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授受动词恩惠意识研究
2011-04-11朱世波葛晓昱
朱世波,葛晓昱
(1.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哈尔滨 150086)
日语授受动词恩惠意识研究
朱世波1,葛晓昱2
(1.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哈尔滨 150086)
日语授受动词由于其蕴含了“内外意识”、“恩惠意识”、“上下关系”等日本特有的文化,使非母语的外国学习者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了解日本社会的历史、文化、习惯等方面的特点造成的。因此,掌握一种语言,切不可忽视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明白了中日两国间恩惠意识的差别之后,便应该从母语和本国文化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体会日本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以便更加精准地使用这种语言。
日语;授受动词;恩惠意识;恩惠行为
目前,国内对于日语授受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语用学、日语教学、对照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角度,研究的内容从教授法、教材中授受句的导入分析、误例分析、恩惠意识到文化规则等方方面面。其中大多数学者在由授受句体现出的恩惠意识上,多是通过列举例句,分析谁受益、谁得到恩惠,列举哪些是直接恩惠用法,哪些是间接恩惠用法等等。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恩惠意识、产生原因、中日恩惠意识之间的差别方面的研究却相对不足。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对恩惠意识进行深入研究。
一、先行研究
关于授受动词与恩惠意识之间是如何存在一致性问题,很多学者都已通过大量例句进行了证实,因此此项不在本文的研究之列。本文的研究内容为由授受动词体现的恩惠意识 (本文所指的授受动词既包括授受动词,也包括授受补助动词)。
1.恩惠意识的内涵
关于日语授受动词表现出的恩惠意识,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在日本,人与人交往时很注重礼貌,习惯于将自己放在“受恩”、“感恩”的位置上,频频地通过授受动词来表达其“受恩”之情。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深刻剖析了日本人的“恩惠意识”。他认为,在日本人的头脑里,“恩”是必须偿还的债务,一旦被赋予某种恩,那他就要倾其一生来报答。“恩”是义务,是被动的,“恩”有多种表现,有的恩是不可计量的,而有的恩则是具体化了的。在《国语大辞典》中对于“恩惠”作了如下解释:“与えられて?利益や幸福となるもの?”《汉字源大辞典》的解释为:“人のことを思いやる親切な心。恵み。情け。いつくしみ。”如果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由于“因”(因る)在日语里具有依赖、依靠的意思,所以,“恩”这个字就是“心による”即允许把心依赖或寄托给他人的字义。“めぐむ”(惠)可以写成两个汉字,“惠”和“芽”。“惠”是从草木发芽而来的概念,表明冬眠的草木在阳春之晖的照耀下,萌芽并茁长。某物给予他者生命,帮助生命的善行就是恩的施行,从受恩这一方来看,就用感恩之情、报恩之行来表达。
在日本人的观念里,最高的是皇恩,接下来是父母之恩、师恩、主人之恩、同事之恩、朋友之恩、上司之恩等等。汉语中只需一个“借”字就可表达物品的借出与借入,而日语中用“貸す”、“借りる”两个词来表达由内向外借和由外向内借。王南在《授受关系表达中蕴含的文化心理》一文中指出,日本人的人情关系中同样用这个词来表达人情的“借り”与“貸す”。例如“彼に借りがある”(欠他的情),也就是说恩惠意识是讲人情关系,理应有借有还。
2.“恩 ”的方向性
说到“恩”的方向性,包括两种,即“受恩”和“施恩”。这是由于授受动词中包括授予者与接受者,而授受动词又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特有的恩惠意识,因此“恩”的方向性包括“受恩”和“施恩”。日本人习惯于将自己置于“受恩”的位置上。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日本語の特質》中指出:“日本人有个民族特点,就是努力强调自己从他人那里得到恩惠,所以非常喜欢使用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く或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这种表达方式。”正如很多学者都引用了菊地的这句话:“実状は必ずしもそうでなくても、相手から自分に恩恵が与えられるという捕らえ方をするほうが相手を立てるという発想が日本語にあるのです。”这句话充分证实了日本人的这一习惯。姚灯镇在《试论文化规则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一文中指出,在言语交际中,日本人一般遵循以下规则:(1)只要认为他人的行为对自己有好处 (这种好处实际上并不一定值得一提),就把自己作为受益者,使用“てくれる”的表达方式,以尊重对方。(2)即使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好处,但对应尊重的人也不能使用てあげる?てやる等表达方式,否则就是失礼行为,日本人这种微妙的恩惠关系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语言使用规则,正是使用授受表现进行言语交际时必须参照的言语规则。
3.所谓“恩惠行为”
日本人的“恩惠意识”是由“恩惠行为”产生的,到底什么是“恩惠行为”?这要由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决定,只要被认为是“积极的”、“肯定的”、能够带来某种“恩惠”的行为,都要通过授受动词来表达,只不过其表达方式分为多种形式。反之,若被认为是“消极的”、“否定的”、不能带来某种“恩惠”的行为,就不能使用授受动词,否则就造成错用或滥用。因此无论是积极的评价也好,还是消极的讽刺也好,说到底这种“恩惠行为”的产生都是由于说话人的主观性产生的,这和宫地所说的“話し手関与性”、豊田所说的“主観性”以及大江叙述的“有益か有害か”是密切相关的。
4.恩惠行为的种类
日语中的恩惠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即直接恩惠行为与间接恩惠行为。例如:(1)田中さんは宿題を直してくれました。(2)雨が降ってくれたので、助かった。
以上两个例句很清晰地表明了恩惠行为的种类。(1)句表明田中为我修改作业,我从中受到益处,表示感谢的心情,是一种直接恩惠行为。(2)句并没有出现真正的主语,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是一种间接恩惠行为。
二、中日恩惠意识比较
在上一节的先行研究中,对于日本社会的恩惠意识,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总结。那么中国社会中是否也存在恩惠意识呢,两者有什么不同,汉语的授受关系表达为什么不像日语这样发达,这是目前很多学者都在关注并且研究的问题。但大部分学者并没有对中国恩惠意识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只是从语用、文化等角度,总结了几点关于两国恩惠意识之间的差别。下面就笔者查阅到的资料内容进行总结分析。
田丽恒在《日汉授受表达的语用规则考察》一文中指出,(1)中国人虽然也有恩惠意识,但没有日本人那么强烈。(2)汉语授受表达不是很明显,因为“大恩不言谢”,中国人注重的是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因此,关于受惠意思在语言上的表达就相对要少。(3)日语授受表达强调受惠意思的表达,而汉语是淡化受惠意思的表达。(4)日语授受表达只在特殊场合才强调表达施恩意思,而汉语授受表达则是在一般场合下都是强调表达施恩意思。
关于上述(1),笔者曾同本校的外教进行过交流,外教认为中国人的恩惠意识要比日本人的强烈。只是日本人习惯于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中国人更多地受到“学雷锋,做好事,做了好事不留名”等之类的价值观的影响,即使对对方施予了恩惠,也不希望对方知道姓甚名谁,不指望对方的回报。而常常是用一句“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是雷锋”等来回复对方。
而上述 (4),说的稍显过于绝对,笔者认为“汉语授受表达则是在一般场合下都是强调表达施恩意思”,这和远近亲疏关系有直接的联系。当说话人与听话人是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时,可以强调施恩表达,如为对方做一桌好菜,会说“这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尝尝,看合不合你的口味”。但如果我们是素不相识的人,这样来说就有悖于常理。
张美华在《谈谈日语中关于“恩惠行为”表达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如下区别:(1)中国人对于“恩惠行为”的表述和反应与日本人不同,中国人不像日本人那样把人的行为授受同时看做利益的授受,因此汉语中也没有与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相应的表达方式,只是客观地靠词的语序来表达授受关系。(2)日本人在涉及“恩惠行为”时,极注重对方施予的恩惠,并顾及不给对方增加心理上的负担。中国人一般不包含日本人那样的为减轻对方心理负担而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国人往往会爽直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张美华指出的两点中有两个关键句,那就是“行为的授受是否看做利益的授受”和“涉及恩惠行为时,是否注重不给对方增加心理负担”,这两点是从国民性的角度进行理解和剖析的。
王南在《授受关系表达中蕴含的文化心理》一文中指出区别在于:(1)中国人也有知恩图报意识,但不像日本人这样将恩惠无期限地延续下去,所以汉语的授受关系表达不像日语那样发达。(2)日本人认为,“报恩不要一次了结为好”。中国自古以来也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但在中国社会中了结性的还情比较多。
以上两名学者对于汉语的授受关系表达不像日语这样发达的原因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个认为在中国,行为的授受不被看做利益的授受,另一个则认为中国人不像日本人这样将恩惠无期限地延续下去,表面看是一种恩惠,实则是一种人际关系,无期限地延续下去就是希望一直保持着好的人际关系。鉴于此点,笔者则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汉语的“给、帮、为”没有方向性,而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方向性非常明确。人称代词不必出现,就可表明谁为谁做了什么,而汉语只能通过人称代词才能将这种授受的方向表明,恩惠意识也不是很强。
三、产生原因
多数学者对于日本社会中存在由授受动词体现出的恩惠意识产生的原因,分别从语言特性、历史、文化、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如下。
第一,语言特性方面。张佩霞指出对日语的人称代词和授受补助动词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不很高,看来人称代词的数量和它的使用频率成反比例的关系。人称代词多,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十分重视你我的身份和关系,建立了一套能够反映不同身份和关系的、很复杂的人称代词体系。由于人称代词本身就是直接指自己或对方,因此再礼貌的人称代词用起来也不免显得太直率。所以人们想出了动词后边加等的表达方式,以免句中出现‘为我’、‘为你’等直接的表达方式。”
第二,从历史角度来讲。张美华指出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人自古以来生活在很狭小的空间里,而且集团对个人具有极大的约束力。一种依附于集团的安全感与脱离开集团的危机感,便产生了日本人力图保持其内部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民族心理。这正是日语中表述“恩惠行为”的方式,有其特殊性的渊源。赵东海指出,在中国这种恩惠思维方式是在农业社会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产生的一种思维。在那个时候,互相帮助,帮助之后获得对方的回报,就和播种收割没有什么区别。施恩者是对回报有预期的,而受恩惠者也必须回报,久而久之,社会就在这样的关系中循环,每个人都不吃亏。但是,援助他人、给他人以恩惠,本来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而无所求的行为。同样,如果怀有感激之情,通过任何形式都可以回报,不一定非要像还贷款一样的报恩。
第三,在习惯方面,日本人喜欢在外出或各种节日时互赠礼物。王南指出礼品互送并不只是物品的授与受,而更多的是要表明愿意维持这种授受关系的心理。在这种文化心理的背景下,有关授受关系的语言表达应运而生。而且,其表达方式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不断丰富与创新,不断被日本人接受和使用便是理所当然的。
本文从目前国内及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现状出发,探讨了由日语中的授受句这一语言现象引出的恩惠意识的内涵、种类、产生原因及中日间的差别。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之所以不能够地道地使用日语中的授受补助动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了解日本社会的历史、文化、习惯等方面的特点造成的。因此,掌握一种语言,切不能忽视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明白了中日两国间恩惠意识的差别之后,便应该从母语和本国文化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体会日本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以便更加精准地使用这种语言。
H1
A
1007-4937(2011)03-0124-03
2011-02-12
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句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11554158)
朱世波 (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从事日语语言学与词汇学研究;葛晓昱 (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从事日语语言学研究。
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