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2011-04-12
(洛阳理工学院 学生工作处,河南 洛阳 471023)
0 引言
大学生往往处于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失衡的人生阶段,由于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学校务虚教育与学生实际行为背离的问题,导致大学生的性心理状况出现性行为低龄化、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宽容理解态度、在性问题上表现出过度的随意性、缺乏对性病及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和性行为过程中不懂得采取安全措施等问题。因此,对当前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和困扰展开研究,探索出正确教育和引导措施,不但对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将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1 大学生性认知偏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当代大学生对“性”的认知主要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对“性”抱有排斥思想,认为“性”是下流的、可耻的、低级的,难以启齿更无法面对的;另一类受到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过于强调性的生物性,在行为上放纵自己,随意轻率地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前者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愿与异性交往,甚至出现烦躁、厌恶、焦虑等症状,后者导致部分学生存在安全隐患。无论对性是排斥还是放纵,都是性认知、性情感和性态度偏差的表现。对性认知的偏差导致了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和困扰。
2 大学生性心理问题
2.1 性自卑和性嫉妒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关注与自己性别相关的体形特征。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美丽或者潇洒。如果认为自己长相平凡等,就会感到苦恼。比如有的女大学生对自己乳房大小十分关注和担忧。个别大学生过于在意自己的外形特征,若遇到被拒绝、被歧视或恋爱挫折,再加上自身的自卑心理,很容易引起性心理严重适应不良,极个别甚至会走上轻生之路。
性嫉妒是对现实或想象的优于自己的性爱竞争者所持怨恨的情感。当同性别的人出现,而自己的性爱对象有被占有或被夺取的可能时,就会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一般先是注视、疑虑、担心或跟踪,继而转为憎恨、敌视,甚至采取暴力或自虐、自残行为。女大学生的性嫉妒心理比男大学生强烈得多。
2.2 性自慰的焦虑
性自慰在我国一直被称为“手淫”,是指用手或其他器具、其他方式刺激性器官获得快感,以疏泄性冲动的一种方式,是与青年性生理发育相适应的一种自娱自慰式的自限性性行为[2]。对于性自慰,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人怀有疑虑和持有偏见。近年来,随着性教育的开展,大学生开始接受科学的性知识,但仍有许多人对性自慰怀有恐惧感。他们认为性自慰是件“坏事”,竭力克制,却克制不住。性自慰时怕别人知道,常常伴有恐慌、紧张、羞愧甚至罪恶的心理状况,甚至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2.3 性幻想的困扰
性幻想是指在某种特定因素的诱导下,自编、自导、自演与性交往内容有关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又称爱欲性白日梦[3]。这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自慰行为,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性心理反应。一般来说,青春期是性幻想的活跃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对心仪的异性产生强烈的爱慕和渴望,但有时迫于种种原因,却又没有勇气表露自己的感情。于是,便把自己在影视、小说里面看到的性爱情节重新组合,变成自己是主角的性活动过程,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性欲需求。大学生对性的幻想是丰富的,内容因人而异,与自己的经历、爱好、思想意识或近期看到的性爱情节有关。这种幻想充满了虚构的特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性幻想常常会给很多大学生带来困扰,尤其是在传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对自己出现性幻想可能会感到恐惧,女学生担心自己是太“风骚”,男学生担心自己太“淫秽”,由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2.4 性梦的不安
性梦是指在睡梦中所做的以性内容为主的与异性交合的梦境,又称爱欲性睡梦,青春期男女普遍存在。性梦是不受意识支配的,是性欲在现实中得不到排解,转入梦境中实现的一种行为,它也是一种自慰性活动。这种自然宣泄,类似于一种安全阀的作用,可以缓和累计的张力,有利于性器官功能的完善和成熟。青春期男生由于性冲动强烈,性梦内容也就更为直接逼真,通常以遗精结束。女孩的性梦则显得零乱、迷离,往往以隐喻、象征的方式出现。据调查,几乎所有的人都做过与性有关的梦。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对性梦存在一定的误解,把性梦当成个人品质问题,甚至觉得自己下流无耻。
2.5 边缘性行为
性行为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并不专指性交行为。人类的性行为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除了目的性性行为(指性交)外,还有其它一系列行为,如男女间的拥抱、接吻、相互抚摸、游戏性接触等性交以外的性行为,称为边缘性行为[4]。边缘性行为是一种初级的性行为,它能给恋爱中的男女带来甜蜜和温馨,有助于恋情的进一步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性紧张。
情侣间拥抱、接吻本是情感的外露,无需指责。但是近年来,由于受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加上缺乏自我道德修养,一些大学生情侣为满足自己的一时冲动和感官感受,往往不分场合地进行一些爱抚性行为,将本应是纯美高尚的两性交往搞得庸俗恶心。这既亵渎了两性的纯洁关系,又严重影响了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甚至给其中一方带来了许多的痛苦和烦恼。
2.6 婚前性行为
婚前性行为是指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发生的性交行为,其特点是双方自愿进行,不存在暴力逼迫;没有法律保证,不存在夫妻之间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容易产生不良后果。近年来大学生性观念日益开放,婚前性行为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总体的性交发生率从1991年北京的10.7%到1995年北京的9.4%,再到1997年全国的10.1%,基本持平;到2001年增加为16.9%;到2006年增加为32.0%,形成了统计学上的差异[5]。从性别差异看,男生仍然多于女生(2006年男生的性交发生率是36.6%,女生则是26.8%),但是女生的增长快于男生。不安全的婚前性行为将可能带来意外怀孕、感染性病等问题,给当事人带来担忧与悔恨,甚至引起生理变化。
2.7 性倒错
性倒错即人们平时所说的性变态。性变态是指有性行为异常的性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易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或者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方法满足性欲或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以及其它与性有关的常人不能理解的性行为和性欲、性心理异常。在大学生中,性变态的比例并不高,但这不意味着对这一问题可以忽视和回避。性倒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同性恋(目前有广泛争议)、恋物癖、异装恋、虐待狂、露阴癖、窥淫癖、易性癖等。
3 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教育和引导对策
3.1 开展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性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性健康教育使他们从主渠道获得科学的性知识,正确进行异性交往,增强自控能力的心理的平衡。这有助于大学生性心理适应性生理,建立科学的性认知,使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性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帮助他们从性朦胧、性神秘和性困惑中解脱出来,不盲目寻求“性知识”。建议在大学一年级即设立正规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涉及性解剖学、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道德伦理学、法学、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性审美等,使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性观念,不再受某些不正确观念的困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自信和自尊。同时通过性教育,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恋爱期间性行为的危害性,特别是对女生的危害,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性安全措施。
3.2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除了科学的性教育外,建立大学生心理卫生档案,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注重学生的躯体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许多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即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在校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记录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以及对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与治疗,降低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
3.3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疏导
教育部2003年即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普遍存在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的效果。因此,建议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应高度重视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性心理问题方面的专业咨询,及时有效地疏导学生的性困扰,避免发展为性心理疾病。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中国人比较内向含蓄,不愿当面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心理问题,还有人对心理咨询有偏见,怕被认为是精神病。因此,可以尝试网络咨询,从而消除学生的疑虑,让大学生接受并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3.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正常的交往途径
青年学生由于性生理已发育成熟,产生相应的性心理反应,对异性有所“渴求”,有强烈的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是正常的现象。当前大学生性心理的不健康往往是因为缺乏对异性的正常了解,导致恋爱观的不完全不成熟。因此,应该通过组织积极、有意义的活动,如各种学生社团、体育节、艺术节、社区志愿者活动、假期的旅游和社会实践考察等,在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同时,为男女生提供正常的交往途径,使青年学生的性心理能够正常发展成熟,能够正确地与异性交往,降低异常性心理体验的发生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大学生性教育应以完善性认知、树立正确性观念和提倡性道德为重点,以性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问题预防干扰机制和提供正常的交往途径为手段,以期达到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目的。
[1]李斌山,杨金娥,等.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32.
[2]江远,张成山,等.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2.
[3]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2.
[4]耿步健.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236.
[5]潘绥铭.中国大学生的性行为考察[J].百科知识,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