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蕴探析
2011-04-12马建新
马建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
·科社新探·
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蕴探析
马建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意蕴。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根本价值;科学发展观追求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新探索;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价值;目标;路径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意蕴。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建设路径及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不仅会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将有助于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根本价值
现代化无论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而言,都只是一个过程和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目的。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秉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对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提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根本价值。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内在要求。唯物主义从实践—人—世界的角度理解世界,认为在一切价值中,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以人为本,从本质上说 ,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从这一认识出发,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阐明,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2],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诸目标中,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体现。以人为本,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准,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也是对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经验教训的总结。从世界文明的发展现状看,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推进现代化进程时,往往过度关注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人的价值。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日益广泛而深入的扩展,这种发展观的负面效应已逐步显现。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同时又产生了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人们开始对现代化进行反思,重新认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在。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凸现,某些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对进口资源依赖的增加,比较优势逐步降低,国际经济走势和市场波动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加大,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现阶段的发展中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在发展方面存在的认识偏差所引起的。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会和谐,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对此进行总结和反思。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对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在为什么发展、依靠什么力量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基本问题的回答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在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只是手段,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是目的;提出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依靠什么力量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资金、技术等物质要素相对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实践中容易出现重视物的作用而轻视人的作用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科学发展观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的过程。与此相应,从逐步确立“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追求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思考是从中国工业化开始的。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想,逐步由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变。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4]132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提法。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三个现代化”构想:要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将中国这样一个当时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将科学文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强调了科学技术和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964年12月,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4]4391975年1月,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逐步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相对于“工业化”来说,“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是一个进步,但它仍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观念。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这一点。1979年9月,叶剑英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是指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以这四个方面为限;并提出把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作为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1981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把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建设现代化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指出:逐步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是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两个基本点。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在重申社会主义经济特征、政治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和目标。据此,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并首次明确提出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样,“富强、民主、文明”就正式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以它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最后一句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社会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三、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新探索
统筹兼顾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促进其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统筹兼顾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要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新探索。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任务,面临着如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如何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的复杂问题。在这一背景下,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思想。毛泽东说:“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5]261957年,毛泽东进一步丰富了统筹兼顾思想的实践内涵。他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5]228“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5]228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思想。邓小平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1978年邓小平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角度,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然后,通过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使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之后,邓小平曾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刻考虑,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6]277-278邓小平还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6]374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7]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强调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在领导和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时,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新探索。胡锦涛同志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的新探索。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我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真正处理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方面的具体利益问题,从而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提升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战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自建国后到本世纪初,先后实行了工业化赶超战略和经济高速增长战略。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以致中国经济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造成了大量的外溢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矛盾和困境,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建国后到7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的压力,也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提供的便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采取的是工业化赶超战略。赶超战略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能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度发展,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1956年8月30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大预备会议上,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现代化的极端紧迫性和严肃性:“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5]89赶超战略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进程初期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一方面,它实现了中华民族亘古未有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在实施赶超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客观实际和现实可能,也就导致了急于求成、盲目急躁乃至狂热,以致酿成了严重脱离实际的“大跃进”那样的重大失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纠正了急于求成、盲目赶超的战略失误,实行经济高速增长战略。邓小平提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6]377经济高速增长战略具体表现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1987年,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全面表述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他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6]251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和十四大先后把这个战略规划写入了党代会的决议: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至此,产生了被世人称之为“新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对“三步走”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发展难以持续,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在对历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不断加剧,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以生态文明的优势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4]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2.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06.
D610.3
A
1008-8520(2011)06-0024-05
2011-08-29
马建新(1970-),男,河南南阳人,党建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梁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