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及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探讨

2011-04-10孙艳青

关键词:学分制学分课程体系

孙艳青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0053)

高校及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探讨

孙艳青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0053)

本文就当今在各高校及职业学校中实行的学分制进行探讨,从其特点、利弊、对课程设置改革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几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旨在于通过类似的探讨,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准,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学分制;课程设置;素质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迅速开展起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之后,我国部分高校相继从学年制逐步实行学年学分制,并很快过渡到学分制。2001年8月17日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2001]1)》指出:“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来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要建立学校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分相互承认的机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倡导积极开展适应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探讨和实验、实行弹性学习制度”。从而也拉开了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序幕。

一、学分制的定义及特点

什么是学分制?《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衡量某一教学过程(通常是一门课)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教育管理辞典》概括为“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大辞典》解释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以学生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习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以进行有关管理工作”。据此定义,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以导师制做保证、以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其区别于传统的学年制,有以下主要特点:

1.灵活的选课制

选课制是学分制建立的基础,实施的前提,又是学分制的灵魂。自由选课、选专业将使学生更多关注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特长,学校要尝试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围绕他们未来的出路帮他们设计好学习与生活。

2.科学的绩点制

以绩点制来反映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质量。考试成绩与绩点有一种换算关系,这体现了学分制的监控原则,用学习的量和质双重相关的量化指标监控整个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质量。

3.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自由选择专业,但前提是各校之间要互认学分,认可对方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这在短期难以完全推广,一是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二是各校间教育水平及管理水平近期难以达成一致。对于教育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北京中关村附近的一些高校,如人大、北航、北理工等高校学生可以跨校选课,其课程数量和规模正逐步扩大。学生不但在内容上可以有选择的余地,在学习的时间上和学习的方法上都有较大的自主性。

二、学分制的利与弊

目前我国各高校及职业学校在教学上几乎都在实行学分制或正在探索实行学分制的道路,这是一件好事.学分制的实行对于整个教学质量的影响到底如何,这点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就目前来看,学分制已成为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趋势。所谓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量化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选课是本质,弹性是其重要特征。其利弊得失,尽管教育界还有不同的声音,但笔者看来,还是利大于弊。

第一,从教育体制的革新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来看,实行学分制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它由于在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促进资源共享、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诸多优越性,因而许多院校都将实施学分制作为推动自身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到目前为止,已有绝大多数的高校和职校实行学分制,并取得显著成效。学分制的实行,有利于文理渗透及边沿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重理轻文的现象,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教学能力和热情。这一切都为教育体制的深化打开一条便捷之路,可见,学分制的实行是教育体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

第二,从个人的发展来看,实施学分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实施工学交替,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行学分制,尊重学生的兴趣,强调个性发展,以弹性学制代替刚性学制。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创建富有弹性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灵活选课的可能。它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学分制的实行,是为国家输送大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大举措。

第三,从社会的发展来看,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分制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分制实施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纵横交错,打破了专业上条块分割的传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就业需要来自由选择课程,理、工、管、文相互结合,文理渗透,构造自身的知识体系,组成最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宽基础、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但学分制也有缺陷,如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不易保证,容易导致知识割裂;学生只要有一定的学习时间量即可获得学分,亦容易忽视课堂听课;学生很容易想方设法积累学分,争取早点毕业,从而忽视扎扎实实从事科学研究,这不利于达到教育培养的根本目标。教育最重要的三个职能是文化传递、发展科学和培育人才,而学分制过分注重个人在知识上的需要,学生进入学校就如同进入一间超市,学生易仅凭兴趣选课,博而不精,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不少学生选课只为拿学分,只选一些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挑选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只要拿到足够的限额就行了。看似自由,却忽视了文化的传递和育人的根本。并且也有教育者认为学分制将无价的知识量化,用分数衡量是对知识价值的一种贬低。更不用说各个学校、教师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判断标准不统一。

在现阶段,由于我国各地教育水平的差异,导致教学资源时常制约了学分制的推行。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分制要求有充足及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一批高素质的、能开出高水平选修课的教师。并且要求有高质量的选课系统、排课系统,发达的校园网络和方便灵活的教务管理系统,有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另外,还要有充足的图书资料和良好的后勤保障。另外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这些在我国某些名牌高校是可以达到的,但是对绝大多数高校和职校而言,尚不具备足够的资质。由于以上因素的制约,就决定了学分制的实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根据各校自身条件循序渐进。

三、学分制正成为促进课程设置改革的契机

通过学分制的改革,有力地推进了不同于学年制的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而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又有力地保证了学分制的实施。

从课程体系上看,学年制所关注的是社会需要,其课程科目数量相对稳定,除特殊情况外,要求每个学生都修完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才能毕业。学年制课程体系的最大优点就是围绕培养目标给学生指定了“跑道”,课程间衔接紧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年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课程体系的要求体现在课程改革上,重点解决的是教材的知识挖掘和不同课程间的知识衔接问题,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小改小革,如教学方法(更透彻一点说是传授方法)、教学组织方式。由于事先限定了“跑道”,课程内容相对僵滞,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课程变革。在这种制度下的“因材施教”受到了整齐划一的刚性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限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大纲和教材的不断修改来弥补其中的某些缺欠,但也只能将那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基础的知识补充到具体的科目之中,而无暇顾及那些日新月异的专门化方向,更无暇顾及在普及教育和终身教育趋势下受教育者不同个体的入门差异及需求差异。相比而言,学分制的课程体系不仅要体现社会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不同个体的需要,强调了其自主性。它与学年制的区别决不是简单的形式变化,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它促进了课程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体现在课程结构上,学分制的课程是刚柔并济的,现阶段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意选修课三类。

必修课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是一个职业群体所共同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修课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程。学生必须修读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并取得相应学分,以保障所有学生具有继续教育的坚实基础。

限定选修课是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深化与拓宽。对宽专业而言,是体现专门化的课程组合或综合化课程;对窄专业而言,是基础模块课程的深化和拓宽。限定选修课涉及到学生的发展方向,学生通过选择“课程模块”形成专业内分流,学校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灵活调整其组合方式。

任意选修课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任意选修的课程,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个体特长。对任选课的设置主要考虑学生四方面的需要,一是为继续深造的需要,二是为掌握一技之长和创业、就业的需要,三是为扩大知识面的需要,四是为提高人文修养的需要。这类课程十分广泛,涉及所学专业课程、流行应用软件课程、网络相关课程以及人为社科方面的语言、人力资源、音乐、美术、电影欣赏、棋类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职业发展意向来选择,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选课非常踊跃,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动向是,近几年来,伴随着各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基于能力教育的职业规划类课程开始在各校流行开来。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仅在北京就出现了四门职业就业方面的精品课程,如首都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基本素养》等课程。这类课程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其一是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大量学生所学非所需;二是学生就业期望不当,包括对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性质、薪酬待遇、就业单位的发展预期表现不满;三是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缺失,职业能力不足,四是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选择上出现偏差。该类课程一经推出,深受学生的欢迎,很多学校正逐步将此类职业发展规划类课程由原来的选修课过度为必修课。

四、学分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度性保障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本世纪到来之初,党中央就已明确指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同时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学校实行学分制,其核心是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的基础性,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增强课程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统编教材与辅助教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和谐统一的课程体系。

与之相对应的是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德智体美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系统。如在德育评价上,可以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考察,实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在智育评价上,要从知识、智力、技能等方面考察,实行笔试、口试、实验操作、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体育评价上,要从体质、体魄、能力等方面考察,实行体验与测评相结合。从而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状况。

我们欣喜地注意到,当前已经出现了不少这样的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进行量化评价,这无疑将会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分制体制是各高校及职业学校必走之路。然而,学分制的推行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因此,我们应从建构新的育人体制的高度去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学校的育人宗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根据我国实际,研究各高校的情况,制定学校学分制体制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建立并充分利用优良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计划尽量灵活,多排、多开选修课。教学、后勤和其它与教学有关的管理部门都要主动创造条件,适应学分制,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加强各学校之间和各校与社会办学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教育现行体制的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注释

①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35号。

② 《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3日。

③ 徐佩琴:《学分制的由来与实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责任编辑 荣家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分课程体系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