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科技服务社会的方式与创新策略
——以池州学院为例
2011-04-02李铁范
李铁范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新建本科院校科技服务社会的方式与创新策略
——以池州学院为例
李铁范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重要职能,服务方式主要有合作建立研究平台,联合申报科研项目,联合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指导,区域文化研究与传播,区域决策咨询,科学普及等方式。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学研
新建本科高校主要是指中国近10年以来由专科学校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或专科学校与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建立的、培养本科层次高级专门人才的高校。据统计,新建本科高校全国有200余所,它们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1]。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具有以下共性特点:一是从时间上看,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大多是2000年以后新升格的。二是从办学地域看,大多位于三线城市,个别位于县级市,区位不具有优势。三是从办学基础看,大多有专科学校或专科和中专学校合并而成。这些特点决定了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不能走办学历史悠久的本科高校的路子,必须立足自身特点走差异化、特色办学的道路。经过我们的初步调研,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的定位中“应用型”、“地方性”已成为关键词。比如池州学院的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1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1.1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社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对高校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明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胡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确立了高校的重要地位。高校作为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将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的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2]。安徽省委《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0年,使我省高等学校在一些重点领域成为培养和造就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摇篮,成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成为知识创新和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心,成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阵地,初步建成能够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3]。这就要求高校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挑战,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加快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和共享的科技创新体制,促进科技更好的服务社会。
1.2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社会是高校基本职能和内涵建设的新要求
新建本科高校升本后面临全方位转型。从高校基本职能看,高校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就使高校的科技工作成为联系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重要桥梁,为高校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新建本科高校升本后面临全方位转型看,加强科技工作和科技创新始终是高校最重要的职能之一,科技创新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难以出现创新性的学术思想,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领先的学术方向,就不可能造就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基地,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地方性高校不能很好服务地方其重要性和地位也不能很好体现。新升本科高校短暂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证明这些。
2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以池州学院为例
池州学院组建以来,始终秉持 “立足池州、融入皖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宗旨,提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目标。学校结合皖南区域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高校智力资源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积极进行为池州和皖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技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科研服务社会的路子,已成为池州乃至皖南区域的“科技源”、“智囊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1 高校与政府、企业合作建立研究中心或工程中心
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或工程中心是科技合作的新趋势,也是校地、校企紧密合作的主要形式。高校通过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或工程中心,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实现优势互补,走向双赢,使高校真正成为政府、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这一模式已经得到很好实践的验证,是切实可行的产学研合作高效模式。
学院积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动态,主动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政府、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2008年,经池州市批准,学院池州非金属材料研究中心与池州市科技局共同组建 “池州市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研究院”,中心由学院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兼任。这是池州地区第一家由高校和政府共建的科技研发平台,机制的创新为平台的拓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经过几年的建设,研究院主要面向池州地区特有的非金属矿藏的深加工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在不断开展合作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一种碳酸钙复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 101361490A),该中心还与大九华铜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新型电缆护套料PVC材料,并已投入生产。再如,学院化学与食品科学系与池州技术质量检验监督局联合组建“池州非金属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学院和池州技术质量检验监督局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在非金属材料检验检测测、新产品研发、专利申报、技术服务、企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依托化学与食品科学系的科技力量和技术设备,先后成功申报“安徽省非金属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和“国家级非金属材料检验检测中心”,为池州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立足区域特色申报科研项目
池州学院以各研究中心为平台,充分利用地缘和学科专业的优势,以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对皖南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发掘、整理和开发研究,尤其在池州傩戏、青阳腔、东至花灯、目莲戏、皖南佛教文化、池州诗文化和池州旅游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科研特色。
一是围绕区域文化特色开展特色科研研究。近五年来,除院级项目立项50余个外,池州学院还先后承担了 “青阳腔研究”、“假面背后的真面——安徽省贵池县毛坦乡山湖村傩祭与傩俗研究”、“皖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明代心学在九华山的传播与影响研究”、“齐云山道教信仰研究”、“池州市旅游竞争力研究”、“贵池傩戏面具的数字化图形设计研究”、“九华山佛教装饰艺术研究”、“徽池雅调青阳腔‘青阳籍身份’的民俗学研究”、“南泉普愿禅学思想研究”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厅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戏曲研究》、《中国戏剧》、《戏剧》、《东南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地方志》、《安徽史学》、《当代中国哲学学报》(台湾)、《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新加坡)等海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这些研究为池州傩戏、青阳腔、东至花灯、目莲戏、罗城民歌等活态的历史文化遗产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学术支持。文化著作 《漫步秋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对池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了全面而又详实的梳理、提炼,全书130余万字,目前作为池州市政府馈赠来访宾客的礼品使用,成为宣传推介池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具有极高的文化宣传和收藏价值。
二是积极组织申报地方应用性研究课题。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和池州市旅游委员会联合成立“池州旅游研究中心”,主持或参与“池州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基于建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池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池州市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池州市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和“池州旅游经济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前景研究”等市社科、院级应用性课题研究。
2.3 高校与企业联合科技攻关
学校高度重视与企业的联合申报,在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奖励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高校与企业联合科技攻关或技术合作,它是利用高校的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结合科研院所的专业性和集中性,加以相应企业的产业化试验,进行平等的利润共享的结合模式。按联合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松散型、半紧密性。这些组织形式的主体主要有:高等院校、政府及职能部门、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科研项目能够产生带动主导产业,它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者共同开发的项目。企业将研发项目交给高校有实力的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部门。避免了企业自己设研发室时,研究人员由于专业单一无法完成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减少了高薪聘用高学历的研究人员费用,避免了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则因为企业提供的专业单一,研究项目不稳定,待遇较低、企业发展不稳定等原因“跳槽”频繁、客观上造成科研项目呈不连续。在与高校的合作中,由于资源共享,可以节省仪器和设备费用,不必急于引进新项目开发所急需的新领域人才,节省人员管理及开支费用。可以将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的用于科研项目的具体攻关问题上。这种结合形式不养闲人,只集中骨干力量,选择有市场潜力、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进行合作。避免了科研项目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的传统。
2.4 加强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主要是通过多主体互动,尤其是通过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科技研发合作,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比较而言,高校拥有明显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通过联合科研、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共建产学研联合体等形式帮助企业不断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几年来,学院坚持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主动出击,寻求合作伙伴。积极参加各类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我院先后参加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对接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学研对接会;池州市自主创新产学研对接会;2009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产学研活动9次,共有100多个产学研项目在大会上介绍,100余人次参加对接会活动,成功对接产学研项目近20个。
我院积极加强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根据“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原则,先后和中国移动池州分公司、中国电信池州分公司、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池州市旅游委员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管理建设、无线校园建设、人才互补合作、通信业务合作、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旅游学科专业建设、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及旅游商品研发营销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我院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省经济委员会、省科技厅的表彰和奖励,获得“产学研合作鼓励奖”。
2.5 科技成果转化
对于投资少、成本低、附加值高、见效快的优秀科技成果,可以采取建立校办企业,直接进行产业化经营;对于投资大、见效慢的项目,应以实施对外专利转让、股份制经营的机制为宜。鉴于学校目前科技成果的特点和实力,学校应以对外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合资合作经营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从源头上解决科研与实际脱离的现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学院依据自己的科研力量,以个别学科带头人发明的科学技术专利和优秀科研成果为基础,以对外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合资合作经营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进行产业化生产,把科研成果孵化成生产力,形成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有效对接,进而推进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如,2008年,经池州市批准,学院池州非金属材料研究中心与池州市科技局共同组建“池州市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研究院”,中心由学院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兼任。这是池州地区第一家由高校和政府共建的科技研发平台,机制的创新为平台的拓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经过几年的建设,研究院主要面向池州地区特有的非金属矿藏的深加工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在不断开展合作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一种碳酸钙复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 101361490A),该中心与大九华铜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新型电缆护套料PVC材料,并已投入生产。
2.6 科技特派员进企指导
建立高校教授团、博士团深入地方开展咨询服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实现学校和科技骨干的价值。学院积极响应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号召,认真组织教授、博士等科技骨干参加教授、博士与重点企业挂钩服务活动,学校10多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入选省科技特派员,他们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考察与调研,并根据挂钩企业的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参与企业决策论证,策划“会诊”,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开发新产品,共建创新平台等,充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企业一有技术难题,即向学校的教授、博士咨询,寻求支持和合作。几年中他们共开发科研成果10多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多项。
2.7 推进区域文化研究与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长期关注并研究地方民俗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力的学术支撑。在非遗的保护、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秀山门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杏花村文化园的建设、池州市区街道和小区的命名、清溪河及环平天湖景观工程的建设、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景区文化开发建设等方面,该中心都积极参与论证,诸多意见被政府和企业吸纳,进一步提高了池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围绕着皖南深厚的区域文化资源,学院精心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建立专题性的学术研究机构,组建学术梯队,开展区域文化的特色研究。相继成立了池州傩文化研究中心、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皖南诗学研究中心、南泉普愿佛文化研究所、生态经济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专题性的学术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区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与开发研究,形成了专注于地方文化研究的特色科研。2007年,为进一步加强区域文化研究,服务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在原有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又整合组建了“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和“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的科研机构,进一步凝聚校内、外的科研力量,重点对皖南的民俗、戏曲、宗教等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并对池州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研究。
皖南尤其池州区域的佛教历史文化极为悠远、厚重,为扩大这一文化资源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学院深入挖掘、整理九华山佛教文化和南泉普愿禅学文化资源,学报专设“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专栏,刊载佛教文化研究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 “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特色栏目”。除学报设特色专栏外,学院还借助这一文化资源搭桥,积极与韩国金仁教育大学、韩瑞大学、顺天乡大学和《禅文化月刊》杂志社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不仅主持召开了两届“中韩南泉普愿学术研讨会”,而且与上述的韩国大学签订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的合作协议,进行文化的交流。截至目前,双方已互派留学生5批次,共计100余人次,池州学院教师有10多人次受邀赴韩国进行学术交流。
此外,学院协办、承办系列国际、国内有关区域文化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如 “‘戏曲·民俗·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2.9-11)、“第二届皖江区域历史文化研讨会”(2006.11.24-26)、“古代世界·中国·安徽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7.10-12)等。上述学术交流活动,为进一步宣传并扩大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甚至国外的影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8 积极参与区域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方面,积极为池州市政府的申遗工作提供学术支持。2005年以来,池州傩戏、青阳腔、东至花灯、目莲戏、罗城民歌等活态的历史文化遗产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学院又与市文化局合作,开展以贵池区刘街乡为中心的池州傩文化生态圈的保护和毛坦乡山湖村傩祭与傩俗整理的专项研究,并积极协助市文化局筹建“池州傩戏陈列馆”,在池州傩戏的保护和后续研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方面,学院在城区古迹遗址的保护、池州府学和毓秀门的复建、城区清溪河和环平天湖景观工程以及城区改建的规划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充分挖掘池州历史文化遗产,2007年,学院又与池州市建委合作,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池州古村落现状调查活动”,编撰出《池州古村落》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加强与地方相关单位交流联系,开展服务咨询和评审工作。先后为池州市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旅游委员会、市委党校及相关企事业等单位提供咨询、教育和研究服务。尤其是在池州旅游产业开发方面,池州学院对池州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度开发研究。自2004年以来,持续与市政府、市旅游局、各区县政府合作,主持编制了《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池州市“十一五”旅游产业振兴规划》、各县区“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各旅游景区开发规划。成功介入了“池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池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石台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石台县‘十二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及“2010年池州市旅游发展行动计划”等地方发展纲领性文献的制定。2008年,受邀参与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景区文化开发论证工作和地藏文化信仰陈列馆的建设规划工作;2009年,学院又与池州市旅游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发展互促”的原则,共同打造“产、学、研”合作的典范,共同致力于推进池州市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池州学院还积极与民营企业合作,在历史名村——杏花村的遗址上,为欧华房产开发公司的杏花村古井园、杏花村文化园的建设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2.9 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为进一步宣传、展示皖南区域文化资源和池州活态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的社会教育效益,2007年,池州学院创建了“皖南民俗文化展览室”,作为全校学生和池州市民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安徽教育网、池州电视台都曾作为专题进行报道;并协助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民营),创办了《秀山门》的学术期刊(内刊),发掘、整理、研究皖南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3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反思与建议
3.1 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反思
新建本科高校虽然对科技服务社会有清醒的认识,也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但和办学历史较长的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科技服务工作还面临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
3.1.1 受科研价值观的影响,导致科研重论文,轻应用 在高校科研的职称导向依然存在,大多数教师搞科研主要是为了出文章,评职称。教师很少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另外,教师的科研选题往往忽视了市场的导向作用,片面追求学术价值和意义,脱离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
3.1.2 科技服务社会能力有限 新建本科高校升本较晚,且学校大多由专科和中专联合组建,学校整体的科研力量和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环境有待优化;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和承担的各类基金项目总数还不够,尤其是省部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省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包括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等还很少;尚未形成精良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服务地方企业能力不足。
3.1.3 信息不畅,沟通交流渠道较少,造成高校和企业合作效率较低。
3.1.4 缺乏转化技术的人才、设备、资金 科研总体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作为新升格的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底子还比较薄弱,与其他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相比,科研条件较为薄弱,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体制还有待完善。
3.2 加强新建本科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建议
3.2.1 在科研价值观上,基础和应用,更重视应用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一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要重点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但另一方面,对要新建本科高校来说,要根据学校定位,突出应用研究。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科研工作者要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在应用科学上推出一批有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有效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政策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积极主动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或与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合作研究,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使科学研究更好地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3.2.2 通过政策引导,建立较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从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目的而言,主要是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的科技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应用型的科技成果。鉴于此,新建本科高校科学研究的定位应该扬长避短,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的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解决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不断增强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4]。
3.2.3 大力开展官产学研用活动 积极开展官产学研用合作,一定要把国家、省市的要求付诸实践,落到实处,要探索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路子。以校企共赢为目标,引领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不是万能的,但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离开了产学研合作却是万万不能的。为此,学校要十分关注企业的利益所在,始终把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作为合作的前提和目标。大胆探索“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 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训员工、输送人力资源、申报政府项目、共建研发平台、组建产业联盟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显著的经济效益,调动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提高高校科研的市场吻合度、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
3.2.4 加强高水平高层次研究平台建设 以共建研发平台为载体,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学校积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动态,和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学校主动联合相关企业共同申报国家、省及市级重点实验室,搭建起了一批技术平台。一些企业把实验室、研发中心等机构建在学校,同时学校把产学研基地、研究生创新基地建立在企业。
3.2.5 建立公共服务科技信息平台 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参与政府和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广技术成果,充分使用高校的科技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交流。通过公共服务技术信息平台的建设,提升高校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服务能力和知名度,加强高校科研与地方的紧密结合,畅通信息渠道,积极推进地方高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5]。
3.2.6 加大经费投入 新建本科高校要创造条件,加大对科研投入。一是积极争取高级别科研项目,争取各级政府科研资金支持。二是加强横向合作,在与企业合作中争取资金,创造财富。三是学校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保障科技创新经费的落实。
[1]苏雁,孔爱峰.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三个关键词[N].光明日报,2010-05-1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安徽省委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EB/OL].[2011-04-15].http://www.ahedu.gov.cn/admincentre/show.jsp?id=NjY2OA==
[4]郭燕梅.九所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分析[D].太原:山西大学,2008:22-23.
[5]孙雷,周宏.一般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1):86-87.
Patterns and Innovative Strateg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ew Universities Serving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Li Tiefan
(Chizhou College,Chizhou,Anhui 247000)
New universities play a most important rol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ng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Their service patterns mainly include establishing research platform,joint application for research projects,joint breakthrough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transfer of scientific finding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pecialists’guidance,study and spread of regional culture,regional strategy consultation,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etc.
New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Industry and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G 644
A
1674-1102(2011)03-0123-06
2011-03-14
安徽省2010年软科学研究项目(10030503024);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重点教研项目(2010jyxm1118);池州学院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09RW011)。
李铁范(1968-),男,河南南阳人,池州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束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