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控规范体系实施为契机加快内审发展步伐
2011-04-04甘浩华
甘浩华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合肥230071)
一、内部控制与内审在我国的发展简述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起源于内部牵制,西方会计审计界在20世纪中叶就对其开始了各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内控研究则起步较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内部控制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20世纪90年代,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若干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文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发展期,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与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内部审计在我国审计组织体系中起着以国家审计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重要作用,支撑着企业的审计工作,内审学会对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之后经过三次修改,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出台了新的《规定》,此“规定”是在总结1995年规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蓝图。在内审实务方面,内部审计已由前期的财务导向内部审计、业务导向内部审计和管理导向内部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其中,每个阶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继承和发展。
二、内部控制与内审的关系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同时又是对控制系统的再监督,再控制,在控制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是一种互动共进关系。理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单位内部管理的提升。
1.内部控制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审计效率与审计效果两方面的要求,这是由于内部审计是在有限的时间与合理的成本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审计主体对审计结论负有相应的责任。内部控制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审计效率方面。内部审计要讲究审计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有健全的内控制度,以内控制度为依据,一个控制点就是一个检查点,内控流程就是审计的流程。如果单位内控制度比较健全有效,审计范围就可以适当缩小,抽取的样本就可以适当缩小,审计风险也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反之,审计就需要适当扩大范围,扩大审计样本,以规避审计风险。有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对内部审计起到“定位器”的作用,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内部控制对内部审计的指引作用。
2.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服务、监控作用
首先,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企业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内部不可缺少的一个机构,为企业有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其次,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机制起着服务作用,通过事前预测把关、事中跟踪检查、事后审计查处相结合,从源头上加强企业风险控制,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不是查处问题,而是帮助企业分析原因,指明方向,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第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机制起着监督的作用,相当于企业内部的一位“经济警察”。内部审计需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大目标,在全面履行服务职能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中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紧紧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和当前的工作重点,加强对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性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三、推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和谐共进的建议
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依次在各类上市公司实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还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控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内部控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以此为契机,内审工作也应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内控意识,促进内审发展。在内控指引正式出台前,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的存在一直没有得到约束与监督,各个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也对审计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阻力。此次内控指引的实施可以带动全员学习内控、了解内控,从而使审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首先,在企业内部要指定专人负责,抓好内控规范体系的学习,并制定相关的学习制度。其次,要密切关注财政部门的培训工作,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人员都是重点培训对象,接受培训后要及时传达相关学习内容。
二是要在企业内部按内控指引要求建立对应的内控制度,从制度上来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从而对内审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首先,在企业内部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加强对内控制度建设的指导;其次,要结合本企业的行业、地域等方面的因素,加速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是内审反过来也能对内控规范体系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基本规范及评价指引要求企业授权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其他专门机构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这实际上就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开展设置了专门的职能机构,而内审机构就是一个很好的备选机构,因此,内控规范体系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内部审计协调配合。同时,为了确保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职能的有效发挥,基本规范及评价指引要求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设置条件。如果将内审部门设置为评价机构,内审部门必须比照指引中的设置条件进行完善,这对内审部门也是一次很好的提升机会。
[1]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凤鸣,韩晓梅.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4).
[3]刘玉廷.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