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将迎70亿人口:富国余粮喂穷人

2011-04-03谢来

地理教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人口

联合国人口基金近日宣布,2011年10月31日,地球将迎来她的第70亿位人类居民。

这一天是西方传统的万圣夜,选择这个日子,并非精确预计第70亿位公民的生日,而是借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再次向人们警醒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过剩。

早在1789年,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就在其代表作《人口论》中提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呈代数基数增长,粮食增长不能与人口的增长潜力同步,从长远来看,人口数量与供养能力之间必然出现巨大裂痕,导致饥荒以及争夺资源的战争。

近三百年来,这一可怕的预言并没有真正实现,但近年来随着粮食价格高涨、能源短缺、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等关键词充斥着这个世界,科学家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一个终极命题——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

人口过剩,真实的威胁

想象一下:时间流逝的每一分钟,地球上平均250个新生儿呱呱坠地。

1800年,地球人口为10亿,大约125年后,这一数字增长到20亿。而地球人口从60亿跨越到70亿,其间间隔仅12年。

联合国的世界人口报告估计,人口增长可能在2050年达到峰值90亿。甚至有预测数字认为,届时人口将突破110亿。

对于一个常常被贫困人口、自然灾害和粮食饮水短缺所困扰的群体来说,这些冰冷的数字显得更加残酷。日益增长的人口负担,是否最终会导致大灾难的降临和不可扭转的环境破坏——比如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大规模灭绝?

伦敦大学学院生物系教授斯蒂夫•琼斯研究认为,相较于其他的动物群体,人类的繁衍规模比正常情况扩大了一万倍,“如果没有农业,人类到现在的人口数量或许刚超过五十万”。

一些生态学家提出,农业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两难境地——农业是人类繁衍和繁荣的助推器,也是地球上大部分生态问题的根源。

“农业意味着砍伐森林,意味着肥料中的氮渗进土壤,农业用水占据了人类总用水量的85%。我们实际上在蚕食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说。

印度作家拉尼亚尼•莫汉蒂则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商业化的世界倾向于将人口视为“红利”,以至人口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到2025年,印度人口有望达到14亿,超越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如今,媒体和商家大部分情况下将人口视为印度最大的资产,”莫汉蒂写道,“但他们忽视了,我们不仅仅是手机和信用卡的消费者,同样也是食物和水的消费者。”

“想想生下一个孩子的环境影响”

就在10月31日来临之际,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居民詹尼•比蒙巴特正忙着给社区分发万圣节的礼物——不是糖果,而是避孕套。

比蒙巴特是美国环保组织“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志愿者,她和全美1200多名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将10万个避孕套散发于美国50个州的酒吧、商店、大学等公共场所。

这些避孕套的封套都经过精心设计,印上了因环境恶化而岌岌可危的动植物,如北极熊、美洲虎、斑点猫头鹰等,并配上响亮的宣传口号。

“地球上动物和植物的灭绝比率正在不断上涨,而越来越多的人类消耗了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资源。”发起这项活动的“生物多样性中心”称。

比蒙巴特认同这一理念,因而加入活动,提醒地球人口达到70亿的关键时刻。“我并不反对家庭抚养多个小孩,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想养三个孩子,可以生两个、领养一个。我想让那些家庭意识到自己不负责任的性行为,想一想生下一个孩子造成的环境影响。”

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研究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约翰•吉尔伯德也是控制生育率的支持者。他的警告更加直接:“或者我们通过温和的、人性的计划生育方式来降低人口,或者,大自然会通过各种残忍的方式来除掉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比如饥荒和疾病。”

对于一些保守派人士“不应剥夺女性生育权”的批评,吉尔伯德回应说,在高生育率国家,反而是“女性不要孩子”的意愿未得到充分尊重。“在乌干达等男性为主导的国家,很多妇女并不愿意不停地生孩子。我们要帮助女性,其中并没有强迫的成分。试想,那些生活贫困、已经育有四个子女的妇女,真的愿意生第五胎吗?”

因此,在联合国为七十亿人口而推动的“七十亿行动”中,“妇女教育”被放到了与“环境可持续性”同等重要的地位。

“全球有2.15亿妇女缺乏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手段,迫切需要我们的帮助。这些个体的女性生育率的小小改变,经过各国的努力和时间的积累,将给世界带来大的改变。”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执行总裁巴巴通德•奥索蒂梅因在9月的一次会议上说。

联合国人口基金也在公报中称:“我们今天所采取的行动将决定本世纪结束时世界人口增长到100亿还是160亿。”

富国“余粮”难饱穷人肚

“第70亿位公民将降生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有足够多的食物,却仍有无数人忍饥挨饿。这个世界很多人生活奢侈,却仍有无数人陷入赤贫。”9月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到全球人口达70亿时说。

并非不够,而是不公——潘基文的评论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口过剩并不仅仅取决于人的数量和资源极限的比例,也取决于资源如何被使用,以及分配的方式。

数据显示,2005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群占据了全球个人消费总量的76.6%,最穷困的五分之一人口仅占消费总量的1.5%。这一矛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最为显著,这里有8亿人口,靠着平均每公顷土地一吨的粮食产量来维持生计。

“我们种出的食物足够喂饱世界,几十年来都是如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人无法获得这些食物。”美国密歇根大学生态学家凯瑟琳•巴德格雷言之凿凿。巴德格雷领导着一个有机农业研究小组,希望用“不伤害大自然的方式”来喂饱人类。

消费模式也是一个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曾发布报告称, “如果地球上所有人维持目前欧洲人的消费模式,我们所耗费的资源将超过地球供养能力的三倍。”报告说。

由于各国贫富不均的现状,富国的“余粮”很难转化为穷困人口的“有效供给”。开放的、流通的全球市场并未能改善现状,贸易的开放性使得一些国家放弃了粮食自主转而依赖进口,从而增添了粮食安全的风险。这在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引发的危机得到证明。

“在不断高涨的谷物价格面前,主要粮食出口国都关闭了大门,国际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加剧了分配的不公平”,《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说。

峰值100亿后或将回落?

地球到底能够承载多少人库?据科学家测算,地球最多只能养活100亿至150亿居民,若继续不受控制地增长,地球将不堪重负,人类将遭遇毁灭性灾难。

上世纪六70年代,农业领域的“绿色革命”曾实现粮食的大幅增产,然而,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将更加艰难。美国“地球政策研究协会”的环境学家莱斯特•布朗说,“最大的难题在于:我们已经逼近了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极限”。

一些现实的困难还包括农业成本的投入,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户难以负担,如石油紧缺令化肥成本急剧上升,水资源短缺使得灌溉方法的革新更加困难。

不过,也有科学家持乐观态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约翰•苏尔斯顿爵士领导着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全球人口研究小组,致力于寻找让人类“不仅仅维持生计而是繁荣昌盛”的方式,他曾因在基因领域的研究获2002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对于科学方式解决人口增长问题我保持相对乐观态度。在揭示人类基因方面的研究经验让我感到,人类作为个体和一个整体,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然有希望筹划一个和平繁荣的未来,其中每一个个体都能获得成长的机遇。”苏尔斯顿爵士这样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

据联合国估计,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峰值100亿,然后随着高生育率国家的经济发展成熟,人口将逐渐回落。

这一统计似乎验证了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发展即自由”理论:即投入资金改善贫穷人口的经济状况,帮助经济欠发达国家实现发展,当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变得更加智慧,他们将花费更多时间学习和思考,而非寻找食物和水,并将自动地少生孩子,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

中国能容纳多少人口?

据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公布的资料,中国的整个自然环境最多能容纳15~16亿人口,许多短缺性资源能容纳的人口低于10亿。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规模在下一世纪的中叶将达到环境的最大容量值。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现在中国就已经有约13.4亿的人口,面临的资源状况越显严峻。对此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新认为,缓解人口只能从两方面着手: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时提高人口素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既充分又合理的利用。不仅要强调人口文化智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口资源环境素质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中国人口的现代化。这两方面的政策如果得以有效推行,就能减轻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谢来/整理)

猜你喜欢

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最少的国家
看看你是哪种隐形人口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人口健康信息化支撑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