文作者交际,洞察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缺省,对原文进行充分的理解;其次,译者又要以作者的身份与读者交际,全面了解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并选择适当的策略以成功传递信息。
关联翻译理论的本质就是为读者建立认知关联。根据这一理论,译者可采用文外注解,文内解释的策略来扩大读者认知语境,从而时也可以采用归化和文化过滤的策略使读者以最小的推倒努力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毫不费力地理解原文信息。
但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的各种策略都有其局限性。无论是文外注解还是文内解释都意味着要把所有信息明示化,这就影响了原文美学效果的表现力。而归化和文化过滤的策略又使原文中的文化意象遗失殆尽,不利于文化交流。因此,尽管关联翻译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缺省的翻译提供一些可行性策略,但这些策略并非完美。也就是说,该理论在应对文化缺省翻译方面并没有绝对的解释力。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ve and Context.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2]Matlin,M.W.Cognition(2nd ed).Holt,Rinehartand Winston,Inc,1989.
[3]Sperber,Dan,and Deirdre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
[4]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1):6-9.
[5]师 杰.《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76-78.
[6]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55-60.
[7]王 斌.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0(4):14-17.
[8]张春柏.一种基于认知科学的翻译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3(4):59-61.
[9]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0]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27-29.
[11]赵彦春.关联理论和翻译本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47-48.
〔编辑 郭剑卿〕
Cultural Defaul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YANG Yan-r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Cultural default refers to the absence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author and his intended reader.This paper,according to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proposes the strategies dealing with cultural default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those strategies.
relevance;cultural default;translation;cognition
H315.9
A
1674-0882(2011)04-0065-03
2011-05-21
杨艳蓉(1983-),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