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历史交往: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前提

2011-04-11王学荣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生产

王学荣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哲学与思辨·

世界历史交往: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前提

王学荣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交往与生产有着内在的联系,交往不仅是生产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完整的交往是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的有机统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外部交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交往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内外贯通,相互促进。交往改变了生产力发展的重复性和封闭性,扩大了生产力的发展空间。世界交往的出现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成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前提。

交往;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历史前提

一、理论背景:关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再讨论

关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和根源等问题,这些年来学术界对此已有较为广泛而具体的研究和讨论,不同学科的学者往往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问题做出了一些具体的理解和阐释。综合各家的观点,目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指的是生产力超越常态的发展,即后发展国家通过利用内部和外部各种有利条件追赶领先国家生产力水平的超越常态的发展,这种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不同于一般的快速发展,而是表现为在一定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某种突进,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均超出常态。

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长期以来,一直有学者把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解为生产力的超越常规的发展。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不够准确的,尽管“常规”与“常态”只是一字之差,但在理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时涉及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在此应予以澄清。“常规”表征的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通常可以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常规”指的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规律是事物内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不可超越性,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也是不能超越的。而“常态”则不然,“常态”更多的是从具体表现形式方面来概括出事物发展的共同性,它涉及事物发展的形式方面,而形式则是可以超越的。基于上述分析,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应理解为生产力的“超越常态”的发展,而不应理解为“超越常规”的发展。

二、马克思交往观的确立和基本内容

交往,是马克思用以分析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范畴。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概念,是指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1.马克思交往观的确立

马克思关于交往的思想在其早期著述中已有涉及,例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便有关于交往思想的萌芽。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论及了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他人的交往以及异化交往和理想交往等内容。但对交往进行系统论述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交往观的确立,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基点,对交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发,科学地规定了交往的内涵,详尽阐述了人的各种交往活动,并进一步揭示出交往与社会结构、人的发展及共产主义的内在联系,使交往思想真正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马克思科学的交往观得以正式形成。

2.马克思交往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交往观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其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往是生产的前提,是世界历史过程中各种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既是实践的内在环节,同时又是实践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活动包括两大方面:人改造自然和人改造人。社会生产以交往为前提,人对自然的改造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离不开分工与协作。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没有人与人的分工协作,社会生产更是无从谈起,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社会关系往往表现为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生命的生产 ——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人的共同活动。”[1]24

第二,根据交往活动的不同特点,对交往可以作多种分类。

一是从交往的基本属性看,交往可以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认为,物质交往决定精神交往,“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所制约”[1]15。

二是从交往的社会结构看,交往可以分为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思想文化交往。其中,经济交往是最基础的交往形式。关于这一思想,马克思主要是通过分析市民社会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来阐述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市民社会呢?马克思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1]36认为唯物史观就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37。

三是从交往的范围看,交往可以分为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工业革命以前,交往被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各国的生产基本上是孤立地进行的,此时的人类交往活动基本上是地域性的。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状况,大工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来自自然界的阻隔被打破了,世界市场逐渐得以形成,后发展国家通过世界市场的“链条”融入到先进生产力的体系,于是,人的交往逐渐成为了世界历史交往。

四是从交往对主体的价值意义看,交往可以分为物化交往和自主交往。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交往活动时,提出了物化交往和自主交往的概念。物化交往漠视人的主体地位,使人的存在从目的完全沦为手段。而自主交往则是实现了个性自由的交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交往之所以成为物化交往的典型,是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往范围相联系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对于作为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很狭隘的。”[1]74-75与此同时,通过对资本主义物化交往的批判,马克思还提出了未来社会的“新人”的自主交往:“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做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1]68

第三,交往的发展最终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从社会理想的角度看,马克思的整个哲学学说都是服务于人类自身解放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类自身解放的学说。马克思的交往观与这个总的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65但是,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任何共同体都具有这样的历史作用,因为有些共同体往往会阻碍人的发展,马克思把这种共同体称为“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运动才能够通过“革命无产者的共同体”[1]68实现自主交往,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真正统一起来。

三、世界交往的出现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1.马克思的交往观是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的有机统一

唯物史观认为,交往不仅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完整的交往观应理解为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没有有效的内部交往,即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生产要素则无法自由流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无法实现有效配置,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支撑,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自然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扩大外部交往,可以吸收和利用国外最新的科技成果,有利于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可见,交往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内外贯通,相互促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外部交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更应值得研究和重视。完整的交往是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的有机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一大理论特点。

2.交往改变了生产力发展的封闭性,扩大了生产力的发展空间

工业革命以前,交往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各国的生产基本上是孤立地进行的。生产所能利用的资源,所能运作的资本,所能合作的对象,所能进入的市场都是极其有限的,相应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然受到严重制约。大工业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状况。当世界交往出现以后,后发展国家通过市场融入先进的生产力体系之中。这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从而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世界范围的经济交往逐渐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每一个国家都成为整个“世界有机体”的一个“器官”,每个国家的生产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2]与此同时,交往的扩大必然导致资源空间、信息空间、资本空间的扩大。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包括资源、信息、人才、资本、商品、知识、产权等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都被纳入世界市场进行配置,这就使得生产空间大为扩展,从而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交往改变了生产力发展的重复性,为后发展国家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资本主义大工业以前,各个国家的技术发明创造主要靠自身完成,很少有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那些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国家难以继承、吸收发达国家的发明创造,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其结果往往重复发达国家早已有的技术。工业革命的兴起,打破了来自自然界的阻隔,世界市场逐渐得以形成,后发展国家通过世界市场的“链条”融入到先进生产力的体系。后发展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发挥其后发优势,直接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绕开“从头开始”的阶段,从而避免了生产力发展的重复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局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3]61马克思还这样说道:“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3]62可见,生产力发展的重复性得以改变,恰恰是以世界交往的出现为前提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世界交往的出现为后发展国家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交往也因此而成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B03

A

1008-8520(2011)05-0008-03

2011-07-07

王学荣(1984-),男,湖南炎陵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孙 霁]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生产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