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的冷静还是非理性的狂热?
——女性张力背景下“剩女”择偶的路径依赖与模式纠结

2011-04-07左雪松

关键词:婚配剩女合理性

左雪松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浙江温州325011)

理性的冷静还是非理性的狂热?
——女性张力背景下“剩女”择偶的路径依赖与模式纠结

左雪松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浙江温州325011)

“剩女”作为一种女性突生现象,加剧了女性择偶次生行动的紧张与彷徨。以女性张力为视角,可以揭示现代女性在择偶中面临的种种困境,通过女性择偶路径依赖的多元分析,探究女性择偶模式蕴含理性与非理性的多样化纠结,从科学发展观视阈寻求女性择偶选择的时代变革。

剩女;婚恋观;社会学

2009年发布的《2009年中国人婚恋调查报告》与《2009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都把目光投射在我国“剩女”择偶的问题上,显露出女性张力在婚配情景中的膨胀。这种客观存在的婚配困境与主观塑造的意识形态严重影响着女性婚姻状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剩女”窘境

“剩女”作为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是形容那些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未婚女青年。公众喜欢称她们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和“三高女”(眼光高、人气高、收入高)。媒体戏称她们为“3S女郎”、“剩族”。“3S”即 Single(单身)、stuck(卡住了)、seventies(七十年代出生的)。“剩族”则意为过了最佳适婚年龄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的群体:25-27岁称之为“剩斗士”,28-31岁称为“必剩客”,32-36岁称为“斗战剩母”,36岁以上则称为“齐天大剩”。就“剩女”个体来讲,比她们年龄大的已经有了小孩,比她们年轻的也正在或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相比之下,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剩下来了,条件优秀(好嫁)与大龄未婚(未嫁)使女性处于高处不胜寒的窘境。学术界关注的“剩女”是指在社会转型境遇中无法实现婚配之妥协而主观上将自己“剩”下的条件优秀且渴望结婚的大龄未婚女性。它不仅考虑到年龄层面的原因而且更为关注女性凭借自身优势所展现出来的主观预设,这种主观预设所引发的客观情景正是学术研究的兴致所在。[1]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都市职业女性面临择偶窘境。“剩女”的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一种女性张力爆发的现实征兆,它提醒当今社会重视女性婚配利益的诉求和女性婚姻观的变革。

二、女性张力

“张力”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一书中分析各种宗教对于世界的态度引进的概念,后来托马斯·库恩用它来界定科学研究范式中传统依附与创新变革之间的裂变对抗。[2]所谓女性张力,就是女性处于各种社会压力与自我选择之间时的紧张状态。在社会急速转型之下,婚配景象中的女性张力是由于性别结构失衡、婚配机制失调以及两性互动无序所导致的,表现为女性择偶的紧张与不适,它是女性面对传统择偶模式的固化与现实女性职业的崛起而形成的一种抗争性力量。那种完全拒绝传统婚配模式的目标和方式而遵循女性自我预设的内容,慢慢形成女性婚配中的革命意识;那种遵循传统婚配目标并试图按照自我设置的方式来操作的行为,则形成女性婚配的创新意识;而那种排斥传统婚配择偶对象却又遵循既往婚配模式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女性婚配的惯习意识。在职业女性看来,拒绝传统婚配模式的全部或部分会成为理性的开拓者,适应与遵从传统婚配模式则会成为非理性的保守者。当传统婚配模式在现存空间中为多数人认同与适从时,它会变成一种婚姻的惯习文化阻碍个体婚配的创新,并形成强大舆论性的妨碍力量。所以,社会学家帕森斯将社会张力界定为主要根据由新情境引起的需求和我们的社会结构中那些大部分反对必要变化的惰性成分之间的冲突。[3]

现代婚配情境中女性择偶的张力,既来源于职场与家庭两个活动空间的社会性冲突,也发生于当今女性物质与情感诉求的个体性冲突;既表现在理想(完美主义的男才女貌)与现实(“鲜花插牛粪”)之间的落差,也反映出都市女性在择偶资源、方式与诉求上的偏好。这种张力既为女性职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使女性可以同男性一样在事业上飞黄腾达;也为肢解传统婚配机制提供巨大的动力,使女性婚配面临重重危机。作为一种社会张力,它反映出婚配机制变革落后于女性职业现代化步伐的现状。在女性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种变量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体,但是每个变量的变率又存在差异,由此产生的不均衡变化撕裂了原有变量之间的紧密联系,造成女性在婚配中的种种不适,女性张力也就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独立推动女性人格独立,政治制度保障女性法律平等,文化发展启蒙女性思想自由,当下最为迫切的是建立有效的婚配心理干预机制,舒缓女性一味用职业竞争眼光扫视婚配不公的心理。

“剩女”作为现代女性的独特存在,伴随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婚配模式的解体而产生,职业女性用个体积极的态度对抗着传统婚配模式的僵化,表现为过高的婚配期待同阻止这些期待实现之间的碰撞。面对这种碰撞,“剩女”们大多不知所措,对婚恋前景产生心悸与恐惧,加剧了婚姻的大龄化现象。第一,职业与家庭的张力。作为优秀职业女性,被“剩”的原因是害怕结婚会使家庭占据自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造成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顾此失彼。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如果她们仍然履行自己对家庭中的私人的服务的义务,那么她们就仍然被排除于公共的生产之外,而不能有什么收入了。[4]第二,目标与手段的张力。作为大龄女性,被“剩”的原因在于社会建构目标与自我建构方式之间的脱节。[5]结构分析范式也认为,社会期待婚配目标与社会结构决定了达到这些目标的方式以及取得方式的合法性机会并不能同等地分配给每个女性,这必然导致部分女性成为越轨者。第三,主观与客观的张力。作为主观意识张扬的女性,被“剩”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主观预设标准的固化使她们坚持择偶的宁缺毋滥。《2009年中国人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有四成女性坦言自己的择偶标准很高,超过四成的女性坚持不会主动调整与降低择偶标准。[6]基于上述女性张力的表现,她们在婚配情境中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路径依赖

上文诠释了婚配际遇中女性张力的根源、表现及维度,女性张力的加剧导致女性突生现象的严重,路径依赖视界能很好地诠释女性择偶动机与行为的因果效应,突出个体择偶行为的偏好与意义。

(一)理论来源

路径依赖原本是被W.B.阿瑟用来描述技术变迁的自我强化与累积的,后来道格拉斯·诺斯把它扩展到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再后来社会学家用它来诠释社会行动变迁的心理机制,同样存在以往行动的绩效对未来活动的强大影响。正是因为女性在择偶行动中存在某种物质报酬递增与心理强化的客观事实,致使她们一旦选择某一路径,就会在次生婚配交往中不断加以强化。女性择偶的路径依赖是指女性个体择偶的行为取向与动力惯性的技术演进,在择偶互动中选择某种取向并由此产生依赖性的惯习,不论这种倾向对择偶结果的利弊如何,个体都会不断地抗争。“剩女”择偶的宁缺毋滥就是路径依赖的典型表现,有效地诠释了“剩女”陷于“被剩”命运的原因。

(二)表现

第一,女性择偶行为变迁如同技术演进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变化机制。女性历时某一选择影响到次生择偶行为的动向,一旦进入“被剩”的境地,依靠自身的内部变量走出婚配困境就变得十分困难,需要借助外部变量的介入,才能实现对原有择偶取向的扭转。

第二,女性择偶行为变迁又不同于技术演进,它除了受报酬递增的理性机制与自我积累的心理机制影响外,还受婚配市场的非理性变量与传统习惯的影响。这寓意着女性婚配行为变迁有两个重要归因:一是报酬递增,二是不完全市场。前者取决于女性以往的历史经验与所处的参照群体,后者取决于女性诉求的类型。

第三,由于社会行为变迁比技术演进更为复杂,择偶行动者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抉择在路径依赖上更为明显。女性择偶的心理偏好来源于自身的主观定义,易于形成自我封闭致使择偶信息难以得到完全的内外反馈。

第四,女性择偶路径依赖比技术演进更难扭转,因为择偶路径依赖产生的婚恋机会成本一般要高于经济行为的沉没成本。这里既有经济层面又有心理层面,既有群体效应又有个体反映。女性一旦发现择偶路径的不适,考虑到婚恋机会成本一般也不会轻易改变,这无疑加重了女性心理的偏执倾向。

(三)向度

女性择偶的路径依赖是诠释女性最终会选择何种主导变量来进行择偶的现实操作。第一,功利主义路径依赖。女性择偶会考虑婚姻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婚恋过程以追求物质获取为主要目的,经济条件是衡量婚配对象的主导标准。第二,信仰主义路径依赖。女性在婚恋情境中强调信仰支撑,主张精神满足,忠诚于特定的精神信仰,她们对婚姻价值或家庭伦理深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第三,情感主义路径依赖。认为婚姻价值的源泉不是信仰而是情感,当功利与信仰的合理性遭遇危机时,求助于情感的满足可以帮助女性诠释婚姻生活的真谛与动力。第四,传统主义路径依赖。认为婚配传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一种无可厚非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其生成与传承对个体婚配具有一种无形的控制力,成为女性择偶的重要参照。

(四)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女性个体择偶路径依赖的转向可以窥视当今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个体行为的嬗变,只有适时地变通择偶策略与弱化路径依赖的偏执,才能避免女性择偶大龄化现象的蔓延。第一,女性初始的功利取向会强化现存选择的物质刺激,表现为市场经济的氛围对女性择偶的功利绩效。第二,女性择偶的路径依赖受制于个体的主观定义,从一个侧面表明女性物质条件的改善与哲学贫困的凸显。第三,女性婚配的心悸,表露传统婚配机制的不适与加强社会心理干预的必要。

四、模式纠结

婚恋情景中的两性交往作为典型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女性主观性,也脱离不了男性的社会行动,符合韦伯认定行动限度的一般原理。基于上述女性择偶路径依赖的多元化特征,内含在婚配过程中的纠结情绪十分明显,在行为状态上进一步指向女性择偶的理性选择与非理性狂热。以下结合韦伯界定行动的主导特征将女性择偶模式归结为四种典型行动,以此揭示女性择偶模式纠结的现代症结。

(一)目的合理模式——物质至上的拜金女

这种行动模式基于明确的婚配目的与可预测的婚配结果,运用理性计算的方式来达到预期婚配的成功,这既要合理考虑达到婚配目的的手段,又要准确地预测其衍生的后果,还要全面审视可能实现的条件。女性在择偶过程中通过对婚配市场信息的掌握,以自身优势与男性期待作为条件,实现合乎自身目的性的婚配行动。

这种择偶模式的纠结在于外在的理性与内在的非理性。一方面,目的合理性行动之所以是合理性的,是因为女性有明确的外在婚配目的,并且运用计算的手段来审视婚配的预期目标,以女性的内在需要及现实所提供的外部可能为根据,是否把握合理性的需要直接制约着目的的正当性。另一方面,目的合理性婚配受强烈的目的性所驱使,势必存在忽视婚配交往过程,忽略情感价值的内在期待的弊端,易于失去目的理性的信度保证,从而导致择偶的程序化。这种行动模式在现实中往往把市场交换原则中的同类匹配与社会福利原则中的梯度错位作为行动准绳。前者使女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近或相仿的异性做配偶,类似传统观念的门当户对;后者使女性倾向于选择外在条件优于自身的异性做配偶,以便寻找婚姻的物质依靠。目的合理模式在当今女性择偶中尤以“拜金女”的讨论最为激烈。当下,大胆宣称“比起自行车,更喜欢在宝马里哭泣”与“我的男友就是要20万月薪才行”的雷人语录让人瞠目结舌。这种把功利视为婚姻最高价值,一切都要服务并服从于物质的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激烈的争论。

(二)价值合理模式——信仰至上的圣女

在这种行动模式中,女性立足婚姻信仰的价值合理性,把追求婚配目标视为某种特定信仰,忠于自己对婚恋的看法,有意识、不计后果地去追求婚姻的完美状态。这种模式的纠结在于目的的理性与后果的非理性。一方面,价值合理性行动之所以是合理性的,是女性有明确的婚配目标,并把婚配目标视为某种特定的信念坚定不疑地去身体力行,在明确的表达形式上它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价值合理性行动包含忽略后果的狂热,带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非理性成分。实际上唯有合乎女性走向现实自由的诉求才具有合理的价值性,这才是为目的明确性提供效度的保证。正如杨国荣教授所指出的,合理性相应地表现为如何以有效的方式保证目的的实现。[7]这种行动模式也有人把它称为柏拉图模式,追求心灵沟通,排斥现实的物质生活,把物质生活欲望贬低而把精神追求拔高,结局往往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幻想与婚姻梦幻。正是这种不求回报的非理性行为,注定了它会成为一种悲剧式的婚配模式。价值合理模式在“剩女”群中尤以圣女为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高女”的独身主义倾向越发普遍,它有别于古代“圣女”的圣德与处女的意蕴。她们不断地追求婚姻价值,满足精神愉悦,对爱情期待过于完美,一部分即使过了最佳适婚年龄仍有勇气继续为寻找志同道合的伴侣而努力,另一部分则由于婚配挫折产生隐退态势,形成宁静致远的婚姻理想,甚至因厌烦功利性婚配而陷入与异性关系的复杂与混乱。

(三)情感合理模式——情感至上的肉食女

这是由女性现时情绪激动或情感体验来决定婚配行动的模式。“这种行动不是由于行动者考虑了某种明确目的或某种价值体系而造成的,而是由于行动者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情绪激动所致。”[8]这种行动模式的纠结在于起点的理性与终点的非理性。一方面,情感合理性是从认识起点来诠释择偶情绪体验的意义,突出表象认识的价值理性。事实证明,择偶情绪体验是一种客观反映,这种直观生动的体验是理性择偶的认识来源和经验基础;另一方面,情绪体验可能引发情感的内在冲动导致择偶的非理性狂热,出现一见钟情而一定终身的悔恨,“闪爱闪婚”现象受到广泛质疑也是基于此,她们大都是由于感性的冲动而忽视了婚配后果的不确定性。一见钟情的吸引与相见恨晚的激动让女性坚信会在适时情景中遇到心仪的对象。情感合理模式在“剩女”群中尤以“肉食女”最为典型。这是个起源于日本网络作品的新名词,曾在中国内地成为风靡一时的婚配时尚。“肉食女”多为80后白领,为了爱情敢于主动出击,虽交往无数,却仍待字闺中,一旦遇见心仪男性,会如饿虎扑食一般主动表达爱意,完全不顾忌旁人的眼光。

(四)传统合理模式——习惯至上的待嫁女

这种行动模式由根深蒂固的婚配传统演变为一种择偶惯习,由约定俗成的婚配传统决定女性的择偶取向。它既不需要理性的婚配计算与忠于某种婚姻价值,也不受个体激情的驱使,是女性在长期婚配文化浸染中的条件反射。这种模式的纠结在于传承的理性与创新的非理性。一方面,传统择偶文化一旦生成就具有一种特殊整合力量,以表征其内在价值的合理性,成为规范个体择偶行为的无形力量,不断为女性择偶提供导向。另一方面,传统婚配模式最终是要被打破的,传统需要个案不断地创新才具有发展的意义,个体在传统婚配文化中期待能够根据实际境况与时俱进地进行婚配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因而,传统择偶文化对女性个体的婚配创新造成一定的阻力,具有非理性的一面。传统合理模式中以相亲图式最为典型,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婚嫁模式,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男女直面沟通,一直沿续至今。在一个伦理本位浓厚的国度,机械团结的社会网络是女性重要的婚恋资源,其信度和效度十分明显,具有较强的情感投入与较高的信任依赖,有利于建立较为稳定与持久的交往关系。当今社会,女性生活节奏加快,职业流动性不能给予女性充足时间来相互了解异性,相亲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能较好地解决社会流动造成机缘错失的问题。当爱情没有以最完美方式邂逅时,借助相亲形式的外力介入,也不失为较好的方式。传统合理模式在“剩女”中以待嫁女最为典型,她们遵从男权社会所建构的“男权至上”观念,认为在婚配过程中应突出男性的主动追求,强调女性的被动接纳,女性需要在心理上保持特有的矜持并在形象上塑造淑女的仪态。

五、对策探究

婚姻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女性择偶路径选择与模式创新的出发点与归宿。胡锦涛指出: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探究当前女性择偶路径依赖与模式纠结的重要视阈。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为女性择偶选择指明了方向,既注重婚恋的物质内容又要突出情感生活,积极改变目的合理性的功利取向所引发的外在与内在纠结。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女性择偶选择预设了目的,重视女性择偶个案演绎的价值审视,改变价值合理性的信仰取向所引发的目的与后果的纠结。再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为女性择偶选择提出了要求,在择偶过程中要将情感这一主线贯穿婚姻的始终,改变情感合理性的情绪取向所引发的起点与终点的纠结。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为女性择偶选择提供了方法,为对传统婚配模式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

[1]左雪松,夏道玉.女性模式变量与“剩女”角色选择[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21-26.

[2]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2.

[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5]左雪松,夏道玉.建构女性与女性建构:建构主义视阈中“剩女”危机引发的社会学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8,(5):11-16.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精选)[EB/OL].(2010-01-12)[2011-02-12].http://bjsite.sohu.com/20100112/n269516739.shtml.

[7]杨国荣.理性与非理性——以人性能力为视域[J].学术月刊,2007,(11):44-52.

[8]汪和建.现代经济社会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01.

Rational Calmness or Irrational Fanaticism?——the Path-dependence and the Contradictions to“Shelved ladies”Choosing Spouses in the Background of Female Tension

ZUO Xue-s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Zhejiang Dongf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enzhou 325011,China)

As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Shelved ladies”causes female tension in secondary choosing spouses.Based on the generation fact of“Shelved ladies”in the background of female tension,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re discussed in modern female choose spouses.With the help of diversification analysis to the Path-Dependence,contradictions resulting from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in the patterns of female choosing spouses are explored,in order to innovate the spouse-pattern from the angles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helved ladies;perspectives on love and marriage;sociology

C913.68

A

1672-3910(2011)06-0031-05

2011-05-09

左雪松(1981-),男,安徽枞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婚配剩女合理性
浅析《红楼梦》中贾府不同时期的婚配选择
艾利·康迪《婚配》中的反乌托邦世界
农村男青年婚配难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探讨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
中国古代宗族婚配与惩罚
“剩女”感到多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