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
2011-04-12梁文琪邓少兵
梁文琪 邓少兵 杨 航
(广东省湛江市南海石油医院CT室,广东湛江524057)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yocardial bridge and mural coronary artery,MB-MCA)是一种较常见的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一般均走行于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内,如果在心肌及冠状动脉发育期间,原始小梁动脉网向外移行过程中发生停止,则会出现一段冠状动脉走行于浅层心肌以下,这段动脉被称之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或隧道型冠状动脉;而覆盖这段动脉的心肌纤维则被称之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早在1922年Grainicianu首先发现心肌桥的存在,直到1960年Potmanu和Iwig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在活体从影像学上第一次报告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于心脏收缩期出现短暂的收缩期狭窄现象或挤牛奶现象(milking effect)[1],并首次引入了“心肌桥”这一概念。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技术不断发展,特别在冠状动脉成像(CA)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发现率也日益升高,逐渐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8月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172例,均行32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检查,其中男98例,女74例,年龄43~86岁,平均64.7岁,均为窦性心率,检查时心率(56~86)次/min,平均68.4次/min。曾行支架放置术28例。其中46例检查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Light Speed Pro32多层螺旋CT机,心率超过70次/min的患者扫描前30min口服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剂量25~50mg(视心率及患者体质而定),肘前静脉埋置19G套管针。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先做胸部正、侧定位像,在气管隆突下1cm处选定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高压注射器以(4~5)mL/s速度注入350mgI/mL碘海醇20mL,延时4s后同层动态扫描12次,每间隔2s扫描1次,扫描中要求患者吸气后屏气。然后在CT横断面图像的升主动脉腔内选择一个感兴趣区并测量其时间-密度曲线,得出峰值时间,再加上4s作为冠状动脉扫描延迟时间。以相同速率注射碘海醇70mL,扫描速度0.35s,电压120kV,管电流600mA,层厚1.25mm,间隔1.25mm,扫描范围为心底部至心尖。
1.3 图像后处理
将心脏扫描原始数据按心动周期R-R间期75%的相位进行重建,并传送到GE AW4.4工作站,部分右冠状动脉重建不理想的患者将心动周期的15%~95%每隔10%进行重建,以得到最佳冠状动脉效果。以上述心电相位窗的心脏横断面CT图像为基础,对各主要分支血管进行容积重建(volumn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并进行分析。
1.4 图像分析
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以双盲法对172例冠状动脉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分别记录MB-MCA的发现位置、MCA的长度、MB的厚度、MCA管腔狭窄程度以及MB-MCA周围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参考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推荐的冠状动脉分段方法[2],以节段为单位进行影像学评价,包括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LAD)的近段(LAD1)、中段(LAD2)、远段(LAD3)和对角支(D),左回旋支(LCX)的近段(LCX1)、远段(LCX2)和右冠状动脉(RCA)的近段(RCA1)、中段(RCA2)、远段(RCA3)。参照Ferrieira[3]研究根据MB的形态将MCA分为浅表型和深厚型,浅表型指MCA部分或全部被浅层心肌包绕,厚度一般不超过2mm,而深厚型指MCA位于较深的心肌中,厚度常在2mm以上。采用冠状动脉狭窄评估软件进行面积狭窄评估,结合目测直径法计算血管狭窄程度,计算公式:血管狭窄程度=(狭窄血管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近心端血管直径×100%。冠状动脉狭窄分级:Ⅰ级为轻度,管径狭窄小于50%;Ⅱ级为中度,50%≤管径狭窄≤75%;Ⅲ级为重度,管径狭窄大于75%;Ⅳ级为血管闭塞,管径狭窄接近100%。
2 结果
2.1 MB-MCA的发现率
在完成MSCTCA检查并且图像质量达到诊断标准的172例患者中,发现42例45处存在MB-MCA(发现率为24.4%)。其中3例在两支冠状动脉分支上存在MB-MCA。大多MB-MCA分布于LAD1-2。见表1。
表1 MB-MCA的分布及MCA狭窄情况
2.2 MCA的长度
其中长度在10mm以下16处;在10~20mm之间27处;在20mm以上2处。平均长度为(12.7±5.4)mm。
2.3 MB厚度
其中浅表型34处(占75.6%),深厚型11处(占24.4%)。
2.4 MCA管腔狭窄程度
其中Ⅰ级狭窄37处,Ⅱ级狭窄7处,Ⅲ级狭窄1处,Ⅳ级狭窄0处。
2.5 MB-MCA周围血管情况
其中近心端发现粥样斑块18处,桥血管内未发现粥样斑块,远心端发现粥样斑块4处。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科研的进步,临床医生逐渐认识到MB-MCA可能与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传导异常、猝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研究的方法不同,MB-MCA的发现率差异很大。在病理检查系列中,发现率为85%,而在血管造影检查系列中,其发生率为0.51%~25.00%[4,5]。MSCTCA通过横断面及多种后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血管及心肌的位置关系,直接观察走行于心肌内的冠状动脉,可明确诊断MB-MCA,提高其发现率。本组研究MB-MCA的发现率为24.4%,略高于CAG,低于病理检查发现率。影响MB-MCA发现率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在MSCT上有少数血管因运动伪影等影响图像质量,而无法判断有无MB-MCA,使其发现率降低;②在小分支上发生的MB或桥厚度较小或MCA长度较短,未造成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等情况下,MSCT容易出现漏诊[6,7];③CAG仅察觉深厚型MB,而浅表型MB在血管造影时不容易发现。有报道应用硝酸甘油能增加左前降支MB-MCA收缩期的狭窄,从而提高心肌桥的发现率。
MB-MCA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于多支冠状动脉血管。本组研究发现MB-MCA常见于前降支近中段(约占71.1%)。管腔形态可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MB-MCA以浅表型居多(约占75.6%)(图1,图2)。MCA狭窄程度多为Ⅰ、Ⅱ级狭窄(图3,图4)。
图1 浅表型MB-MCA
图2 深厚型MB-MCA
图3 LAD中段浅表型MB-MCA,管腔Ⅰ度狭窄;近段支架置入
图4 LAD中段深厚型MB-MCA,管腔Ⅱ度狭窄
Ishii研究发现[8],由于MCA长期受到MB的压迫,管腔内血流切变力增高,MCA内皮细胞呈现细长梭形改变,表面有微绒毛和桥样结构,致使MCA不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近段由于切变力较低容易被损伤,内皮细胞多呈扁平状或卵圆形,表现粗糙,有“虫啄样”缺损,较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后段由于MB的压迫消失,血流速度减慢,管壁压力增大,也易于引起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图5)。多数心肌桥患者平时无明显症状,但心肌桥不同程度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生血栓形成及冠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脏缺血事件发生,引起ACS的发生。
图5 LAD中段浅表型MB-MCA,近端钙化斑块
MSCTCA在诊断MB-MCA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一般诊断多采用75%相位进行观察,无法动态显示整个心动周期MB-MCA的情况;②无法确定冠状动脉管腔内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③对心肌缺血情况反应效果不明显;④相对辐射剂量仍较大。
综上所述,MSCTCA可以通过横断面及多种重建技术,可以准确诊断MB-MCA,并且对MB-MCA的位置、MCA的长度、MB的厚度、MCA的管腔狭窄程度以及MB-MCA周围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等情况进行清晰显示,为MB-MCA的临床诊断及介入手术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Porstmann W,Iwig J.Die intramurale Koronarie im angiogramm[J]. Fortschr Rontgenstr,1960,12:129-133.
[2]Preda L,Gaetani P,Rodriguezy Baena R,et al.Spiral CT angiography and surgical correlations in the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J]. Eur Radiol,1998,8(5):739-745.
[3]Ferreira AG Jr,Trotter SE,Konig B Jr,et al.Myocardial bridges: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J].Br Heart J,1991,66(5):364-367.
[4]赵俊,孙善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研究[J].解剖学杂志,1998,21(5):443-446.
[5]熊龙根,陆东风,刘世明,等.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2):136-137.
[6]刘卫金,戚跃勇,邹利光,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6):696-698.
[7]王锡明,武乐斌,李振家,等.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1):1201-1204.
[8]Ishii T,Asuwa N,Masuda S,et al.The effects of a myocardial bridge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aemia[J].J Pathol,1998,18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