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牡丹江市山洪灾害教训反思与防御对策的探讨

2011-04-09马建松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宁安市村屯山洪

马建松

(牡丹江市河道管理处,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3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

牡丹江市地处低山丘陵区,特定的地理位置,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我市山洪灾害频发,尤其是2005年宁安市沙兰镇6.10特大山洪灾害,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为此,本文将围绕分析引发山洪成因,剖析反思典型山洪灾害教训,科学深入地探索防御山洪灾害对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我市山洪灾害的损失。

1 山洪主要成因及其特点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或拦洪设施(水库、拦河闸坝、阻水桥梁)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岗地)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

1.1 山洪主要成因

1)气象水文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北跳迁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移,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如阵雨、雷雨、冰雹等;短时强降水往往形成超渗产流,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河流溪沟水位暴涨,并伴生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灾害。

2)地质地貌因素。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和抗蚀性较弱的土壤,这些区域一遇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易形成山洪灾害。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区过渡开垦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不断被侵占,河道严重淤塞,泄洪能力降低也是山洪灾害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山洪灾害主要特点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特别是多集中在初汛期。据不完全统计:牡丹江地区自1999~2009年的10年间,共发生局部暴雨山洪灾害22次,其中5月下旬2次,占9%;6月10次占45%,7月上中旬9次占41%;8月1次,占5%。除东宁县受海洋性气候因素影响外,近90%的局部暴雨山洪灾害发生在6月~7月上中旬。

2)区域性明显,突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和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降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山高坡陡,河溪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而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1~2 h即可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

2 牡丹江市典型山洪灾害教训反思

2005年,宁安市沙兰镇6.10特大山洪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次洪灾客观上是由超常暴雨袭击的结果,但也给社会留下值得永远汲取的经验教训。

2.1 生态破坏严重

由于多年的过度采伐和乱砍滥伐,沙兰河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从沙兰镇至西北上游115 km2的范围内,除和盛水库方圆45 km2生态环境较好外,其余绝大部分为近几年开垦的耕地,有的开到山顶,加之耕地多为顺山垄,导致降水汇流快、洪水来势猛,防不胜防。

2.2 河道行洪不畅

沙兰镇中心小学下游20 m处有一座桥,最大过水能力为250 m3/s,但这次洪峰流量达850 m3/s,是桥洞过水能力的3.4倍,加之居民在河道乱倒垃圾,以及上游洪水冲下来的脚手杆和柴草堵塞桥孔,大大降低了桥的实际过水能力。镇内洪水受阻是这次洪灾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2.3 房屋建在行洪区

沙兰镇河道两岸被保护区内历史遗留的民房、小学校共56栋、118户,本次洪灾与两岸房屋缩窄行洪断面而壅高水位有一定的关系。

2.4 防山洪预案缺乏可操作性

当时的沙兰镇防灾避险预案,主要措施集中在筹集物资和抢险上,没有人员疏散的详细办法,预案对于哪个部位遇到什么情况、怎样报警、如何疏散、撤到何处等细节问题不明确。

2.5 山洪易发村屯缺少雨水情监测设施

沙兰河在沙兰镇以上115 km2的流域面积内,当时只有和盛水库一个雨量点,无法实时监测雨水情。

2.6 防山洪流域没有建立上下游、左右岸汛情联动机制

据查,在沙兰镇特大暴雨已持续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上游的3个村屯没有1个人向下游报信,也没有人提醒如此大的强降雨,下游可能引发洪灾。

2.7 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普遍淡薄

沙兰镇如果能有人意识到如此大的暴雨会引发山洪,及早组织镇中心小学师生转移,都可为沙兰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逃生争取时间。沙兰镇的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缺少对洪灾的防范意识,是造成此次惨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2.8 群众自救能力较弱

沙兰镇的这次山洪突如其来,从洪水发生到退去只经历了70 min,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调运救生设备和外援几乎没有可能,因此,灾害来临如何自救显得极为重要。但沙兰镇中心小学师生中只有几个会游泳的,缺乏自救和救别人的能力。

2.9 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有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不强

总之,防洪意识不强、水患意识淡薄、思想松懈、麻痹大意,是宁安沙兰镇6·10特大洪灾的重要主观因素,必须深刻总结,永远牢记。

3 防御我市山洪灾害主要对策

防御山洪灾害是我市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市防汛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研究,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3.1 今后应抓好的主要工作

1)对极端暴雨灾害要有明确的认识。我市山洪灾害从气象规律上分析多半是极端暴雨所致,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时间、地域、量级上的不确定性。极端暴雨在范围上大则100~200 km2,小则2~3 km2,大雨大灾、小雨小害,植被条件差的区域1 h降雨超过50 mm即可形成山洪灾害。因此,只有高度警惕,时刻防备,才能避免或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2)细化完善防山洪应急预案体系。目前,我市对240个易受山洪威胁村屯全部编制了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但有的预案停留在纸上谈兵,有的部门及相关领导还没有熟练地掌握预案的相关环节。为此,各地要把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制定防山洪应急预案始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完善防山洪应急预案,使各级各部门相关责任人熟悉预案实施关键环节,并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旦险情发生,做到预案启的动,用得上,效果佳。

3)健全预报预测预警设施。适时掌握反馈雨水情信息是防御山洪的重要环节,务必做到测报有设施、预警有手段。近几年,我市共建雨水情监测站561处,其中气象雨量站246处,水文雨水情监测站115处,防山洪村屯雨量站125处,水库雨量站30处,水库水位监测站45处;重点乡镇、村屯购置安装了近500套预警报警设备,初步形成了专群结合的防范网络。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范山洪预报、预测、预警网络,以便汛期对强对流天气降雨进行实时加密观测,形成专群结合,条块结合,上下游左右岸结合的信息联动机制,确保雨、水情信息及防汛指令畅通,为适时启动预案、避险转移提供可靠依据。

4)加强舆论宣传做好公众的引导工作。宁安市防御山洪的宣传教育值得借鉴。宁安市政府防汛指挥部认真吸取沙兰洪灾教训,每年对乡(镇)、村(屯)干部和防汛值班员、雨水情监测员、应急报警员进行汛前教育,系统讲解山洪灾害的特点和成因,学习如何观察暴雨天气征兆、防御山洪躲灾避灾主要措施,以及如何建立山洪群测群防体系、个人应做好哪些防山洪前期准备工作、基层组织如何帮助村民提高自救和救助能力等。通过宣传教育,使公民进一步增强水患意识,具备危机处理的常识,同时,也要使老百姓知道各部门的职责,发生山洪时的应对策略。

5)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是熟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举措。要教育各级各部门干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增强防灾责任意识,对防治山洪要有备无患,常抓不懈。对基层而言所有防山洪村屯务必落实“四个一”(编制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防山洪预案、汛期悬挂一面防汛警示旗、村有一张避险示意图,户有一张避险明白卡)、“五有”(测报有设施、预警有手段、转移有路线、避灾有地点、指挥有领导)、“四及时”(及时下达灾害性天气预报、及时监测雨水情变化、及时发出转移预警、及时做出避险反应)措施,上下齐心协力,不断提高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将山洪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3.2 理清新时期防汛工作思路,科学谋划治水方略

1)要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①适度承担风险,通过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和法制,有效地规避风险、承受风险和分担风险,提高化解和承担风险的能力。②规范人的行为,遏制挤占河道行洪问题,人不与洪水争地,给洪水以出路。

2)要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城镇、村屯规划与防洪规划同步。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载体,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村屯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和《“空壳村”、边远自然屯撤并规划》。要减少乡镇、自然村数量,扩大中心镇、中心村规模。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小型村向大型村集中,易受山洪村屯向平安地带搬迁,同时提高垮河桥梁、城镇排水标准,增强防洪排涝能力。

3)要坚持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将中小河流治理列入防汛重点,统一规划,分批实施。全市现有58条中小河流,含城郊的铁岭河、北安河、东小河,宁安市的沙兰河、马莲河,海林市的红甸子河、斗银河,穆棱市的雷锋河、清河、马桥河,林口县的亚河、五虎林河,东宁县的佛爷沟河、小乌蛇沟河等40条已纳入近期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估算投资12.24亿元。要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防山洪的长效措施之一,务求取得实效。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保护源头,疏通河道,插柳固岸,兴建谷坊,修筑堤防等综合治理措施,解决源头林草退化、河岸不绿、河水浑浊、河道游荡等问题。

4)要加强河道管理,坚持依法防洪。依据《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防洪执法管理。要严格遵循规划保留区制度、规划同意书制度、洪泛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制度,以及涉河工程审批制度。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严禁往河道倾倒垃圾、渣土,坚决清除行洪障碍,确保行洪畅通,努力避免人员伤亡,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制度上更加完备,在措施落实上更加具体有效,突出基层群测群防,就可避免或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1] 任洪玉,张平仓,杨勤科,胡维忠.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理论与实践初探[J].中国水利,2005(14):8-10.

[2] 黑龙江省水利厅,牡丹江市水务局,宁安市水务局.宁安市沙兰镇6·10特大洪灾反思[R].黑龙江省水利厅,牡丹江市水务局,宁安市水务局,2005.

[3]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牡丹江中游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穆棱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所,2001.

[4]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穆棱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所,2001.

猜你喜欢

宁安市村屯山洪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坚守城乡 服务三农——宁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纪实
优雅地表达
“春韭”飘香收获忙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