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1-04-09张晓芳

关键词:工学课程体系我院

张晓芳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张晓芳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对社会服务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实例,就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①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先后开设了民政管理、婚庆策划与服务、殡仪技术与服务、康复治疗技术、儿童康复、涉外旅游、导游、广告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等近20个社会服务类专业。为了深化教学改革,近几年来我们加强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途径与组织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式

在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主要是指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真实企业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把学习与工作贯穿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学活动。②

在实施工学结合中,我们在教学安排上采用了“2+1”工学结合模式,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并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证融通、“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校内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严密的教学组织系统;将校企合作贯穿始终并形成长效机制。然而,“2+1”工学结合模式,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概念,在运作方式上也具有丰富的内容及其深刻的内涵。

(一)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平台

1.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企业行业需求变化来设置和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是高职专业建设的重要原则。我们成立了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校内专业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共同探讨专业定位、专业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学过程与模式等,共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2.企业参与开发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校本教材鲜明的专业特色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决定了它在高职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我校所设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如:康复治疗技术、婚庆策划与服务、现代殡仪技术等,目前,有些专业教材国内尚无统编出版或虽有统编出版但不适合我院使用。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发出一些各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我院在校本教材立项条件中明确要求校本教材必须有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参加。把这些专家请进来参加教材的编写,可以弥补教材编写中技能、技术实训内容部分的不足,企业的实践经验能够成为教材的一部分重要素材,也有利于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教材的开发等。

3.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实施

一是学校为了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从合作企业吸收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专业课教师队伍,他们不仅直接参与教学工作,还承担了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形式,吸纳企业人员研究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同时,把课堂教学搬到企业现场,走课堂教学、模拟实训与企业现场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三是建立开放式专业教学考核系统。采取教学人员与企业人员共同参加的考核方式。实现企业人员对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参与;四是大力推进双证书教育,把双证书制的培养目标纳入教学计划中。在推行双证书制的过程中,学校同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注重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接轨。

(二)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我校隶属于民政行业,所开专业涵盖了民政、旅游、康复医疗、艺术设计四大类,其中有些专业不属于民政行业,没有行业背景,我们通过加入行业协会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其优势,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1.参加行业协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通过行业协会提供的市场需求信息,及时掌握行业的需求,使专业设置与调整有章可循。例如:自2006年以来我国婚庆行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但是婚庆职业人的极度匮乏严重影响了婚庆行业的迅猛发展。我院根据市场的这一变化,2006年加入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通过协会结识了行业企业的许多朋友,了解了我国婚庆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婚庆岗位(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学院首先于2007年在民政管理专业中以婚庆策划与服务“模块化”课程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申报了民政管理(婚庆策划与服务)专业方向,经过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我院成为全国首开婚庆专业的高校。目前该专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毕业生供不应求。

2.依托行业协会,争取行业企业支持

依托行业协会,可将行业企业的职场环境、先进设备设施等用于实践教学,直接用企业资源为学院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我院民政系和康复系分别把武昌殡仪馆和湖北省荣军医院作为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直接搬到单位进行,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教师现场讲课,学生亲自上岗操作,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我院婚庆策划与服务专业和服装设计专业每年举办的婚礼秀和服装秀,均由企业免费提供服装、道具、灯光用品等,并在方案的策划、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得到企业的大力帮助。我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经常承接企业项目,直接用于专业教学中。几年来,我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三十多个,许多专业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

依托行业协会,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关系,还可以为学院实训室的建设、参与相关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等提供保障。

(三)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能给高职院校指明培养人才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条件。企业向学校要订单,也保证了企业自身人才的需求,降低流动率和人力成本,实现企业和院校人才的双赢。我院与温州王朝酒店签定协议合作开办“温州王朝酒店班”,就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以及贫困生资助等方面进行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建立了“温州王朝酒店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酒店双方共同建立人才培养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和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共同检验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这样,既将企业文化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融入了学校人才培养中,使学生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同时也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该班主要面向贫困学生招生,采取“2+1”的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由温州王朝酒店资助学生学费,学生只需负担书费、住宿费以及其他杂费;后一年学生到温州王朝酒店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由酒店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补助。毕业以后学生即可在酒店就业,成为酒店正式员工。

二、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如何制定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尤为重要。而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以能力本位原则,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培养效果如何”的逻辑关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就业岗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与总方向,是对教育的质的规定,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我们根据企业需求,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是什么,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岗位核心能力是什么,从而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例如我院的涉外旅游专业以湖北地区旅游服务业人才需求为主线,培养目标针对湖北省国际旅行社、涉外饭店等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的能力要求而确定。学生毕业时,要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诚实守信、竞争进取、团结合作、优质服务等意识;能熟练地使用普通话进行景点讲解和饭店服务,能使用英语进行涉外旅游服务工作。面向当地国际旅行社的导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客户管理等工作岗位就业;也可以在涉外饭店担任前厅接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店公关、营销等工作。

(二)怎么培养——以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学科型课程体系在高职业教育中的弊端在于:课程体系采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模式,人为地把实践与理论割裂开来,脱离了职业教育能力为本位这一职业教育的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其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真实的职业能力,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课程体系体现了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完整性,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吻合。

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思路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思路是:根据确定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组织等),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然后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纳出相应的行动领域,再转换成学习领域。

2.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成

学院按照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构建以人文素质、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拓展能力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体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这一部分主要由思政课、计算机基础、公共英语、体育、军训(含军事理论课)、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社会活动实践、公共任选课等课程组成。各专业根据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

(2)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这部分课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在构建该课程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我们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实施管理,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重构教学内容,每门课程不再机械的划分“理论”和“实践”,以具体的教学项目为载体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特点,并将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岗位任职资格等级证书教育纳入该部分课程之中。

(3)职业素质课程。职业素质课程主要围绕职业道德、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设置。对于我院社会服务业类的专业,他们工作岗位的特点是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多变性,也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质量、竞争和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力图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做到素质教育课程化。

(4)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采用选修的“课程模块”的形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及就业岗位的延伸而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能力。

(5)岗位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由岗位综合实训、岗位实践活动和毕业顶岗实习三部分组成。岗位综合实训按照工作岗位设置多个实训方向,学生根据就业意向选择方向进行综合训练;岗位实践活动利用企业用人高峰期或节假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工作岗位实习;毕业顶岗实习通过到企业工作一线亲身参与工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三)培养效果如何——以能力考核为重点改革考试方法

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方法。即取消过去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法。并且在考核方法中尽量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

三、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

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内容需要课程去有效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课程去实施,课程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力求做到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核心课程精品化、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体系化。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理念是“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以行动为导向,通过行动来学习。课程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如: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仪器设备、教学方法手段等,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问题。

(一)教什么——改革课程内容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选取,二是教学内容的排序与结构。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原来的课程内容是按照学科体系选取内容,主要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这是培养科学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现在选取的内容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③在教学内容的排序与结构上,主要遵循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按照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以任务为载体有机的加以整合,学生通过完成某项任务,在做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谁来教——打造教学团队

首先通过教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组建课程教学团队。课程主讲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其它紧密相关课程的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组成教学团队。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最重要的是要将课程纳入专业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思考,了解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原有的教师上课各人承担各自的课程,对于自己所任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不明确,对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更不熟悉。造成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因此我们将与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教师组成在一起,共同建设同一门课程,并要求每一位教师了解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自己担任的课程置于整个专业环境中系统思考建设。

同时我们尝试项目教学法,组建项目课程教学团队,由多个教师共同完成同一个项目课程的教学。

(三)在哪教——建设一体化教室

原来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是按照60%∶40%的比例分别在教室和实训室进行教学的,这不符合我们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以任务为载体有机结合的理念,因此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逐步采取新建或整合调整原有实训室的方法,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同时有条件的课程内容直接到真实的环境中去边教边学边做。例如:艺术系服装设计专业将扎染课程直接搬到凤凰写生基地,学校的教师和当地的扎染艺人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现场学习扎染设计与制作技术,课程结束时每位学生均完成一副扎染作品作为课程结业成果;旅游系沿途导游课程,利用武汉市旅游线路进行教学,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技能,感受职场氛围,培养职业素质。

(四)怎么教——教学做于一体

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从“以教为主”逐步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师则担当组织指导者、工作伙伴和咨询员的角色。例如计算机操作课程,我们改变单一的由教师案例演示教学、学生模拟操作的方法,将每一章节的内容设计成若干个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边学习边操作,最后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评定学习成绩。如在PowerPoint一章中,我们设计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专业自定主题、自行采集资料信息、自己撰写演讲稿,并且自己设计演讲用的PPT。演讲之后,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计算机教师评、专业教师评共同组成对学生的成绩评价。

以上是近几年来我院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总结。尽管我们初步走出了一条校企结合、开放式办学之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目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但是许多社会服务类人才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我们作为社会服务类的高职院校必须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地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社会服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②欧阳丽:《高职工学结合的基本问题、现状与趋势研究》,《职业与教育》2009年第11期。

③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 文音

猜你喜欢

工学课程体系我院
盐工学人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工学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