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2011-04-07袁莉张凤华刘波谭正祥蔡琨

关键词:应用型贸易素质

袁莉,张凤华,刘波,谭正祥,蔡琨

(1.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湖南株洲412007;2.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袁莉1,张凤华2,刘波1,谭正祥1,蔡琨1

(1.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湖南株洲412007;2.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以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地方高校应在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大纲,强化应用性科学研究等措施,创新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

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推动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了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目前,全国高校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点约有700多个,然而在“热门”专业的桂冠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危机正悄然兴起。据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2007-2009连续三届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1]这表明地方高校国贸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关系到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

一 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

与国家重点大学不同,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应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并非只“应用”知识和理论,不进行研究,恰恰相反,应用型人才在理论的创新方面常常给人们以启发,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更具广泛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侧重于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2]而这个转化过程及知识、理论的应用过程实际上是思维、技术和方法创新的过程。可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内外部环境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创新性素质要求更为迫切。所谓创新素质是指以创造性心理素质为核心,以具有显著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特征,同时具备创造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初步创造实践经验的一种高层次的人的综合素质。[3]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一些地方高校专业教育简单地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局限于培养“工具化”的人才,忽视了人才本质——创新素质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往往是单一人才。要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好适应国家人才培养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就应着力于对人才进行统筹技能训练和创新素质培养,着力于培养学贯中外,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能够参与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的经营者、管理者、经济师、投资人等“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进程,突出国贸教育的学科国际化和多元化特色,以形成独立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科学理论和研究领域,实现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二 创新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所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反映,涉及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为此,需要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开展应用型科研和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深化改革。

(一)以人才的创新素质教育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以创新素质教育培养为核心的国贸专业教育,要求从知识结构方面体现出学科交叉性、应用性和国际化,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保证核心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营销、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商法)的基础上,重点把基础教育课程、大类专业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相互交织贯穿,组织成“综合课程”,搭建起宽泛的“通识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突出国贸专业的多元性、国际性、应用性特点,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科目,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专业课程,增加反应国际经济、技术、环境动态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论的课程,减少一些重复、过时的课程,以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务实性,逐步形成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学科基础,满足“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坚持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为支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齐头并进的原则改革教学模式

国贸专业应用性很强,而现有的国贸专业教育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脱节。仅有的少量实践教学环节也多是围绕标准进出口业务流程与业务管理等简单操作技能展开,少有联系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的变化,造成实践教学与现实脱节,学生无法从实践中体会应有的价值准则和判断选择,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目的。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教师既要讲自己思维的结果,更要讲清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并通过设立与之相契合的特定场景或案例的方式创造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环境,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诱导学生从单纯的知识继承,发展到思维的模仿,从而尽快地掌握本学科的思维方法,使教学过程从原来的知识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沿着知识发展轨迹的自主探索过程。二是教学安排上将学历教育与从业资格考证教育有机结合,将考证教育的教学内容嫁接到学历教育中,以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三是构建系统的、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每个培养阶段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不同要求和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循序渐进,通过不同层次、类型的实践,熟练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这些专业理论和技能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加强学生应对国际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把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融入教学大纲,并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大纲是学校具体实施人才培养的依据,现有的教学大纲通常注重了学科体系,而在选择教学内容及组织教学过程时,尚未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存在着盲目求新求多的倾向,这既加重学生的负担,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西方的实践证明,必须把改变教学活动的数量参数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质的改变结合起来,同时注意教学活动的最大个别化,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大纲。[4]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有赖于把创新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落实到每一堂课。因此,根据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教学大纲除教学内容(知识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外,还应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有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要求,切实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的整个活动中。

(四)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一窝蜂地追求成为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即使一些地方高校已经明确了自己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的地位,但仍然沿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观念上把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实践中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育既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适时改变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不是要求知识的全面系统,而是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他们应该是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国际社会经济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其培养离不开科学研究,不过它开展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之路。

(五)借力Internet平台,强化学生创新素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贸教育的发展,为创新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近年来,国际电子商务、网络贸易的发展速度很快,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国际网上贸易实验室,如依托软件平台开展进出口业务的综合模拟实训、网络贸易模拟综合实训,在仿真国际互联网贸易环境中实践,自主决定经营项目,在模拟网上银行开立账户、贷款、结算,在网络中查询国内外客户的需求及贸易各个环节税费,同时运用电子邮件与国外进出口商谈判、签约,并通过网上货运代理、保险公司、海关、商检机构、银行等服务机构来完成合同的履行等。使学生身临其境,熟悉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掌握国际市场竞争和合作的技巧。

总之,开放的中国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国贸人才,地方高校任重而道远。围绕国贸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的改革等方面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是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艰巨任务。

[1]麦可思研究院(MyCOS).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4.

[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3]张华凤,倪正顺,邵军,等.以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包装学报2010(1):85-89.

[4]李炳林.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之比较[J].当代经济,2007(6):128-129.

The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Model of Innovative Diathesi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YUANG Li1,ZHANG Fenghua2,LIU Bo1,TANG Zhenxiang1,CAI Kuen1

(1.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

It is crucial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advance the education quality that construct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on the core of the innovative diathesis.Taking the example of mogo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after positioning and setting objectives for this major,the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review their courses,redesign teaching methods,reform syllabus,and enhance applied science researches in order to build up the new cultivating mode of innovative diathesis and thus increase the cultivating quality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local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innovative diathesis;training model

G640

A

1674-117X(2011)04-0132-03

2011-03-22

湖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基金一般资助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09E02);湖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09B03)

袁莉(1962-),女,四川西昌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

责任编辑:黄声波

猜你喜欢

应用型贸易素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贸易统计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