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抑郁症病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11-04-09许丽霞杨丽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7期
关键词:渐进性病人因子

周 策 许丽霞 杨丽坤 周 远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和社会负担沉重等特点,并且呈反复发作和慢性化趋势[1]。目前临床对抑郁症病人的康复护理多以心理护理居多,对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研究很少,为了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2009年2~12月在我院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病人76例。男32例,女44例。平均年龄(47.21±12.34)岁。受教育程度:初中35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24例。均符合以下入组条件:(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3)排除其他的精神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4)单一口服辉瑞公司出品的抗抑郁药“舍曲林”,初始剂量25 mg/d,以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为25~75 mg/d。(5)自愿参加。将76例病人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药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入院的第1周内两组病人均接受相同的心理护理及抗抑郁药“舍曲林”治疗,从第2周起,在继续口服“舍曲林”的基础上,对照组病人仍接受相应的心理护理,实验组病人在接受心理护理的同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第8周后(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第7周后)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测评。

2.1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1)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病人采取放松的体位,或卧位或坐位,做3次深呼吸,每次呼吸持续6~7 s。(2)嘱病人先紧握右手,慢慢从1数到5,然后迅速松手,认真体会放松感,然后再重复1次。(3)按照指导语依次进行肌肉的收缩—放松训练,每次肌肉收缩5~10 s,然后放松30~40 s。(4)某一肌群放松后,再转换另一组肌群,其顺序为:右手、左手、右臂、左臂、头颈部、右肩、左肩、胸部、背部、腹部、右大腿、左大腿、右小腿、左小腿、右脚、左脚共16组肌肉。(5)经过反复训练,使病人能达到凭着对放松感觉的回忆自动放松全身,凭着对放松感觉的把握,条件反射地使自己放松。

在开始学习的2周内在检查室由专职护士指导进行,给病人讲解如何进行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将训练指导语录制成磁带,并辅以背景音乐,用随身听戴耳机播放给病人,病人掌握要领后自己在病床上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每日最少2次,上午10:00和下午16:00进行。护士要经常督导,随时与病人沟通,并建立放松训练记录单,病人完成1次,记录1次,完成次数多的给予表扬。

2.2 心理护理

2.2.1 第1周 积极主动地与病人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消除病人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陌生感、不安全感。

2.2.2 第2~8周 (1)给病人和家属讲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舍曲林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家属的应对技巧,纠正病人的认识误区,培养病人的应激能力。(2)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详细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逐步纠正病人的异常思维与行为,保持恰当的期望值,但不给病人过多的承诺。(3)不断强化病人的自信心,阻断其负性思维,给病人积极的暗示,鼓励病人作下向比较而不要作上向比较,与自己的昨天、前天去比较,而不是与患病前比较。随时对病人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4)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病人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消除病人的病耻感,给病人强大的心理支持。(5)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安全管理与护理,严防病人自杀。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由同1名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由经过专职培训的2名责任护士实施,量表的测评均由心理门诊的同1名医师按标准施测程序进行,测试者不清楚病人的具体分组。

3 评定内容及工具

3.1 抑郁、焦虑程度评定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对病人进行评定。SDS、SAS是由 Zung分别于 1965年、1971年编制而成[2],由20个条目组成,应用1~4级评分法,该量表在国内外的应用结果表明具有较好信、效度[3],分值越高说明抑郁、焦虑程度越重。

3.2 精神症状的评定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定。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涵盖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本量表包含了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4]。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水平、SCL-90各因子分比较均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5 结果

5.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水平比较(表1)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SDS干预前 干预后 P值SAS干预前 干预后 P值研究组对照组P 38 67.11 ±8.84 54.64 ±7.69 ﹤0.01 56.11 ±7.18 40.16 ±5.68 ﹤值0.05 38 66.23 ±9.02 60.98 ±9.82 ﹤0.05 55.61 ±8.53 50.29 ±8.90 ﹤0.05﹤ 0.05 ﹤0.05

表1显示,干预8周后,SDS、SA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下降,两组间比较,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1)。

5.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s)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s)

注:*P <0.05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躯体化 实验组 2.23±0.53 1.59±0.46*对照组 2.22 ±0.54 2.05 ±0.48*强迫 实验组 2.16±0.59 1.72±0.63*对照组 2.15 ±0.57 1.93 ±0.58*人际敏感 实验组 2.12±0.66 1.69±0.59*对照组 2.10 ±0.65 1.83 ±0.62*抑郁 实验组 2.26±0.57 1.66±0.53*对照组 2.24 ±0.56 1.97 ±0.49*焦虑 实验组 2.53±0.54 1.61±0.46*对照组 2.54 ±0.48 1.97 ±0.47*敌对 实验组 1.84±0.54 1.59±0.54*对照组 1.85 ±0.46 1.67 ±0.53*恐怖 实验组 1.88±0.56 1.83±0.46对照组 1.87 ±0.54 1.84 ±0.57偏执 实验组 1.72±0.52 1.59±0.57*对照组 1.70 ±0.64 1.60 ±0.44*精神病性 实验组 1.92±0.49 1.50±0.47*对照组 1.91 ±0.63 1.77 ±0.48*

表2显示,干预8周后SCL-90各因子评分除恐怖因子未明显改善外,实验组其余各项因子分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6 讨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是由美国生理学家雅克布森(Jacobson)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1973年本斯屯(Bernstein)进一步进行了简化,通过对肌肉进行反复“收缩—放松”的循环对照训练,使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降低心率和血压,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液中去甲肾上腺及胆固醇明显降低,通过这种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对抗心理应激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松弛[2]。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病人在经过7周的放松训练后,在抑郁焦虑程度上进行对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同组干预前;在精神症状上进行对比,除恐怖因子未明显改善外,其他8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这说明对抑郁症病人采取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是有利于病人康复的。同时,本研究中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也有所下降(P<0.05),说明我们的心理护理措施也是有效的。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目前有3.4亿人患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患。在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 ~5%[2],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是目前临床所急需的,也是我们护理研究的热点。张绍敏等[4]将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应用于缓解和降低哮喘病人的抑郁、焦虑状态,产生了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试验也是首次把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应用于抑郁症病人的康复护理,其降低病人抑郁、焦虑情绪的作用与张绍敏的结论是吻合的,因此,作为一种行为治疗方法,笔者认为在给抑郁症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同时,是可以并且应该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

[1] 马丽波.抑郁症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34 -35.

[2] 陶功定主编.医学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9,141 -146,138 -141,163 -164.

[3]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7-108.

[4] 张绍敏,孙 丽,黄津芳,等.放松训练对哮喘病人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00.

猜你喜欢

渐进性病人因子
谁是病人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英语深层阅读的渐进性教学策略
病人膏育
猪渐进性萎缩性鼻炎——猪场不容无视的问题
不同围压下茅口灰岩渐进性破坏的试验研究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