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孙中山民族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振兴

2011-04-11刘焕云

关键词:民族主义孙中山中华文化

刘焕云

(台湾联合大学 客家研究学院全球客家研究中心,台湾 苗栗市 363)

一、前言

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革命导师,也是一位博学多能的思想家,他继承了中国文化的治国、平天下之正统思想,同时又规抚了欧美学说的精华,再加上他自己深思熟虑的而独见创获的思想,希望以三民主义建设中国成为一个极富强、极康乐的国家,进而促进世界和平,臻世界大同之郅治,使人类达到安和乐利、崇高庄严之境界。孙中山的思想,在形成的背景上,合乎中国的需要,亦适乎世界的潮流的趋势。放眼今日世局,全球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浪潮并行发展,后冷战时期苏联瓦解,东欧变天,全世界各地发生了不间断的民族分离运动,宗教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911事件、美伊战争等,说明了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勃兴趋势。民族主义的兴起,实包含了“民族认同”、“文化意识”的两方面。也就是说,民族认同就是民族意识的昂扬,如何在全球化之际,思考自身民族的永续繁荣发展,避免被全球化所同化,丧失自己民族的特色。而文化意识的觉醒,是指传统文化在西方欧风美雨强势文化的笼罩之下,自觉到有文化式微的危机,因而强调自身的文化意识,保持传统文化之重要,而思传统文化之传承与发扬,避免成为边陲文化。R.Robertson对全球化的文化霸权现象,提出一个“多元模型”,强调全球化不是强势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不是制造一个单一而且完全相同的文化形态,而应该是各不同文化的交流,形成一个由不同人类团体、国家社会和全人类和平共存的“全球人类环境”。全球化已是不可抵挡的世界潮流,M.McLnhan早在1964年即提出“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1]。事实上,全球化与“在地化”(Localization)是相辅相成的,全球文化如果没有在地化的过程,则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不但不容易被各国人民所全盘接受,甚至会引起排斥与反抗。反之,在地文化若欠缺全球化的宏观视野与规划,则很容易封闭与落伍,甚至形成自我中心的偏狭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永续发展。

二、 中山先生民族思想与中华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的声浪高涨,不少弱小民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第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地尤其是亚、非洲国家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中国亦在抗日战争之后,废除不平等条约,走向民族独立与国家的富强的道路。虽然1949之后,海峡两岸分立对峙,但是无论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或是后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都是说明了中国在追求现代化与全球化时,应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创发性的现代化模式,提供开发中国家导正与超越全球化弊端的发展流弊。

中华文化的优良素质如:忧患意识、坚忍自强、王道文化、春秋大义、天下为公、一体多元、中庸和谐、均富厚生、知行合一、仁者无敌等,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21世纪可以超越种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提供发展中国家的成长模式,同时也提供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典范。美国学者林白乐〈Paul Linbarger〉说:“中山先生是世界第一位为今日许多国家制定一套具体可行的必要步骤,使之成为现代国家的思想先驱……,也留给世界一套的意识型态及计划,对世界各国的重要性,与对过去中国和未来中国的重要性,毫无二致。”[2]

可以说,就当前世界进化而言,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仍是时代的潮流,一个民族国家的目标就是内求统一、外求独立。孙中山思想的目的,就是要求中国的统一与独立,谋求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实现两岸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望。

但是中国如何统一?统一后的中国终局形象〈Eschatology〉又是如何?中国往何处去?这是一个中国人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因为,仅仅从政治与经济的观点看中国的统一,容易忽略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因为中国是一向以一个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主体,求中国统一不是单纯的为了两岸人民的经济利益,而是文化理念。历史、文化、民族三者,乃属一体[3]。中国不但是一个国家,而且也是一个文化系统,中华民族乃指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而言,也是指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而言。[4]然而,中华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不排斥外来文化;换言之,中华文化不会排斥全球化,只是要保持中华文化主位性,中华文化是内中国而外夷狄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春秋大义”。中华民族秉持这春秋大义的精神,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否定中国文化、否定中国历史,即是无异于否定中华民族[3]。

三、 中山先生民族思想与中国统一

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中国人,在历经改革开放、海峡两岸对峙分裂的20世纪后,必须正视中国统一与全球化对全中国的挑战与冲击;所有中国人必须肯定现在,尤其要立基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上肯定现在,这样才能符合 孙中山所谓的“顺应世界潮流”。在肯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下,中国人才能担负起光大中华文化的使命。

要做一个21世纪文化上的现代中国人,必须做到下列数点[5]:

1.要具备正确的文化史观

2.要认识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3.要了解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

4.要认识21世纪文明的挑战

5.要努力结合传统与现代

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从未脱离外国文化的威胁与纠缠,所以,中国统一的路途上,也一直充满了重重的荆棘和险阻[6]。因之,中国人必须确定:(1)中国问题应该由中国人来解决;(2)只有中国人才能解决中国问题;(3)中国的国运把握在中国人自己之手。若由非中国人解决,将会愈解决愈纠纷;愈困难,愈不易解决[3]。我认为,具有文化意识的中国人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一)文化意识与中国统一

文化意识,又称为历史文化意识,所谓历史文化意识,就是意识人存在的历史文化性,人必须在历史文化中才能彰显自身存在的意义。每个人、每个社会及每个国家都隶属于一个历史文化传统,承接这个历史文化传统,并向别的传统开放,是使个人、社会和国家顶立于世界及了解自我属性的唯一凭借。具体言之,历史文化意识,必须包括价值意识、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本乎价值意识,决定了现代中国人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轨辙,和人生努力的方向。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1)主观方面是成己,成就德性人格,要达到与天道、天德相贯通而合而为一,以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境地,这是一种“通上下”的纵的实践。(2)客观方面是成物、成就家国天下,而要求与天下民物通而为一,要求国家统一,世界和谐发展,以达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的境界,这是一种“合内外”的横的实践,两者合而为一。

中国历代先贤与诸儒,秉持着价值及道德意识,努力去开创一个充实饱满的人生,期能建造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而民族意识,就是中华民族道统意识,不忍道统断裂,不忍国家分裂、民族不兴盛。文化意识,正如王船山所言:“有家而不忍家之毁,有国而不忍国之亡,有天下而不忍失其黎民,有黎民而恐乱亡,有子孙而恐莫保之。”[7]不忍家国天下分裂、民族衰危,不忍文化道统断灭,而思有以“保存之、继述之、光大之”的仁心悲愿,这就是文化意识。

由上可知,具有文化意识的中国人才能解决中国分裂问题。中国自春秋时代肇端,迄秦汉时代完成的“大一统”局面,其基本就是本诸于这种历史文化与价值系统,以及长期受共同的文化熏陶和共同历史命运而形成、血浓于水、永难消泯的民族意识,自然形成、自然涵化的结果。它也是中国历史上作为维系民族统一的最大内在动因。今日,也成为鞭策着中国人终必走向统一的最大无形力量。因此,两千余年以来,纵使中国历史的发展,苦难、繁缛而又曲折,但中国人始终视统一为常态,而视分裂是变局,中国历史更始终将分裂或出卖民族者,视为永劫不复的罪人。这种源自文化认同与历史承传的精神纽带,正因为经常遇到考验,更积累了内在的强韧。[6]因之,在今日中国统一的问题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应秉持这种崇高文化意识, 追求理想的中国统一终局。

基于以上的论述,说明了中国人对中国统一问题的共同的认识及心情,而把海峡两岸的分合做一公正的对比,就可以了解,中国的统一与发展是必然的,也必须实兼取中西文化之精华,完成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并提供世界人类一条健全而可行的文化出路。它的确是中华民族秉承着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而谋求中国统一所必须凭借的文化意识。此充分显露出孙中山先生之思想,整合了中西文化的思想精华,完全以仁为己任,谋求中华民族的富强统一,并要中国人认识华夷之辨与春秋大义。

台湾新儒家牟宗三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救人,救国,救文化,无迫于此时。从‘人’方面说,含人性,人伦,人道,自由,民主;从‘国’方面来说,含民族国家;从‘文化’方面来说,含历史文化。……所以我们的救人救国救文化就是要救这一切。但是要救这一切,其…观念就是‘文化意识’”。[8]所以,基于文化意识,吾人深信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促进两岸统一的光明大道。另外,用民族主义来看统一中国问题,在文化上尚赋有极深刻的意义:首先,它结束了近百年来,中国人在文化心态上的自我放逐之历程,促使中国人自觉到民族文化的不朽价值,以及探索民族的出路,必须是根据自己的惨痛经验出发,并没有任何外来的模式可作为全面援用之途径。因此,回归到文化自主的地位,肯定中华文化的主导功能,掌握历史发展的大动脉,才是民族复兴的正确途径。其次,它亦说明了中华文化已再一次地通过了历史对它的客观的、无情的考验,证实其为现代中国人生活之所不可缺的源头性与规范性之力量;也证明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力量,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资产。

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渊源于中国的传统大一统思想,并撷取西方文化的精华,经孙中山先生融会成兼取中西文化之长及衔接传统与现代的崭新中国文化。它是中国现代化的思想依据,也是统一中国的思想指引,亦是中华文化意识根源之所在。

(二)中国统一之道

统一中国是21世纪中国人的要求与心声,此一要求与心声,是六十年来海峡两岸大多数人的愿望,以民族主义统一中国,就是以中国文化来统一中国。因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继承了中国文化,以民族主义统一中国,也即是要光大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内圣外王的伦理思想,伦理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动原。“‘动原’问题,是任何一个具有高度文化成就的民族所少不了的。因为,这是它成就其文化的‘动力之原’。而且这动原也不仅是个动‘力’之原,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动‘向’的决定之原。各民族文化的内容与方向,其实就是在这‘动原’处决定的。各民族的文化动原虽有不同,但都是最初的(Primary),也是最后的(Final)。这里是无古无今。这方面的问题,就是近代所谓的‘终极关心’的问题。它是属于人类生命根本方向与智慧方向的问题。它不像政治、经济那样只是为我们所‘现实’地‘关心’着,而是为我们‘终极’地‘关心’着[9]102。所以,就中国统一问题的动原而言,我们是要从伦理思想入手而研究。

伦理乃是民族主义的本质,就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来说,孙中山先生说:“世界各国都是由民族主义进到民权主义,再由民权主义进到民生主义。”又说:“民族主义在人类思想上,本来发生最早。”[10]可见伦理思想,是孙中山先生发明三民主义,并以民族主义谋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动力,决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民族主义阐论中国的统一,应是真实的统一,不是形式的统一。真实的统一,就是以“伦理”为动原的民族文化生命之统一,而不只是政权上之统一。所以,“国家统一的问题不能仅仅是属于政治层面的,一定要具有更高层次具有涵盖性的文化意识。”,“国家统一不仅是版图归为一体,……基本上是一个在台湾的中国人和在大陆上的中国人都能同样地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中肯定人格价值、个人尊严、自由的安排个人生活,并以此为根据在自由经济与宪政民主的建构中共同安排民族共同生活的问题。”[9]117

因此,今日中国统一的方向,毋宁还是基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诚如史怀哲所讲:“只在这种走向伦理的奋斗中,人才能拥有人格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伦理信念的影响之下,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才能建立在一种个人与民族能够按着理想发展的方式之中。假如缺乏伦理基础,文明就会崩溃,即使最强的创造力量正在其他各方面发挥作用亦无法避免。”[11]吾人亦可说“假如缺乏伦理基础,中国文化就将崩溃。”

综上所述,肯定中山先生的民族与中国传统思想是统一中国问题的动原,更重要的是要发扬爱国精神,光大传统文化,使两岸中国人都了解,民族主义大一统思想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生存与发展之依据,完全以仁爱为内涵,肯定与认同中华文化的王道精神,及其所表现的和平道德及济弱扶倾,使中国能早日统一。其实,孔子诞生至今已经2500多年,儒家精神是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12],亦即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统。吴经熊曾提出: 孙中山先生所继承的,不仅是儒家的传统,而且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13]。这就是说,民族主义是有所本的,其渊源来自于中华民族之历史生命和基本精神,完全是由中国历史文化的正统,历数千年而一直传下来的。

四、21世纪孙中山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

整个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思想,不仅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主流,更承续了中华文化固有的特色—兼容并蓄的广博性,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延续发展。在21世纪全球化对中华文化冲击的时代,孙中山思想还可以提供中国人思考国家统一与和谐发展之道。

(一)中华文化自信力的发扬

民族主义原始的目的,在于恢复民族的自信力,若民族的自信力不能恢复,则此弱而且大之文化民族,其老衰病不可救,一切创新活动俱无从生,不能救民族的危亡。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自信力的恢复与发扬,可说特别重视“中华文化的自信力”上,所以他说“当中外没有交通以前,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以为中国人与非洲、南洋等处的土人一样,没有一点儿文化;但是现在都渐渐明白了,很多佩服中国的,也有要研究中国文化的。并且知道中国的文化,有许多地方,现在外国还有不如的。”[14]并且说:“我们亚洲从前有哲学的文化,宗教的文化、伦理的文化和工业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亘古以来,在世界上很有名的。推到近代世界上的种种文化,都是由于我们这种老文化发生出来的。”[15]事实上,孙中山所指的亚洲文化,即是中华文化而言,从这些对中华文化的推崇,可以看出他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不止如此,他对创造中国未来的文化,也是深具信心的,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因为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有了很好的根底和文化,所以去学外国人,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学得到,用我们的本能,很可以学到外国人的长处。”[16]62

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力,不仅鼓励中国人,而且对欧洲的文化复兴亦有所贡献。依据学者专家的研究,13世纪蒙古征服欧洲,其所传播的中国文明,实给予欧洲文化复兴的物质基础,而18世纪以来,基督教传教士其所传播回去的中国文化,则给予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基础[17]。所以孙中山先生才会说:“至于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18]这里所指的“中国的哲学”,就是中国道统,因为“中国这个道统,从学术生命来说,就是中国哲学的学统。”[19]所以孙中山先生在民族主义的演讲里首先提到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说这是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欧美所谓的新文化,都不如这套“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政治哲学来得完全,而这“精深的知识”,“一贯的道理”我中华民族要先恢复起来,然后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16]58-61。孙中山先生也曾说过,中国从前之所以能够强盛,是因为中华文化的高度发扬与道德的高尚[16]51-54,“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道德先恢复起来。”[16]55孙中山先生之本意,就是要国人恢复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进而本着中华文化中的创造力,来光大中国文化。而整个孙中山思想就是这种典型的代表,因为他不止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而且又以他所信仰的中国文化为根基,创造了内容丰富的思想。

(二)中华文化的光大

雷嘉(Mostafa Rejai)在论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运动时,曾说孙中山先生是“不拘泥于中国的传统,试图创建一个代表融合东西方价值的新中国—不受外国支配、政治上强大、经济繁荣的中国”。[20]可见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如此悠久博大,实因中国文化有其创造开放系统,即有其博采兼收,师人之长的气量,如古谚云:“河川不择细流”,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祖先对于胡人或印度,即使他们只有片善,都学之惟恐不及;但中国之为中国自若也[21]。孙中山先生对于现代世界文化的吸收,亦充满了这种“中国之为中国自若也”的自信精神,所以他坦然地说:“大凡一种思想,不能说他好不好,只能看他是合我们用不合我们用。如果合我们用便是好,不合我们用便是不好。”[22]又说欧美的长处是科学,要我们以迎头赶上的态度来学习[16]62。

孙中山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学习欧美的科学,就是所谓“从传统中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的意义所在。也因此所谓的“复兴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此并不是复古,更不是守旧,而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发扬光大,并融贯创新,所谓“融贯”,是吸收其他国家文化的优点,所谓“创新”,是适应时代的潮流[23]。

所以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态度,实有待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一方面承先启后,一方面作横的广度吸收西方的学术思想,而为综摄的创造[24]。既然创新现代中华文化的态度,是要在传统中结合现代需要。也因为如此,发扬光大中国传统,使现代和传统相互适应、调和与交流。我们要做到的是使传统和现代融合成一个新的文化典型,不但能够满足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需要,而且能规范出更好的生活质量,带来崭新的中华文化愿景,并发挥一个新的中华文化力量,使人类的生活面貌改善。这是结合传统和现代的一个深远的意义[25]。

孙中山先生早就指出,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一条光明大道,那就是融汇中西文化的精粹,创造出新中国文化。事实上,三民主义正是孙中山先生以“发扬吾国固有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之精神创造出来的,所以其内容自然包含了中西文化之精粹。

依照现象学的方法,将近百余年来我国学者对中西文化问是的主张作类型的考察,约分为五大类型:(1)传统论(2)西化论,(3)俄化论(4)折衷论(5)超越论。[26]然而,今日全球化对我们的启示,要融汇中西文化精粹,创新中国文化的途径,必须先恢复民族自信心,其次要恢复民族创造发明能力,最后则是在肯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前题下,结合现代西方文化之精粹,以创新中国文化。

我们应该清楚民族盛衰,是在于民族对于文化的自信。有了民族的自信心,才能创造民族文化。要能够不断创造文化,发展文化,才有民族的生命、才有民族生命的发展。有了民族生命的发展,这才可以促进人类和平及世界大同。所以建设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基础,第一是基于民族自信,而民族的自信,更是由民族的光荣历史发生出来。如果失却了这一个能作的自信力,一切所作都无从产生[27]。这段话不但说明了民族文化对民族生命盛衰的重要,更说明了民族自信是民族文化创造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如前文所述,孙中山先生提倡民族主义时,亦无时无刻不在为恢复民族自信心而努力,他尤认为,这种民族自信心的心理建设,是其他一切建设的基础,所以他在所著“孙文学说”自序里说:“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28]这种恢复民族自信心,实在是一切文化融汇与创新活动的最根本条件。

恢复民族自信心,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民族各个分子对于整个民族的信心,另一是民族内每个分子对于自己的自信。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也不可倚轻倚重;否则,便会失去民族自信。我们讲民族自信,是以每个人民对于自我民族的信心为基础的,没有这种基础,不是民族自信的丧失,便是受少数政治野心家所利用,成为民族自大狂的心理,对外侵略的工具[29]。

至于对整体民族的信心,最重要的在于使每一份子均能了解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与光荣。近代中国的困阨与灾难,除了一些外来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民族历史文化丧失信心的起始是“媚外”,以为什么东西都是外国的好,中国的不行,将外国人思想学说奉为金科玉律,将本国所固有的学术文化,鄙弃如同敝屣。民族历史文化丧失自信心的极点则是“媚外”,对于所有一切外来文化均全盘接受,不论其是否适合本国需要,也不论外来文化间是否有矛盾不合之处;最后的结果则是中国成为外来文化的竞技场[30]。

(三)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

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发展愿景来看,目前分裂了六十多年的海峡两岸,应该回到中华文化的主流来思考统一的问题。事实上,1912年孙中山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希望中国摆脱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命运,迈向富强,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历经了千辛万苦的努力与抗战,终于在1945年击败日本,收回台湾,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愿望,台湾同胞无不欢欣鼓舞地回归祖国怀抱,所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其鲜血没有白流。虽然,自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不幸分裂、对峙,存在着不同的政治意识型态;双方各自推动现代化的建设,如今也各自取得不同程度的成果。可是,分裂的中国岂是中华民族列祖列宗所乐见?又岂是抗日保台牺牲性命的爱国先贤们所乐见?

追求中国领土统一与国家的富强,是爱国先贤的愿望,也是怀抱文化意识的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愿望。中国历史发展数千年,朝代的更迭、政权的移转,令人目眩,而中国文化所蕴蓄的民族意识、道德意识、价值意识与历史意识,其传承则赓续不断。不同的政权,可以彼此互争正统,但不能去中国,也不能造成国家之长期分裂。

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应醒悟:1840年以来,积弱不振、列强侵凌的中国,已成为过去;中国人应该以史为鉴,记起教训,唯有统一、富强、民主、和平、繁荣的中国,才是中国人之福,才是全世界之福。希望两岸的领导人,都能发挥最高的智慧与耐心,最终以和平、民主的方法,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应以恢弘的气度,秉持文化意识,监督与督促两岸政府,寻求共识,早日达成和平统一中国、振兴中华民族的大业。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徳在“伦理学的任务在研究吾人尽性合理之行动与天职,以求完成生活上的至善。”[31]这段话说明人类求生存的伦理使命,在于使人穷理尽性,克尽天职,以达到人生至善为目标,建立完美和谐的人群关系与社会生活境界。“和谐”一向为中华民族所重视,大学倡导“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乃在使社会中的人群,能够秉持伦理道德而彼此互助合作,以维持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等秩序的安定,共同创造人类之文明进化,实现全球人类止于至善的大同社会理想。和谐乃是中华文化“现实关心”与“终极关心”之所在。所以,中国人素以宋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和谐社会的奋斗理想。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表现出中国传统的正义与公正精神,以及王道文化思想,无论对内或对外,完全基于正义与公正的前提,而没有民族优越感以歧视或压迫其他弱小民族,不会像霸权国家一样,强凌弱、众暴寡,造成世界的不安。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与东南亚各国各民族和谐相处,以王道文化为外交原则,贡献中华民族的力量,表现各民族平等的生存权利。

尤其对内方面,追求国家和平统一与繁荣发展,和平的反义就是战争,“战争是人类的恶习,人类进化越高,则此恶习益灭,故息先进之国,每多偃武修文,避战争而崇礼让。”[32]孙中山又说:“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轻起战争。”[33]“即令中国人民从事战争,也不过是为了自卫。”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孙中山反对参战之理由即在于此。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民族独立为起点,追求国家统一,以和谐发展中国为目标,追求世界大同与和平。他希望中国统一富强之后,能够发挥王道文化精神,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他要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张和平,主张大同,使地球上人类最大之幸福,由中国人保障之;最光荣之伟绩,由中国人建树之。不止维持一族一国之利益,并维持全世界、全人类的利益焉!”。[34]

五、结论

一国有一国的发展战略,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后几十年,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必将给全体中国人民带来福祉。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但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像钓鱼台列岛,本是中国固有领土,虽然两岸都宣称拥有主权,并不失仍为中国领土的事实,绝不是日本的领土。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今后中国推动改革开放大政方针:一是将继续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二是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三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四是发展教育科技;五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2010年9月23日,中国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大会讲话[N].台湾联合报,2010-9-24头版。。

今日中国仍未统一,并不符合孙中山的遗训,也不符合两岸中国人的利益。孙中山早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中国能够统一,全体中国人便享福;中国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今日,面对中国的统一问题,实现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意识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根本立国之以所在。两岸应该回归到中华华文化,争取和平统一,争取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争取两岸社会与全球社会的和谐发展,才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两岸中国人面对全球化的冲击,面对国际霸权主义的威胁,中国人应回归到传统文化意识与民族主义思想,谋求中国早日统一;并以创新中华文化为目标,吸收西方文化之优良一面,加以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中华文明。以孙中山思想为基础,早日追求中国的统一,振兴中华文化,进而发挥王道精神,促进世界和平,建设一个和谐正义的社会,这正是21世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J.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M].New York:Vintage Books, 1964.

[2] 林百乐.孙文主义的世界性[M].台北:政治大学,1965年11月:2-3.

[3] 钱穆.中国文化丛谈2[M].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9月.

[4] 许倬云.由中国文化谈统一问题[M]//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北:时势周报社,1981年5月:113.

[5] 成中英.做一个现代中国文化人[M]//我是中国人.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10月:196-197.

[6] 陈晓林.玉垒浮云变古今,从历史架构透视中国统一问题[J].台北:联合月刊社,1982年4月(9):15.

[7]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M].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3月:101-104.

[8]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4月(修订四版):227.

[9] 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省察[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11月.

[10] 孙中山.三民主义为造成新世界之工具[M]//国父全集(第二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8月:461-462.

[11] 史怀哲.文明的哲学[M].郑泰安,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10月:16.

[12] 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与民族自由人权[M].台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79:45.

[13] 吴经熊.中西文化之比较[M].台北:新中国出版社,1968年10月:78.

[14] 孙中山.知难行易[M]//国父全集(第二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8月:468.

[15]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M]//国父全集(第二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8月:762.

[16]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M]//国父全集(第一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

[17] 宋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M].台北:台湾书局,1977年4月:前言.

[18]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四讲[M]//国父全集(第一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8月:43.

[19] 冯沪祥.中国哲学与三民主义[M].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4年1月:3.

[20] Mostafa Rejai.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M].张明贵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1年3月:239.

[21] 胡秋原.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上册[M].台北:学术出版社,1978年10月(四版﹞:19.

[22]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三讲[M]//国父全集(第一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8月:30.

[23] 李嗣璁.三民主义与中华文化之复兴[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7年7月:65.

[24]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8月:292-293.

[25] 成中英.做一个现代中国人[M]//我是中国人.陈立夫等撰.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10月:220-221.

[26] 胡秋原.一百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纲[M].台北:学术出版社,1980年5月:3.

[27] 戴季陶.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M].台北:帕米尔书店,1954年12月:8.

[28] 孙中山.孙文学说自序[M]//国父全集(第一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8月:420.

[29] 郑小杰.民族精神教育与心理健康[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7年8月:46-47.

[30] 王新命,陶希圣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M]//文化建设与西化问题讨论集上册.台北:帕米尔书店,1980年3月:1-6.

[31]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J.A. K. Thomson. The Whitefairs Press Ltd. London, 1966.Book I Chap, p 12.

[32] 吴仲良.三民主义的伦理思想[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12月:86.

[33]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布告友邦书[M]//国父全集(第一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8月:784.

[34] 孙中山.五族协力以谋全世界之利益[M]//国父全集(第二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8月:259-260.(英文摘要)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孙中山中华文化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