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语习语中的英美文化内涵
——以体育和娱乐为视角

2011-04-07张运莲

关键词:板球赛马习语

张运莲

论英语习语中的英美文化内涵
——以体育和娱乐为视角

张运莲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工具,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中的词汇受文化的影响最大,而习语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清楚地反映民族文化的特色。试以体育和娱乐为视角,探讨英语习语中的英美文化内涵。

英语习语;文化;内涵;体育;娱乐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还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象征。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语言中的词汇最能反映特定的文化信息,它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繁浩瀚的英语习语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习语既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又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具有形式固定、语言生动、寓意深刻、言简意赅等特点。英语中的习语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向世人展示其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体育娱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的体育娱乐活动是与人类的文明史并驾齐驱的,如今的许多国际性的体育竞赛项目都是源于原始的民族体育活动,而各民族之间的这些体育娱乐又相互传播,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竞赛项目。举世闻名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人为纪念希腊神话的主神宙斯而每4年举行一次的运动、诗歌和音乐竞赛会。体育娱乐是民族文化的象征,而英语习语则似一面镜子,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其民族文化的特色。

一 英语习语与体育运动

在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英语习语中,又以赛马、拳击、板球和棒球居多,因为这些体育运动的发展历史与英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英国被世人称为“赛马王国”,赛马(Horse Racing)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深的社会背景。它原是皇家贵族的娱乐项目,有“国王的运动”(sport of Kings)之称,重大的赛马活动颁奖者多是皇室成员。但是赛马并非皇家贵族的专利,这项活动已成为一项上至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老少皆宜的大众化休闲娱乐项目。此外,赛马活动还加入了赌博成分,是一项赌博性的娱乐活动。1776年,世界上第一次赌博赛马(Stake Race)在英国的唐克斯特(Doncaster)举行,称为赛马会(St Leger)。当英国移民把赛马文化带到了美洲大陆后,赛马运动成为了当地民众中流行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但有组织的赛马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才暂露头角。此后,美国人创建了有自身特色的赛马文化和赛马赛事,并使其在各个洲拥有合法的地位,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赛马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棒球的美国民众广泛参与的第二大运动。观看赛马是集郊游和博彩于一体的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赛马已成为英美国家人们文化和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他们一种社交的需要,这种大众娱乐赛事给英语留下了不少烙印。如:

1.horses and courses本来是指赛马中一些马善于在某种类型的场地跑,而另一些马则更习惯于其它类型的场地。该短语强调某些工作只能由某项技能特长的人来做才能做好。即“(对某人)最适合做的事;(对某事)最适合担任的人选”。

2.win hands down该短语本来是指当一个骑师在赛马中稳操胜券时,可以放松缰绳,并且把手垂下,让马轻松地跑过终点线。所以这一习语意为“毫不费力地跑赢”,后来引申为人们在比赛或竞选中“轻易获胜”。

3.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 喻指“从可靠方面直接得来的消息”。因为在一场比赛中究竟哪一匹马会赢,恐怕只有参赛的马匹最清楚。因此,直接从马嘴里得来的就是给赌马人最可靠的消息了。

4.Garrison finish中的Garrison是19世纪美国的一个骑师,在一次赛马中,他的马一直落在后面,但快到终点时,他突然挥鞭急驰,出人意料地以微弱优势获胜。在此后的多次比赛中他基本上都是在最后一刻赶超其他对手而获得胜利的。因此“Garrison finish”用以表示“出乎意料(或惊人的)结局”。

拳击是一项历史悠久、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项目,它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拳击爱好者,成为最受欢迎的奥运会项目之一。拳击运动源于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狩猎食物和保护自己而用拳头、石块、棍棒来抵御野兽或者敌人的袭击。拳击运动传到希腊后,受到希腊人的欢迎,并且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由于拳击运动走了职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也变得更加残酷,拳击活动曾一度中断。16世纪拳击运动传到了英国,现代拳击运动在18世纪始于英国,分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两大体系。1881年,英国业余拳击协会成立,拳击开始传到世界各地。拳击运动的精神也体现在英语的习语中。如:

1.come up to the scratch 早期的拳击比赛没有什么规则,导致时常发生死亡事件。1839年,伦敦职业拳击行会制定了一套名为“伦敦职业拳击场规则”(the London Prize Ring Rules)。该规则规定,一方被击倒在地,休息30秒钟后,须在8秒钟内完全立起回到场地中央的起始线,否则将判为体力不支自动认输。scratch 指的是拳击场地中心的起始线,up to the scratch 意为“踏到起始线上”。后来“come up to the scratch”引伸为“准备动手干”,“符合要求”。

2.out for the count 源于拳击用语。count是指十秒计时。当一个拳击手被对手击倒时,裁判员通常数10秒,如果这时他还不能站起来,将被判失败。此习语意为“被打败”、“即疲力尽”。

3. pull one’s punches 中punch指用拳猛击,而pull的字面意义则是“抽回(拳头)”,所以该短语含有故意不用全力打之义。现一般多用于喻义,表示“不全力攻击(某人)”、“谨慎地行动”或“委婉地讲话”。

4. saved by the bell 字面意义为“为铃声所救”。职业拳击比赛一般以4至15个回合决定胜负。每个回合3分钟。时间一到,铃声就响,响铃时,如果参赛一方已被击倒在地,但裁判计数还未到10,这个回合也宣告结束,而且裁判的计数无效。可以说这时的拳击手被铃声所救,因为铃声及时响起使他免遭对方进一步的攻击。故saved by the bell常用作口语,表示“(在最后关头)得以解围”或“得以幸免”。

板球起源于英国,是一项崇尚体育精神和“公平比赛”的运动。在英国,人们把板球看作是英国的“国球”,在英国本土和英联邦国家都很流行。长久以来,英国公学都积极推广这项运动,一直都将板球课作为学生首选的体育课程。在英国人心目中,板球不只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而且也成了英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板球打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耗时太长,再加上诸多规矩,目前除英联邦国家外,普及程度并非很广,国际奥委会也还未将其纳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是美国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被称为美国的“国球”。据专家考证,棒球运动源于英国的板球。14、15世纪时,板球在英国盛行,并随着英国人开拓美洲大陆而传到美国东北部各地。到18、19世纪时,这种球类活动在美国已相当普及。美国人窦布戴伊于1839年组织了第一场与现代棒球运动十分相仿的棒球比赛。1845年,美国人卡特赖德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并正式采用了棒球这一名称,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在使用。棒球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可以说,现代棒球脱胎于板球而发展胜于板球,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板球和棒球作为英美人喜爱的运动,也在英语习语中有所反映。如:

1.hat trick 指“(板球投手的)连续三次击倒三柱门”。在板球运动早期,参赛的球员都戴高顶黑色大礼帽。若一个投球手(blower)连续三次击倒三门柱(wicket),即接连击败三个击球员,迫使其退场,他所属的俱乐部就会奖给他一顶新帽以示赞扬。此后美国人也用hat trick表示曲棍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连中三球,甚至可用以泛指赛场上运动员取得连续三胜的出色成绩。

2.lay an egg是演员用来形容他们的表演不受欢迎、完全失败,但该短语却源于板球运动。因为记分板上的零分酷似鸭蛋,英国的俚语中就有用duck’s egg比喻“没有得分”的说法。后来此语还飘洋过海到了美国的棒球运动中,形式略有变化,作lay a goose egg, 同样表示“吃零蛋”。早期的杂耍演员使用这个短语时,省略了goose, 用以表示“完全失败”。

3.on a sticky wicket中wicket是指板球比赛的“三柱门”或“两个三柱门之间的场地”, sticky wicket则是“(雨后)周围场地泥泞的三柱门”或“湿软的三柱门场地”。比赛时如果碰到场地泥泞或三柱门湿软,击球手技术难以发挥出来。因此人们用sticky wicket喻指“难以应付的情况”或“不利的处境”。

4.get to first base源于棒球运动。棒球场呈直角扇形,设有四个垒位(bases),分别为一垒(first base)、二垒(second base)、三垒(third base)和本垒(home base)。get to first base意为“跑到第一垒”,因为击球员若能安全跑到第一垒,就有可能得分,即取得初步的成功。现用以表示“跨出第一步”,“获得初步成功”。

5.step up to the plate 在棒球运动的大菱形内场上,人们注目的焦点在球场下端的角上。这是个十四英寸见方的木块或者橡胶,称为本垒(home plate),也可以简称为垒(plate)。击球手就站在这块plate上面,击打投手向他投掷的球。当一名棒球运动员准备击球的时候,他就拿起球棒踏上本垒,英文的说法就是step up to the plate。因此,该习语发展至今,就演变为“开始行动,开始做某事”之意。

二 英语习语与娱乐

除了众多与体育相关的英语习语外,还有许多习语是与娱乐密不可分的。扑克(poker)也叫纸牌(playing cards),又称游戏卡片。 扑克牌的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但对于它的起源,迄今没有一个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它经过了数百年的演变,融合了中外各国纸牌游戏的精髓,堪称世界第一文化娱乐用品。许多西方人确信扑克牌来自东方,中国纸牌在12-13世纪(南宋时期)传入欧洲。扑克从最初以“点数”的画面发展到现在以丰富多彩的“花色”作为背景,逐步从娱乐的单一功能演绎成一种多功能、全方位的文化载体的画面风景。各国人民都以本国民族文化对四种花色给予不同的文化阐述,如英国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铲子、钻石、三叶草和红心,法国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矛、方形、丁香叶和红心。玩扑克牌是英美人的一种传统性消遣,玩扑克这种游戏需要有技巧碰运气,另外你还得有点冒险精神。由于扑克在英美人当中十分流行,因此有许多牌桌上的说法就逐渐地成了人们日常的用语。如:

1.according to Hoyle意为“按照霍伊尔所定规则”。十五世纪早期,纸牌游戏传到了英国。十七世纪纸牌的打法叫惠斯特(whist),在英格兰几乎家喻户晓。它是四人打牌,两两结成同伴对面而坐的一种游戏。埃德蒙.霍伊尔(Edward Hoyle)是这个时期牌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出版了第一部打牌专著使纸牌游戏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他确定的纸牌打法规则被称为“霍伊尔规则”,并成为英格兰语言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后来人们用according to Hoyle表示“按照霍伊尔所定规则”,又引申为“按照惯例或规则”“正确地(的)”“公正地(的)”。

2.call someone's bluff这一习语源自19世纪初的美国扑克牌戏。bluff的本意是“虚张声势”,在牌戏中意为“手持弱牌但以大赌注吓退对手”,call someone's bluff是指“不被对方吓住,要对方摊牌”。现在还指“揭穿某人骗局”、“要求立刻对证”、“接受某人挑战”。

3.cash in one’s chips这一习语源自19世纪英国的扑克牌戏。在扑克牌戏中,下赌注用各种颜色的圆形筹码,各种颜色都代表一定的数值。赌博结束时或不想接着赌时,就可把筹码换成现钱,即cash in one's chips。在俚语中这个短语转义为quit,意即“歇业”或“放弃”。从19世纪末以后,在美国英语中常被用作委婉语,表示“死”。

4.throw in one’s hand这个短语的原意就是“扔下手中牌”。在牌戏中当打牌者认为自己已经输定了或没有赢的希望了,他便把手中的全部牌往桌上一扔,表示要放弃这一局。现多用于喻指“退出竞赛”、“甘拜下风”等。

博彩是英美文化的一部分,是英美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在英国,博彩业是一个合法的行业,英国对赌博有着极其宽松的法律,投注站和卡西诺遍布城乡,英国人也普遍肯定博彩业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的成绩。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最新发布的家庭支出分析报告,英国家庭用于赌博的开支分别高于购买蔬菜和水果的花销。由此可见,英国人努力工作,也“努力”享受人生。美国则可称为赌徒之国,赌场在美国的一些州合法开业。美国有三大赌博集中地,第一是内华达州的有世界赌城之称的拉斯维加斯,第二是新泽西州靠近纽约的大西洋城,第三是内华达州太浩湖畔的小城雷诺。赌城设有各种形式的赌博方式:扑克牌、百家乐、轮盘赌和掷骰子等。博彩业不仅为美国人创造了财富,还是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赌博作为英美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英语习语中。如:

1.the die is cast 中的die是指“骰子”,一般用于美国英语,此习语直译为“骰子已经掷下”。因为在赌博时骰子一掷出赌博者就必须承认骰子上的点数,所以又喻义为“事己定局”“木已成舟”。

2.have an eye to the main chance 这个习语源于曾一度盛行于英国赌场的一种名为hazard的大赌注掷骰游戏。玩该游戏时由庄家规定赌注金额,玩的人喊5-9中的一个数,然后掷两个骰子。第一掷叫做main,决定性的第二掷叫做chance。掷出的点数若与所喊之数相等或相应则获胜。后来人们用the main chance一语表示“获利的机会”或“赚钱的机会”。have an eye to the main chance则意为“只顾自己的利益”“谋私利”。

3.hedge one’s bets 中的hedge原意为“在……周围设置数篱”,bet是指赌注。在赌博中,有的赌徒为保险起见,下大注后,又连下几个较小的赌注,以减少大注失败后的损失。所以hedge one’s bets用以表示“两面下注”,又喻指“(在投资做生意或其他活动中采取一种以上的保护办法)以防受损失”或“脚踏两只船”。

4.in a hole 意为“处于困境”“感到为难”。19世纪中期,美国的赌场规定,赌博者每赌一局都得让赌场老板从赌注里抽成,抽成的方式是赌徒将钱放入赌桌中央的一个洞中,洞中的钱直接进入一个上了锁的只有赌场老板才能打开的抽屉里。有些被抽成的赌徒,往往会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甚至比赌桌洞内的钱还少。

由此可见,英语中的许多习语是来源于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和娱乐方式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中的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文化社会生活的工具。英语中的习语作为词汇中的特殊成员之一,更是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习语是英语中的精华,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积淀,它们不但能反映出文化对英语这种语言的巨大影响,还能展现英语民族历史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文化侧面。了解和研究英语习语,就要挖掘它们的文化内涵,这将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语言。

[1]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庄和诚.英语习语探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ClassNo.:H31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AStudyofCulturalConnotationsofEnglishIdioms——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E and Entertainment

Zhang Yunlian

Language is used a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Languag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culture. The word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The idio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words and they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The author studi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English idio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E and entertainment in this paper.

English idioms;culture;connotation;PE;entertainment

张运莲,硕士,讲师,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梅州。邮政编码:514015

1672-6758(2011)03-0071-3

H313

A

猜你喜欢

板球赛马习语
赛马
关于我国板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赛马比赛
向着各自的梦想奔跑——《赛马娘 Pretty Derby》
Quora:What Is the Saddest Truth about Life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板球运动在普通高校的发展探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