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与好学生标准——大学评价机制改革的必要性思考
2011-04-03陈文远潘玉驹
◎陈文远 潘玉驹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教育对象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毕业生成了高校生产的“产品”。从经济学角度,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供求关系中出现供过于求,卖方之间竞争激烈,使买方居于有利地位的市场态势。买方市场形成于社会总供给超过社会总需求的条件下,所以买方市场阶段,商品价格走低,买方有着更大的挑选余地。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评价机制有导向性作用。因此,如何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用人单位视角下大学生评价机制的瓶颈问题
自2007年以来,本研究对“长三角”部分地区用人单位展开调研。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样本,做到随机抽样,保证了样本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调查共发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2份,其中政府机关18家 (3.9%),事业单位74家(16.4%),国有企业 33家(7.3%),民营企业 327家(72.3%)。
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养成的能力和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的符合度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3.1%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大学生毕业时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 “完全相符”;23.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大学生毕业时的素质 “经过培训”后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完全相符”;46.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大学生毕业时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基本相符”;17.6%毕业生认为自己大学生毕业时的素质“经过培训”后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基本相符”;4.7%毕业生认为自己大学生毕业时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虽然“不相符,但有潜质”;4.7%毕业生认为自己大学生毕业时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符,且难培训”。
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的获奖情况对自己目前工作只起到一般的促进作用 1.0%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对自己目前的成长“非常有帮助”;37.1%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对自己目前的成长“比较有帮助”;53.9%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对自己目前的成长帮助“一般”;4.7%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对自己目前的成长“没有帮助”;2.6%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对自己目前的成长“完全没有帮助”。
企业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省优或校优)的工作表现的满意度不高 高校每年都有一大批“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是否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在调查中,6.9%的用人单位选择“普通毕业生”,选择喜欢“省优或校优毕业生”为18.6%,而选择“曾担任学生干部”的占38.5%,选择“学生党员”的占24.3%,选择“无所谓”的有11.7%。说明尽管在学校看来,“省优或校优毕业生”是德智体各方面素质发展最全面、最优秀的,但他们并不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相比之下,他们更青睐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身上表现出的政治素质硬、工作能力强和社会适应水平高等特质。与此同时,也应看到18.6%的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喜欢“普通毕业生”或对是否“优秀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与一些优秀学生好高婺远、频繁“跳槽”,使部分用人单位患上“恐优症”等原因之外,也与不少用人单位树立了“适用即人才”的务实选人用人标准有关。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省优、校优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是满意的。其中选择“比较满意的”的为58.3%,“非常满意”的为8.3%,“一般”的为25.0%,“比较不满意”的8.3%,没有“非常不满意”的应答。他们认为“省优、校优毕业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良品德,能较好地胜任工作岗位。但同时也指出,“省优、校优毕业生”身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如:基础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文化素质较高,但品德素质有待提高;模仿复制能力较强,但开拓创新能力欠缺;自主自由意识较强,但团队合作意识较弱等。甚至有的“优秀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留下的是“成绩好,但沟通能力差,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的刻板印象。
二、用人单位视角下大学生评价机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对于大学毕业生素质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31.1%的用人单位选择的是“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相脱节”,23.5%的认为是 “不懂基本的社会生活和职场规范”,18.5%的选择的是“自我意识太强,缺乏团队意识”,选择“解决问题能力差”、“敬业精神不够”及“其他”的分别为15.8%、7.3%、3.8%。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职业效益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如沟通、协作等表现出相对不满。另外,高达78.3%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创业”持赞同态度,并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比较强,但他们普遍缺乏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一)等同划一的评价内容制约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新世纪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两种基本品质:一是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二是充分发展的优良个性。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状况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素质水平状况也是有差异的。现行学生评价体系内容注重全面性和量化,但忽略了学生的层次性,对不同的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面的学生均使用同一套标准化的测评体系,灵活性和针对性不够强。因此,评价指标体系有必要反映出这样的差异性,使评价目标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传统的评价方法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当前的学生评价方法中,测量评价模式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并试图以此建立一把“客观科学的尺子”,以一种绝对的方式去测量学生已有的成绩及潜力,而脱离学生存在的具体教育背景。在评价方式上,主要以考试或练习为主,甚至只以考试代替其他形式的学生评价。而研究者认为,简单再现教师所“教”内容的考试只能导致学生依赖机械记忆,被动地接受学习。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评定方式所检查的仅仅是学生的记忆学习部分,不能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业评价模式不仅不能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甚至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三)单一的评价主体导致高校“产品”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的评价体系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在校期间综合素质评价很高的学生毕业后就一定能找一个好的单位,也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通过分析,其实学生在毕业前综合状况的调查结果、学校的综合考评结果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这三者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反映在高校目前培养的学生规格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规格之间的矛盾。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学生评价仍以教师为主,学生基本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而作为买方市场的社会更是与高校学生评价完全脱离,造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 “高高在上”与“闭门造车”之嫌。因此,学生评价有必要拓宽视野,把同学、本人以及用人单位纳入到评价主体中来,真正体现学生评价体系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原则。
(四)终结性的评价结果缺失了评价应有的意义
目前,大学的考试,很少有反馈。学生学习一门课程,期末考试,老师评完分上交了事,老师没有总结,学生也无从得知;有的学校期中教学检查,学生按评价表上的项目打分,教务秘书统计结果、收存,教师很少看结果,有时可能在评职称时查一下。这样的评价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可言。有的学校这学期的教学评价下学期公布给教师,时过境迁,评价时的情况已模糊,还谈何改进?而学生方面,在大学生评价结果更多地用作评选优秀学生、评选先进分子、毕业生推荐和学生入党等优胜劣汰的依据,忽视了评价结果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促进作用。评价的结果是把学生划分成为三六九等,异化为对大学生“分层”的主要手段。因此,评价也只能为了评价而评价,失去了意义。
三、用人单位视角下高校学生评价机制改革对策
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一方面是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四处奔波,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想招聘到满意的大学生也很困难,出现“就业难招聘也难”的尴尬境地。基于对高校大学生评价机制现状的述评和当前买方市场对高校毕业生能力的诉求分析,当前高校学生评价机制改革迫在眉睫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
(一)将评价看成是教育过程的环节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大学生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鉴定与选拔,更重要的是导向与激励、诊断与改进、及时反馈,从而促进发展。因此,新的学生评价制度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把评价看成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学习行为的一个“动力源”;要用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不仅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评价不但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将人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纳入其中
新时期社会所青睐的人才不仅要求智能上扎实宽厚,而且要求身心素质上和谐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外语、计算机和普通话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要求,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欢迎,仅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实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在对“长三角”部分地区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需要的是综合能力、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及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用人单位认为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素质中,用人单位选择的全五个依次为敬业精神、解决的基本问题能力、承受压力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因此,新的学生评价在内容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也要注重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强调评价目标与内容的多元化。
(三)将日常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
在学生评价的方法体系中,量化评价因其准确、高效和易操作等特点一直占据中心地位。有学者甚至认为: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就是客观性,客观性就是精确性,要做到精确性就必须使用量化的方法进行。但人的发展是极具个性化的、多样化的,人的素质的某些要素和侧面也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取单一的评价方法来对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要素。因而,正确的做法是:对于基础性的知识点,利用纸笔测验的方式进行量化评价,以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对于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利用开卷、口试、答辩、论文、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情感、价值观等难以量化的领域,采取描述性评价、档案评价、激励评价等方式;对于文体特长、社会实践能力等评价领域则采取写实性评价。并将日常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测验成绩与描述性评语结合在一起,使各种评价方法灵活地运用在不同的评价要素之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要使评价成为教师、同伴、学生本人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协商、建构”过程
在学生评价中,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激发其积极性,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关乎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本体功能的实现。首先,多主体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为评价收集信息,使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其次,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使学生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学生不再处于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和结果、个性特征进行检查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能力。再次,开展互评,有利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内化评价的目标和标准,主动设计自我成长历程,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其四,鼓励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也有利于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沟通和配合,建立起合作、和谐的工作关系,将社会和家长的评价意见有机地整合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之中,也有利于纠正过去学校评价与社会相脱节、只注重内部管理评价的做法。
实际上,在强调过程的学生评价中,教育教学活动、学习状况、学生评价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连续不断的过程。因而,评价制度改革要强调将评价镶嵌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评价与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强调评价的即时性,并以此推进“满堂灌”、“教师中心”等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将评价看作是一个与教育教学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重视评价过程本身,使评价成为教师悦纳学生、肯定学生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努力和成绩的平台;将学生在自主学习或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内心体验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闪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创新见解等一并纳入评价的范畴。除此之外,还要将评价的结果及时地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求得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对自身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其反思自我、制订计划、改善行为、发展自我。
四、结语
在比较研究高校评价机制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评价标准存在着诸多差异,高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各自的思路来制订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体系,这种做法使得双方在如何培养与使用大学生的问题上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衔接,这是造成高校培养大学生的能力结构与社会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能力结构相脱节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高校更应该改变当前的学生评价机制,提高对大学生评价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的问题上要更好地与社会用人单位沟通和衔接。
坚持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来引领学生的发展?问题的背后考量的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和质量观。高校学生评价机制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这种改革也必将促使高校、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寻求社会—学生—教育三者之间的平衡点,以确定各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及所扮演的角色。因为,作为学生评价的依据,偏执于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使教育活动偏离正确的方向。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2.谢维和.从分配到就业一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孙泽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R].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集,2002.
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赵一飞.人才综合素质测评中诸因素的权重计算探索[M].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63-69.
6.刘新平.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3.
7.丁刚.论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的合理构建[R].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3(12).
8.潘玉驹等.高校学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17).
9.王天营等.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江苏统计,2003(8):9-10.
10.孔杰.大学生评价模式创新的原则探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