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11-04-11华建宝
孟 财,华建宝
(武警上海政治学院政治理论系,上海 200435)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孟 财,华建宝
(武警上海政治学院政治理论系,上海 200435)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加强自身形象建设。总结党的形象建设历史经验,并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创新党的形象建设形式和方法,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公关意识;沟通机制;现代传媒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社会转型急剧加速、信息网络高速发展、全球化和民主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回顾总结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政党形象建设的规律,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形象建设
一个人有其个人形象,一个国家有其国家形象,同样的道理,一个政党也有一个政党的形象。从一般意义上讲,政党形象就是指一个政党在其党内成员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印象和总体看法。它既是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也是构成政党影响力的基本要素。良好的形象不仅能增强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还能提高社会公众对党的信任感和支持度,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我党自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重视政党良好形象的塑造,在不同历史时期树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形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历了政党形象的开创与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经历了政党形象的重塑与创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经历了政党形象的深化与拓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历了政党形象的继承与发展。经过九十年的不断思考和实践探索,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大党,一个深受人民拥护令世界瞩目的政党,与此同时也取得了对政党形象建设的宝贵经验。
二、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经验
1.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灵魂。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之所以都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从党诞生之日起,就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谋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彻底解放作为奋斗目标。在为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利益不懈奋斗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怀着对全国人民深厚的感情,明确提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我们党也时时处处以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改革开放以来,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邓小平继承和创新了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围绕更好地实现人民利益,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全党工作标准,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两个先锋队”性质,进一步塑造了全民政党形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提出了“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反复强调:“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1]同时清醒地指出:“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仅从理论层面阐明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也用实际行动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了“亲民”、“爱民”的新形象,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和广泛信任。
2.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根本。现代政党理论认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既是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也是执政绩效的核心内容。我党成立伊始就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统一起来,为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懈努力。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先后采取了平分田地、发行公债、发展贸易、开展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巩固了革命根据地,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又几次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提出要摆脱苏联模式,找到适合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我国国民经济就得以迅速恢复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明确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2]通过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行,全社会的生产活力得到极大释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强调全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到上世纪末,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实现。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继承和创新了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系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塑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领导者的光辉形象,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
3.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主线。形象的展现是由内而外的,既需要形象主体外在的表现,更需要其自身过硬素质的支撑。历史和现实也告诉我们,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并根据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为党的形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和探索者。在建党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与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对革命战争环境中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行探索,通过重点从思想上建党,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措施,确保了党在极端困难情况下思想政治组织上的完全巩固,树立了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流砥柱形象。建国后,毛泽东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理论,并取得初步成果,但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出现偏差,未能顺利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恢复到正确轨道上来,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坚强核心的任务,并明确提出要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执政党的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步树立了我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形象。在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成果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化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系列认识,提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始终保持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性形象。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机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使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清晰,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的光辉形象。
三、新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思考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其无可争辩的丰功伟绩树立了光辉的形象,也积累了政党形象建设的丰富经验。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民社会的迅速崛起,党的形象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党在继续保持和发扬我党形象建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应适应形势任务要求,在党的形象建设理念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创新,把政党形象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1.强化政党公关意识。政党公关是指政党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沟通渠道,增进社会公众对本党及所实行政策的了解和支持,塑造政党良好形象的社会活动。而政党公关意识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思想理念,引导着政党公共关系行为,是塑造和维护政党形象的基础。强化政党公关意识,首先要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公关意识。“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因此,要通过学习教育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提高他们协调公共关系的能力水平,既要做好党员和群众公认的楷模,又能达到与下级干部之间的相互融合,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能正确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其次,优化党员个人形象,实行“全员公关”。要在全体党员中树立起全员公关的意识,明确自己的言行代表着党的意志和倾向,自己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就有义务做到言行一致,时时、事事、处处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再次,要重视专业公关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一直有着重视公关、重视思想宣传工作的优秀传统,美国博雅公关公司总裁就曾赞扬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袖们是精明的公共关系实践家。面对形势任务的发展需要,我们党应在提升素质的基础上,抓紧培养党内专业公关人才,探索建立专门的公关机构,在理论传播、政策宣讲、民意调查、媒体沟通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完善政党沟通机制。沟通协商是公共关系的核心,也是政党形象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缓解各种矛盾,增强社会和谐,还可以获得民众的信任和认可,增强政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加强新时期党的形象建设,关键要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员、基层党组织和党代表在沟通民众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搭建民众与党组织,党内成员与党组织的沟通渠道。要建立完善如党务公开制、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党员责任区制、接待日制等各种联系渠道,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接受人民群众对党的各项工作的监督,了解其对党的形象的看法,并以此作为改善自身形象的主要依据。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策听证会等体制内沟通渠道的作用,加强政治协商的法制化建设,提高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和沟通水平。要探索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与社团组织协商对话机制,积极回应各民主党派和社团组织的利益诉求,使执政党形象以及方针、政策及时在各党派和社会公众中得到理解和接受,并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进行改善和协调。同时,应当开展主动公关,加强与不同国家政党间的党际交流,宣传政党的执政理念,吸收先进的执政经验。通过交流,扩大影响,发展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使政党声誉不断提高,民众对政党的信念更加坚定。
3.发挥现代传媒对政党形象塑造的作用。伴随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大众传媒成为社会生活中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在公共关系和政党形象塑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政党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媒体传递的信息,不仅影响民众对党的认识,而且影响党对社情民意的把握和对社会形势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双重属性。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党管媒体原则,把新闻媒体作为政党形象塑造的重要渠道,引导各媒体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尊重新闻媒体的相对独立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传递社情民意,提高公众对媒体和政党的心理认同。同时,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沟通民众中的独特优势。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学习提高利用网络开展与民众沟通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各级党组织的新闻网站和网页。不仅要注重使用网络及时公布党的政策信息,宣传党在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搞好正面公关,还要通过设立各种形式的网络在线互动平台,广泛收集民意,征求建议主张,积极做出回应,提高人民满意度。
[1]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人民日报,2003-01-0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4.
[3]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纪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925.
D23
A
1008-8520(2011)04-0015-03
2011-04-18
孟财(1985-),男,山东新泰人,联培研究生;华建宝(1965-),男,安徽桐城人,教授。
[责任编辑:那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