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中的顺应

2011-04-07张耘

关键词:跨文化语境交际

张耘

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中的顺应

张耘

语用失误是异文化冲突的常见现象。语际语用失误与语内语用失误是语用失误的两种类型,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阐释这两种类型的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都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言语交际的任何一方对语言与交际语境等因素(诸如语言使用者以及物理、社交、心理世界等)的动态顺应忽视而造成的。

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顺应理论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J.Thomas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其内涵是“不能理解所说话语的含义(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1]她的研究对我们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和划分语用失误的类别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语用学家纷纷从跨文化交际、语用迁移、认知等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措施避免语用失误等。鉴此,我们选取这一视角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语用失误的概念、分类和现象,将会获得新的启示、成果和意义。

一 语用失误的定义及分类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者Thomas提出来的,指表达不合适或者表达方式不妥、不合目的语习惯等导致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语用、文化错误。我国语用学专家何自然指出,语用失误是指语言使用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而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2]确切地来说,交际者下意识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交际场合,使语言交流受阻,最终不能使交际达到预期效果或达到实际的交际效果。由此可见,语用失误比起语法错误来更严重得多。[3]冉永平在其《语用学:现象与分析》一书中说到:“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问题尤为重要。”[4]语用失误一般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tic-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5]语用语言失误是指所使用的话语没有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而套用了母语的思维去生成话语。社交语用失误是由跨文化交际差异引起的,因为不同的文化范畴存在制约语言行为的社交规约或文化规约。它与交际双方的身份、交际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由此,我们得知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局限于语境等问题,它还涉及到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人际关系。

二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了他的语言综观说(pragmatic perspective),即语用学是一种与人类诸种行为中的语言现象的使用相关的、且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6]语言的选择与语言的顺应是息息相关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的选择是手段,而语言的顺应是目的和结果。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是指人类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它是动态发展的;商讨性(negotiability)指的是人类不是机械地选择语言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语言的变异蕴涵着语言使用的不确定性;顺应性(adaptability)是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从而达到成功的交际。

这三个特征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他们使人类能动地使用语言。语言的变异性和协商性为语言的顺应性提供了条件,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没有变异性和协商性,顺应性就无从说起。根据Verschueren的观点,语言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多维的。即语言顺应语境,或语境顺应语言,或两者同时顺应。在语言使用中,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交际语境属于非语言语境,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语言语境指上下文,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线性序列等。说话人和听话人是整个语境的中心,因为语境构成成分要靠他们去激活,以达到交际目的。在这一动态顺应过程中,人们对意义做出不同顺应的意识程度不同,从而影响着语境和语言结构间关系的变化。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只有顺应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本文以交际语境为视阈,讨论忽视顺应交际语境诸因素所造成的语际语用失误与语内语用失误。

三 顺应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1.忽视顺应语言使用者。

语言使用者(language users)指谈话双方和与谈话内容相关的其他人,本文仅指交际对象。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交际对象的年龄、知识层次、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选择语言时就要注意顺应这些因素,做出适宜的选择;忽视顺应这些因素,就会导致交际中断或失败,造成语用失误。

(1)忽视顺应语言使用者而造成的语际语用失误。

任何一个文化群体的人,都会有其相对独立的交往规则和价值判断模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价值体系去判断对方的话语、行为是否恰当或正确,特别是在称呼语的使用习惯上。中国人素以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为传统美德,沿袭了“上下有礼、长幼有别”等传统习惯和礼制。所以,当两人相遇而彼此之间不了解对方准确身份的情况下,考虑到社会距离的不同,往往称与自己祖父母同辈的人为爷爷奶奶,或直接称老师或师傅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西方人在称呼上更注重双方的平等与亲近。[7]如果称呼一位上了年纪的人为“Old Tom”,对方可能会生气。因为,在英语文化中,“老”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年龄大”、“无用”、“体衰”等。所以文化价值观念不同,同一个词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顺应了交际对象的价值观念等因素,就不能达到言语交流使用的预期效果和目的。

(2)忽视顺应语言使用者而造成的语内语用失误。

例如,某位先生准备乘出租车去火车站,他对司机说:

男人: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

司机:(有点尴尬)Well…[8]

这位司机觉得很奇怪。因为你坐车是要付钱的,司机为你服务这是他必须而且乐意做的,这时候你说得这么客气反而让人觉得你是没钱付车费而求人家。这位先生没有考虑到司机的身份、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语言交流中,话语的表达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弄不好会给交际带来负面影响。

2.忽视顺应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中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时间指示关系指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空间指示分为两种,其一是绝对空间关系,其二是参照指称对象的相对空间关系。此外,物理世界还包含交际者的手势、身体姿势、外表形象、生理特征等非语言因素。物理世界的这些因素会影响说话人对语言的选择。如果忽视顺应了这些因素,就会错误性地选择语言的使用,从而导致语用失误。

(1)忽视顺应物理世界而造成的语际语用失误。

语言虽然是人们交际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身姿、表情、眼光接触和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也都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相当作用,有时甚至起着语言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时候,中西方的这种非语言交流方式也有很大差别。例如,西方人见面喜欢拥抱,寻常朋友见面抑或亲朋好友见面,都会有个热烈的拥抱。而在中国,人们见面或分别时则以握手表达。

再如,有位美国商人因为谈成一笔大生意邀请巴西的合作同行吃饭。

American:What about the price?

Brazilians:No problem.

American:OK.(顺手用拇指和食指做出“OK”的手势。)这样的手势在美国、巴西和日本分别表示“胜利”、“侮辱”、“钱(钞票)”。但在巴西这个手势是“肛门”的意思,说明该人作风不检点。第二天巴西人取消了合同。此例就是交际活动中由于非言语或身势语的使用不当而使生意失败,导致语际语用失误。

(2)忽视顺应物理世界而造成的语内语用失误。

例如,一位中国老师想请拜访他的一个外国学生吃饭。

Teacher:”What about coming to my home for dinner next Saturday?

Student:“OK.”

到了星期六,学生来了,老师感到很意外。由于毫无准备,老师很尴尬地说:“你看,今天我什么也没准备……”而这场误会是由于英语和汉语观察时间的参照点不同。其实,在英语表达中,是以说话时的这一天为参照点。假如说话时是星期一,那么说“下星期六”是指过了星期一以后即将到来的那个星期六。汉语中说“下星期六”时,是以说话时的那个星期为参照点。例如,说话时是星期二,那么说“下星期六”,就是指过了这个星期以后下一个星期的星期六。这位外国学生忽略了时间顺应,导致交际失败。[9]

3.忽视顺应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mental world)包括交际者个性、情绪、愿望、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10]。在言语交际中,应注意顺应交际对象的心理世界,选择正确的话题和正确的表达方式,否则,就会导致交际中断或达不到交际目的,造成语用失误。

(1)忽视顺应心理世界而造成的语际语用失误。

例如,一位六十多岁的美国女士在中国某大商场购物,服务员看见她后热情地问:“What can I do for you,old granny?”美国女士听后脸色突变,尴尬难堪,准备离开,服务员又说:“goodbye,old granny.”美国女士忍无可忍生气地说:“I am not so old.”服务员愣住了,不知所措。在这个例子中,服务员选择语言时忽视了对美国人忌讳别人说自己老的心理的顺应,造成语用失误。因此,如果说话者忽视顺应交际对象的情绪或其他认知、情感方面的因素,就会导致交际中断或失败,造成语用失误。

(2)忽视顺应心理世界而造成的语内语用失误。

下面的例子是关于手术前医生和病人的对话。病人:医生,我从未开过刀,可以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动手术,我感到非常地紧张。医生:没关系,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上手术台,所以说我比你更紧张。从此例我们知道,病人第一次动手术,已经感到很紧张了,而他所期待的是能得到医生的宽慰,以消除其紧张情绪,不料医生的话使病人更加紧张了。医生的最大失误就在于忽视顺应了病人的情绪和心理感受,说了非常不得体的话语,造成了语内语用失误。

4.忽视顺应社交世界。

社交世界(social world)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机构对社交双方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包括社会和文化规范。也就是说交际者为实现交际意图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必须符合社会交际、文化规范和社会准则。如果语言学习者不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对操用该语言的人民的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那么势必对语言的使用做出错误的选择,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

(1)忽视顺应社交世界而造成的语际语用失误。

例如:一名中国人对一位已经60多岁的外国老教授说:You haven’t changed a lot.

在汉语文化中,称年纪大的人看上去没什么变化是一种恭维,而在西方人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没改变说明这个人不求上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称对方还是老样子就有批评之意。

再如: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应邀在一国际会议上做大会发言。发言开头一番谦虚:“准备不充分”、“献丑”等等。发言结束又来一番抱歉:“惭愧”、“浪费大家宝贵时间”,等等。他完全是按照中国的表达习惯,可这却令在场的欧美人纷纷皱起眉头,满脸疑惑。造成这一失误的原因在于说话者忽视了东西方文化差异,没有对此做出恰当的顺应。

(2)忽视顺应社交世界而造成的语内语用失误。

以下是中外两位同学的对话:

Chinese:Would you like to have supper with me if you are free?

Foreigner:OK.What time?

Chinese:Any time will do.

在中国汉文化中,往往主人是出于礼貌不愿在邀请客人时对其说明具体的时间,因为他认为这样会过于主观地限制了对方的自由。因此“任何时间都行”意味着诚恳。可西方人的时间观念特别强,他们会认为如果是诚意的邀请,那就应该说出具体的时间,而“Any time will do.”明显是敷衍了事,致使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真诚邀请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而造成语用失误。

四 结语

跨文化交际是表达者和接受者都积极参与的双向认知互动过程。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从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综合角度,全方位考察翻译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翻译走出传统语言符号转换的狭窄领域。只有语言选择得当,才能达到语言使用的预期目的和效果。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框架,以语言使用者以及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等语境因素的动态顺应为切入点,对忽视顺应这些因素所造成的语用失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例剖析,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同时也更进一步地验证了顺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阐释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不仅深化了语言文化的内涵层次和言语的行为层次,而且对外语教学或语言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5]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91-112.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7.

[6]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7]唐红芳.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23.

[8][9]霍翠柳.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与顺应理论湖北[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106.

[10]张国.语用失误与顺应理论[J].山东外语教学,2004(4):60-62.

Abstract:Pragmatic failure always brings about cultural conflicts.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interlingual pragmatic failure and intralingual pragmatic failure.Based on Verschueren’s Adapt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ain the main cause of these two kinds of pragmatic failures and points out that i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either the utterer or the interpreter fails to adapt language to communicative context(i.e.language users,mental world,social world and physical world).

Key words:pragmatic failure;cross-culture;Adaptation Theory

Class No.:H030Document Mark:A

Pragmatic Failure and Adapt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Zhang Yun

H030

A

张耘,副教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邮政编码:213164

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重点课题(编号:CDGZ20100025)和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科研基金项目(编号:K2010325)

1672-6758(2011)04-0109-3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跨文化语境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