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90年代的尘封记忆——浅析影片《钢的琴》

2011-04-08陈思羽谷光伟

剧影月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哥们桂林工人

■陈思羽 谷光伟

“这钢琴厂和钢厂虽然只差一个字,但差老鼻子去了。”女主人公秦海璐在影片中如是说。影片《钢的琴》所描绘的国企改革时代与我们现在的信息社会也是相距不久但是相去甚远。当下人的观念和心态早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以至于回看二十年前中国社会恍若穿越时空一般。当年工人阶级的心境和生活状态却已经从高速运转的信息社会中被抹消,化为滞留在一代人心灵深处的记忆残片。

《钢的琴》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故事。一群在国有企业改革初步探索中不得不洗去国有大型企业印记的“工人老大哥”,面对改革中的社会做出近乎执拗的回应,并在共同的努力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构。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工人阶层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周身散发着工业的味道,有着推进工业文明的热忱和坚信自己双手创造力的执着。主人公陈桂林是一名倒闭钢厂里流落出来的普通工人,眼看着曾经坚不可摧的工厂巨人沦为残废,连标志性的两根冲天大烟囱也即将被炸。陈桂林组织了一个民间小乐队,靠在殡葬仪式或者促销卖场上表演讨生活。紧接着生活中的危机就来了,先富裕起来的妻子提出离婚,并要求把女儿带走。女儿表示谁有钢琴就跟谁。于是故事分为两段,先是陈桂林到处找哥们借钱买琴。他的哥们都是工友,这群人都是随着工厂倒闭流落下来的人,都没钱,于是到处躲他。陈桂林借不到钱,只好横下一条心自己造琴。作为钢厂退下来的工人,陈桂林等人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钢铁,打算造一架钢的琴。这本身就是父爱力量下的伟大壮举。工友们没钱但是有手艺,全都聚集起来很仗义地跟着他完成“造琴大业”。影片处理得很高明,不管是观众还是陈桂林的哥们,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就算钢的琴造成了,陈桂林也留不住小女儿,但是,造琴的过程却完成了陈桂林和几个哥们自我价值的重塑。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价值观,孕育出我国工人阶级身上独特的机械美学。这一批担负着国企改革“阵痛”的老工业基地工人,和机器有特殊的情感联系。当年,许多工人宁愿选择要机器而不要补偿金,因为有机器就能生产,就能继续以工人的身份活下去。这是一份机械美学的执念。国内外的电影大多都是反映工业社会中机器对人的异化,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为典型代表,《钢的琴》与众不同,讲述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国工人对机器、对工业文明抹不去的信赖和热爱。当象征着工业文明的两根大烟囱被炸的时候,陈桂林等一批工人站在山头上,默默地送别自己前半辈子的生活。这一幕尤其震撼人心,站在山头上的工人们脸上没有大喜大悲,那是一幅站在时代边缘的基层工人的群像图。这份发自心底的真挚情感,来源于从小到大根植于心的有工业就有生存的信念。只要工厂在生活就有保障,心里自然就有依赖。在那个时代的独特背景下,工人们对工厂怀有绝对认同的“归属感”。影片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世界,将故事的时空还原到二十年前,带领观众重新体会当年的人生观。以现在的眼光回看当时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犹如洪流般拖动时代变革,身处其中的人们只能努力摸索着洪流中的石头前行以求生存,影片现实题材的意义一下子凸现出来了。

塑造群像式人物图景来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的心理状态是影片《钢的琴》的一大特色。影片中除了主角陈桂林之外,其余的角色如快手、胖头、二姐夫、季哥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形象丰满,各有特色。通常的电影习惯于采用重点刻画单个人物,并以主人公的命运发展为线索,以小见大,展现时代的风貌。《钢的琴》并没有将所要表达的东西浓墨重彩地锁定在一个人身上,影片中的次要人物个个生动鲜活,有血有肉,却不“抢戏”。影片通过刻画相同阶级不同性格的人,多角度重现了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导演张猛将各种元素拿捏得很有分寸,颇有大师手笔。主人公陈桂林是个无稳定工作靠搞个小乐队在社会上混饭吃的人,他身上带有底层小人物的痞气,他会在向人借钱时带块猪肉去讨好,也会在偷琴之前请大家喝酒吃饭拉拢感情,再乘着酒劲行动。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在面对生活的磨难时却能干出联合哥们制造钢铁钢琴的“壮举”来。他们全部的钢琴制造知识仅仅是一本俄语版的《钢琴制造》书。观众不禁要高呼,这个情节设计得太理想化了。但是这里的逻辑问题并不值得深究,《钢的琴》并不是纪实风格的电影,它是一曲中国工人的赞歌,赞扬的是被时代的大车抛弃的基层工人,面对生活顽强乐观的精神。片中钢的琴的制造旨在昂扬斗志,在冰冷的时代面前点燃一团希望的火焰。在刻画季哥这个人物时,影片塑造了一个带有黑老大色彩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老工友遇到困境时,同样放下手中的产业全情投入到钢的琴的制造过程中。在警察来抓他问话时,季哥也是在确认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完成后才肯离开。这一段刻画,赋予了中国工人一种崇高感,这种崇高感又在之后庆典般的舞蹈表演段落中得到加强。《钢的琴》在渲染情绪的过程中虚实相生,用非现实的手法表述现实题材,即使是没有经历过国企改革的观众也被拉入这个时代,不自觉被崇高感带来的情绪所左右。从这点看来,其斩获多项国内国外大奖也不足为奇了。我国的工人阶级最大程度地承担了工业社会时代向商业社会时代转型改革中的阵痛,他们却不是用憎恨、绝望和报复来宣泄,相反,他们平静甚至木然地接受了时代信仰的轰然坍塌,并以坚韧向上的精神力量活下去。在他们身上有一种悲剧美学的力量。而这股力量正是导演张猛在影片叙事中企图表达的。不只是陈桂林和季哥,冲动暴躁的快手,藏私房钱的屠夫等,片中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并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开始新的生活。群像式的展示,给《钢的琴》增添了厚重的工人阶级背景,大大拓展了影片的深度。

作为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钢的琴》主题厚重却不压抑,呈现出理想化的感觉。影片故意对比出滑稽和荒诞,展现了一种小人物式的幽默。观众在感受浓烈的时代烙印的同时又有所抽离。意境镜头的使用,类似舞台剧的拍摄手法,强烈的形式感……这些东西都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整部影片片中所有元素使用得顺畅而克制,不刻意煽情,巧妙地将影片的力度加深了一层又一层,成就了它恰到好处的口味,将共鸣留给有相似经历的人。对于那些亲历过国企改革的人,影片给出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充满希望的结尾又是另一番的温暖了。

参考资料

豆瓣 《<钢的琴>导演观众四人谈》http:// www.douban.com/note/157088062/

文汇报 《上海电影节获奖片<钢的琴>引发截然不同观感》http://www.chinanews.com/cul/ 2011/07-27/3213418.shtml

百度百科 《钢的琴》http://baike.baidu.com/ view/3766613.htm

猜你喜欢

哥们桂林工人
桂林行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师范大学与桂林王城、雁山园
知足吧
哥们,让人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