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心理和谐之道分析

2011-04-08贺争平唐天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外物本源老子

贺争平 唐天勇 唐 瑞

(1.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2.四川音乐学院 现代器乐,四川 成都 610021)

老庄心理和谐之道分析

贺争平1唐天勇1唐 瑞2

(1.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2.四川音乐学院 现代器乐,四川 成都 610021)

老子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谐之道,主要体现在“归根曰静”的心理和谐指导原则,“无为”至天下治的心理和谐通达之道,返朴归真的心理和谐价值旨归,心无所待的精神绝对逍遥境界以及心理和谐理想人格化身——“至人”。这些宝贵的心理和谐之道对于我们培养心理和谐人格,实现心理和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老子;庄子;道;心理;和谐;至人

一 “归根曰静”:心理和谐的根本指导原则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这里“一”是浑然未分的统一体,二即天地,[1]P21三即阴阳之和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先产生混沌未开化的统一体,这个混沌统一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激荡交冲而形成各种新的和谐事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是说万物都离不开阴阳,都是阴阳结合体,阴阳相互交感激动而产生新的和谐体。这里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和谐万物产生的本源,人的和谐心理也由此产生,或者说物质决定精神,道所产生的和谐的物质也就决定与产生和谐的精神与心理,“道”也是人的心理和谐之源。既然“道”是万物与人的心理和谐之源,为了达致心理和谐,需要不断向产生心理和谐的生命源流也即“道”不断的靠近与契合。所以《老子•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里的“根”即“道”,[2]P179这里的“复命”陈鼓应注解为复归本原。[3]P36其实是复归和谐的本源。老子认为纷纷纭纭的万物,都将返回它的“道”之本根,复归于道境就是回到了虚静的状态,回到虚静状态就是回归到本源(也就是和谐的本源),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认识到这种规律就是明智的,否则,不懂得这个规律而轻举妄动,必将导致危殆。这里老子给我们描绘了天道和谐的路线图,即:物芸芸—→道—→虚静—→复命(返回和谐之本源)。学者陈鼓应说:“老子认为本根就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归根曰静’)。”[4]P32复归至“道”,其实就是回归“道”之虚静的状态,由此天道和谐之实质实现之路线为:物芸芸—→静(虚静)—→复命(返回和谐之本源)。由此天道和谐之路线向下落实到人的心理层面,以实现人的心理和谐,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和谐路线图为:心纷纭(产生各种痛苦之心念纷纭)—→静(内心虚静、清静)—→复命(返回心理和谐的本源)。依此心理和谐之路线,如果自己的心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那么人的内心躁动与不和谐,都能够“归根曰静”,也就是说能够回归于心的清静,从而“静曰复命”,即回归了清静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内心的本源——心理和谐。

“静”是内心获得和谐的缘由与关键,所以老子极为重视“静”并多次论述“静”。老子说“静为躁君”(《老子•二十六章》),认为清静为躁动不安的主宰。在那种物欲横流的时代,诸侯们为着各自的私利而相互征伐,下层百姓又为着一己之私而发挥智巧伪诈,使人的心理一刻也不得安宁,老子为此而疾呼:“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老子•十五章》),这里老子反问说谁能在污浊之中保持清静而慢慢的清明呢?正因为“静”是和谐的缘由与关键,保持清静就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所以老子高举“静”的旗帜主张:“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认为清静是天下的正道和真理。老子“归根曰静”的指导原则,告诉我们内心获得心理和谐,就要时时保持虚静以至清静,同时也告诉我们:任何复杂心理纷扰与痛楚等心理不和谐都可以通过虚静内心而复归心理和谐,这给我们达成心理和谐指明了原则与方向。

二 “无为”天下治:心理和谐的通达之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有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4]P23整个道家哲学也都是由“道”向下落实而展开的。“道”对万物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一章》)也就是说道对万物有生养之功,却并不居功自傲。正因为如此,老子又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认为立下功业就应该含藏收敛,这就是天之道。

由此天之道落实到人为之道就是要“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三十七章》)对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胡适有过论述:“道的作用,只是万物自己的作用,故说‘道常无为’。但万物所以能成万物,又只是一个道,故说‘而无不为’。”[4]P40这里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法自然”的,王侯如果能够持守“无为”,天地万物都将会得到自我化育。“无为”,既是天道之为,同时又是“道”向人生层面落实之“无为”,持守“无为”,便能够与天道相符合,天下将会大治,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三十九章》)认为天地凡是得“道”的,都将会变得大治与安定。

由于“无为”是对“道”的落实,坚持“无为”就是坚持与持守“道”,所以庄子说:“无为可以定是非。……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庄子•至乐》)这里,庄子阐述的“无为”对天地的作用其实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对天地的落实。“无为”而至天下治,人的心理和谐在天下大治之下得到挺立与实现。不仅如此,“无为”本身是人的心理和谐的实现之道。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主张世间有所谓太多的是是非非,纷繁复杂,让人心理不堪其扰,不如以一种超脱尘世、远离是非的不加任何评判的“无为”之心来观照它、面对它。所以庄子又说:“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陈鼓应阐释为:“所以圣人不走这条路子,而观照于事物的本然,这也是因任自然的道理。”[3]P71因任自然,不刻意去追求,心地超然,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观照之心,从而时时保持安适与和谐,心理不和谐状态就会消解。

三 “返朴归真”:心理和谐的价值旨归

“名位实足以引起人的争逐,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图。名位的争逐,财货的贪图,于是巧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就层出不穷了,这是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9]P89对此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老子认为人要回归淳朴、寡欲,也是医治天下相争与混乱的“药方”:“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三十七章》)主张当人的贪欲将要萌发时,就用无名的真朴来遏制它,用无名的真朴来遏制,贪欲就不会再激发,人心就会逐渐归于清静,这样天下将自会归于安定。

老子深知上层统治阶级正因为放纵自己的贪欲,追求感官的刺激,从而使心灵激荡不安,老子警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老子认为追求感官的享受最终会让人感官灵性斫伤而导致内心的伤痛。老子主张要“虚其心”;“弱其志”,也即减少自己的贪欲,不要过分追求欲望的满足,这样心理才会获得轻安。为了将人们的贪欲扼杀于萌芽之中,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十九章》)提倡人应该绝弃圣智、伪诈、巧辩的文饰,不断回归少私寡欲的生命的本真,从而摒弃人生的纷扰,消除人生患累。

老子还认为,贪欲的生起都是由于要满足与照顾自己的非本真之身而生起,“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这里“贵大患若身”之“身”即为无知无欲的本真之身,“为吾有身”之“身”即是有智有欲的非本真之身,也即世俗之身,这句话意思是说,为什么我们会有大患,这是因为有此世俗之身,因此,为了避开祸患,只有弃此身,进而贵无知无欲的本真之身。[5]P320—321

总而言之,在老子看来,由于有着欲望和贪念,所以才会生发无穷的争斗与痛苦,为了改变与消除这种痛苦,老子主张要做无知无欲的淳朴之人。不仅如此,老子还主张在去除欲念的基础上,思维也要回归愚痴淳朴状态,如《老子•二十章》说:“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认为人要保持“昏昏”、“闷闷”、“顽且鄙”的淳朴思维状态,这样,人的心理由于对事物不再进行分别好坏和得失而产生有喜怒哀乐之心理跌宕,心理就会宁静与平和。

四 心无所待:精神逍遥之境界

“庄子认为人生之所以受压迫,不自由,乃由于自己不能支配自己,而须受外力的牵连。受外力的牵连,即会受到外力的限制甚至是支配。这种牵连在庄子称之为‘待’。”[61]P237—238庄子认为要摆脱压迫与外力的牵连、支配,就要无待。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乘天地之正”,郭象注为:“即是顺万物之性也”。[7]P9冯友兰说:“盖一切之物,苟顺其性,虽皆可以逍遥,然一切物之活动,皆有所依赖,即庄子所谓‘待’。”“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8]P184正因为如此,庄子才会有着精神之逍遥:“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庄子•徐无鬼》)

“人所以不能顺万物之性,主要来自于物我之对立;在物我对立中,人情总是以自己作衡量万物的标准,因而发生是非好恶之情,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自己也会同时感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挂,滞碍。”[6]P240物我对立取消了,内心没有了对外物的欲念与贪求,从而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内心也就无所挂碍,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彼且恶乎待哉”。要取消与外物的对立与牵制,达到精神的自由与逍遥,就须要自己不被物欲所主宰,自己去决定自己,在庄子的眼里,就是要“独”,也就是要处于老子所描述的那种“独立而不改”的道境。[6]P238《庄子•在宥》说:“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矣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为至贵。”认为主宰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奴役,做物的主人而不是做物的奴隶,这样他的精神境界可以自由往返于天地,遨游于九州,独来独往而不受任何影响与牵制,这种到达“独有”之境的人,是最可贵的。徐复观认为,这种不被外物所主宰自己决定自己的“独”,是无对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6]P239]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一不互相独立,互相牵连,互相困扰,如何能‘独’?于是庄子又提出‘忘’的观念。”[6]P239忘掉了外物的存在,忘掉了我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使自己从物欲的各种桎梏中解脱出来而无所待,这样就能见“独”。《庄子•大宗师》说:“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认为忘掉生死以至一切,内心就能够澄净清明,就能够见无所待之“独”,见“独”,就能超脱至不受拘执的绝对自由境界。庄子认为忘掉自己,忘掉外物,甚至要将忘掉物我之后所带来的内心安适也忘掉,即内心要去除安适之待,这样就能到达绝对的安适。《庄子•达生》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总之,庄子认为只有心无所待,即忘掉自己与外物,忘掉对安适的执着以去除安适之“待”,使自己不与外物相对立,就能够得到彻底的自由与心理和谐。

五 “至人”:心理和谐理想人格化身

一般来说,在老庄的眼里,理想的人格大体上有着法天贵真、少思寡欲、清静无为的内涵,经过这种内涵的修炼与充实,就能够获得快乐与幸福。老庄的理想人格化身在《庄子》中论述得最为详尽,庄子理想人格化身有:“真人,神人,至人,圣人,大人,德人”等。不过,从整个《庄子》的全文看,“他们都是‘同出而异名’,他们都是有道之人,是天人合一的典范。在他们的主观精神世界中,作为自我意识的主体与作为自然的客体是合二为一的,他们能够超越人间的是非,不以个人的是非为是非,也不以他人的是非为是非,而保持性命之真,应物而又“不以物累”,因此,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心灵的和谐与平衡。”[9]P147在这些庄子所描绘的理想人格化身中,最能表现庄子心理和谐理想人格的则是“至人”。庄子谓“至人”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里的“无己”,是说去除了有偏执的小我,让自己的灵性从形骸中脱拔出来,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也即“吾丧我”。由于至人“无己,便会无功,无名;‘无己’即工夫的顶点,亦即前面所说的‘忘’的工夫的顶点。实际上,还是虚静到了极点的心。”[2]P240

由于至人“无己”,所以庄子说至人“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认为至人已经虚掉了自己的所有欲望,能够体悟无穷的大道,游心于寂静之地,对事物只是保持着自己虚静的观照之心,而不会对他们有任何的执着,能够“胜物而不伤”(超脱物外而不为外物劳神伤心),由此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最大超脱与精神自由。至人由于“无己”而获得逍遥,所以也就没有任何烦恼,即使人生最大的生死问题都不能使他入心,庄子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庄子•达生》)

至人正由于“无己”而忘掉自我以至一切,所以能够“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这里的“初”就是本始,就是“道”,也就是心理和谐之源。“游心于物之初”也就是得道,就是游心于心理和谐之源,因此得道之人就是最快乐的人,而这种能够得到快乐之“道”的人,就是至人,“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田子方》)”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以上老庄心理和谐之道,必须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以便进行必要的扬弃。老子看到人与社会的不和谐与混乱的根源在于人的贪念所致,正因为人的贪念,人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脱离“道”,因而老子主张返朴归真,以与“道”相契合。老子认为人群要返归“道”以获得和谐,需要返回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形态,人也要返回到无知无欲的婴儿本初状态,以逐渐回归清静、和谐的本根状态。庄子更为极端,认为人只有忘掉自己,忘掉物我的分别与存在,彻底超离社会关系,以求“无所待”而通达绝对的精神逍遥与自由状态,并创设了得此至乐的至人的存在。老庄这种无视人与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本质,是注定有着历史的局限性的,也是难以实现的。但是老庄看到人的贪欲而导致人与社会的“离经叛道”,并导致社会与人的心理不和谐,因而提出人要法天贵真、少思寡欲的主张,要求减损欲望、淡泊名利、减少期待,这无疑对拯救社会时弊与达致人的心理和谐是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的。

[1]张岱.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1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长沙:岳麓书社,2009.

[5]韩林和.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詹石窗,谢清果.中国道家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B20

A

1673-2219(2011)09-0073-03

2011-05-23

贺争平(1955-),男,湖南祁东人,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唐天勇(1982-),男,湖南零陵人,广西民族大学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唐瑞(1980-),男,重庆沙坪坝人,四川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秘书。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外物本源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保函回归本源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物在吾心,心化外物”——赵开坤谈艺及他人的追忆与评述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
外物轻重
外物轻重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