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全能主义政治的两种模式分析
2011-04-04黄春芳
黄春芳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能主义政治的两种模式分析
黄春芳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全能主义”一词由邹谠教授最初提出以后,学界有不少学者对这一政治模型展开了各种讨论和研究。结合全能主义政治的内涵、特征以及我国的历史情况,笔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先后经历了全能主义政治的两种模式——斯大林模式和毛泽东模式。对两种模式加以比较和分析之后,笔者发现前者主要具有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重工业优先发展以及官僚体制三个特点,后者主要的特点表现在群众式民主、国家建设的群众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三个方面。
全能主义政治;斯大林模式;毛泽东模式
一、全能主义政治及其特征
“全能主义”一词最初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邹谠先生所提出,它是指“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的指导思想,而全能主义政治指的是以这个指导思想为基础的政治社会”[1]。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全能主义的内涵,必须划分清楚其与极权主义的区别。按照邹谠先生的说法,全能主义(totalism)与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谈的,即国家可以随时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而极权主义是从一种政治体制来谈的,可以有中央极权,也可以有个人极权,是与分权政治相对应的。以古代中国为例,虽然是一个封建专制的极权社会,但皇权也不可能轻易进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不能称为全能主义政治。根据邹谠教授及其他学者的研究,全能主义政治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党、国家的一体性和政治中心的一元性;(二)政治权力的无限性和政治执行的高效性;(三)政治动员的广泛性和政治参与的空泛性;(四)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和国家对外的封闭性。[2]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全能主义政治两个发展阶段
邹谠教授强调全能主义政治是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一个明显特色,笔者认为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迎来高潮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并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可划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一)斯大林模式时期(1949年~1957年)
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方式最早出现在前苏联,在列宁时期开始孕育,正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该时期的一系列国家治理方法、特点统称为斯大林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初,本着“一切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无一例外地复制了苏联模式,因此,中国在该阶段的政治发展体现出斯大林式的全能主义政治特征。“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家开始完全进入经济生活,城市经济开始按照计划方式运转,同时,由于国家确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也开始一步一步进入社会生活领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在一个资源与资本极度稀缺的革命后国家实施的,同时这个国家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圈之中,因此国家发展重工业需要的资源和资本只能通过强力和制度创新从社会中去汲取。“三大改造”后,国家完成了对城市资源的控制,进而以国家计划的形式保障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二)毛泽东模式时期(1958年~1978年)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全盘否定,一时间人们的政治信念变得迷茫,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及时作出了调整,不再照搬照抄前苏联的模式,开始了全能主义政治毛泽东模式。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国家首先在城市建立单位制,但城市的资源毕竟有限,为了大力发展重工业,只能从农村中去汲取剩余资源。于是再进行制度创新,把国家与众多农户的博弈变成国家与少数大的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的博弈,国家降低了监督成本和谈判成本。[3]最后,通过在人民公社内部建立三级结构、在城市单位建立党委,并以斗争文化、革命文化促进公社社员、单位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使之不敢有私心,以集体利益为重,国家再一次加强了对公社和单位的控制。通过这三步,国家最终完成了对社会的绝对控制,城市单位和农村人民公社的形成成为全能主义政治开始走向高潮的标志。毛泽东毛泽东模式的最典型事件便是“文化大革命”。对斯大林的批判对毛泽东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毛泽东开始开展群众式民主,鼓励群众对党进行监督,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不仅没有起到预期的积极效果,还最终促使的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但还是体现出毛泽东在实行全能主义政治时区别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文化大革命”爆发标志着全能主义政治达到顶峰。
三、两种模式之比较
作为全能主义政治的两种模式,斯大林模式与毛泽东模式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统一被简约为国家与个人的统一。政府不仅垄断了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也几乎包揽了一切社会事务,国家吞没了社会,计划排挤了市场,一个权力与职能范围无限扩张的“万能政府”成为国家的主要治理主体。[4]斯大林试图以高度的“计划性”来操控整个社会,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替代个体成员的自由选择,从而构建一个严格的井井有条的“层级秩序”,以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并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具体而言,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一)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主要采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在这种体制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都是由政府决定的。国家大部份资源由政府拥有,并且由政府指令来分配资源,不仅国营产业受政府控制,连私人企业也要受政府指示运作。国家操控着生产的供应、价格以至销售渠道。在斯大林看来,苏联建立的公有制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它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二是以集体农庄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它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应该尽快向全民所有制这一最高形式过渡,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
(二)重工业优先
斯大林模式的第二个特征是重工业优先。从1927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为止,斯大林提出要在短期内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于是按照每五年一计划的方式,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1928年——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随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则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大规模发展重工业。在这段时间内,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928年的446%,平均每年增速为18%,其中钢产量达到1770万吨。1938年起第三个五年计划则集中发展军事工业,到1941年6月,苏联的坦克总数高达2.4万台,火炮约11万门,飞机1.8万架,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三)官僚体制
斯大林模式下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他们为了维护官僚统治集团的特权,官官相护,拉帮结伙,利用权力掠夺和侵吞国家和社会财富。他们保守僵化,只求稳定,对党的宗旨阳奉阴违,使党和社会主义的威望丧失。这个阶层垄断了党、政、军、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权力,扼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照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从1949年到1957年,也就是笔者所说的中国的“斯大林全能主义政治时期”,在国家治理和政治发展上也基本完全复制了苏联的模式,体现出以上三个特点。而根据笔者所述, 1958年以后,中国进入全能主义政治毛泽东模式,其主要特征有:
(一)群众式民主
毛泽东在斯大林受到“专制”、“独断”等批评否定在之后,开展了“群众式民主”,即依靠群众自下而上地对自己的人民公仆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模式。群众运动和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为主干的“大民主”,是毛泽东探索出的一整套自下而上的管理干部模式。
(二)国家建设的群众运动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等。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由于铁矿不足,全民不下田耕作上山采矿,把家里的铁器丢到炉火中,而建造高炉的建筑材料不足,又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砖块拿去建炉,可见当时国家对人们的控制力之强。人民公社化更是把每一个人都置于国家之下,国家可以随意进入每一个人的任何领域。
(三)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标志着毛泽东模式的全能主义政治达到顶峰。在“文化大革命”中,学生不上课闹革命,整天批斗,整个国家都进入了反右派政治斗争的状态,生产、生活、教育等都搁置了。这种由国家发动、全民反右派的现象,正体现了毛泽东模式下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力度之大,也体现了全能主义政治达到顶峰状态的危机。这种顶峰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家权力的过度扩张引发社会失序,进而由社会失序再次引发国家失序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怪圈。[1]
四、总 结
全能主义政治是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色,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全能主义政治实际上经历了“斯大林模式时期”和“毛泽东模式时期”两个阶段,两者虽然都具有全能主义政治的特点,但在具体的内容和特征上具有较大的差别,是全能主义政治的两种典型模式。在这两种治理模式下,中国可以说是在挫折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萌生了不少问题,只有对国家治理模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和深刻的理解,才能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学术的角度去深入解释一些历史问题。
[1]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2] 郭坚刚,席晓勤.全能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04):15-20.
[3] 郭坚刚,席晓勤.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的兴起、高潮及其未来[J].浙江学刊,2003(05):157-159.
[4] 景维民,许源丰.俄罗斯国家治理模式的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01):49-53.
D05
A
1671-511X(2011)0S-0009-02
2010-03-06
黄春芳(1987-),女,浙江慈溪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