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2011-04-09张淑群庞武元
张淑群 耿 坤 庞武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的治疗与控制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很低,高血压的防治任务十分艰巨[1]。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综合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治疗的关键。在昌平区选取一个自然村和一个功能单位作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示范点,对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3年有针对性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一个自然村和一个功能单位中于2007年4月以前已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程≥1年,生活尚能自理且自愿参加者为研究对象,共计79例,其中男41例,女38例。年龄27~75岁,平均(46.92±11.5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16例,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22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2007年4月~2010年4月每年对所有干预对象分别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医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调查问卷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所制定的高血压患者调查问卷[2],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法,分别就一般人口学特征,家族史,日常运动,饮食习惯,高血压知、信、行等内容进行询问并准确记录。医学检查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项目。实验室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肌酐(Cre)。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测定用酶法。
1.2.2 干预方法
1.2.2.1 成立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共有6名护士,2名医师,设立1名组长。干预小组护士基本条件: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对患者有爱心,服务态度一贯良好,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熟练掌握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和具体治疗措施。
1.2.2.2 分级管理 根据《全国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高血压防治方案》[2]要求,评估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实行分级管理;按照管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管理,每3个月、2个月、1个月分别监测血压、体重和腰围,同时进行健康咨询并记录“高血压患者随访表”;告知饮食、生活注意事项和参加锻炼的方式、方法。
1.2.2.3 定期举办讲座,加强健康教育 护士每3个月举办1次高血压知识专题讲座,在“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中特邀请心血管病专家来社区讲课,例如: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饮食和运动知识、自我保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危害等知识。同时发放宣传折页及健康教育处方等资料,每月组织患者观看1次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录像。
1.2.2.4 加强指导,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 结合调查问卷及体检结果对每例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膳食运动处方,进行一对一单独指导。饮食方面指导:提倡戒烟限酒,限钠盐(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以≤3 g/d为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多进食高钾食物及粗粮、蔬菜和高纤维食品,加强钙质的补充。在运动方面:指导患者每天运动20~60 min,每周大于3次,保持理想体重指数。每年组织1次病友会,相互交流高血压控制经验。
1.2.2.5 心理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症状,用关怀、启发、鼓励、说服等方式开展心理支持疗法,建议患者平时要有一定范围的人际交往,对精神压力大和心理不平衡的患者,帮助分析造成心理紧张的因素,告知心理紧张与血压的关系,给予耐心细致的疏导,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对易激动、暴躁的患者,指导其注意性格塑造,加强修养,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心态,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疗法,如放松静坐、听音乐、练书法、气功、太极拳等,以提高应激能力。
1.2.2.6 药物治疗干预 对已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加强生活指导、服药督导、康复指导、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坚持长期规律用药,选择每日最佳用药时间,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并特别强调治疗高血压时遵医嘱按时、按量、按次服药的重要性,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 效果评价 对7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系统化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控制高血压行为的依从率及血压、生化指标改变情况。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
1.4 质量控制 参加社区护理干预的所有医师和护师,均经过统一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血压计、体重计等测量仪器使用前均已校正。随机抽取10%的调查表复查审核。调查资料按统一数据库2次录入,并做校对和逻辑核查,保证数据准确。
1.5 统计学方法 用EpiData 3.02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 1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护理干预3年患者在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及非药物疗法等方面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1年的效果,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n=79)
2.2 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控制情况(表2)
表2 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行为控制情况比较(n=79)
2.3 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改变情况(表3)
表3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改变(±s)
表3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改变(±s)
项目 干预前 干预1年 干预2年 干预3年 1年配对分析t值 P值2 3年配对分析t值 P值年配对分析t值 P值SBP 143.48 ±17.10 144.18 ±17.42 142.86 ±15.69 136.73 ±15.68 0.32 0.7463 -0.34 0.7331 3.27 0.0016 DBP 89.37 ±11.08 87.15 ±9.23 90.03 ±9.88 84.75 ±8.40 -1.86 0.0669 0.46 0.6474 -3.64 0.0005 BMI 26.61 ±3.73 27.22 ±3.27 26.66 ±2.93 26.44 ±3.02 1.88 0.0642 0.15 0.8833 -0.45 0.6556 FPG 6.50 ±1.43 6.36 ±1.47 6.15 ±1.31 5.95 ±1.24 -1.01 0.315 -2.41 0.0182 -3.47 0.0009 TG 2.23 ±1.98 1.84 ±1.24 2.10 ±1.88 1.83 ±1.15 -2.09 0.04 -0.67 0.5022 -1.8 0.0754 TC 5.39 ±1.23 5.14 ±0.96 5.33 ±0.91 5.10 ±0.88 -1.97 0.0526 -0.52 0.6025 -2.55 0.0127 LDL -C 3.82 ±1.22 3.37 ±0.98 3.15 ±0.79 3.48 ±0.84 -3.25 0.0017 -5.9 <.0001 -2.77 0.007 HDL -C 1.24 ±0.29 1.19 ±0.28 1.55 ±0.49 1.34 ±0.30 -2.24 0.0281 7.34 <.0001 3.00 0.0037 Cre 94.89 ±34.54 80.15 ±13.57 77.63 ±16.70 79.94 ±15.08 -4.05 0.0001 -4.73 <.0001 -3.95 0.0002
3 讨论
3.1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系统地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活动,如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定期随访、咨询等活动,使患者在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非药物疗法等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表明,干预3年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1年的效果,患者的认知水平与干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在护理干预中,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促使广大患者逐渐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高血压病知识的普及,可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防止高血压病发生,控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3]。
3.2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坚持药物治疗是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治疗率为25%,控制率仅为6%[4]。社区高血压患者不规则服药主要是经常忘记吃药,血压高时服药,正常后认为没有必要再服,担心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而这些原因与患者缺乏高血压防治知识有关。本研究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定期随访、监测血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在掌握患者用药的同时,告知不规则用药的危害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使其自觉地控制好血压[5]。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实现长期持续的控制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6]。
3.3 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变患者的生活行为 据有文献报道,男性持续饮酒与不饮酒比较,发生高血压的危害增高40%;正常血压人群中,钠盐敏感个体以及钠盐的摄入量对日后发展成高血压有一定作用;膳食钠和尿钠与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呈正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具有正相关关系;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也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本组病例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与药物疗法相结合,通过3年社区护理干预,患者中限制饮酒、食盐量正常、坚持体育锻炼、合理饮食、保持心理平衡、按医嘱服药人数明显增加,表明社区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和合理安排运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
本组人群的吸烟行为在干预前后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通过干预后已有5人戒烟,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说明人们长期养成的吸烟等不良行为,在短时间内改变是较困难的,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3.4 社区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血压降低,不同程度地改变血生化检测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为期3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生化检测指标中,FPG、LDL-C、HDL-C、Cre、TC均明显改善。表明通过综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控制高血压、血生化指标,延缓和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改变其生活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8],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危险因素的综合护理干预,利用社区资源,创建健康场所,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环境,提供相应的健康行为指导,逐渐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才能达到促使人们生活方式有所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开展社区护理综合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应长期加强以社区为主的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和综合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 -1064.
[2] 任玉霞.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509.
[3] 潘晓萍,严金锋.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36.
[4] 孙 瑛.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文健康文摘,2007,10(1):55.
[5] 郭 娜,吴欣娟,魏丽韦,等.护理干预对科研人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6):19.
[6] 何文静,孙晓宇,王 琪.遵医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2):12.
[7] 杨桂琼,麦明霞,叶 静,等.对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51.
[8] 谷秀萍.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1):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