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城市雕塑的“图底”关系

2011-04-03徐海翔byXuHaixiang

雕塑 2011年5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雕塑公众

■ 徐海翔 by Xu Haixiang

(徐海翔 西北民族大学)

“图”与“底”原本是图象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具有对立与统一关系的主体与背景,“图”与“底”的营造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呈现明确的主次关系,有时又具有着图底互换的替代关系,多在平面视知觉领域里运用。在本文中是将其概念引申到城市雕塑设计的空间领域里去解读。城市雕塑在这里且作为“图”,其所处宏观环境且看作“底”。这个图与底存在一种对比、衬托之中产生出来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密不可分、和谐共生的关系,是设计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研究主题也是有感于任世民教授的“城市有形文化研究”的观点,任老师提出新的城市建设要满足物质功能需要、人的精神和文化功能需求,还要遵循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轨迹,使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形象和艺术风格。城市雕塑就是“城市有形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在的中国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批中小型城市积聚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各项文化事业的开展搭建了稳固的物质平台,于是老百姓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文化上的自我认同和肯定方面,城市规划部门开始认识到城市雕塑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城市雕塑也随之广泛发展起来。城市雕塑是城市公共空间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它对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多成为城市形象的象征。且正在向系统化、立体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它正在力求改变中国城市面貌的趋同化。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具有公益性、观赏性、参与性的艺术品,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雕塑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记忆,人们对城市的意象、概念和回忆,经常是从某件城市雕塑作品开始的,这样具有魅力个性的城雕也会成为城市特色的亮点。城市雕塑与其它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城市设施等共同调节着城市空间的气氛、共同创建着城市空间的财富。

“城市雕塑”与“宏观的城市环境”可以说是“图”与“底”的关系,城市雕塑是以宏观的城市空间为背景的,是属于场所设计。在这里“城市雕塑”是“图”,所谓的“底”是该城市雕塑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时代环境、人文环境等的宏观需求和文化内涵。目前国内有许多“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完全割裂开来的。比如一些放置在社区中的城市雕塑仿佛是硬安进去的,很多公共艺术品的摆放让人莫名其妙,有些公园干脆找一个地方集中摆上一排成品雕塑完事,这其中倒是有多种风格并存:古希腊罗马式的水泥雕塑、现代抽象造型的不锈钢雕塑、传统题材的铸铜雕塑、甚至两块玻璃中间加上图片做成的剪影等等,样式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环境没有关系,没有形成“图”与“底”的统一与协调。从城市雕塑的审美特征(如环境的特定性、材质的永久性、内涵的时代性、观赏者的大众性、视觉条件的特殊性、审美的兼顾性等等)上就可看出“城市雕塑”应该成为与环境、与当地人能互相融合的艺术品,城市雕塑的建设不仅要满足美化环境的要求,而且应该在更深层次上对艺术和环境作出理解,赋予城市雕塑深刻的文化品格,使其能够起到表达时代精神,满足文化需求,美化城市空间的作用。要做好这个城市艺术品的设计就要从多方面研究解读“城市雕塑”设计的“图底”关系。

首先来认识城市雕塑类别,这是有助于解读“图底”关系的。

1.纪念性的城市雕塑——纪念性雕塑是各时代不同国家不可或缺的历史化身和体现。用艺术的手法记载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赞美和纪念那些在历史上对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和业绩的人物。这类雕塑往往占据着城市中重要的位置,且常配有进行纪念性公众活动的足够空间。如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主题性的城市雕塑——主体性的城市雕塑主要反映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以形象的语言,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揭示出某个特定环境和建筑物的主题。如横店长征主题公园的《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等都属于主题雕塑。

3.装饰性的城市雕塑—装饰性城市雕塑所占数量较多,题材内容丰富,表达形式多元自由,不刻意要求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 在从属于环境和建筑的前提下主要发挥着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应, 巧妙地和环境融为一体。如美国费城的著名城市雕塑“大衣夹”,将日常生活用品的衣夹巨大化,展现在四面的高楼大厦之中,充分使四周的环境凝缩和聚焦了,给人们一种不同的感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4.标志性的城市雕塑—标志性城市雕塑作品是城市形象的标志,具有说明性的功能,具有深远寓意、形象典型形象,醒目易懂,雅俗共赏。在城市空间中占据显要的位置并发挥标志聚焦的作用。如布鲁塞尔的标志雕塑《撒尿的男孩》、内蒙古额尔多斯天骄北路东胜区城市北大门的景观雕塑《吉祥·苏洛德》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

5.功能性的城市雕塑——功能性的城市雕塑是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的,更多的以某种功能服务于人,但都兼有美化功能。

还有综合性的、展览陈设性的城市雕塑等。但各种类型的城市雕塑都存在于空间环境中,成为构成城市空间环境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如美国费城的一件著名城市雕塑“大衣夹”,作者将日常生活用品的衣夹巨大化,展现在四面高楼大厦之中,把四周的环境给凝缩和聚焦了,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成功的作品会引导人们与周围的空间环境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引导人们参与到空间环境及人的生存环境中来享受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这“图”“底”的协调美。

其次,来解读“城市雕塑”的“图”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宏观环境的“底”的关系。城市宏观环境主要包括城市自然客观环境、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和城市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图底”要达到协调整体就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 遵循“图”的自然客观环境之“底”

“图”是我们要设计的城市雕塑,自然客观环境是“底”。首先要考虑的是遵循城市的客观条件,了解城市规划、根据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确定“图”的区划定位,城市雕塑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它涉及到周围环境的建筑、园林、道路、广场等多方面因素,与客观自然发生关系,并受其制约,所以与自然环境必须协调,才能共生出新的景观。比如考虑与建筑风格相协调适应;要考虑雕塑材质的选择是否适合当地气候;要注意符合环境的雕像的大小、形体和置放的位置与底座的高低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诱导作用。

城市雕塑有一定的适地性和不可迁移性,它要和一定的空间环境融为一体,是整个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与空间不可分割。设计前要考虑当地城市环境的气候、温度、湿度、地貌特征、生态条件等宏观环境对雕塑的风格倾向、题材选择、尺度控制、材质应用等方面有一定的束缚力。而且必须对它所处的微观物理空间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这个“底”的空间条件决定了“图”的位置、尺度、体量、质感等要素,“底”的适地性也可突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图”景。

②符合“图”的历史文化环境之“底”

历史文化环境之“底”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艺术等整体的地域特色。

完成一件很好的城雕作品,设计师应当具备整体的环境意识,不能孤立考虑作品,应本着美化城市形象、传承文脉、营造和显现地方人文气息为目标,注重社会文化价值的体现,寻找与城市发展建设和社会文化心态相协调的内在联系。中国当下有些城市雕塑的设计完全是脱离传统的“创新”,如随处可见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近几年流行的不锈钢喷漆雕塑,且不说到处千篇一律,更谈不上有任何地域特色。前几年有些城市常可以看到仿制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雕塑、喷泉,还美其名曰追求“复古”之风,而这“古”竟是外国之“古”,可以说真是丧失了中国文化的气节和内涵,引导公众丧失了审美标准,中国“城雕”的价值意义何在?所以城市雕塑的设计要从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当今社会形态等中感受美好的精神和灵魂,使其融入到创作理念中。对公众来说“图”所指的城雕作品表现语言必须是可读的,因此必须以能体现地域文化历史的“底”相通;必须对地域文化背景加以提炼,抽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精神,整和复杂的历史信息,融合到城市雕塑作品中。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间中深化的体现,它一方面强调以城市文化的有形一面为研究重点,另一方面,它必须从地域文化的宏观方面汲取营养,把握文化精神的主导方面。因此他的研究途径不仅是从城市雕塑“图”的角度去看城市,而且是从城市“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城市雕塑,站在更高层次去分析和研究造型艺术的城市文化素质,有利于弥补城市规划在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相对缺失。它对某一地域的文化聚拢、历史文脉的缝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尊重文化、历史文脉,是另一种“底”的内涵,要把握该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适应当下城市的建设面貌与需求。在设计城市雕塑时要提取历史文脉的精神与形意使其避开从形式、空间层面上的具像承传,加入现代设计理念、运用现代技术材料,使该“图”的设计符合某城市的特有历史环境的要求,使“图”的文化性也可彰显出独特的“底”蕴。

③适应“图”的公众环境之“底”

公众也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人,适应公众的需求的城市雕塑设计是最好地体现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设计,也是“图”与公众环境之“底”的协调体现。

通过建筑、广场、园林、道路等物质化的手段来营造有形的外在空间,构成人们的生活环境即城市。这种环境的功能的合理性与审美效能直接生成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就形成公众环境之“底”,所以要求城市雕塑这个“图”具有开放性和交流互动性,批判性和前瞻性,它除了注重视觉效果和作者自身的情感表现,更要关注其间生存并生活的人的生存发展,以人的需求为背景依据,面向公众,用艺术家敏感的神经凸现公众所关心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1.城市雕塑的设计要适应公众的生理特点与行为规律。设计时充分考虑其设置的位置、数量、大小、高度,符合目标公众的生理要求。还要考虑审美主体的安全性,这就要求在创作城雕作品时必须考虑到材质、尺度、表现风格和具体施工等问题,确保公众参与时的安全性,尤其是老、幼、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安全。

2.城市雕塑的设计要关注公众的感受与心理需求。城市雕塑是在城市这个公共空间放置的,所以设计时要把满足活动在其中人的精神需求作为依据,关注在特定空间中公众的情绪感受。

3.城市雕塑的设计要关注公众的审美趋向。公众的审美趋向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定地区的人的审美趋向受地域、民族、风俗、性别、年龄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城市雕塑这个“图”的设计中融入了公众的审美趣味,才能与公众这个“底”产生亲和关系、相融关系。

4.城市雕塑的设计要注重公众与政府的参与管理。城市雕塑是艺术家真实感受和体验的真诚表达,同时更是一个通过社会各界专家“集合民意”的过程,是在政府部门规划监理下和群众参与下完成的艺术,它的经费取自公众(纳税人),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面向广大社会,从场所的选择到最后的落成,全过程均要给群众以参与的机会。

城市雕塑这个“图”要与公众环境这个“底”成为整体,承担了凝聚城市灵魂,塑造城市人格的功能。为迎合公众的艺术取向和品味,必须包含相当多的大众文化内容,从而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公众的情感记忆,产生文化认同感。也才能突显 “图”与公众环境之“底”的适应性。

在完成城市雕塑设计时既不能偏重“图”也不能只考虑“底”,如果城雕本身效果非常好,但没有考虑到“底”的环境因素,那么该图景就无法长存和被认同。如果只考虑“底”而没有突出“图”的显要地位,也是设计者的失败。所以在设计中要既要避免出现大工业化的复制性生产模式造成的城市雕塑面孔单一化现象,避免城市的文化建设缺乏地域性人文内涵的深入体现,又要避免靠照搬国外雕塑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的现象,否则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空洞。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公共心理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调查作品的受众人群,切实做到公共艺术为公众服务。

所以我们探求的是城雕设计的“图”是要在广义环境之“底”的基础上完成实施,“图与底”是一种形式语言的完整表达,也是在阐释一种存在关系。这种图与底的关系是协调存在的,有时也是可以转换的,但总之作为城市雕塑设计的“图”的存在一定是在多元维度的“底”环境中滋生、拓展、并成为可能和真实。这种“图底”的协调是我们建立自信,塑造自然——人——历史——城市的和谐的关键,是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及精神家园,推动城市雕塑特色化、民族化、地域化、人性化的发展必要。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雕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2月

2 梁思成.拙匠随笔[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3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M].王其明曾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9月

4 任世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市有形文化策划与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5 任致远.透视城市与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6月

6 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雕塑公众
巨型雕塑
公众号3月热榜
我的破烂雕塑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写实雕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雕塑
自然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