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坝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处理措施
2011-04-09张立明
张立明
(长江委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湖北武昌430064)
水利工程中的土坝是用土料堆积而成,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因此,水库蓄水以后总发生一定程度的渗漏。但是,如果渗漏量超过一定的范围,或者渗流逸出点太高,坝坡出现台水散浸,这就不正常了。严重的集中渗流,出现管涌及流土都直接地危及大坝安全。近几年在水库坝体溃坝事故中,与渗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对土坝渗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 土坝渗漏的类型与原因
我国的水库大部分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用于防洪、蓄水、灌溉等作用,由于当时技术、经验不足等客观原因,很多水库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质量和防洪标准问题。土坝的渗漏问题,除防洪标准偏低外,还有工程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渗漏、滑坡和裂缝等。概括起来,是一个防渗加固问题。土坝渗漏按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坝体渗漏,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等3种。
1.1 坝体渗漏主要原因
水库蓄水以后,在水的常年累月作用下,库水通过坝身,在背水坡面和坝脚附近逸出一定的水流,叫做坝身渗漏。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坝身填筑质量太差。即:筑①坝土料质量低,如含有杂质,透水性大等,施工过程时碾压不密实等等,这些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分期、分段施工过程中或是分层填筑过程;②坝身单簿承压能力低导致渗径过短;③坝下排水施设堵塞失效或根本未设排水渠道,导致浸润线抬高;④坝下原封堵漏洞漏水;⑤成群白蚁在坝体内筑巢对坝身强度的破坏。
1.2 坝基渗漏主要原因
渗水若通过坝基透水层,从坝脚或坝脚以外覆盖薄弱的部位逸出的现象。称作坝基渗漏。一般的渗漏,可使坝后形成沼泽化,严重的情况,渗水由清变浑,甚至出现冒水翻砂,影响大坝安全。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当地地质条件差,而主观又认为土坝对基础要求不高,导致结构设计时忽视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时忽略基础的防渗处理,造成基础漏水;②设计中考虑不周全没有安排截水槽,或截水槽尺寸设计不合理,截水槽在运用中被击穿;施工时清基不够彻底或根本未进行清基,使坝身与基础接合不牢固,水库建成后,不久便漏水;③施工中处理不妥,如没有做垂直的防渗墙或防渗墙没有做到不透水层上,或者是防渗墙质量不好,发生裂缝而透水;④大坝建成运营后,在坝后任意挖坑取土,修建鱼池破坏了地基的渗透稳定,而引起渗漏。
1.3 绕坝渗漏主要原因
水库蓄满水后,库水透过土坝两岸的山体或山坡,从下游岸坡上边渗出,叫做绕坝渗漏。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地质结构疏松,两岸岩体破碎,节理发育、透水性大;②建筑时,施工时坝端山头没有很好处理,碾压不密实,或是施工中岸坡开挖不符合要求,与岸坡结合不好;③坝体内部设置多数放水设施,没有压涵管,内坡截流未处理好。
2 土坝渗漏的处理措施
不论土坝渗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生在什么部位,渗漏处理的总原则是"上截下排",即出现在坝上游,采取堵截防渗措施·,防止或减少水的渗漏;出现在坝下游,采取导渗排水措施,将坝体(或坝基、岸坡)内的渗透水安全地导出,增加坝坡(坝基、岸坡)的稳定。
上堵的措施有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下排的措施有在坝体背水坡脚附近开挖导渗沟、减压井和盖重压渗等。具体的处理方法为:
2.1 上游防渗减渗措施
2.1.1 增做黏土措施:如黏土铺盖、黏土防渗墙等
1)黏土铺盖通常用在水库运营过程中,不透水层较深情况下的坝基渗漏黏土铺盖长度不得<3~5倍坝前水深,上游端的厚度<0.5 m,与坝体接触处高度≥1~2 m。
2)对防渗体土料差、透水性大的心墙或均质土坝,可以采取在坝上游增补黏土斜墙的措施,加厚防渗体,对于较薄透水层的坝基渗漏,也能结合处理,这样可达到既处理坝体、坝基涌漏。
2.1.2 灌浆措施
对于工作中无法排空的土坝坝体渗漏,通常采用坝体灌浆的方法来处理。坝体灌浆分为充填式灌浆及劈裂式灌浆。充填式灌浆方法适用于渗漏性质和范围均比较明确的局部隐患采用;对于隐患部位不能完全确定、处理范围较大的土坝坝体渗漏,如坝体出逸点过高,散浸等情况,则以采用劈裂式灌浆方法效果为好。
2.1.3 土工合成材料防渗措施
若坝址当地没有黏土原料也可以使用土工膜防渗,它具有不透水性强、重量轻、抗冻性好,方便施工,节省费用等特点。对于一般的土坝渗漏,土工膜通可选用复合土工膜,薄膜厚度在0.5 mm左右。薄膜一般以焊接和黏接防渗效果较好。复合土工膜上必须加铺土料保护层,厚度≥30 cm,保护层的填筑土料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石块等易破坏薄膜的杂质。
2.1.4 套井回填措施
套井回填法是利用简单的充抓式机械打井机在土坝的渗漏部位钻孔,然后用黏土分层回填25~30 cm的黏土层,在通过钻机的动力和卷扬设备带动重锤进行加实,形成一道连续垂直密实的截水墙,截断坝身或坝基的渗流。套井回填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土坝坝体及坝基渗漏效果显著,适用于20 m以下的窄心墙坝裂缝渗漏的处理。
2.1.5 浆砌石护面
用石料浆砌而成,应用于上游迎水面,在渗漏区砌筑防渗面板、防渗墙。浆砌法经济简单,施工方便。
2.1.6 消灭坝中生物,填堵洞穴
当坝体被白蚁、老鼠等动物钻洞造成坝体质地松散漏水时,要及时采取药杀驱赶、灌浆等方法将动物杀除,并及时找到穴巢,采用开挖回填与灌黏土浆相结合的方法处理。
2.2 下游导渗排水措施
1)开挖导渗沟。导渗沟的形状主要有V型、W型、T型、I型,沟的尺寸一般宽0.5~0.8 m,深0.8~1.0 m,间距5~15 m,可根据渗漏情况设置。沟内要分层填筑反滤材料,填筑的顺序为沟底填砂,然后填砾石或碎石,最顶层填块石,各层厚约0.2~0.3 m。
2)导渗培厚措施,当发现坝身渗漏严重,周围散浸面积大,蔓延土坝坝身整个坝坡时,说明浸润线逸出点高,土坝坝身单薄,这种情况最好采用导渗培厚,即在坝坡贴一层砂壳,再培厚坝身断面,既导渗又增加坝坡稳定性。
3)坝后导渗、压渗,如果是坝基渗漏,会造成坝后长期积水,形成坝后游泥或沼泽地,破坏了坝基的强度,降低了地基的承载力,影响坝坡稳定,出现这种情况,必须采用坝后导渗排水措施。如果坝基渗漏很严重,坝后出现翻水冒砂、管涌成流或流土现象,必须进行压渗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是压渗台形式,压渗台的作用可使地基渗水排出,又给地基以一定的压重,以抵抗渗水压力,增加地基的渗透稳定。
3 总结
土坝建成后,坝身和坝基都会存不同程度的渗漏,不管严重与否都必须严肃对待。在处理过程中最好上截和下排结合使用,这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应先考虑"上截"措施,结合上截措施,再考虑是否需要"下排",以及如何"下排"。总之要根据渗漏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因地制宜,具体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尽量不影响水库的正常运用和效益,不造成大量返工。
[1] 孙胜利.水库土坝渗漏的原因与处理措施[J].中国水运,2008,(05):148-149.
[2] 蒋秋.浅谈小型水库土坝渗漏问题及处理措施[J].四川水利,2009,(0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