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对诊断腹部创伤的评价

2011-04-03李杰符义军

当代医学 2011年25期
关键词:低密度实质脏器

李杰 符义军

面对日益增多的腹部损伤,尤其是腹部多发伤,快速、准确地了解伤情是诊疗的关键[1]。CT检查的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将其用于腹部创伤评价,可准确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且具有简便、快捷、及时的特点[2]。现将新疆托克逊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间167例腹部创伤病人的CT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腔脏器损伤的CT表现及其CT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7例中,男102例,女65例;年龄11~73岁,平均37.4岁。创伤原因为车祸伤98例、坠落伤32例、钝器击伤16例、刀刺伤16例、挤压伤5例。临床症状体征有腹痛、腹胀、血尿、压痛、反跳痛、休克等。167例患者均于伤后30min~6h行CT检查。

1.2 设备与方法

采用东软C-2800CT机,重建矩阵512×512,130kV,150 mAs,层厚10mn,螺距1.5mm,必要时加5mm薄层扫描;扫描范围:膈顶至右肾下极,必要时作全腹检查;扫描时间2~4S;一般不予口服造影剂,采用CT平扫,根据病情部分病人加作团注增强扫描。本组167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结果与急诊CT诊断对照。

2 结果

167例腹部损伤病人中,CT诊断为单纯腹腔积血3例,实质脏器损伤164例,包括脾损伤115例、肾脏损伤31例、肝脏损伤28例、肠系膜损伤7例,小肠损伤5例、十二指肠伴胰头损伤4例,其中26例为2个以上脏器受损的腹部多发伤,详见表1。

164例实质脏器损伤中合并腹腔积血116例,腹腔积血主要集中在肝脾周和双侧结肠旁沟,另有27例合并头、胸部、腰椎骨折等非腹部损伤。CT诊断结果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97%(162/167),未诊断正确的5例为与肠系膜血管的合并损伤。状低密度区,CT值53~67HU;脾实质内血肿多为不规则高密度区,肝实质血肿边缘多模糊,脾、肝血肿密度区一般都随时间推移而缩小。

3.2.3 肝、脾、肾包膜下血肿

影像特征肝、脾、肾外缘新月形稍高或高密度影,局部脏器实质受压变平。脾包膜下血肿使脾的边缘变平或凹陷,平扫不易发现时,可行增强扫描。肝包膜下血肿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区;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肾包膜下半月形、葱皮样高密度区。

3.2.4 胰腺挫伤

相比之下胰腺挫伤临床中比较少见,影像表现为胰腺局部出现轻、中度增大,边缘模糊,胰周脂肪层增厚;胰包膜损伤为胰包膜掀起,胰实质与包膜间出现低密度影,CT值30~42HU。

表1 164例实质脏器损伤的CT诊断显示

3 讨论

3.1 CT诊断腹部创伤的优越性

以前对腹部创伤的先行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腹部穿刺。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螺旋CT具有快速、准确、无重叠影像干扰、呼吸影响小等优点,很快被应用到对腹部创伤的先行诊断中,有文献报道[3]CT:判断损伤的器官和部位准确率在80%~90%之间,优于其他影像技术。我们采用高分辨率厚层CT扫描,较之常规CT和HRCT又明显提高腹部损伤的检出率,准确率达到了97%,这大大缩短受伤至手术时间。在腹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中作用非常突出。

3.2 CT影像的判断

根据临床实际,腹部创伤受损器官多为脾、肾、肝,受伤形式主要是脏器撕裂伤、挫伤和血肿,常在肝脾周和双侧结肠旁沟伴腹腔积血。因此,对外伤者行腹部CT检查,需熟练掌握几种重要的影像特征。观察顺序一般为:有否气胸、气腹、下肺部情况、肝及肝周、脾及脾周、胰腺及十二指肠、腹膜后、肾、肾上腺、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胃肠道和系膜、网膜,腹腔有无积血、腹壁肌肉、骨骼[4]。诊断不明确者,可以进行增强检查,以免遗漏诊断。

3.2.1 脾、肾、肝实质损伤

CT对于脾、肾、肝直接受损都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重点在低密度影,影呈线状或条状、边界较清楚为撕裂;影呈片状且边界模糊为挫伤,其CT值在30~47HU间,部分脏器损伤还会出现有不同程度增大[5]。其中,脾脏是腹部外伤中最常受损伤的脏器,这是因为脾组织脆弱,含血量大,脾损伤后出血多,即使CT图不明显,但如见到脾周血块和腹腔积血,也应仔细寻找有无实质损伤,但要注意排除脾分叶、先天切迹等所致假象。肝损伤仅次于脾损伤,由于肝右叶较大且外缘贴近肋骨下缘,所以肝右叶损伤最常见;肾损伤多发生于暴力损伤或锐器穿透伤,肾破裂多为线样低密度裂隙,断裂边缘呈不规则斑片样,常伴肾周血肿,因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常被CT漏诊。

3.2.2 肝、脾、肾实质内血肿

CT影像特征为类圆形稍高或等密度影,大小不等,周围有环

3.2.5 腹腔积血

积血主要位于肝脾周、双侧结肠旁沟、Morison囊、结肠下间隙等处,CT值24~41HU。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腹部外伤病人往往有多个脏器损伤。选择可以同时作多部位检查的CT扫描,能为临床抢救病人节省时间。

3.3 CT诊断腹部创伤的局限性

CT检查虽是腹部外伤的常用诊断方法,但必须是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患有胸、腹、神经系统严重损伤或血液动力学情况不稳定的情况,则不宜作CT检查,否则,可能有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危险[6]。CT的诊断作用也有—定的限度,对于窄腔脏器及肠系膜、网膜的损伤,CT显示的常常是间接征象,容易漏检。此外,CT诊断腹部创伤,受诊断医师的经验影响较大,缺乏对影像特征的正确判断,往往对损伤脏器及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或难以确定损伤脏器、腹腔积血量及血肿定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的信息就会大大减少。

总之,CT在评价各种腹部创伤中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CT检查可以作为腹部检查的首选方法,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金琦,黄朔,遇常红.2229例创伤病人的腹部CT检查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1):22-23.

[2] 徐百军.腹部创伤的CT诊断[J].中外健康文摘,2011,8(9):187.

[3] 胡振民.实用创伤影像诊断学[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1.

[4] 韩波,任克.多层螺旋CT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9):40-41.

[5] 张顺玉.4排螺旋CT在腹部创伤的诊断(196例分析) [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6-17.

[6] 郑星.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9):1281-1283.

猜你喜欢

低密度实质脏器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