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功能性深叶良性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36例
2011-04-08侯彩风
侯彩风
(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口腔科 山西 太原 030053)
良性腮腺浅叶肿瘤是腮腺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上主要是手术切除。传统术式都采用主导管结扎切断,让深叶腺体逐渐自行萎缩。为保留腮腺深叶功能,我们在36例患者腮腺浅叶及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主导管与深叶的连续性,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25~81岁。病变部位全部位于腮腺浅叶,肿瘤大小约1cm×lcm×0.5cm~5cm×5cm×3cm左右,病程1~20年不等。经病理证实,腮腺混合瘤24例,乳头状囊腺瘤8例,囊肿2例,淋巴结核2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传统式翻瓣后,先找出面神经下颌缘支或找出主导管,然后向后分离,术中尽可能避免损伤主导管外壁。在分离中可见许多分支导管,术中应仔细地给予断离结扎。腮腺浅叶肿瘤切除及面神经解剖与传统手术方法类似[1]。注意主导管在进入腮腺浅叶前内侧约0.5~1cm处分为两大支,一支进入浅叶,有的浅叶。又有两支呈分叉型,另一支进入深叶。在进入浅叶主干给予切断结扎过程中,尽可能离进入到深叶主干远一点,避免造成管腔狭窄。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25岁,左侧耳前肿物不伴疼痛4年来我院就诊。B超示:左侧腮腺实性肿物。以“左侧腮腺混合瘤”收入院。查体:左侧腮腺浅叶后下方可触及约2.5cm×2.5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与皮肤无粘连,活动度尚可,无触压痛,无面神经症状,全身情况良好。在全麻下行左侧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总导管及腺体深叶,术后行7天适度加压包扎。未服用抑制唾液分泌药物,7天后拆线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伤口愈合良好,腮腺区无明显凹陷现象,无任何并发症。并行左侧腮腺造影,用40%碘油从口内导管口注入1.5mL,患者自感左侧耳前区胀痛,可见此区明显隆起。造影后2天左右此区胀痛感基本消失。X线显示,主导管与腮腺深叶分支相连,深叶导管分支分布较均匀。
3 讨论
腮腺区肿瘤类型多样,适应证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能否保留主导管及深叶,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其中包括腮腺造影,而且术中应做冷冻切片病理证实为良性方可按此方法手术。本组36例均经术中术后病理证实的。此外,术中发现如果在腮腺浅叶深面的良性肿瘤过大,深叶及深叶导管干因长期受压,有的会出现腺体萎缩和导管干变形拉长现象,这些可能会影响深叶功能。与传统的总导管切断结扎相比,术后加压时间短,组织肿胀反应轻。常规术后加压主要起到止血、防止残留腺泡分泌涎液积聚及断离分支导管涎液排出在创面上形成涎瘘,加压时间常在14天左右,术后第3天起面部肿胀较剧,持续近1周。采用此手术方法,术后只需适度加压7天,面部肿胀轻。在36例中,只有1例因年龄较大,患高血压面部肿胀较剧。可以认为,腮腺区术后出现肿胀主要原因有:①不适当的加压使皮瓣及颌周静脉包括面前面后静脉回流受阻。②总导管断离所致淋巴静脉回流受阻。有学者研究认为,腺体集合静脉常常是沿着腺导管,有许多淋巴管绕着腺内大导管[2]。由此可见,保留总导管和深叶连续完整性,也就保证了某些静脉及淋巴管回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当前外科保留医学角度来看,保留深叶及总导管连续性的临床意义在于,病灶切除干净的同时尽可能考虑到功能保留。从术中观察到深叶腺体大的只有浅叶1/3大小,但仍有一定功能。人的腮腺在老年期变化最明显,有25%~50%腺细胞被脂肪组织和纤维性结缔组织所代替[3]。保留深叶功能就可以延缓出现口干症,起到一定的生理功能。
[1]上海第二医学院主编.口腔领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490
[2]郑麟蕃,胡郁斌,吴奇先,等.口腔医学的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22
[3]戎诚兴.生物科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理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