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柔性管理
2011-04-07唐玉琦张兵文曹褔凯
唐玉琦 张兵文 曹褔凯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①河北联合大学网络中心)
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柔性管理
唐玉琦 张兵文 曹褔凯①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①河北联合大学网络中心)
计算机教学模式柔性教学
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上升,社会需要能快速适应变化、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了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各大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大力实施教学改革,推进CDIO(行动导向教学),努力培养“技能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CDIO又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各个高校都面临着硬件资源不足,企业合作不紧密等条件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个现实问题,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基础上实施柔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1 柔性教学与柔性教学的特点
所谓“柔性教学”,是指以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和培养学生未来适应能力为宗旨的,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组合性、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教学。柔性教学的本质及其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人性,突出个性,明确目标,因势利导,优化教学过程,追求学习效益最大化。它具有内在驱动性、影响持久性和激励有效性三方面特点。
2 计算机教学中的柔性教学模式及实施办法
柔性教育理念具体到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克服了过去那种只重视考试、不重视能力培养;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单一教学和训练模式。教师在平等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强调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重点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可转移技能和各种学习、训练方法,课堂还给学生。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的个性能够充分发挥,能力进一步提高。
2.1 理论教学动态化与实践教学多元化教师对于理论教学应该在现有知识基础上重新审视知识,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进度及最新科技发展技术补充自己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加灵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思维开阔,能够与教师进行交流,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知识特点,主动选择题目,仿照实例完成实践内容。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全面的选修课体系当代科技发展表明,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单独发展的,是在整个系统当中与各学科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的开设当中应确定全面的选修课程体系。选修课的发展应该是适时和多样化的,它应建立在教师科研的基础上。高职计算机专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分析师资情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制定自己的选修课程体系。选修课所涉及的应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各个方面的学科知识,同时,应根据知识的连贯性及延展性将选修课程分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自主地选择选修课程进行学习。教师要根据科技的发展及时更新选修课程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自主式网络学习环境与灵活的考核体系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应重点建设网络学习环境,各门课程拥有自己的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自主地选择重点学习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均衡发展。同时,考核方法从过去的以考试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实习计划、实习报告、实习项目等作业为主的形式,从以前千篇一律的考试到允许发表自己各种见解,强调学生做的过程而非做的结果,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2.4 丰富的项目实训与可转移技能培养可转移技能强调的是做的能力而非知的能力。它包括数理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驱动能力等,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设计上,教师应着重考虑让学生做出什么东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集中在掌握知识的程度上。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丰富的项目实践教会学生书本中规定的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讲解在实践中有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去钻研、去研究,使学生适应以后计算机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的挑战。
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充实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探索良好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紧跟科学的发展,担负起培养合格的、综合素质好的开拓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的任务。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2]赵华胜.面临挑战勇于改革构建计算机教学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15
[3]徐毅鹏.21世纪初叶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9
(2010-10-13收稿)(陈迁 编辑)
G 642
C
1008-6633(2011)02-2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