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现状及其优化途径

2011-04-08李玉翠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李玉翠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现状及其优化途径

李玉翠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学生的纽带,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素质。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冷静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优化途径。

高校;学生党支部;长效机制

高等学校的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单元,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学校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中党的生命力和党的先进性。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新历史时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还存在不少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力图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长效优化机制。

一 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改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1]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党的基层组织在落实党的各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就没有整个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高校学生党支部是由大学生党员组成的学生群体,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而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组织力量。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进一步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充分发挥基础堡垒作用的现实需要。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说,关键在人。”[2]能否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优秀接班人,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还要努力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自觉投身到祖国建设的实践中去。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优秀人才、领导人才、专业人才的集散地,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关系到我党是否有高素质接班人的生存大计。学生党支部要为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提供锻炼机会、铺就发展平台。钱学森、江泽民、朱熔基、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无不是从学生党支部中走出来的优秀接班人。东欧巨变的教训时刻警醒着我们,共产主义培养的青年必须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不是掘墓人。搞好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就为我党把好了极为重要的一道关。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3]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不断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思想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4]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抓学生的党建工作,就是抓住了整个工作的龙头,抓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实际上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四)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推进优良校风、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要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需要有良好的校风、学风作保证。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除了进行严格合理的行政管理和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外,还必须在专业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学生骨干的榜样带头作用。党组织通过对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的积极培养、及时吸收和教育管理,有利于在校园内营造和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以学生党员优良的学习成绩、良好的个人品行、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为同学乐于奉献的精神来感染、教育周围的同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全面成长中的模范作用,在实际工作的带动、组织和服务作用,在沟通和联接学校领导、教师与广大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带动一片”的龙头功效,从而推进整个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

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导致定位不准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有些高校把工作重点仅仅放在一些“指标”的建设上,盲目追求“英语过级率”、“计算机过级率”、“考研率”、“毕业率”、“就业率”等等,把育人仅仅看作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些高校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直接参与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对思想教育工作定位不准,对学生党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真正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置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上来对待,认为学生党建工作能应付过去就行,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行动上对学生党建工作不够用力,导致学生党支部组织松散,往往只注重组织发展,不注意培养和教育、管理。对学生党员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少,特别是需要经费开支的活动开展得更少。对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等课题,不积极思考,不及时落实,执行政策往往满足上面开会,下面也开会,工作生搬硬套,使学生党组织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结构体系设置不合理,导致工作不实

《党章》规定,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目前,各高校往往存在预备党员多,正式党员少;高年级党员发展多,低年级党员发展少的问题,所以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往往是以专业、年级为基础,常常设置为专业学生支部、高年级学生支部、低年级学生支部或数字序号支部(如学生一支部、学生二支部)等,支部成员人数众多,是典型的“大”支部模式,支部书记不少由缺乏党内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兼任或者刚转正的学生党员担任。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党建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有些支部领导威信不够,领导力不强;有些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对学生要求不严,管理不够,对党内外思想了解不深,分析不透,组织生活走过场;系统性不强,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非党员之间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相对较弱;党建工作与团建工作部门分割,团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等等。

(三)工作队伍配备不健全,导致领导不力

健全齐备的工作队伍是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保障。周济同志在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5]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采用的是一种由(院)系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政治辅导员参与的工作模式。不过,这种模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是数量上严重不足。教育部规定,高校应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学生辅导员,但有些高校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学生辅导员在面对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任务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细顾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和教育管理工作。二是素质上参差不齐。部分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同志政治理论水平不够强,个人品德修养不够高,科学文化素养比较差,业务知识不熟悉。三是机制上保障不力。一些学校对于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不重视,责、权、利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激励、培养、考核机制,导致一部分工作者工作不安心,认为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同志相比低人一等,没有地位,没有前途,故想方设法早日跳离党建工作岗位。这些,势必影响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优化和作用发挥。

(四)支部成员质量不够高,导致影响不显

有的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不够科学,组织发展标准不严,教育管理不到位,组织生活缺乏创新和活力。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存在重发展、轻培养的倾向,发展标准不够严格,导致党员在同学中缺乏威信。入党后,对于党员的后期教育和培养也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尤其是缺乏有效的评鉴奖惩手段,致使一部分党员入党后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维护好自己的党员形象,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甚至出现党性修养退步的现象。这样就导致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以及在校园活跃的各种群众性社团活动中,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党员群体积极向上的整体形象也不突出,基层党组织影响力不显。

(五)外部环境影响多元化,导致困难加大

随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如何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先进性教育,需要创新应对;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随着改革向纵深层次推进,出现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就业形式等的多样化,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目标选择功利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和人生价值趋向的矛盾性等新的变化,如何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需要深入思考。另一方面,随着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学生社团、公寓寝室、互联网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场所,如何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在这些场所的模范带头作用,需要切实解决。这些无疑给我们的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增加不少工作难度。

三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优化途径

(一)突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领导机制

高校党委要把学生党支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专门部署,专项检查,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学生工作及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学生党建工作;建立校党委委员联系院级党委责任制,加强高校党委对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构建高校党委、院(系)党委(总支)和学生党支部工作相互衔接的责任体系。高校党委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宏观管理,加强领导,完善规章制度,提出工作规划和目标;院(系)党委(党总支)认真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规划和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和培养发展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和学生党支部建设,优化本单位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党支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良好格局,开创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管理机制

管理是育人的重要手段,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保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6]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2]只有以制度作为保障,形成有效的学生党支部管理工作机制,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教育、组织发展、作风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谈心和汇报思想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工作督促检查和评价考察制度等等,使支部建设和党员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使支部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二是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再好,如不执行就等于虚设,因此学校、院系、支部要逐级监督和考核,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自育机制

近年来,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我行我素以及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时有出现。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成为工作对象,更要让他们成为我们在开展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建立学生党员密切联系学生群众的机制和建立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督导机制,在党员中形成一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政治上进取、学习中带头、活动中表率、服务于同学”的自我暗示心理,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学生有事找支部,支部关心和体贴学生,群众把组织当作依靠”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三自”作用,变“要我做”的被动状态为“我要做”的主动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

(四)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激励机制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需要激励,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激励更显重要。好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发挥组织的更大优势,而且还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组织中来。因此,我们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给学生党员引路子、提要求、讲责任、压担子,强化外在约束与督促;同时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学生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满足学生党员合理正当的需求,帮助学生党员实现自我价值,关心学生党员和关注学生党员利益,形成一套相应的学生党支部与学生党员参与、评比、竞争等措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并将这种内在的、更强烈、更持久的积极性转化为更加积极勤奋学习、工作的行动,促使他们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4]江泽民.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6-16.

[5]周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在第十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3-10-29.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G641

A

1673-2219(2011)09-0103-03

2011-01-20

李玉翠(1979-),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