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家庭教育小说的思想意蕴
2011-04-03谭云华
郑 升,谭云华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家庭教育小说是教育小说中以家庭教育为题材的一类小说[注]对教育小说的内涵,学界一般采用李延年的提法:“教育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题材分类,它是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组成的小说的艺术形式形象化的反映培养儿童、青少年准备从事社会活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活动的小说类型。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教育者(教师、家长等);受教育者(儿童或青少年学生);教育方法、内容、目的等。三者必须兼而有之,可以对某一要素有所侧重,但不能缺略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如果一部小说,缺少上述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那就不能被视为教育小说。”(参见李延年《<歧路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版第3页)。按:以此为标准,粗略统计清代有130余篇短篇教育小说,主要散见于清代各类笔记小说中,内容涉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短篇教育小说50余篇,本文所说的家庭教育小说即指这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小说创作至清代趋于成熟和繁荣,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长篇教育小说《歧路灯》和数量众多的短篇教育小说出现。目前学界对教育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歧路灯》上,对短篇教育小说,特别是短篇家庭教育小说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仅有刘莉的硕士论文《清代教育小说研究》和单篇论文《清代教育小说鸟瞰》[注]刘莉《清代教育小说鸟瞰》,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63—66。粗略提及。
“小说家不必是思想家,小说尤其不应是思想的图解。但是任何小说都不能没有思想,不能不受某种或某几种思想观念的影响,而表现一定政治的、道德的、伦理的思想倾向。”[1]439家庭教育小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比如教育的思想,为政的思想,治家的思想,因果报应的思想等。受中国文学注重教化的传统以及家庭教育小说以反映教育问题、启迪读者思考“如何更好地教育子弟”为主旨的影响,清代家庭教育小说在思想上的突出特点是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主要蕴含在清代家庭教育小说中人物所选取的教育内容(教什么)和教育方法(怎样教)中,以下要述之。
一、教育内容中蕴含的教育思想
1.注重品德教育的思想
小说《王端毅公教子事》中,王端毅公曾曰“教尔曹读书,非为利达计也。正欲使知为人底道理”[2]115,强调了为人的重要。又如《宗定九母教子事》中这样写道:
宗定九少时,奉母陈家居。值凶岁,啼饥号寒,初不向宗族借贷。母曰:“饿死事小,遣十岁童子,汗颜面以求人,使从此不知有廉耻,品行事大。”于时以为名言。[3]268
宗母在家中无粮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品行事大”的原则,不做一件有可能影响孩子正直品性形成的事,表现了家长对后代品德教育的高度重视。
具体而言,清代家庭教育小说主要体现了以重视立志、勤俭、孝义、包容谦让教育为主的育人思想。
小说《梁苍岩教子弟事》中:
教子弟家法醇谨,虽步履折旋进退,必合规矩。自理学经济诸书外,稗官野史都不令流览。然必使涉猎诗词,曰:“所以发其兴、观群怨、俾识古人、美人香草皆有所寄托也。”[4]247
梁苍岩教子读理学之书,与明清时期统治者崇尚程朱理学,唯有“尊孔读经”者方能参加科考、步入仕途的现实相呼应;又教子必涉猎诗词,以求“发其兴,观群怨,俾识古人”,明显带有儒家圣贤历来主张的“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入世理想。梁曾历官尚书,他的教子方式应当是当时官员教子立志的一个缩影。
有的教育者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甚至屈辱遭遇来激励、教育子孙树立成材的远大志向。《徐公教子事》一文中:
浙江某县典吏,偶以言忤巡按御史,受辱朴责。羞愤自免归,见二子失学,翁流涕不乐,曰:“尔兄弟皆废学,吾无后矣。”述被辱事,流涕不已。二子曰:“儿辈不类、自今愿力学以慰大人心,愿勿悲也。”发愤下帏,兄弟相继及第。[5]123
这是父辈教子时,晓之以情,以已屈辱激励子女明白“失学”过失,立志读书成材的代表作品。
至于勤俭教育,小说《汤文正之清廉》写道:
汤文公正抚吴,日给惟菜韭。一日阅簿,见某日市只鸡,愕问曰:“谁市鸡者?”仆叩头曰:“公子。”公怒,立召公子跽庭下而责之曰:“汝谓苏州鸡贱如河南邪?汝思啖鸡,便归去,恶有士不嚼菜根而能自立者?”并笞其仆而遣之。[6]671
汤文正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防微杜渐,教育后代子孙要明白“恶有士不嚼菜根而能自立者”的道理,教育子孙尽早树立生活俭朴的意识。这种勤俭持家的育人思想即使在今天依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此外,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待人处事的教育,这也是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待人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子女如何对待父母和对待他人。前者主要表现为孝,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哀则致其丧,祭则致其严。”[7]这是对如何孝的经典阐释。上文举到《徐公教子事》中儿子们“自今愿力学以慰大人心,愿勿悲也。……翁称疾坠卧不起。尚书入跪问故……”的对父亲喜怒哀乐的入微体察和关心;《范文肃公家法》中“往往待立终日,不命之坐不敢坐”的礼敬有加等都是尽孝的表现。
如何对待他人,主要体现为教育子孙后代要谨慎做人,包容谦让,与人为善。《徐公教子事》中长子及第之后,为巡按御史上司,“心私喜得报父怨”。但翁曰:“吾为小吏,当日诚不为无过,但直指稍过当耳。……汝恩报怨,吾所以病。汝往,当以吾言开心告之,尽捐夙嫌,是吾子也。”[5]123徐公在儿子学有所成之后,教导儿子宽仁待人,勿公报私仇,要“尽捐夙嫌”。小说《胡氏祖先训子弟尊奴事》中写道:
必举杯训其子曰:“吾徒读书人,何所能经营,家计得以温饱者?”指诸奴曰:“皆若辈力也,当善视之。”江南人咸曰为长者。[8]304
在此,胡氏祖先身为显贵,却谆谆教诲后代子孙要善待家中奴仆,尊重他们,实是可敬。
2.注重勤学与尊师敬师教育的思想
在家庭教育中,古人特别强调对子女的勤学教育。如顔子推在其《颜氏家训》中列举许多勤学之例来教育其后人要勤学,惜时:“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驾。”[9]86
清代家庭教育小说对此亦有反映。《焚戏具》写道:“予辈得从宽宥。然未当稍假辞色,课读至夜半,冬夏不辍。”[10]59《贤母训子》中:“许乃将钱托所亲生息,而自以针仞佐之,日督寿川入塾读书。不数年即入泮。”[11]253《梁苍岩教子事》中:“笃学不倦,每退食,即帘阁静学,啸咏自娱。”[4]247
至于小说《严某延师训子事》中家长督促子弟勤学,使长子攻苦致疾而卒的做法,是我们今天教育子女所要避免的,但其从一个侧面恰说明家长们对勤学的重视,小说这样描述:
昼夜迭课其子,夜读必四鼓,寒暑无间。妻亲调馆餐。未几,长子以攻苦致疾而卒。某督次子无少倦,次子强而敏,师感其意,诱掖亦惟勤,业遂大进……聊捷成进士。[12]390
此外,清代家庭教育小说有多篇作品涉及尊师的话题,塑造了许多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尊师敬师的家长典型,宣扬了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的思想。《魏天民延师教子事》写道:
魏天民教子敬重师傅,饮食必亲视,束修金必至精者。尝曰:“人翼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4]247
在此,魏天民言传身教,尊师敬师,以“损其衣食”喻“不敬其师”,以“饮食必亲视”为表率,可见其敬师之诚。
《赵公延师教子事》写道:
而延师教子,尤极留意,予同年友项松心,以文品见重于公。适馆三年而病,公令其子尽奉汤药,夕视寝舆。[13]68
赵公为一方名士,曾应召“博学鸿儒选”入词苑。但在教子时,他要求儿子要敬重老师,悉心照顾生病的老师。其敬师之心之意可见一斑。
《尊师事》篇更是细致地描述了家长们如何以身作则,教育后代尊敬老师并得善报的情景:
迨后辞去时,凡为师供设幄枕衾衣,及文玩砚炉等物,悉令随师搬送。先大夫晓诸父及先君子曰:“此物乃师多年服用休憩磨纱,岂可复留余家,亦敬师之一节,汝辈须知之。”……兄生五子,祖产三百亩,不惜为子延师耗尽。……兄当谓予曰:“吾与嫂氏每近明而舆口,嫂终日为师躬亲典餐,必求合口。值师他出,则必待归进食,然后已食。夜分儿辈课毕,吾夫妇方寝。凡延师二十年,敬勤弗辍如一日。”……余子皆可望其成就。谓非吾兄若弟法祖而能重师教子明口 口!……乃题诗以勉其徒云:“课读晓分偶口尝,猪腰割取进羹汤。难酬礼敬惭贤主,忍使吾徒学业荒!”[14]102-103
家长和孩子们的尊师敬师影响到老师诲人不倦,老师的勤谨又影响到孩子们勤学不怠!于是,尊师与勤学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教育方法中蕴含的教育思想
除上述教育内容外,清代家庭教育小说蕴含的教育思想,还在施教者所采用的方法中得到体现。比较突出的是重视环境习染的思想,重视家长身教和严教的思想,强调情感激励和感化的思想。
1.重视环境习染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年幼者来说更是如此。基于这种认识,古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特别注意为新生一代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孔子“里仁为美”的论断,孟母为教子而三迁的故事即是典型例证。
清代家庭教育小说《沈太守训子事》中,沈太守官居显位,家境优越,但他却决心将二子送往乡下读书。他对原因作如下解释:
予年将半百,有子已足。况再索耶?予意送汝归故里,以教予子。是方成童,尚不知习俗,假令长在署中,其安分者不过无能,其不安分者则竟败类矣。盖衙门之所尚者,骄惰奢侈,娼酒赌博,无为不为。此则知识未定之人之所大忌。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出类拔萃者,能有几人乎?[15]127-128
沈太守在教子时无疑抓住了要害:给儿子选择一个远离诱惑、俭朴纯净的环境,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他清醒意识到:“盖衙门之所尚者,骄惰奢侈,娼酒赌博,无所不为。此则知识未定之人之所大忌。”[15]127
小说《撰哀文神医善用药 设誓败子猛回头》写道:
幼曾读过几年书,姿性也不甚冥钝,只因自小父母姑息,失于教导,及至长成……既不务生理,又不肯就学,日逐在外游荡,便有那一班闲人浪子诱引他去赌场中走动……[16]161-185
宿习最终走上邪路,败家弃妻,与开始被一帮闲人浪子的诱使有很大关系。这从反面说明环境熏陶、师友选择的重要性。反映同样观念的小说还有《失燕翼作法于贪 堕箕裘不孝惟后》、《王锦衣衅起园亭 谢夫人智屈权贵》、《公大将军延师训子事》、《溺爱之害》等小说。这种重视环境熏陶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
2.重视家长身教和严教
家庭是人生活的重要场所,日复一日的家庭琐事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作用也是极大的。《金壶七墨》中有这样一则小说:刘氏子对父至孝,曾于水中将父亲救出,为生病的父亲割股做药。刘子之子也十分孝顺父亲。乡里责子者都说:“汝曷不学刘孝子,他日汝子孙当亦孝汝也。”[17]前面提到的《尊师事》文中记述埴兄在尊师敬师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子孙们做出良好的榜样:“值师他出,则必待归进食,然后已食。夜分儿辈课毕,吾夫妇方寝。凡延师二十年,敬勤弗辍如一日。……余子皆可望其成就。”父辈们的尊师敬师无形中给予子女们勤学苦读以莫大激励,他们皆学有所成,科举及第。作者也不由感叹道:“谓非吾兄若弟法祖而能重师教子之明口口!”[14]102-103
父母不能言传身教,给子女做出正确的榜样,则很难教育出成材的子孙。白话小说《失燕翼作法于贪 堕箕裘不孝惟后》中的父亲做官贪酷,鱼肉百姓,为人无耻,对儿子们的教导是“读什么书?……只要有银子,三百两就是一个秀才”;“装了硬脸皮打人骂人,便就抓的钱来。……那一个孝官不卖秀才?”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五个儿子无一成才。[18]81-94这篇小说将家长们的身教对于孩子们的影响生动而又深刻地展现出来,令人深思。
此外,清代家庭教育小说还体现了对子女要严格教育但不宜过严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思想。小说《王端毅公教子事》[2]115中:“公家法甚严,子孙虽孩提,无敢嬉笑于侧。盛暑中,必使著衣衫,始侍左右。”;《范文肃公家法》[19]中:“家法最严。子弟不稍假色笑。长子官户部侍郎,次子官翰林学士。往往侍立终日,不命之坐不敢坐。”这是严教,但又体现了封建社会父父子子的等级权威,具有浓重的封建理教色彩,却罕见人伦亲情,窒息了年青一代应该享有的活泼与灵动。到了清代中后期,这一严教已严重偏离了它的本旨,发展为戳子身心,导致孩子不能健康成长。如《前徽录》中记载孙太夫人长子,生性不敏,因而屡被父责,不久夭折。[20]336《续客窗闲话》描述少年壹“附学读书,督课极严。壹时年十二,游戏误学,畏父师训责,窃资逃去”[21]。此类严苛的教育方式只会适得其反,家庭教育小说对此予以反映,提醒家长们在教育子弟时不易过严,要注意方式和适度原则。
3.重视情感激励和感化
相比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感染性。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于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显得欢乐,显得愉悦;在家长表现出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清代家庭教育小说对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以情通情的或激励、或感化的教育方式多有表现,小说《徐公教子事》写道:
徐翁“偶以言忤巡按御史,受辱朴责,羞愤自免归。……时尚书兄弟皆失学。翁每流涕,忽忽不乐。尚书兄弟,跪请其故。曰:“而兄弟皆废学,吾无后矣。因述受扑直指事。复流涕不已。”尚书兄弟曰:“儿辈不类,自今愿力学以慰大人心。愿勿悲也。”乃发愤下帷,兄弟相继登弟。[5]123
徐翁的流涕不已,忽忽不乐,述己受辱之事,使儿子们明白“失学”之误,并决心读书及第,“以慰大人心”。在此,父辈和孩子们那种基于血缘关系的感同身受、以情通情无疑在教育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与之相似的还有《严某延师训子事》、《贤母训子》、《聊斋志异·细柳》、《聊斋志异·曾友于》等作品中的施教者,或多或少都运用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激励、情感感化的教育方法,以促使教育目标的实现。
结 语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清代人对子弟教育的重视,而这又生动反映了“国之本在家”[22]278、“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23]23的思想观念在中国的根深蒂固。于是,子弟教育被社会各阶层所重视并反映到小说中。从文学角度讲,教育思想蕴含于文学作品中,文学的教育功能得以强化,文学的现实性明显增强;从教育角度讲,借助文学的形式,教育思想的表达更具直观性、形象性、可读性,易为读者接受。所有这些,也让我们看到教育小说家们对现实的关心,并希望借助小说达到劝惩淑世的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1]杜贵晨.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6.
[2]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七 [M]//笔记小说大观:第16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1984.
[3]王晫.今世说:卷七[M]//笔记小说大观:第17册.
[4]王晫.今世说:卷一[M]//笔记小说大观:第17册.
[5]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八[M]//笔记小说大观:第16册.
[6]陈康琪.历代史料笔记丛刊:郎潜纪闻·三笔 [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钟谦钧.十三经注疏: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刘献廷.广阳杂记:卷第一[M]//笔记小说大观:第16册.
[9]白话颜氏家训[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10]诸珻香.明斋小识:卷八[M]//笔记小说大观:第28册.
[11]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卷六[M]//笔记小说大观:第29册.
[12]陆长春.香饮楼宾谈:卷二[M]//笔记小说大观:第29册.
[13]钮琇.《觚胜》续编:卷二[M]//笔记小说大观:第17册.
[14]金埴.不下带编[M].王湜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吴炽昌.客窗闲话:卷四[M]//笔记小说大观:第29册.
[16]笔炼阁.五色石[M].萧欣桥,校点.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17]黄钧宰.金壶七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8]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9]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M]//笔记小说大观:第16册.
[20]姚世锡.前徽录[M]//笔记小说大观:第18册.
[21]吴炽昌.续客窗闲话:卷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22]朱熹.孟子集注:卷七 [M]//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孙冶让.诸子集成·墨子间诂[M].长沙:岳麓书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