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区区域分工协作
——经济一体化初探

2011-04-11杨柳青青欧阳石静田孟清

关键词:分工协作武陵山区域

杨柳青青,欧阳石静,田孟清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武陵山区概况

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000多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1100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8%。本区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穷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

武陵山区是我国三大阶梯中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带,位于北纬27°10′—31°28′,东经106°56′—111°49′,是云贵高原的东部延伸地带,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占全境约70%。武陵山脉贯穿黔东、湘西、鄂西、渝东南地区,长度约420千米。武陵山脉是乌江、沅江、澧水的分水岭,主脉自贵州中部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梵净山高2494米。该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平均温度在13℃-16℃之间,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无霜期在280天左右。

基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现实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将武陵山区划定为渝东南(包括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武隆1区5县)、鄂西南(恩施州恩施、利川、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2市6县及宜昌市的长阳、五峰2县)、大湘西(包括湘西州吉首、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1市7县,张家界市永定、武陵源、慈利、桑植2区2县,怀化市鹤城、洪江、中方、沅陵、辰溪、溆浦、会同、麻阳、芷江、新晃、靖州、通道1市1区10县)、黔东北(铜仁地区的铜仁、万山、玉屏、松桃、印江、沿河、思南、江口、石阡、德江1市1特区8县)四大片区较为适宜。

武陵山区是我国内陆跨省际接壤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交汇地带,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也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总量获得较大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较快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但是,由于底子薄,起点低,与全国及本省市其他地区相比,人均生产总值仍然偏低,起支撑作用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不多,地区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发展进程中,仍然呈现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城镇空间结构分散,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公共服务能力弱,市场发育程度低等区域特征。

二、武陵山区区域分工协作的意义与必然性

区域是由自然和人文的不同特征集合起来的一个地理单元。也有人突破从地理上来划分区域的局限,而从行政上划分区域,认为行政是区域至关重要的特征。武陵山区就是这样一个既在地理层面上紧密相连、又在行政区划上分属四个省市的特殊区域。

区域分工合作是指一定区域间的经济统筹协调,包括彼此间的产业专业化、集群化(统筹规划布局),相互间的市场开放,要素自由流动,经济(产业、财政、金融、贸易)政策协调统一等内涵,它体现了该区域内部不同成员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有效的突破了单个区域的资源和市场限制;一般可分为区域垂直分工和区域水平分工。区域垂直分工是指对初级产品、半成品、最终产品制造过程进行的分工。在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巨大,使得东部、中部和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垂直分工特征。一般来说,发达区域多生产最终产品,中等区域多生产中间产品,欠发达区域则以初级产品和配套服务为主。把武陵山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仍然存在较发达的某些区域,如张家界、恩施市、黔江开发区等,这些区域由于在武陵山区中开发较早,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而同样也有铜仁市、利川市、凤凰县、吉首市等在近几年开始寻找各自特色产业、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中等发达区域;还有一些区域,因为区位更加偏远,经济更加落后,属于欠发达的区域。区域水平分工是指不同产业部门或同一产业的不同生产阶段、不同种类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布局安排(区域间无大的技术水平差距)。

虽然武陵山区各区域目前经济发展都取得显著的进步,但如果能把握好其中的区域分工,在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上找到各自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开展有效的分工和合作,则无论是对局部每个成员体经济,还是对整个区域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分工协作可以使区域间的产业、产品趋同化得到缓解,避免恶性竞争,进而可以集中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各个产业,使各个区域都获得利益,最终促进整个武陵山区经济的发展。

区域合作是随着区域分工的逐步深化而不断发展的,由于区域分工的多样性,也就使得区域合作的实现也是多样的。合作的具体表现,最初主要呈现的是较低级别的物资交换、商品贸易,随着分工不断深化,出现较高级的技术、人才、信息、资本以及生产合作,更灵活的混合合作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善。从合作范围上看,区域协作有省市间协作、城市内部经济协作以及城市间经济技术协作。武陵山区的分工协作则是省际接壤地区之间的混合分工协作。

(一)武陵山区区域分工协作的意义

武陵山区各地市州区县之间开展分工协作,对于增强集体力量(自我发展能力),共同面对各种挑战,突破区域发展瓶颈,避开劣势,克服困难,消除发展障碍,实现共同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各地市州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了分工协作,每个地区都不再拘泥于“小而全”的生产体系,而是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保留优势产业,放弃劣势产业,在向其他成员让出自己劣势产品市场的同时,也进入其他成员提供的自己优势产品市场;各成员专注于优势产业、产品的生产,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既增加了产出,又节约(降低)了成本。

第二,有利于集中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于一业),发展优势产业。在“小而全”的生产体系下,各地不得不把有限的资金、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撒胡椒面”式的分散投入到多个产业,哪怕是生产效率低下、亏损的产业,也不得不为了维持生存而占有资源,而高效率的优势产业对原材料、资金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毫无疑问,分工协作,有利于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有利于避免产业趋同化、产品同质化和恶性竞争,形成差异化,实现错位发展。分割封闭薄弱造成各地自成体系,自给自足,产业、产品一个“模子”;而有了分工协作,“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大家相互配合,则各地优势、主导产业各异,不再“窝里斗”、“自相残杀”,都得到良性互助、互补,完全是另外一种境况。

第四,有利于扩大产业(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由于专业化是以保留优势产业、放弃劣势产业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每一个成员分工后的产业都是以整个地区为市场的,而不是原来的市场;有了更大的市场,加之自身(内部)生产能力提高,市场规模(产量)必然扩大,单位成本降低,规模效应显现。

第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利于节约(降低)外部公共成本,减少的公共财政支出。分工协作使各地相同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多家企业共有一套基础设施,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政府,都带来外部公共成本(投入/支出)的下降,效率、效益的提高。

武陵山区分工协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连接地区间的公路、桥梁、机场、水库、输变电线路等基础设施,由双方统一规划设计,共同出资建设,共同管理使用,以免出现因“步调”不一致(一方建另一方不建或一方先建另一方后建)而造成设施闲置、无法投入使用、资金浪费等现象,从而节约资金,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效用。二是跨流域、跨地域水力、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共同开发保护。该区域的乌江、清江、酉水、澧水等河流和锰矿等矿产,都是跨行政区域的,只有兼顾各方(坝区、库区、矿区)利益,产权共有,共同开发,才能确保资源永续利用,不遭掠夺破坏;接壤区森林、动植物资源也是如此,只有采取一致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保护各种珍稀资源;任何管理的松懈甚至放纵行为,都难免产生“公地悲剧”。三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分工,资源互供,错位发展。各地根据生产条件、资源原料、技术、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等因素,控制压缩生产战线,坚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沟通协调,避免产业趋同化、产品同质化和恶性竞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围绕主业、主打产品做足文章。四是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行整体统一规划、设计线路,客源共享,景区、景点“打包”,一票制收费。

(二)武陵山区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分工协作可借力、聚力、省力,加快发展,实现“双赢”;而孤立单干、自给自足,则效率低下,发展缓慢,只会皆输、俱损。武陵山区地理区位上处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交汇地带,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关注,然而却没有体制机制保障,做出明文的政策规定。直到2004年,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连续四年召开了“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探索武陵山区区域合作路子,并建议把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有关部委重点支持,正式拉开了武陵山区开发发展的序幕。国务院[2009]3号文件首次明确要求重庆市“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1初,湖北省根据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开始启动湖北(鄂西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并积极推动整个武陵山区从一般协作向更高层次一体化的转变。

近年来,武陵山区经济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依旧较低,经济总量小,增速慢;贫困面大,贫困度深,人均收入低。交通仍较为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上级对项目“资金配套”的要求制约部分民生工程的实施。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经济优势,地方财税收入总量小,入不敷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育严重不足。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低,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而协作区建立初期,共同合作项目较少,基本上都还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自为政,各显神通,缺乏宏观总体上的区域内分工协作,并且由于政策差异(不一致,不统一),造成区域分割;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政策也存在差异,在涉及民生的职工待遇上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正是由于在同一区域出现了不同政策,也直接导致了政策攀比、资源抢夺、重复建设、心理失衡等现象,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

探究武陵山区各地市州区发展缓慢的原因,除了自身内部主客观因素外,外部彼此间经济关系不够密切、不够融洽、缺乏协调性也难辞其咎。主要表现在:地市州区之间基础设施不匹配、衔接性差;产业近似雷同、照抄照搬、“人云亦云”(一地发展什么,其他地方也跟着发展什么,一哄而起);原料禁出,产品禁入,市场封锁;互相攀比,自相残杀,不择手段(抬价抢购,低价竞销),扭曲市场。这种不正常的经济关系(“内耗”)严重阻碍了武陵山区整体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打破分割封锁,树立整个武陵山区一盘棋的思想,抛弃“小而全”的发展思路、模式,开展分工协作,走专业化的道路,以“互济”求“共荣”,向“协同”要效益。

(三)武陵山区分工协作的基础

区域分工协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没有空间阻隔,交通便利,货畅其流,要素禀赋不同,资源、经济既有互补性,也有相似性,经济结构类型、发展水平接近,产业基础相当,历史文化类同等。那么,武陵山区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

武陵山区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族同类、人同宗,经济同类、文化同质、资源禀赋相似、发展水平相近,具备实施统筹协调发展的自然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

1.地理上相近相连,同为一体。武陵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420千米,延绵于湘、鄂、渝、黔四省市结合部,把恩施、张家界、湘西、怀化、黔江、铜仁等6个地市州区50多个县市联为一体,彼此接壤,共饮一河水,同走一条路;它们无论是地形地貌、海拔高度,还是土壤类型、生物植被种类分布等,都具有十分相近或相似的特征。

2.资源、经济结构相似,水平相当。武陵山区各地市州区无论是各类物产,还是矿产,都种类大同,储量不等,一个地区有的、适合种养的,其他地区也有、也适合种养;相似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使各地市州区经济高度同质化,产业结构大同小异:都以农业(种养殖)为主,烟叶、茶叶、药材、蔬菜、水果占大头;工业刚起步,以资源开采(原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技术粗糙,所占比例小;服务业则依赖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时间短,竞争力弱。虽然水平低,但大家都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分工协作起来,也不觉不适。

近几年,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的提出,使外部企业、资金及技术纷纷涌入,各地区纷纷抓住机遇,调整产业机构,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武陵山区分工协作奠定一定基础。相关数据显示,武陵山区的各地市州经济不仅总量连年有所提高,并且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级化,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开始转移。各地市州产业呈现出差异化,产业分工初具雏形。

3.文化上风俗习惯相似。武陵山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主要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50%以上。各民族长期在此生息繁衍,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和亲缘关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之间慢慢渗透,生活习惯和文化因素已趋向融合。

武陵山区地缘上处于四省市交界处,地形主要是高山和丘陵。虽然各地市州区在行政上属于不同省份,但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相近的人文习俗。而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彼此经济往来也源远流长,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民族区域。这样一个极具民族文化特色、风俗习惯独特的地区,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上,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这些文化遗产给本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产业发展空间。

4.内部分工协作愿望强烈。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四省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设立“武陵山民族地区统筹发展试验区”的建议》提案,这是由于目前的行政分割阻碍了该地区的整体发展,于是各省市、地州纷纷呼吁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开展内部分工合作,显现出了强烈的协作意愿。也就是从那时起,武陵山区的发展受到全国政协的高度关注。2011年3月,贾庆林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更加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保护,协助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兴边富民行动深入开展,重点帮扶武陵山等集中连片贫困群众,进一步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2011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政府和专家学者对武陵山区的关注和重视,也为武陵山区的分工协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武陵山区区域分工协作现状

各地市州区虽同处一地,但由于长期分割封闭,加之缺乏协调,所以,即使相邻县市之间偶有基础设施或产业分工协作,也是数量少,层次低,不普遍,处于自发状态,很少有自觉、主动的协议分工协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武陵山区各地市州区与外部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区域内部交往也得到加强。这既得益于认识的提高,也与外部推动密不可分。从交流扶贫工作经验、借鉴资源开发模式,到共同争取跨区(铁路、高速公路)项目立项、分段共建跨境公路桥梁、联合开发共有(矿产、水力)资源,无不反映了各方分工协作的共识,无不显现了分工合作的威力。

目前,武陵山区各地市州区之间有意识的分工协作已有了一个较好开端,初具轮廓,初显成效。

1.区域内部交流学习频繁。分工合作实现首先需要的是内部各地区间的互相了解,找准彼此的区域定位,才能最终完成武陵山经济圈的构建。目前,武陵地区的分工合作正处于找寻路子和互相学习的这一阶段。各地区间纷纷合作,以论坛和调研的形式加紧彼此间交流和联系。

2.内部先行区分工协作开端良好。武陵山区各地市州县积极开始寻找分工协作对象,走出行政束缚,开展彼此间的分工协作。2010年,贵州石阡县与湖南新晃县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开展了彼此间的合作之路。恩施州来凤和湘西州龙山之间的分工协作就更为密切。从2005年“龙凤融城”开始,两县制定实施“交通同网”、“旅游同线”、“产业同步”、“环境同治”、“信息同享”规划,并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推进龙凤经济一体化。来凤为融城统筹兼顾城市基础建设,在建的武汉大道已延伸至与龙山接壤处,与岳麓大道对接;正在筹划和规划中的自来水、供电、天然气等工程也将实现与龙山资源共享,以避免重复建设,其中天然气已从来凤县城引入龙山县城。目前,来凤县在建的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达到日处理污水3万吨,可以处理龙山新城区15万人口的生产生活污水。这种内部地区的先行分工协作,给武陵山区其他地市州县协同发展树立了榜样。

3.各产业分工协作依次展开。武陵山区风景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各地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分工协作也纷纷开展起来。目前,区域内已形成影响最大的“张家界-凤凰-梵净山”旅游线路。该旅游精品线集合了张家界的奇特峰林、湘西的民族风情和梵净山的宗教文化,各地旅游部门通过分工将自己的不同风光展示给游客,而与旅游相联系的其他产业,如吃、住、行、购、娱等各领域也会充分协作,这样使武陵山区旅游业分工协作格局率先形成。除了旅游业,其他行业也有一些企业根据地区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开始加入分工协作的行列。例如利川与石柱共同建设的杨东河电站,库区在石柱,大坝及电站却在利川建南;涉及万州、石柱的利川大滩口水库建设工程,目前已进入土地征收、移民安置阶段;涉及黔江及咸丰等地的利川峡口塘水电站建设工程,有关县市也正在进行相关工作的协调。各地区通过对自身硬性条件的把握,找准自己在水电资源开发中的位置,彼此分工协作,一方面双方共同投资,减少风险,另一方面也使得产出大大增加。这种依靠共有自然资源进行的跨区域联合开发是武陵山区未来产业分工的方向。

四、促进武陵山区区域分工协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分工协作条件

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会给整个地区的人民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会更进一步的反作用于该地区的经济建设。武陵山区的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对地区分工协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和运输方面:首先,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才可以使得生产顺利完成,只有足够的供水、供电乃至灌溉设施,才能使产品生产得以实现,而原材料和产品的空间转移,则需要快捷便利的交通。

正因为基础设施是武陵山区分工协作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结合地区特点和条件改善目前状况。首先必须认识到,武陵山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主要是体制造成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打破行政界线,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以前那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政府包办的局面。只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竞争,就可以激活公共设施建设的活力。例如,在通讯领域对电信的移动业务、固化业务和电脑宽带进行分解,就可以鼓励信息行业中的竞争,减少垄断,产生更大社会效益。其次,一般基础设施的改造都是大工程,对资金量的要求较大。因此,可以开辟多种渠道来扩大资金来源;一方面,政府部分的专款用于支持基础设施改造,特别是铁路网、公路网、电力网等大型公共项目,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吸引广大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不断增强武陵山区经济建设的硬件,给本地区分工协作创造更多便利条件。第三,武陵山区各地市州之间应根据自身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地区能动性。把整个区域的信息、交通、电力等公共设施联系成一个整体,以降低建设总成本,提高规模效益。

(二)建立分工协作专门机构,协调内部关系,弥合分歧,化解矛盾

武陵山区各地市州区的分工协作,有赖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成立给该区域分工协作提供了契机。但是必须看到,在武陵山区经济建设中,很多全局性问题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各个地区间的分工协作虽然开始缓慢进行,但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从长远、全局上对区域经济建设给予指导和管理。并且武陵山区分属四个省市,互不隶属,仅依靠内部协商、民间机构和组织,无法解决该地区的分工协作问题。武陵山区分工协作实际上关系着中西部4个省市联合协调问题,因此应该由国家出面建立一个跨省市专门机构,来对区域内的各种分工合作进行宏观统筹规划管理。

只有建立武陵山区协作机构,制定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各地区的行为,减少地方保护主义;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机构的建立更需制度政策的有效保障,因此,该协作机构应不受各行政区域干预,机构的任何决策都应着眼于大局,平衡、兼顾各方利益,任何工程项目的安排、政策的制定实施都应不偏袒某一个地区。机构的决定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资源在整个区域内部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武陵山区的分工协作才能在一个既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有效进行。

(三)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产业集群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是优化产业区域分布,使产业空间格局合理化。在分工协作中,各地应从全局出发,摈弃小而全的发展思路和做法,突出重点,分清优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协作机构所制定的发展规划,找准位置,合理进行产业开发,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1.黔江区:继续做大做强“两烟”支柱产业,实现从单一经济支柱向群体经济支柱的转变。工业重点发展水泥、工程塑料等建材产业和水利产业,农业重点培育以珍珠兰茶、大西南牛肉和桑蚕养殖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实现产业多样化。

2.张家界:拥有世界绝有的风景旅游资源,应以旅游业中心,在旅游产品开发、产业培育、品牌打造、宣传营销、管理创新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完善旅游交通和接待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扩大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利用现有优势,整合凤凰古城、吉首德夯、猛洞河(栖凤湖)等景区景点,完成 “大湘西”范围内的旅游一体化;集合湖南省内的精品旅游产品,实现“强强联合”,以产业集群使湖南省内的旅游产品迅速培育成名牌产品,为实现整个武陵山区旅游产品集群、品牌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湘西州:应突出以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积极培育水果、高效经作、畜牧水产、中药材等四大支柱产业,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其中包括柑橘、烤烟和商品蔬菜等农产品建设。大力扶持老爹公司、鹤盛原烟、亿事达公司、湘泉制药、华立制药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依托张家界旅游市场(客源),积极开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间工艺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湘西地区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打造大武陵生态旅游圈。

4.恩施州:巩固“两烟”支柱产业的地位,大力发展以茶叶和富硒山野菜为主导的富硒绿色食品,利用丰富水能资源发展水电业,利用八峰氨基酸现有的品牌基础,结合药材原料种植,打造药化工业的一条龙。生态旅游业,除了继续开发宣传现有景区外,还要联合武陵山区其他风景区,开辟特色旅游专线。

5.铜仁地区:农业坚持规模化、产业化,大力发展以烤烟、油菜、花生等为主的经济作物,以蚕桑、果木、药材、茶叶、油桐、五味子为主的经济林木和以生猪、黄牛、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工业侧重电力、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产业,培植龙头骨干,打造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

(四)培育多极中心城市,带动地区发展,促进武陵山区城镇化建设

武陵山区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城镇化建设是武陵山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它区别于我国其他区域经济(以城市化建设为重点)的最大不同。在发展武陵山区整个区域经济时,应着眼于中心城市发展,在区域内部根据现状、经济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来定位中心城市。通过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经济、商贸、金融、科技和交通方面的功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中心,影响带动周边市乡镇的发展。此外,还应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新的经济增长中心,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合理的城镇体系,推动地区经济和产业经济的结合,完成区域内在各方面的分工协作。

就目前湘鄂渝黔边区的状况来说,各地区都取得相当大的发展,但是地市州区之间的差距也不容忽视。要突出培养怀化、张家界、吉首、恩施、黔江、铜仁等中心城市和其他重点城镇,重点发展各级中心城市和有特色、有一定基础的建制镇和县城城关区。在依靠中心城市带动的城镇化建设中,要防止目前区域建设中出现的“单极中心”现象。各地市州区都争当武陵山区城市中心,一方面固然是促进了本地区的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来,也带来了副作用,就是各地区为了争当城市中心而彼此间相互排斥。而武陵山区的地域特征和产业分布是需要多个中心带动各自片区发展;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一定要实行中心城市的多级化,这样才有利于武陵山区城镇化健康发展。

(五)借助外力协助,促进分工协作

武陵山区地处中西部交界处,因此,在内部分工协作中,还应注意(不能忽视)加强与周边城市地区的分工协作。要以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武陵山区的产业发展,吸引外来投资,激发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活力,以引进、消化和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带动武陵产业升级,以商品流通量的扩大促进规模生产和利润增加。对内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发挥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政策优惠和产品成本较低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把自己特色产品和资源推销出去。积极探索新型的融资方式,吸引外来民间资金,开发武陵山区资源,兴办企业。

[1] 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2.

[2] 尹继东,等.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

[3] 邓正琦,李碧宏.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

[4] 田孟清.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探索与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0.

[5] 冯佺光.地缘经济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以渝黔湘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9(2):166.

[6] 尹少华,冷志明.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以武陵山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8(2):242.

猜你喜欢

分工协作武陵山区域
武陵山歌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
新晃侗族自治县产业分工协作研究
中牟 县域内医疗机构分工协作
分区域
反贪局如何查贪官?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武陵山地区特色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