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下实践观的嬗变
2011-04-07陈士帅
陈士帅
哲学视域下实践观的嬗变
陈士帅
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是其主导原则和核心范畴,是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必以历史的视角,梳理“实践观”嬗变的基本脉络。从亚里士多德始,经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克思以批判的武器,建立了“科学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科学实践观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实践;发展;生产实践;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主导原则的唯物主义,是通过物质实践使自然不断向人生成、不断获得历史展开,不断创造人本身以及人的世界的唯物主义。”(陶富源:《实践主导论.序》,安徽人民出版社,P1) “实践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追求真善美统一,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陶富源:《实践主导论》,安徽人民出版社,P24)一句话,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原则。本文尝试粗略梳理哲学史上“实践观”的演变和发展脉络,以求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灵魂。
一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
把实践作为一个重要的、反思人类行为的概念,开始于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形而上学》第9卷中,他从“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出发,把运动现象和实现活动区别开来。著名西方哲学史家、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苗力田先生介绍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运动和实现活动两者完全不同。实现活动正如energeia这个词所显示,它是在(en-)功业(ergon)之中,是一种建功立业的活动。所以目的就寓于enuparkhein其中。在活动中有没有明确的目的,是否活动的过程就是目的之现实的过程,是区别实现活动和运动的标准。”(苗力田《亚里士多德lt;形而上学gt;笺注》,转引自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P244)苗先生继续说:“按照斯城哲人这一标准,先破后立只能称之为运动,而不是什么实现活动,实际上也只是一场空耗精力的活动。到头来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什么目的也没实现。正因为实现在它的活动自身中就有着目的,所以它是完满的teleia,而teleia这个词,一眼就看出是来自目的telos。正因为实现活动的过程也就是目的的现实的过程,在观看同时已经看到了,在思想同时已经思想了,幸福者有福了,快乐者享乐了。所以,是一个无止境的、完满实现的过程。而自身没有目的的运动,天可老,地可荒,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有时要停止。正因为这样,实现活动也就是实践活动。……实践必须是有目的寓于其中的实现活动。”(苗力田《亚里士多德lt;形而上学gt;笺注》)从上述论述可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纯粹的运动不是实践,有目的的运动并且目的得以实现的活动才是实践。由此出发,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区分为三种形式:技术活动、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
二 康德的实践观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第一次系统地探究了实践问题。康德对实践问题的论述,基本上是集中在《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和《实践理性批判》这两部伦理学著作里,因而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就被浩繁的道德说教和论证所淹没。
在康德的著作中,他从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这两个不同的理性认识的原则出发,把“按照自然概念的实践”和“按照自由概念的实践”区别开来,认为“如果规定这原因性的概念是一个自然概念,那么这些就是技术上实践的;但如果它是一个自由概念,那么这些原则就是道德上实践的。(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6)前者只能算作是理论哲学的补充,而后者则”完全不是从永远以感性为条件的自然概念中借来的,因而是基于超感性的东西之上,……所以它们是道德上实践的。”(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P7)借助于这种区分,康德表达了对现代性的实践概念的一种批判,即不能仅仅把实践理解为技术的实践,理解为理论之运用。相反,实践是关乎人的存在和自由的,“实践是一切通过自由而可能的东西”。(转引自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人民出版社,P17)但是,康德关于实践的这种区分包含着它自身所不能解决的难题。一方面,它面临着如何统一“技术的实践”和“道德的实践”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道德上的实践只与超感性的原则相联系,于是在康德那里,“正如理论理性同客观的感性材料相对立,同样,实践理性也和实践的感性、冲动、嗜好等相对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P292)这样一来,康德的实践概念实际上就远离了人的基本的、具体的和历史的实践活动,而停留于高于尘世的理性王国。在其中,真正的实践问题随之被取消了。
三 黑格尔的实践观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有着丰富的关于实践的思想。这些天才的猜测,虽然采取了纯粹思辨的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思想来源之一。
1.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和要素。
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活动本身是观念实现自己的活动,客观不过是精神的异化。概念发展具有合目的性,实践过程实际上是实现目的即自由的过程。实践要素包括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和实践客体。
2.实践的特性。
黑格尔论述了实践的特性包括目的性、中介性和直接现实性。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是在意识、愿望支配下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表现了特有的目的性。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手段,目的性实现所需要的手段,就体现了实践的中介性。黑格尔论述认识和实践关系的时候,表述了实践高于理论的思想,揭示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品格。
3.实践和认识(理论)的关系。
黑格尔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实践看成是认识的必然环节,并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论是从客体到主体,接受客观世界的内容于主体之内,以消除主体的片面性、抽象性,认知这世界是如何;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从主体到客体,把客观世界当作不符合“应当”的一堆偶然的事实、虚幻的形态的聚集,当作有待改造的东西,凭借主体的内在本性改造客体,把世界做成“应如何”。
黑格尔实践观中虽然有不少天才的合理的猜想,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他把人的实践看成是概念的外化,而不是真正的感性物质活动。他看到了实践的基本构成,却错误地规定了各要素的含义。他把实践的主体规定为“绝对理念”的自我认识,把客体规定为作为客观物质世界本质的客观概念和思想。虽然黑格尔把实践引入到认识论,但他所说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建立在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的,他仅把实践看成是认识的一个必然环节,没看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源泉,没看到人们是通过实践反映客观物质世界,从而获得逻辑范畴的。
四 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费尔巴哈哲学实践观的认识相对比较狭隘,原因之一是受到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的批评有关:“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费尔巴哈哲学整体中来理解他的实践观,可以发现他是重视实践的,并提出了不少近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彩论述。
费尔巴哈说:“作为人的哲学的新哲学则不然,它主要的也是为人的哲学—新哲学对理论的独立性和尊严性并无妨害,甚至与理论高度协调,本质上具有一种实践倾向,而且是最高意义下的实践倾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P186)在费尔巴哈看来,“旧哲学”总是防止感性观念玷染抽象概念,在它的哲学逻辑里,思维永远将实践、自然、感性视为它的宾词。“旧哲学”都是对人类感性的扭曲、压抑。而“新哲学”则真正彻底承认感性,坚决地反对哲学的抽象的非人性。
费尔巴哈又说:“思辨哲学一向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进程,是一种颠倒的进程。从这样的道路,永远不能达到真实的、客观的实在,永远只能做到将自己的抽象概念现实化,正因为如此,也永远不能认识精神的真正自由;因为只有对于客观实际的本质和事物的直观,才能使人不受一切成见的束缚。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P108)很明显,“旧哲学”是没有生命、没有出路的,唯有实践哲学才充满着生命力。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重视溢于言表。
当然,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虽然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本质上他对实践的理解是不科学的。他对实践内容的理解是偏狭的,他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人的生活消费实践。他不了解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生活消费需要通过生产获得满足,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和丰富化。他还把人的实践等同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从而牺牲了实践作为专属人的活动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五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
对实践问题的关心,始终是马克思哲学活动的中心。然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关于这个问题,在陶富源教授的著作《实践主导论——哲学的前沿探索》和张传开教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中都有系统总结。笔者据此加以梳理。
1.“博士论文”的“哲学的实践”观。
1840年下半年——1841年3月,23岁的马克思完成了他登上德国哲学论坛的亮相之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即“博士论文”。这部受到耶拿大学巴赫曼教授高度赞赏的杰作是马克思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的心血结晶。
在这里,马克思首次使用“哲学的实践”的提法,认为“哲学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就是“批判根据本质来衡量个别的存在,根据观念来衡量特殊的现实”。他认为,应该用哲学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灵”,应该使“理论精神变成实践力量”,以作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1982年,P258)。这里,“哲学的实践”指的是纯粹的理论批判。
2.《德法年鉴》时期的政治批判实践观。
《莱茵报》时期,一方面,马克思继续站在“哲学的实践”的立场上展开对现实的批判,认为哲学不应仅仅停留于抽象的观念而应在“现实的坚实土地上”实现这些观念。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和现实问题的不断接触中遇到了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在这一“苦恼的疑问”的推动下,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开始了对黑格尔的批判。他提出要把“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从而初步超出了“哲学的批判”的理论立场,对实践范畴的理解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政治批判实践观。这表明了马克思向科学实践观的接近。
3.“巴黎手稿”时期的物质生产实践观。
1844年4月至8月,马克思在巴黎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批判,全面论述了关于异化劳动的学说。他对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异化、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的异化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发展。
在《手稿》中,马克思全面研究了劳动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指出:正是劳动使人类可以从事多方面的创造从而不断进步。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却不再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异化成了非人的、造成人苦难的劳动。异化劳动的深层次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正是这种制度,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产品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与劳动者相对立,以致一部分人可以对另一部分人进行统治。异化劳动又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使劳动与资本的对立日益剧烈,最终必然导致私有财产制度的崩溃。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手稿》对生产劳动的理解包含着丰富的现实内容,从而为日后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
科学实践观的最终确立,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这两部著作中 ,马克思首次明确地提出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指出这种活动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一切其他活动,“如脑力劳动、政治活动和宗教活动”。还深刻揭示了生产实践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生产实践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对生产实践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揭示,不仅从生产实践内部说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人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的属人的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同时也从生产实践内部说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统一对人的活动的制约作用。马克思还把生产实践看作是历史主体的人和客体环境相互创造的基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思维与存在相互联系的中介。这就从哲学世界观意义上科学地肯定了生产实践在人类世界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而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世界观形成中确立实践主导原则提供了客观依据。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突破口。
六 马克思以后对“实践”概念内涵的发展
马克思之后,就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来理解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发展史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选集》第2卷,1995,P103),“必须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列宁选集》第55卷,1990,P185)。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站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立场上科学地总结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1991,P296-297)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犹如一声惊雷,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规模空前的大讨论。以此为标志,我国哲学专业工作者重新恢复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的地位,并从两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一是探讨了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关系;二是突出了目的范畴在实践范畴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推动了对实践结构的研究。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 人民出版社,1982.
[2]列宁选集(第2卷) [M]. 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第55卷)[M]. 人民出版社,1990.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 人民出版社,1991.
[5]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
[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4.
[8]陶富源.实践主导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9]苗力田.亚里士多德lt;形而上学gt;笺注[J].哲学研究,1999(7).
[10]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11]张汝伦.历史与实践[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ClassNo.:B01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EvolutionofScientificOutlookonPracticeFromthePerspectiveofPhilosophy
Chen Shishuai
For Marxist philosophy, practice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and core category and a kind of thinking way . Shoul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evolution of practical id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 From Aristotle Kant, Hegel, Marx, Ludwig Feuerbach, to Marx , the connotation of practice has been changed greatly . Marx establishe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practice". As the result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practice has been enriched .
practice ; development; production practice; scientific outlook on practice
陈士帅,在读硕士,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9级,安徽·芜湖。邮政编码:241000
1672-6758(2011)04-0042-3
B0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