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策略
2011-04-12余高峰
余高峰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策略
余高峰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示意—推理过程,说话人提供最大关联的信息,听话人则根据语境对信息进行处理,挑选关联性最大的假设,获取最佳关联,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使交际获得成功。关联理论也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交际行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以实现成功交际的桥梁,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故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语文体规约的归化翻译或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关联理论;最佳关联;语境;归化;异化
关联理论是语用三论中出现最早、发展最快和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理论,它与翻译很早就有不解之缘,同时它对翻译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上有众多的翻译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理论,比如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汉弗莱(Humphrey)的“信与雅”以及叔本华(Schopenhauer)的“转灵”等。虽然他们的翻译观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赞同翻译的前提必须是基于对原文语言正确的理解基础之上。法国认知科学家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正是关于自然语言的认知与理解的理论,该理论强调要想准确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寻找关联、依据推理。可见,关联理论为解释翻译现象与指导翻译实践活动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赵彦春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它能够有效地被用以解释、指导翻译活动,成为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本文拟从关联理论角度来探讨翻译策略问题。
一、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交际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在复杂的现实中寻找相似性和关联性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识》(:)一书中提出的与语言哲学、交际学和认知心理学有关的关联理论,将交际活动(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为认知语用学奠定了基础。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和认知,其作用可对人类认知和交际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其观点是: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Sperber和Wilson在该书中还提出了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的假设。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交际双方的“互明”(mutual manifest- ness),二是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过程。互明—推理过程要求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应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推理提供必要的理据,寻找关联。话语的暗含,如隐喻及言外之意,要靠推理来认知。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找话语与语境关联的过程。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Wilson的学生Gutt在其所著的《翻译与关联》一书中运用关联理论,对翻译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指出翻译中译文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寻求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关联原则对翻译中意欲传递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起着极大的约束作用。因此,Gutt认为翻译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即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努力而产生预期的理解。译文必须表达清楚自然,不应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以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充分的关联。
二、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和语境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人们依据不同的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对同一话语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了取得语境效果,就必须取得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那么什么是最佳关联呢?何自然教授认为,最佳关联是说话人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白无误的方式表达信息;听话人为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将信息纳入无误的明示—推理模式中进行推理。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寻求最佳关联就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关联原则:每一种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有最佳的关联性。也就是说,话语是否具有关联性,是依据推理而获得的语境效果来判断的。语境的效果和话语的关联是成正比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但是,语境效果并不是确定关联的唯一因素,因为语境效果由心理过程产生,而心理过程包含听话人处理话语时所做的努力——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可见,确定关联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的大小与关联的程度成反比。Sperber和Wilson对此也作了这样的陈述:如果一个命题在某个语境假设中的语境效果大,那么这个命题在这个语境中的关联性就强;如果一个命题在某个语境假设中所需的努力小,那么这个命题在这个语境中的关联性就强。因此可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话语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话语的关联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作的努力这两个因素。综上所述,当某话语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听话人则仅需付出最小的努力时,这个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
三、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应当把翻译看作是一种示意—推理性的交际过程和交际行为,不同之处在于翻译是一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 为。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翻译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同时又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复杂的交际过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以实现成功交际的桥梁,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根据关联理论,在翻译活动中,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共处于一定的认知环境中。译者对原文的认知能力决定着他对原文的理解,译者的翻译是决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重合的重要因素。因此,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力求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
(一)翻译过程
传统上的翻译通常被认为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而关联理论则认为,翻译是语言使用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方式,翻译的全过程事实上涉及到3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是一种三元关系。翻译过程包含两个示意—推理过程,在第一个示意—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作者提供的话语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完成该交际过程后,译者进入第二个示意—推理交际过程。这时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即交际者,他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关联理论充分强调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把翻译看成是原语与译语间的直接交流。理清翻译活动中的三元关系,对于构建一个完备的翻译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境问题
关于翻译中的语境,纽马克(Newmark)指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和任何基本词义。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语境并不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前面紧邻的语段,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宗教信仰,对趣闻逸事的记忆,对文化的各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种种信念。所有这些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听话人所依赖的语境不同,对同一话语的理解就会有所不同,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理解。也就是说,对某一话语的正确理解,即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所做的那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语境,而这种对语境很强的依赖性又源自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推理的本质。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认为,要理解话语以及语篇中出现的新信息,听话人或读者必须把它与自己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即关联论中所称作的语境信息,结合起来,找到其中的关联,这样才能完成理解该话语的任务。既然语境信息是理解新信息的关键所在,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为了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际,译者有权利和义务在译文中增添相关的语境信息。
例1 金鹰是观众的,金鹰的节目也是观众的。无论是港台明星云集、劲歌狂舞的明星演唱会,还是经典高雅、代表国际顶尖音乐水准的经典音乐会,或是明星与观众互动、零距离贴身狂欢的明星面对面,只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快乐”。放飞心情、纵情狂欢。在这一刻,热情会尽情释放,激情将炽热燃烧。
译文of Golden Eagle TV Art Festival are, whichpermeating in all its performances such as “Super Star Vocal Concert”, “Classic Music Concert”, and “Face to Face With Super Stars”.!
为了给庆典活动营造一种欢庆的氛围,庆典活动的发起者通常会竭尽所能,用夸张的语言把文章内容写得极富煽动性,以便迎合读者的期盼心情。该例句是中国电视金鹰奖庆典活动的宣传词。仔细分析原文,会发现很难在英语中找到与这些煽情的语言相类似效果的词语,因为按英语广告的“通用文体规约”,这种大量堆砌的、空洞的辞藻不但起不到煽情的作用,反而会因为表达华而不实使读者产生反感。因此,译者根据原文中的信息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足够的语境信息,使读者能容易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或者期待的信息内容。译文将原文信息抽象概括、构建信息意图十分清晰,译得直截了当、意图鲜明,为译文读者提供了相关的认知语境,无须多费口舌,读者自然会体会到文中的意味。
例2 As for facility, it is worse than bribery. For bribers come but now and then; but if importunity or idle respects head a man, he shall never be without. As Salomon said, “To respect persons is not good; for such a man will.”
译文 至于圆滑,它比行贿更糟,因为贿赂仅偶然发生而已;如果人一味听人强求而得虚尊,就一辈子也改不了。索罗门说过:“对人过分尊敬并不好,因为这种人往往为五斗米折腰。”
译文中将transgress for a piece of bread译为“为五斗米折腰”而非“为了一块面包违法乱纪”,也正是译者在构建译文文本时充分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因素,这样翻译更能产生最佳的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所强调的最佳关联就是指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这也是译者所追求的目标,语境效果越好,关联性就越强。可以这样说,译者能否为读者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就成了译文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译者应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假设,充分考虑译入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对可能导致“文化缺损”的原文要明示信息、推敲其暗含,以消除歧义,并将自己从原文中建构的心理认知图式选用恰当的译文形式准确转达给译文读者,在译文中营造译文读者所需的语境效果,与读者达成最大程度的认知互明,也只有这样才能给译文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
(三)归化翻译
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包含有明说和暗含两种意义:明说表达的是一种信息意图,即只限于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听话人可以从中获得语境假设,而暗含传达的则是一种交际意图,即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的意图。因此,关联理论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任何人的话语都有明说和暗含两个意义,语言交际双方不仅要了解对方的明说,更要互明对方的暗含,这样才能完全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认知环境上的差异会影响译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原语交际者和译文接受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文化冲突或文化缺损,如果译文读者按自己的认知习惯来理解,就会导致交际障碍。因此,为了保证翻译交际活动的成功,译者要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并找到最佳关联,使译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达到这一语言交际目的,不妨采用以译语文化为导向的归化翻译手法。在这一翻译过程中,原文的异域色彩大多尽数丧失,而着重保留原文实质性信息,以消除理解障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在不同语言交际中,读者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互明的共同认知环境。只要译者对原语与译语间的这种共知环境的差异有清楚的了解并恰当地加以利用,就能知道哪些隐于明示之后的暗含需要明示,哪些不必重复,并能知道如何找到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
例3 I suppose he will be awfully proud, and that shall be treated most contemptuously. Still I mustas well as I can…(《名利场》)
译文 我猜他准是傲气凌人,不把我放在眼里,我有什么办法呢?只能逆来顺受了……
译文巧妙地运用了汉语读者喜闻乐见的四字结构,用归化翻译法,将bear my hard lot 译为“逆来顺受”更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也更能为汉语读者所接受。
例4 Romeo: What has thou found?
Mercutio: No, sir.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译文 罗:你发现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鸡,先生。(梁实秋译)
这个对话是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四景中墨(Mercuti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所说的话。原文中hare(野兔)一词在此表示“娼妓”的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野鸡”。梁先生在翻译这个对话时,将该词归化翻译为“野鸡”,虽然“野兔”变成了“野鸡”,但汉语读者读起来其内涵却一目了然,如果译为“野兔”,恐怕汉语读者会不知所云,难以接受。
(四)异化翻译
除归化翻译外,在译文处理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异化翻译,即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翻译。可以通过直译加注的方式保留原文的形象表达,也就是Gutt所说的“直接翻译的阐释法”(the interpretation of a direct translation)。Gutt认为,译者可使直接翻译的阐释法变得较为容易一些,那就是通过诸如解释、夹注、集注之类的附加的交际渠道为译文语境提供部分所需信息,以努力保留原文所有的“交际线索”(communicative clues),目的就为一个,旨在按原语设置的语境做完全等同于原语的阐释。这种译法既可保留原文特色和个性,又能消除读者认知语境中的障碍,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有效实现译文功能。因而在应用翻译中,这种异化翻译法非常适用于对外宣传、介绍原语文化以及社会风情之类的文本翻译。
例5 “Oh! Tell us about her, Auntie,” cried Imogen; “I can just remember her. She’s the, isn’t she?” (J. Galsworthy: In Chancery)
译文 “哦,给我们讲一讲她的事儿吧,好姑姑,”伊莫根嚷嚷道,“我几乎记不得她了,她是咱们家衣橱里的骷髅,丑得见不得人,是吗?”
典故“skeleton in the family cupboard”意思是“(不可外扬的)家丑”,如果按寓意将其译为“家丑”,大多数中国读者肯定会感到迷惑,如堕云里雾中,不明白“家丑”与“骷髅”有何种关系。如果按字面意思译为“衣橱里的骷髅”,又会导致多数读者难解其中意味,典故的寓意会基本丧失。采用直译加释义的异化翻译将其译为“咱们家衣橱里的骷髅,丑得见不得人”,既保留了原典故的民族色彩,又充分地传达了其寓意。
例6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黛玉葬花不成?”因而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译文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 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 “If so, she’s.” (,’). (杨宪益译)
译文将“东施”和“西施”音译并增加注释,既传神又达意,有效地消除了理解障碍,与译文读者达成了认知环境中的互明,使译文读者能充分理解东施效颦这一充满民族色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尽管行文多少有些累赘,但读起来异域色彩浓郁,不会使读者生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关联理论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效果也十分明显。关联论并不把翻译看成是原语与译语间的直接交流,而是充分强调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它所追求的是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互为关联的三元关系。也就是说,原文的明示信息和暗含意图必须通过译者采用恰当的明示手段予以表达,在译文中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使之与译文达成“最佳关联”,让读者充分理解原义。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在顾及译文读者具体的语境背景前提下,可时时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翻译的指南。从这个意义上讲,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为了保证交际的圆满成功,译者有在译文中增添或删除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际的权利和义务。就是说,译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的评估和判断,选择适合于读者的表达方式来示意原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1] 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86.
[2] 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 1999, (3): 273-295.
[3]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126.
[4] 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07.
[5]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念[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92.
[6] 叶苗. 应用翻译主观研究[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64.
[7] 何自然, 陈新仁. 当代语用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197.
[8] 吕郑芳. 关联理论与翻译[J]. 昭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58-58.
[9] 顾韵. 从关联理论解读翻译策略[J]. 大连大学学报, 2006, (3): 67-70.
[10]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86.
[11] 郝丽萍. 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有效忠实[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5, (3): 26-28.
[12] 贾文波. 从关联论视角看应用翻译[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17-22.
[13] 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004: 35-37.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Yu Gaofeng
(,,,)
According to relevance theory,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intrinsically an indicative-inferential process. The speaker provides the most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the listener infers from the information by linguistic context,chooses the most relevant assumption, gets the optimal relevance, correctly understands the speaker’s intention and achieves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on. Relevance theory also regards translation as an indicative-inferential process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languages. I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acts as the successful communicative bridge between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readers of the translation. Therefore, the translator should take the readers’ cognitive a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 and use the domestication or alienation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order to help readers find the optimal relevance between the context of source text and that of target text to gain the best communication.
;;;;
H315.9
A
1009-895X(2011)02-0111-05
2010-08-10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1YS127)
余高峰(195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E-mail: yugaofeng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