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养殖鱼类病害流行情况调查报告
2011-04-10郑淑梅王延东
郑淑梅 王延东
(桦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桦南154400)
我站结合鱼类食品安全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对养殖鱼类的病害种类及流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通过对病害鱼类的直接观察、诊治及走访渔民,对养殖鱼类的病害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对我县养殖鱼类病害的情况及防治提出一个初步看法,供水产从业者在渔业生产中参考。
一、我县鱼类病的危害情况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全县共有水面7.3万多亩,其中可养殖水面5.2万多亩,现已开发利用3.6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6.100吨,渔业产值达到6.200万元,渔民人均收入6.450元。但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日趋提高,养殖鱼类病害已由过去的零星、小面积发生且损失较小的状态,变成现在呈现流行性、大面积发生,经济损失不断加大的状态。流行鱼病的种类已由过去的几种增加到现在的30多种,成为制约我县渔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我县鱼类病害的流行情况
我县鱼类病害大多是到夏季7-8月份高温季节集中爆发。
1、从流行季节上看,春季发病率30%,7-8月份为60%左右,秋季发病率为10%左右。
2、从流行区域上看,平原地区主要是以精养池塘为主,养殖种类多,集约化程度高,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寄生虫鱼病都有发生。山区主要以大、中型水库、塘坝为主,养殖方式粗放,主要是寄生虫鱼病。鱼病集中爆发几率较小。
3、从分类学上看,主要是鱼类皮肤病、鱼类鳃病、鱼类肠道病及其它寄生虫病。
三、我县鱼类病害的主要种类及原因
1、鱼病种类。目前流行范围较广、危害较大的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烂鳃病、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打印病、竖鳞病、车轮虫病、锚头蚤病、小瓜虫病、绦虫病、鱼虱等。
2、流行性鱼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1)、伴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区域间的频繁引种,至使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率不断提高,危害的种类、流行的区域及造成的损失不断扩大。
2)、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渔药和饲料添加剂,导致鱼病发生。
3)、水产苗种原种不纯,良种不良,导致鱼病发生。
4)、部分渔用饲料加工企业以次充好,不按标准生产饲料,导致养殖鱼类摄食劣质饲料而发生鱼病。
5)、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对养殖水体的破坏,导致的鱼病发生。
四、对我县鱼类病害的防治意见
1、严格执行《渔业法》、《动物防疫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兽药管理条例》、《无公害食品鱼药使用准则》(N Y5071-2002)等法律法规,依法治渔,以法兴渔。
2、以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为核心,在各乡镇建立鱼病防治网络,集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为一体,从鱼病防治、渔业环境监测、鱼病预警监测、渔业生产投入品监管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从而有效地开展鱼类病害的防治工作。
3、加强养殖生产技术管理。
1)、加强养殖用水的水源管理。要使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的水源,防止有毒、有害水进入养殖水域。
2)、加强苗种管理。苗种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严禁不合格苗种流入市场。养殖单位在苗种引进过程中,一定要选取有资质生产场家,购进经过检疫的苗种,保证苗种质量。
3)、加强渔业生产饲料的监管。在养殖生产的全过程中,选取信誉好的企业购进饲料,对饲料的来源、质量、使用日期、使用数量等都要认真管理并登记造册,做到产品饲料源的可追溯性。
4)、科学、合理使用药物、肥料。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水产养殖用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在防治员的指导下科学用药、用肥,应当填写《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并保存2年以上。
5)、加强对渔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水产技术部门及鱼病防治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到各养殖场户,对渔民、渔工进行养殖技术、用药技术的严格培训,指导他们正确饲养,按照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生产和使用渔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