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理论的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研究
2011-04-04郭伟朱彦玲
郭伟 朱彦玲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黑龙江省是一个地域辽阔,四季分明,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的省份,它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发展旅游的条件十分突出。随着区位论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如何运用旅游区位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一、黑龙江省旅游区位优势分析
(一)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明显
黑龙江省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进行了旅游资源普查,获得了60种基本类型的1361处旅游资源实体资料,占该规范所列的68种基本类型的88.24%,已经超过了全国省级旅游资源丰富的60%指标线,加之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是吸引中外游客的重点地区,多数旅游资源品位较高,旅游类别较为齐全。黑龙江省具备优势条件开发多种旅游,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会展、奖励旅游、疗养旅游等,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促进游客人数逐年增长。据此可以把黑龙江省旅游区资源定位为优势资源区,这是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绝对价值。
(二)旅游客源区位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客源的地理空间分布等因素,将旅游客源市场分为入境客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
1.入境旅游客源较为集中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集中程度可用地理集中指数G来定量分析,根据2007年和2008年黑龙江省旅游局统计数据,经计算得出,2007年G=58.31,2008年 G=59.16,G值较高,说明黑龙江省入境旅游客源较为集中。而且统计数据表明俄罗斯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市场,黑龙江省国际旅游的第一客源市场。
2.国内客源市场是基础
从国内客源市场来看,黑龙江省形成了以省内为基础市场,华北为近程市场和沿海、中西部地区为远程市场的国内市场格局。从近几年的旅游统计数据也可看出,黑龙江省的旅游人次大部分都是来自国内,入境游客在全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小。
可见,黑龙江省的客源区位较好,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有望发展为客源集散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会有更多的潜在客源,而旅游趋势向新、奇、特、险等旅游特色发展的转变使黑龙江省的特色资源优势能突显出来。
(三)旅游交通区位得到改善
黑龙江省交通区位的地理优势较为明显,交通条件日趋改善,可进入性较高,具体表现为:民航在抓好主干线的同时,对省内的一些边远景区加开支线,建小型机场;重要景区开通铁路客运专列;加快修建高等级公路,增加豪华车辆,提供便利快捷的旅游交通。
二、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比较单一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旅游的主打产品是冬季冰雪旅游,冰雪旅游的主体是以观赏冰灯、冰雕、雪雕为主要内容的大众观光型。可见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黑龙江省仍以观光性静态旅游产品为主,参与性休闲旅游项目——滑雪旅游,虽已起步,但层次低、规模效应并未形成。旅游企业尚不能提供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产品开发上缺少骨干项目和精品,开发缺乏特色,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二)客源结构不尽合理
黑龙江省远离我国主要客源地和国内多数大中城市,对全国多数地区来说属中远程目的地,近期内邻近省份市场的发展空间不会很大。对于黑龙江省的旅游市场,国内市场的比重过大(国内游客占游客总量的98%);对于国内市场,省内客源的比重偏大(约占总量的1/2);入境市场上,邻国过境游的比重过大(俄罗斯游客占总量的77%)。这样的客源结构反映出黑龙江省现有的市场层次基本是大众消费层,主要的旅游产品是观光旅游型。产品与市场缺乏层次,不利于黑龙江省旅游市场的长足发展。
(三)旅游区布局分散,与客源地间交通线过长
从城市到景点的距离,景点到景点之间的距离较远,公路等级较差,影响了客源在省内的流动。据统计中国大城市居民80%的出游距离集中在距城市500千米以内的范围内。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的衰减现象越来越明显。500km~1500km以外的目的地的到访率就更低,约为5%~30%左右。
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间交通线太长、旅游区布局分散,这一区位缺陷造成了黑龙江省旅游业资源强势和产业弱势并存的局面。据调查,国内游客平均在黑龙江省停留3.36天,平均游览2个景点。国际和国内客源受其影响,增长幅度不如人意,限制了客源空间的拓展,影响着旅游业的规模和效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三、基于区位理论的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平衡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品种
黑龙江省的旅游发展已经过了起步阶段,到了发展、巩固阶段,应该在开发上注重资源的平衡发展、生态发展。有些城市的资源已经达到了开发和利用上的最大化,再开发就应该注重生态的保护和协调,而有些城市则应该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从密度上看这些城市可以结合本地的特色,实行进一步的开发和规划,提高景区(点)的质量。
目前全国旅游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部分来自于以家庭休闲度假为主体的中高消费层和以多种专项旅游为主体的高消费层。因此,要注重产品开发的多样性,迎合现有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大力开发具有参与性的休闲旅游项目,如滑雪项目、会展奖励旅游以及包括矿泉疗养旅游、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在内的假日休闲旅游。
(二)发展新的旅游集散中心
首先,要按照级别有序、按需开发原则,旅游景点的客源区位开发应确立等级对应原则,即客源区位的开发与资源价值的空间对等关系,不可忽视当地实际。其次,注重旅游中心地在客源方面的重要性。周边旅游地应立足于中心地客源市场,做好中心地客源市场的引流和分流工作;在宣传营销方面,注重以中心地的声誉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形象塑造方面,努力塑造独特的旅游形象;由于在旅游旺季时周边旅游地往往是中心旅游地的分流地,因此还要注意旺季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及注重环境保护。
目前黑龙江省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处于分散状态,对本省的旅游发展来说是稳定市场,可以把国内的旅游客源市场按等级进行分类,对不同的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相应的宣传,把握好目标,做好定位宣传。国外旅游客源市场处于集中状态,对本省的旅游业来说是不稳定状态,也同样要按照等级客源市场进行分类。在做好最大的客源国(俄罗斯)市场的同时,还要把目标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欧美、澳洲,这些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市场有很大前景。做好国内开发和国外宣传相结合,做好进入省内通道的窗口(哈尔滨)和省内其他各市的特色旅游发展相结合及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三)完善旅游交通区位
目前,黑龙江省旅游交通网的通达度很高,通达性较好,尤其是哈尔滨市具有辐射、集聚和拉动作用,但是其他各地区的交通通达度不是很高。黑龙江省地域范围广阔,区内虽然已经建立起了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但仍有许多地区尤其是乡与乡之间仍以土路、沙石路相连,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有的地区的交通网络应继续改善。加快改变由于交通通达性不高导致黑龙江省许多地区旅游业处于低度开发的状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1]赵明,吴必虎.北京城市周边度假地空间区位研究:基于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10,27(1):74-78.
[2]李悦铮,俞金国.区域旅游市场发展演化机理及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6-20.
[3]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48-753.
[4]梁雪松,马耀峰,李天顺.旅游区位与市场拓展关系的研究—以西安市日本入境市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