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辛亥时期的中外关系研究

2011-04-09李育民

关键词:清政府辛亥革命条约

李育民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加强辛亥时期的中外关系研究

李育民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在中国近代,国内的重大事件与对外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历史剧变,更是概莫能外。不论从辛亥革命本身,还是从中外关系史的角度来看,深入探讨这一论题,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晚清,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之后,至辛亥时期,中外关系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中外关系的这一大变局,不仅促使了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而且对革命的进程及其整体面貌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革命的进行及结局,又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趋向,并由此给中外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就中外关系史的角度而言,辛亥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八国联军之役,列强逼签《辛丑条约》之后,中外关系出现了种种新的变化。中外间不平等的条约关系进一步强化,列强对华政策,以及在华争夺的格局与前有所不同。经此创巨痛深,清政府的对外观念及方针也出现了重要转折,从不同方面真正接受了一直试图摆脱的条约关系,并由此促使了对内观念及政策的转向。民众的拒外斗争,亦出现了新的形式,具有与此前不同的新特点。中外关系的深刻变化及其影响,使中国社会走向新的历史变革,而辛亥革命正是在这一重要历史转折中发生的。显然,深入研究辛亥时期的中外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辛亥革命本身的认识,且通过对这一内外互动的重大事件的探析,可以进一步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在辛亥革命研究中,学术界以往主要以革命本身为中心,涉及中外关系的论题也重在列强对革命的态度和政策,以及革命派对列强的态度与政策。前者如对帝国主义“中立”政策的讨论,后者如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分析,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关注范围不断扩大,在传统论题基础上开辟了不少新的领域,且未局囿于辛亥革命本身,而以整个辛亥时期为研究范畴。然而,尽管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就其重要性及其所涉问题之广泛而言,仍然不很相称,尚有较大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从辛亥革命本身而言,仍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而扩展范围,深化研究。例如,中外关系因素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了革命的爆发,以及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对外理念和主张,对于深入认识辛亥革命有着重要意义。关于前者,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之时,曾对20世纪初年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①。讨论实际上涉及这一议题,提出和分析了一些重要问题,如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特点与革命目标,等等。然而,讨论没有深入下去,某些见解显得牵强,缺乏有力的论证,需要从新的视角进一步深入。就常理而言,列强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势必激化中国社会的反抗情绪,从而导致更激烈的民族斗争。实际情况却是斗争对象转向了清政府,如何解释这一矛盾现象,除了国内各种因素之外,还需从该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着手。关于后者,即革命党人的对外观念和主张,是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对外国列强的压迫深为不满,不同程度地抨击和反对不平等条约。但他们的重心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学术界对此作过各种解析,但多是着眼于革命党本身,少有从中外关系格局的变化这一角度深入考察,故仍有深入的必要。对孙中山和革命党人的废约思想,亦作过一定的探讨②,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待加强。例如,革命派的革命理论与中外关系变局,尤其是条约关系的强化有何关系?革命党人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及其废约思想,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如何?其废约思想与反帝内涵的关系,以及这一思想与实际主张不同的缘由是什么?其原因,除了以往所认为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之外,这一时期中外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何种影响,等等。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解析此类问题,或许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革命派的对外观念和主张,对全面了解其思想理论也不无裨益。

对于辛亥时期列强各国的对华方针,主要国家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和政策,学术界作了较充分的探讨,且时有新的见解,但仍有扩展和深入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学术界已打破政府和政策的传统视角,更进而涉入国际社会这一更为宏阔的范围。如辛亥革命与西方媒休和舆论、辛亥时期的西方对华民间外交、列强编造的“黄祸论”,等等③。这些论题更广泛地探讨了该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为进一步拓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反映了这一领域仍有广阔前景。不仅可继续探讨新的论题,即上述所提及的问题,仍有扩大的深入的余地。例如,西方舆论除了个案研究可以扩及到所有主要国家之外,还可进行总体透视和各国比较研究,由此可更完整地了解其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和看法。民间外交问题,除扩展个案和总体透视之外,还可进而关注彼与政府外交的相互作用和关系。“黄祸论”的研究亦可进一步深入,如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与各国对华政策的关系,等等。即使是研究较为充分的传统论题,通过转换视角和挖掘资料,亦将会有新的发现。

中外条约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是检视中外关系格局变动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背景,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通过八国联军之役订立的《辛丑条约》,在整个不平等条约体系中,具有与其他条约大为不同的独持地位和作用,奠定了辛亥时期中外关系格局的基础。从中外条约关系的长远历程和发展态势来看,这一“压轴”之作“集不平等条约之大成”,是“束缚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总体”。学术界有关该约的研究,主要是从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角度进行考析,对其与中外条约关系的相互关系,包括其产生背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其影响,以及这一时期和此后中外条约的变化及特点等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该约巩固和强化了既有的条约关系,加强了列强不平等的对华关系基础,为这一关系的“长治久安”及其进一步扩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由该约确立的中外关系新格局,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背景,此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与此有着紧密的联系。除革命发生的原因之外,诸如革命的理论纲领,策略方针,革命党人的思想主张,等等,均不同程度地打上某种烙印。对此进行细致的和多角度的探讨,无疑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革命的面貌。

该时期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方针,以及与内政变革的关系,是一个较为薄弱的领域。此不仅是中外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且与辛亥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往多以陈天华的“洋人的朝廷”之说为据,认为清政府对外国列强服服帖帖,毫无反抗意识,已“彻底投降”,或“完全投降”,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已有学者注意到这一看法的偏颇,对此作了新的探讨。如认为清政府“同帝国主义也有矛盾,有争执,甚至可以说有斗争”④;近年亦有学者对“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作了新的解释⑤,或对清政府在修约交涉中所作努力作了探讨⑥。但总的来看,对这方面的探讨仍嫌不足,还存在诸多深入的空间。论者多注重于清政府没有放弃对列强的抵制,而较少剖析这种抵制的变化及其特点,尤其是忽视从长时段的视野分析清政府对外方针或政策的演化。在条约关系得以巩固和强化的中外关系格局中,清政府所遭受的条约束缚和承担的国际义务压力更为沉重。同时,清政府的对外观念及其内部的政治格局也发生重要变化,由此影响到其对外态度和方针。上述种种变化,致使清政府在对外问题上出现了新的趋向,其抵拒列强和不平等条约的方略具有不同于此前的特点。对这些新的动向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的中外关系,而且可进一步深入认识辛亥革命的背景。

作为近代中外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民众反侵略斗争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术界作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观察视野仍存在某种程度的局限。长期以来,对于涉外民众运动,多从反侵略的角度评述,往往忽略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及其演变。从整个晚清乃至整个近代来看,民众运动经历了从简单粗暴到理性平和的过程,义和团运动之后则是重要的转折时期。20世纪初年发生的抵制美货和收回利权等运动,具有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态势,影响深远,反映了民众运动的新趋向。尽管学术界对此作了某种程度的个案探讨⑦,但仍存在继续探讨的余地,除了从整体上解析民众运动的变异之外,对某具体个案亦可从新的视角探寻其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就前者而言,辛亥时期民众运动的总体特点及其发展方向,即所谓“文明排外”的概况及其对中外条约关系的影响;就后者而言,各个事件在抵拒不平等条约问题上的法理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等,均可进一步深入探析。这些事件虽仍属于反侵略的范畴,但与此前相比,其理念和目标,手段和策略,影响和结局,均迥然有异。这个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传统的盲目排外式的民众斗争,正向近代民众运动即所谓“文明排外”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曾绵延不绝、愈演愈烈的反洋教斗争,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变化,甚至逐渐走向消沉。学术界虽然对某些个案作过较详细的研究,也有学者从总体上对其性质和作用,以及“趋于消亡”的原因也作过一定的探讨⑧,但从这一斗争在近代社会的重大影响,以及在中外关系的重要地位来看,现有研究远远不够。诸如这一时期反洋教斗争的总体情况,变化规律,手段方式等等,与以往有何同异及其原因,均可进一步探讨,由此可更深入地揭示辛亥时期民众运动的变化。作为社会危机的晴雨表,民众运动不仅对中外关系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且与革命运动的兴起及其进展密切相关。除了加剧社会危机之外,其新的态势在思想理论和斗争手段方面,给勃然兴起的革命运动,尤其是革命党人的对外方针产生什么影响,仍值得深入思考。

此外,辛亥时期思想文化的变化,与此时期的中外关系格局的关系,亦有深入剖析的必要。如国粹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一般笼统地认为,“是对于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贩卖奴化思想的抗议”,“是鉴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弊病而产生的困惑”,“还在于民族危机的严重”⑨,等等。又如对此时期兴起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多从清政府统治的“极端腐朽与黑暗”,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等内部因素寻找根由⑩。即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寻找原因,也概而言之,认为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而“激起了新型知识分子的普遍不满”(11)。这些看法揭示了基本原因和总的态势,但对这些思潮与这一特定时期中外关系的变化,缺乏具体的剖析,相应地对相关内容的探析亦有所忽略。再如,学术界对此时期的民族主义作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探析,尤其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讨论会提出了一系列论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认同及其主权意识。这些探讨深化了对近代民族和国家观念、主权意识等问题的认识,但仍可从该时期中外关系演变的角度作进一步的讨论。无庸置疑,这些观念的产生与演化,与中外关系密切相关,除了总的趋向之外,与某一具体的环境背景亦不无关联。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已越半个世纪,至辛亥时期,民族、国家等观念意识更具有了近代的内涵,且出现各种相应的政治主张,其原因何在,有何特点,对以后此类观念的发展和演化有何影响,等等,仍值得深入讨论。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仅从思想史或观念史的角度,难以解析清楚,需要进行多维考量,而中外关系则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甚至是至为重要的视角。此外,在思想文化领域还有着诸多与中外关系的变化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论题,需要进一步挖掘。例如,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同时,媚外与惧外意识的滋长亦是一个重要现象,需要深入探讨。

以上所举,只是荦荦大端,在这些大的枝干下面,还可伸出无数枝叶。其他如中外交涉、地方外交、外交体制,立宪派人和社会各阶层的对外观念的变化,以及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中外关系,辛亥时期的外交遗产对民国的影响,等等,均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除研究视野和角度之外,还需要加强理论探讨和资料整理,为此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外关系的相关问题,涉及国际法、国际政治和外交学等学科,汲取和借鉴这些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有助于更深入解析这些问题,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中外关系的趋向及特点。资料方面,亦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诸如中外外交档案、报刊文集、时人著述等等文献,需要进一步收集整理,为研究者提供便利。相信随着研究视野的拓展,理论探析的深化,资料文献的挖掘,这一领域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注释

①李时岳等:《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一些问题》,《江汉学报》1961年第4期。

②尚明轩:《孙中山与废除不平等条约》,《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张建华:《孙中山不平等条约概论》,《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李育民:《中国废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③学术会议组:《“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④张振鵾:《清末十年间中外关系史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2期

⑤王开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新解》,《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⑥李永胜:《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如[韩]金希教:《抵制美货运动时期中国民众的“近代性”》,《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王立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抵制美货运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马陵合:《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等。

⑧如赵树好:《教案与晚清社会》,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周萍:《试析20世纪初晚清教案趋于消亡的原因》,《历史教学》2002年第8期等。

⑨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64-666页。

⑩吴雁南等主编:《清末社会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90年,第428-429页。

(11)黎仁凯:《近代中国社会思潮》,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8页。

责任编辑梅莉

猜你喜欢

清政府辛亥革命条约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全面解读《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