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管理创新环境下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

2011-04-12牛廷伟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管理

牛廷伟

(中共固原市委党校,宁夏固原 756000)

·党建园地·

论社会管理创新环境下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

牛廷伟

(中共固原市委党校,宁夏固原 75600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提高政策执行力、舆情研判力、沟通协调力、应急处置力、地气接通力和民权保障力等方面多下工夫,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形势与任务。

社会管理;领导干部;能力建设

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政府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包括社会公正、公共治安、社会稳定、社会诚信、利益协调、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公众参与、社会自治、社会救助、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以及社会组织的培育与管理等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有句名言:“对领导人来说,智能上的不足备是致命的。”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目前“能力不足”等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1]。而社会管理又关系到国家稳定和政权稳固,因此,作为实施社会管理责任主体的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

一、政策执行力

毛泽东曾经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与策略,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按照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领导者的能力素质就应当主要体现为:一是以坚强的党性修养和高超的政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行使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勤政爱民,多谋善断,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在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管理等方面凸显出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智慧,大力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政治环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只有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无私无畏的气魄,正视热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才能使社会治理更加积极主动,从维持稳定走向维护和谐。二是以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娴熟的领导技巧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中建功立业。当前,社会管理正在出现从单位管理向社区管理、从城市管理向城乡统筹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从单纯依靠行政管理向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实施管理、从侧重事后管理向事前和事中管理、从强调惩治和处罚向预防和控制转化的深刻变革,亟须建立一套与新时期社会管理形势相适应的保障机制,如就业再就业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政府应急处置机制、农村公共品投入机制、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以此夯实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意基础。只要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愿意披肝沥胆、殚精竭虑地去干事创业,领导者就一定会立志于把成为复合型人才和多面手干部确定为打造自身功力的基本价值取向。三是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谋求建立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从源头上堵塞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上的漏洞。领导者要经常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突出源头治理,支持基层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实现工作重心下移,管理关口前移,进一步完善基层管理网络,培育基层管理主体,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矛盾在源头控制、纠纷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

二、舆情研判力

我们处在一个被称之为“网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的日益透明开放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思想的多元性、差异性、多变性和独立性前所未有。借助于发达的科学技术,各种信息的迅速传播使人们真正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足不出户即可在第一时间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大众传媒已把人们与这个世界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能够便捷地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参与社会活动、发表政治见解和吐露衷曲心声,不断推动着中国民主政治向纵深发展。而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或类媒体成为了这个社会的预警器,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所以说,舆情不是“敌情”,而是透视社情民意的“显微镜”,是观察社会动态的“晴雨表”,是我们借以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参谋助手。必须看到,社会治理的方式和理念正在通过媒介呈现、传播甚至放大,一个“治理媒介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开透明逐渐成为执政共识,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成为公民基本权利。面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想转变,无论是解说政策、疏导情绪,还是沟通思想、促成共识,都需要媒体来主动设置议题,求同存异、凝聚力量、推动工作。领导干部只有切实做到对媒体的善待、善用、善管,亟须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做到“任凭云卷云舒,胜似闲庭信步”。为此,一要明辨是与非。对“网上着火,网下冒烟”的复杂舆情,要冷静观察,深入分析,理清头绪,准确判断,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按照“八个坚持和八个反对”的政策标准,旗帜鲜明地予以支持或反对,引导舆论朝着健康理性、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方向发展。二要分清利与害。在当代中国,人们表达的自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决定着舆论生态环境的宽松性、包容性和民意性,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有醒脑益智的“良药”,也有蛊惑人心的“毒草”。领导者就要独具慧眼,分清良莠,激浊扬清,趋利避害,在大力弘扬主旋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同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帮助人们擦亮眼睛,澄清是非,坚定信念,抖擞精神,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而始终营造好团结鼓劲、奋发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是领导者的天职。三要区别罪与非罪。“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既定的治国方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言论自由权是各级领导干部一项神圣的政治责任。老百姓动辄得咎、以言获罪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随意抓网民、关网站之类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背道而驰的错误行径再也不能发生了,只要他们不是真正触犯党纪国法,没有危害国家和公众利益,就决不能将“小事闹大,大事闹炸”,造成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严重后果。必须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学会适应网络时代的舆论生态环境。

三、沟通协调力

社会管理是一种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涉及社会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既包括现实社会领域,也包括虚拟社会领域;既包括社会组织等社会实体,又包括社会关系等社会软体;既涉及各个层次的社会群体,也涉及不同地域的基层组织;既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等硬规范,也包括道德、价值等软规范。实施社会管理是为了维系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公正、增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和谐以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减少社会内耗、控制社会冲突、弥合社会分歧等。其中,维系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因此,把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油”和“黏合剂”就显得尤为重要。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统筹协商的理念,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以此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一要用和谐的理念解决社会矛盾、处理社会关系。坚决克服“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的本领恐慌,秉持“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自己”的换位思考原则,带着真情实感,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二要用善治的理念和手段实施社会管理。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合作博弈”。如果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就能够真正实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居民自治、破解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三大难题等方面统筹兼顾,攻坚克难。三要综合手段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从过去习惯于用硬性行政手段解决矛盾转变为重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避免出现“零和博弈”现象。四要及时把发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形形色色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将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大回访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及时把发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协调推进。

四、应急处置力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是领导者在矛盾凸显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各类突发事件,既要高瞻远瞩,又要明察秋毫,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唱好“早、稳、准、巧、快”“五字歌”,使事件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所谓“早”,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洞察力,就是要早发现,早谋划,早决断,最大限度地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所谓“稳”,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掌控力,就是遇事要沉着冷静,头脑清醒,心中有数,谋定而动,对事态的发展要迅速形成一套成熟清晰的处理方案,能够做到既斩钉截铁又稳如泰山。所谓“准”,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驾驭力,就是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问题的性质与影响,既不剑走偏锋,将问题扩大化或缩小化,最终贻误战机,激化矛盾,导致出现严重后果;也不错估形势,轻视矛盾,对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导致问题酿成为了难题,后果演化成了恶果,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威望降低,公信力削弱。而是战术得当,方法妥帖,直击要害,恰到好处,产生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的效果。所谓“巧”,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平衡力,就是在对事态的控制与处置上,最大限度地控制波及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震荡,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置成本。所谓“快”,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反应力。古人云“兵贵神速”。讲的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予以处置,第一时间取得胜利。任何迟缓和延耽,都有可能使局面失控,使事态蔓延,使矛盾持续发酵,从而产生难以挽回的社会政治经济后果。总而言之,在对突发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上,由于事关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领导者必须对其决策实行风险评估和科学设计,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安全性。要在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化解的方式方法上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不断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优质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要落实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方针政策,注意坚决摒弃平时工作中“生、冷、硬、横、推”等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坚决摒弃单纯依靠刚性手段维护稳定的惯性思维,牢固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曲突徙薪,未雨绸缪,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甚至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困境。

五、地气接通力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所以说,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好不好,社会是否和谐稳定,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是否信任,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是否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起着关键性作用。斯大林曾谆谆告诫苏共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安泰为戒,一刻也不脱离人民。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使其各级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深怀爱民之心,恪尽惠民之责,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此,一要推动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构建民众合理诉求表达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目前,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种组织,如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行业协会及其他社团组织等。在这一基础上,还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特别是利用电子投票、民意调查、干群交流、信息公开等民主新方式,使广大民众能够更加广泛踊跃地行使其国家主人的法定政治权利。二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强化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效。为此,领导者要在访民情、知民心、解民难的基础上实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力戒“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官僚主义作风,心系群众,求真务实,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化一切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三要真正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放到基层,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强基固本。四要创造性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把各类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五要强化人文理念,树立人文精神。要从教育疏导入手,融法、理、情于一体,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权益受到保障,尊严得到维护,从而心情舒畅,安居乐业,更加自觉地接受管理、主动配合地协助管理、积极踊跃地参与管理。

六、民权保障力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必须得到切实尊重和有效保障。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呈多发态势,并且触点增多、燃点降低,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根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定权益被漠视和被侵害。作为各级领导者,一要行民主。要把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落实好,保障好,而不是目空一切地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为所欲为,横行无忌。只有切实发扬民主,有效保障民权,社会和谐才会有坚实的政治基础。二要听民声。只有全面落实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宪法原则,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特别是提高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表达能力,让他们“沉没的声音”浮出水面,成为真正有力量、有尊严的自由言说,才能构建宽松活泼、丰富多彩的公民言论生态,培育理性平和、成熟开放的社会心态。要牢固树立“维权就是维稳,维权才能维稳”的思想观念。各级政府官方网站应普遍设立“民意直通车”,同时创新现行信访制度,整合各类信访资源,健全和完善受理民众表达合理诉求的体制机制,加大对官员侵权问责的查处力度,构筑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固思想和法制屏障。三要解民忧。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社会治安、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等是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社会矛盾和危机事件极易产生的敏感区,只有做到“民之所呼,我之所应;民之所忧,我之所为”,不断提高各级官员的知民度、执行力和人民生活的满意度,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才会历久弥坚,牢不可破。四要惠民生。领导者必须认识到,社会管理要从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以及人的尊严等民生问题入手,多办实事、做好事,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五要息民怨。近年来,由征地拆迁、城市管理、劳资纠纷等引发的冲突事件层出不穷,集中地反映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它告诫我们,必须强化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各级官员的宪政意识和民权意识,让人民群众的各项法定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基本人权得到切实尊重。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D63

A

1008-8520(2011)06-0048-04

2011-08-29

牛廷伟(1962-),男,宁夏永宁人,教授。

[责任编辑:那青阳]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水利建设与管理》征订启事
聆听两会
——关注自然资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征稿函
运行管理
管理就是沟通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解秘眼健康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