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辩证关系与运用原则——基于文化转向的视角
2011-04-07张艳妤胡东平
张艳妤,张 健,胡东平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辩证关系与运用原则
——基于文化转向的视角
张艳妤,张 健,胡东平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文化转向为归化与异化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理据,基于这一理论,同一作品可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获得不同译作,同一作品可采用归化与异化有机结合的策略进行翻译,从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达成归化和异化的辩证统一。同时,归化、异化的使用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必须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必须体现原文的语境因素。
归化翻译;异化翻译;辩证关系;运用原则;文化转向
美国著名学者韦努蒂对17世纪以来的翻译活动进行考察,发现由于深藏在译者背后的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当时的文学规范的作用,西方翻译史上一直都是归化翻译占主导地位。他认为在翻译中应当采用异化原则,从而使译文保持异域风貌,读起来像异族作品,而不是采用归化原则,使译文完全按照目标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创作规范进行改造,读起来不像是异族作品,而是目标语原创。[1]311王宁在《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中提到:当今文化全球化受到了顽强有力的“本土化”势力的抵制,未来世界的文化走向将是全球化和本土化两种趋势的并置、互动和互补,翻译过程中必将体现为归化与异化的互动。[2]152胡东平的《翻译“创造性叛逆”:一种深度忠实》一文以具体译例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指出翻译要摆脱传统的忠实观中形式和意义简单“对等”的束缚。[3]
在引入文化转向的视角之前,人们常常把归化、异化翻译等同于意译、直译。什么情况使用归化、异化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起因是没有一个准则来确定什么情况下该用归化,什么情况下该用异化。借鉴前人的经验,笔者拟运用翻译中的文化转向视角,结合具体的译例,探讨归化、异化翻译的辩证关系和运用原则。
一、翻译中文化转向的基本内涵
20世纪60年代,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翻译标准,引起了翻译界的热烈讨论。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怎样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却又非常难以把握。众所周知,翻译活动不仅是不同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理解的过程,功能对等甩不开文化的因素和影响。
从文化的视角下来研究翻译问题,英国学者巴斯内特和已故美国学者安德烈·勒弗维尔索是其中的主要倡导者和推进者。巴斯内特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更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对等就是源语与目标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安德烈·勒弗维尔同巴斯内特一样,也主要是从文化视角,特别是从他所擅长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视角来探讨翻译的。安德烈·勒弗维尔认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是把翻译研究的着眼点从语言学派最为关心的语言结构及语言形式对应问题,转向目标文本与源文本在各自文化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这是所有文化学派的特征。[1]309
文化转向视角为学者对归化与异化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加深了人们对于归化、异化的认识。运用文化转向视角,可以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帮助理解归化与异化的辩证关系,并为两种翻译策略使用度的把握方面提供借鉴。
二、文化转向视角下归化与异化的辩证关系
归化与异化看似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非此即彼,但从文化转向的视角看,异化与归化翻译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同一作品可以有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获得的不同译作。根据文化转向视角下的目的论,出于对不同的读者群的考虑,同一作品可有不同层次的译作,这些译作可采用归化、异化或归化与异化有机结合的策略获得。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译文尽可以采用归化的策略(用标准现代汉语表现形式加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获得;对于研究者,有过良好西方文化熏陶的人而言,译文尽可以采用异化的策略(用标准的现代汉语表现形式加上尽可能多的西方文化元素)获得。
(2)同一作品可以采用归化与异化有机结合的策略进行翻译。鲁迅说过,翻译“一应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4]“易解”就是要用译入语读者易接受的表现形式进行翻译,如译入语为汉语,就是要用标准的现代汉语表现形式翻译,即采用归化策略。“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就是在译文中尽可能地表现原文的文化元素、思想内涵和写作风格。过份的归化不能保存原文的丰姿,过份的异化使人读不下去,同样无法保存原文的丰姿。谈到一个具体句子的翻译,可以简单说是用归化或异化策略,但谈到含有丰富文化内涵作品的翻译,其翻译策略须是归化与异化的有机结合。
例1:ROMEO: Have not saints lips, and holy palmers too?
JULIET: Ay, pilgrim, lips that they must use in prayer.
ROMERO: O, then, dear saint, let lips do what hands do; They pray, grant thou, lest faith turn to despair.(Romeo and Juliet Chapter I)
译文一:罗:生下了嘴唇有什么用处?
朱:信徒的嘴唇要祈告神明。
罗:那么我要祷求你的允许,让手的工作交给了嘴唇。(朱生豪译)
译文二:罗:神不也有嘴唇,香客也有?
朱:进香的朋友,嘴唇是用来祈祷。
罗:哦,我的神,让嘴唇也学学手,答应了吧,不然,信念就化成苦恼。(曹禺译)
此段对话中,罗密欧与朱莉叶借宗教之名,行爱情之实,语言华丽且具隐喻修辞特色。译文一虽表达爱情含义,但译文语言太粗俗,有滥用归化之嫌,没能体现出两青年贵族华丽而富隐喻修辞特色的语言,当然也就没有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译文二在句子层次的翻译上采用了异化策略,在词汇层次的翻译上采用了归化策略,这种归化与异化的有机结合,较真实地体现了原文的文化内涵。
三、文化转向视角下归化和异化的运用原则
单从语言形式上讲,人们很难确定如何恰当地使用归化、异化策略,或是归化过度,或是异化过度,翻译中的文化转向能帮助提供一些运用原则。
(1)归化、异化的使用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就归化而言,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是不言而喻的事。就异化而言,译文也一样要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则及其表达习惯,否则就是语言表达不清,何谈译文的真实性,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如:
例2:She is as virtuous as she is pretty.I esteem her for her good sense,as much as I admire her for her good looks.(David Copperfield Chapter XXII)
译文一:她的正经不下于她的美丽。我重视她的美德不下于我赞美她的美貌呢。(董秋斯译)
译文二:这个人不但容貌美丽。而且品行端正。我不但因为她有姿色而敬重她,我更因为她有慧心而敬重她。(张谷若译)[5]
在第一译文中,把原文的两个“as……as”的结构原封不动地翻译过来,虽然形式上忠于了原文,但绝对的形式对等导致译文不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失去了可读性,影响到原文的真实性,属于异化过度。而译文二中,张先生尽量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正确地传递了原文的意义,真正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2)归化、异化的使用必须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角度看,各种语言中的习语不但有其独特的结构,而且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译者首先要了解此类习语在源语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才能确定用哪种翻译策略。归化、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使用首先要保证源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如:
例3:Every coffin nail you smoke takes a little off the end of your life.
译文一:你每拿一根棺材钉,你就更接近死亡。
译文二:每抽一根烟,都会让你更接近死亡。
在英语中take a coffin nail 不但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且有其独特的修辞作用。译文一好像采用了异化策略,其结果是译文没有体现出源语习语独特文化内涵,异化策略没有体现其文化内涵,当然不能使用。在译文二中,归化策略体现了源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当然可用。此英语习语是否不能用异化策略进行翻译呢?
译文三:香烟如棺材钉,每抽一根都会让你更接近死亡。
译文三采用了异化策略,不仅体现了原文的文化内涵,而且体现了原文的修辞特色。此例说明只要译文体现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异化与归化的策略都是可用的。
(3)归化、异化的使用必须体现原文的语境因素。在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者看来,归化、异化的使用必须体现原文的语境因素。如:
例4:---what’s your man doing these days,Mary?
---He’s building castles in the air.
此处的build a castle in the air 就可采用异化策略翻译为“修建空中楼阁”。因为“修建空中楼阁”不但表现了原文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原文的情景语境。当然如果采用归化策略将其译成“做些无用之事”,同样也体现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景语境。不过,译文“修建空中楼阁”还具有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上的对应性和生动性。所以当归化与异化策略指导下的译文都能体现基本的文化内涵和情景语境意义时,如果异化策略还能体现出文化表现形式的对应与生动性,应优先使用异化策略。
例5: ---How can you live in this mess? How can you such a pig?
---I’m too busy to make the tidiness of it.
此处的such a pig 如采用异化的策略译成“这样的一头猪”,它连原文“pig”的文化内涵都不能表达,更不说表达语境意义了,所以只能用归化翻译将其译成“这样懒惰的人”来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与语境意义。
[1]高华丽.中外翻译简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胡东平,魏娟 .翻译“创造性叛逆”:一种深度忠实[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82-86.
[4]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342-345.
[5]鲁 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nd their applying princip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urn
ZHANG Yan-yu, ZHANG Jian, HU Dong-p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The cultural turn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which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fact that the same work can be translated with 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for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and the fact that the same work can be transl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strategies.Therefore, 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a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strateg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Meanwhile, the use of 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must conform to the rules and expressive habit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reflec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context factors of the original text.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applying principles; cultural turn
H315.9
A
1009-2013(2011)02-0094-03
2010-09-12
2009年湖南农业大学资助项目(09WD46)
张艳妤(1987—),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曾凡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