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治·斯坦纳阐释理论解释王佐良《西风颂》的翻译过程

2011-04-08陈亚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斯坦纳阐释学雪莱

陈亚东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430)

乔治·斯坦纳阐释理论解释王佐良《西风颂》的翻译过程

陈亚东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430)

《西风颂》是英国诗人雪莱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中文译者众,当中数王佐良的译文无论在韵律上还是意象上都翻译得较为出色。对王佐良翻译的《西风颂》进行分析的论文很多,但皆从诗学的角度分析,论文试从阐释翻译理论的角度来解构王佐良翻译《西风颂》的过程。

乔治·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王佐良;《西风颂》

一 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介绍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或哲学。哲学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总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阐释的主体(读者或接受者)还是客体(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因此有其无法消除的历史性。”[1]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偏见,而所谓偏见是指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所给予的一种判断。在传统阐释学中,偏见是阐释者应尽力克服的,以达到对文本客观的理解;而哲学阐释学则认为,偏见是理解的前提条件,“任何人在进入阐释过程中都不是如同一块白板,他/她肯定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传统、文化意识、道德伦理等进入阐释过程中去。”[2]

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他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在他的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提出了一种描述文学翻译过程的模式——阐释的运作,把翻译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信赖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是有意义的,而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侵入”的目的便是“吸收”,但在“吸收”过程中难免丧失译语本色,因而此时“补偿”就显得非常必要。

不难看出,斯坦纳的翻译步骤无一不强调译者的能动性。首先通过审美判断选择翻译文本,然后表现出译者兼具读者和阐释者两种文学身份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判断、情感、想象等文学能力,解读原语文本中的空白;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在语言转换过程中,面对如何再现原作的思想信息、审美信息和语言风格,如何传达异域文化的意蕴,译者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其文学创造性也达到最大值。最后译者要尽力恢复译作与原作的平衡。

二 基于斯坦纳的阐释理论解构王佐良《西风颂》的翻译过程

王佐良在诗歌的创作和翻译上深受西方诗学观的影响。他在1947年便赴英国牛津研究英国文学,因此他对英国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研究十分深入和独特,这从其著作《英国诗史》中可见一斑。在《英国诗史》中,他对雪莱(P.B.Shelley)的研究不可谓不深入,这为他对雪莱写的《西风颂》的阐释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使他能全面深入把握雪莱诗歌里的意象所“言”的“志”。下面笔者将从斯坦纳的阐释理论的四步骤来结构王佐良《西风颂》的翻译过程。

(一)信赖

信赖(Trust)乃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里面翻译过程的第一步。“信赖”是指根据以住的经验,译者相信待译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说道:“All understanding, and the demonstrative statement of understanding which is translation,starts with an act of trust.”[3]从文学阐释学角度看,任何译者在翻译阐释活动中,都有一种先验的“信赖”,相信文学文本中“存在意义”。这种信赖一方面是基于人类的实践经验,而另一方面,它也在理论上为文学翻译的可行性打开了一条通道,为人类都有理解的满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是有意义的。诚如斯坦纳所言,这种最初的信赖往往要面对他十分不利的,甚至充满敌意的抵抗,这些都是来自原文文本的抵抗。这给译者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和困难,难以轻易接近原文意义。

在王佐良还在清华就读时,他的老师、英国诗人William Epson激发了王佐良对于诗歌的兴趣。在大学时期就以庭展,竹衍等笔名多次发表自己的诗歌作品。这种兴趣到他去到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时发展更甚,他迷上了英国浪漫派的诗,迷上了彭斯,华兹华斯,布莱克,当然还有雪莱。他对《西风颂》的信赖正正是源于此。然而,这种信赖要遭受抵抗:雪莱的《西风颂》很难理解,甚至连王老自己也说“对原诗的理解始终是翻译中的最大困难”。由于时空不同,王佐良对原诗的理解不可能与雪莱写诗时的初衷一致,这种抵抗是无奈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傅勇林在《语言与翻译》1991年第3期的《词源、阐释与翻译——兼析王佐良先生译“西风颂”》一文中,从词源学角度让我们见识了王佐良先生理解上或许出现的偏颇,也让我们见识了译者对原作的信任所要遭受到的残酷的抵抗。

傅勇林认为原诗的中心意象是“spirit”,西风(West wind)便是这种spirit,因此所有诗中与spirit在词源学上有关的词都意指 spirit。他进一步解释,spirit源自拉丁语spiritus,意思是“wind, breath, soul”,而原诗中第一句“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中的breath实质指称的是 spirit。而王佐良的译文“呵,狂野的西风,你把秋气猛吹,”中,把breath变译为“吹”,在傅勇林看来,是“只做到了静态表层阐释……无法进入译文提供的符号世界。”[4]他认为这句若译为“不羁的西风哟,你这深秋的精灵”更为妥当。由此可见,原作对译者对它的信赖的抵抗是无情的。但译者仍需要进一步阐释,它便需要暴力侵入。

(二)侵入

侵入(Aggression)是理解的第二步。“侵入”就是“侵占与发掘”。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两种思想意识之间的冲突,因而,“…understanding, recognition,interpretation are a compacted, unavoidable mode of attack.”[3]众所周知,文学翻译是语言、文化、历史、政治,以及社会等因素交织与碰撞的综合体。一方面,不同语言系统、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另一方面,围绕文学翻译活动,这些元素也难免会相互冲突,产生矛盾。矛盾冲突必然导致各因素之间相互“侵犯”。斯坦纳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暴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对原作研磨消化的过程,若从这个比喻来看,的确很暴力。译者需要敲碎原文作者,原文,来对此更好地阐释。王佐良对雪莱和《西风颂》的研磨消化,从其著作《英国诗史》中可见,是十分详尽的。他认为雪莱“对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深有所感”,“几乎是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要作哲理性的思考”而且“善用形象”[5]。这种对雪莱深刻的理解也为他对《西风颂》的理解奠定了基础。他脑中的雪莱是抗争的雪莱,是革命的雪莱,大恨残暴。因此他翻译的《西风颂》也在有意无意间夸大了西风的力量。例如原诗第十一句“(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他翻译成“驱使羊群般的蓓蕾把大气猛喝”,添加的一个“猛”字便可看出这一点。原诗并没有详述 feed的力度,但译文中却增译了“猛”,这是王佐良对雪莱的和对诗中西风形象的侵入后得到的结果,他认为雪莱的抗争精神会注入到西风当中,西风的形象应当是犀利勇猛的。这个增译的“猛”字便是王老对原诗的理解的结果。

(三)吸收

阐释翻译的第三步便是吸收(Incorporation),这一步是译作的表达阶段,是将原作的意义和形式移植到译文的语言中去,其结果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同化或是异化。这是因为,就文学作品而言,“The import, of meaning and of form,the embodiment, is not made in or into a vacuum. The native semantic field is already extant and crowded.”(314)而且,无论naturalization的程度有多高,译作将无可避免地重置原作的结构。

《西风颂》原诗用的是但丁三行体,音乐性强,格律优美。这首诗每章14行,5个诗节,其中4个3行诗节,一个双行偶句的,按3,3,3,3,2的顺序排列。韵脚为aba,bcb,cdc,ded,ee,每个诗行 5个音步,基本上属于抑扬格。全诗共5章,每章的格律都一致,优美流畅且节奏感强。王佐良在翻译诗歌时倾向于保留原诗的格律,亦即形式。他在其著作《翻译:思考与试笔》中提到:“从翻译本身来说我自己想要努力做到的,首先第一条是:以诗译诗。”因此,王佐良坚持用诗歌的形式来翻译诗歌,且坚持保留原诗的格律。例子如下。原文:

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译文:

你激荡长空,乱云飞坠

如落叶;你摇撼天和海,

不许它们像老树缠在一堆;

可以看到,原诗三行,译诗也三行。原诗韵脚是aba,译诗韵脚也是aba。王佐良竭力保留韵律。但英文和中文毕竟是两种不同系统的语言,不能原原本本吸收。从上面例子也可见,原诗的意象Heaven and Ocean本在第三句,但王佐良在翻译时把其移往第二句,除了押韵的考虑之外,也有中文句子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的惯性思维的考虑。

这便是吸收,例子可能很简单,但却真实反映了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译者吸收的过程。王佐良在译诗中对原诗的吸收的痕迹随处可见,他对意象和韵律尽最大限度的保留,但由于中英文的差异,王佐良不可能完全照搬原诗的一切,他要照顾译文读者,要为不能搬过来的东西找平衡,这就到了最后一个步骤:补偿。

(四)补偿

成功的译文不仅要求原文和译文之间形式对等,更重要的是要达到意义对等,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为维护原有平衡,必须进行补偿。“补偿”是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指对先前出现的译文失衡现象的恢复。译者出于“信赖”,选择了待译的文学作品,这本身无形之中就抬高了作品的地位,使翻译失去平衡。暴力的“入侵”和“吸收”也一定会使原作的意义有所失。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对译文做出补偿(Compensation)。

在王佐良的译作中可见补偿因文化差异而删去的原作的文化因素。例如,原诗第 32句 Beside a pumice isle in Baiae's bay中的pumice isle和Baiae’s bay,王佐良分别把之译为“石岛”和“南国港”。Pumice isle是那不勒斯附近一个由火山灰组成的小岛,而Baiae’s bay则是Campania省海岸那不勒斯港西部的一个港湾,皆是地中海傍的景物,也出于意大利的南部。王佐良考虑即使直译,中文读者也不会知道其地理位置,直译并无意义,于是干脆拿去,再用石岛和南国港来补偿。姑勿论补偿的效果好与差,此做法便是补偿的一个明证。

三 小 结

本文并不想评价王佐良《西风颂》的译文的良莠,只想借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解释王佐良的翻译过程,并从中又验证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的翻译过程四步骤。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斯坦纳抽象语言下的此四步骤,也能更好地理解王佐良阐释翻译《西风颂》的过程。

[1]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10.

[2]耿强.阐释学翻译研究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80.

[3]George Steiner.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12,313.

[4]傅勇林.词源、阐释与翻译——兼析王佐良先生译“西风颂”[J].语言与翻译,1991,(3):55.

[5]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285,290,293.

(责任编校:张京华)

The Process of Wang Zuoliang’s Translating Ode to the West Wind under George Steiner’s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CHEN Ya-do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30,China)

Ode to the West Wind is the most famous work by English poet P. B. Shelley. Among its many Chinese renderings,Wang Zuoliang’s stands out in rendering either the forms or the images of the original. Papers on Wang’s translation can easily be found, but almost all of them 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et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Wang’s translating Ode to the West Wind under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George Steiner;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Wang Zuoliang; Ode to the West Wind

I106

A

1673-2219(2011)01-0175-03

2010-10-10

陈亚东 (1983-),男,江苏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斯坦纳阐释学雪莱
实际生命的阐释学处境
——关于海德格尔的“那托普报告”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Faster Approximation for Rectilinear Bottleneck Steiner Tree Problem
一诺三十年
雪莱一诺三十年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