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医”在综合医院落地生根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发展之路
2011-04-12闻卓曹翠峰
□文 闻卓 曹翠峰
中医在综合医院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不禁令人扼腕。中医业内要求摆脱劣势,使之发展壮大的呼声日益高涨。近年来,北京世纪坛医院“大中医”发展的思路和尝试为此提供了“样板”。如今,北京世纪坛医院“大中医”已成为北京市示范中医建设单位。
中医曾经的辉煌不容淡忘
近年来,由于体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加之中医科采取的是“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诊断疾病,缺乏先进的检查手段。较西医而言,中草药价格低廉,在综合性医院中属于“不赚钱的科室”,使中医在综合医院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存在使用率不够、功效没有完全发挥的情况。
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医管理层的关注。在2010年首都共建综合医院示范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谈到目前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发展方向时曾指出,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发展要树立“大中医”意识,探索兼具综合医院和中医药特色的发展模式。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该院中医科是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科”,曾有中医内、外、眼、骨、痔等细致的专业划分。1954年,医院曾特约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坐诊。
20世纪50年代的中药剂改型过程中,该医院中医科自制治疗风湿症痹痛片,治疗神经衰弱的养脑固精片、人参归脾片,治疗胃病的消化片,治疗痢疾的藿香正气片、痢疾片,治疗气管炎的止嗽片,广受患者欢迎。
1957年以中医诊断“望闻问切”四诊、辨证、立法、处方为基础,既保留中医的传统又便于西医学习,成为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在当时,中医科几乎“无病不治”,盛况空前。
1960年,开始走中西医结合探索之路。中医科采取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使中医人才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名医荟萃。1998年,该院中医科主任冯兴中发展专科专病,以专科特色取胜,形成中医科的“拳头产品”,重点发展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和亚健康等特色专科。运用现代中医医疗熏蒸、穴位电磁疗设备,开展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亚健康的康复治疗等新技术。
“大中医”彰显中医底蕴
2008年,该院领导班子重视中医药工作,出台了《北京世纪坛医院关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意见》,整合了中医系统医疗资源,成立大中医科,下设中医内科、中医骨科、针灸科、中医肛肠科4个临床科室和中医研究室。中医科设有中医门诊,依各专业科室分为3个独立区域,门诊总面积800多平方米。设有中医病房,拥有病床34张,中药房,中成药和饮片齐备。
2008年医院投入30万元装修中医门诊和改造中医病房,购买中药汽化治疗仪等中医诊疗医疗器械。
中医科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制定了医护各项操作常规,开展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病种如糖尿病、肛肠疾病、小儿肌性斜颈等诊疗质量控制工作。实施中医特色的三级查房制度,查房内容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住院病案甲级率超过90%。
中医科医、教、研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中医内科为主、专科专病、特色专业并存的综合性中医药医疗科室。中医内科立足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治疗,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等一系列特色医疗项目。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形成了品牌特色,在学术界和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中医内科门诊量连续保持该院门诊量第一,且每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医疗收入保持年增长率20%左右,近5年实现了医疗收入翻番。
中医骨伤科创建于1958年,“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是该科一大特色,在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骨科常见病及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2009年“葛氏捏筋拍打疗法”被收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科吸取传统中医精华,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在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眼肌麻痹、面神经麻痹、痹症、颈椎病、腰椎病、髌骨软化等疾病的诊治上有专长。
治未病在传承中发展
2009年4月6日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把“治未病”作为一项医疗改革重点工作。2009年11月,北京地区首家综合性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挂牌成立。
中医学始终以“上工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为第一原则。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在推广和普及中医方法预防保健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在全院范围进行了中医药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讲座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07年,医院举办了首届“中医养生保健文化周”科普宣传活动,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为主题,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是第4届,在地区范围内已形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