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Ⅳ)——藏族的生态文明、文化教育和历史上的法律

2011-04-02师尚礼张德罡

草原与草坪 2011年5期
关键词:牧民藏族

汪 玺,师尚礼,张德罡

(甘肃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1 藏族的生态文明

1.1 适应高原环境的藏族传统生态伦理

1.1.1 一切生物平等 在藏族牧民的意识中,一个部落所处的地域是人、神和动物的共同居住区。在牲畜饲养与牧草生长关系中,藏族牧民认为,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都是与人共生的,相依相存的,因此,就要兼顾各方利益不受侵害;作为牧民,既要保护畜养动物,又不能使养育食草动物的基地-草原草地受到致命的损害。藏族牧民不以人类目前的利益标准来判断自然界生物的“优”与“劣”。因此,这块区域中的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源于同一种生命体,长期演化发展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感应,互为因果,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自己。古代藏族人没有消灭“害虫害兽”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应不加歧视地保护任何一种生物。在一个部落拥有的大片草地上,牧民除了放牧家畜外,同时要留出大片草地给野生食草动物。即使对于游牧区域的野生食肉动物,牧民也不会主动侵扰它们,许多野生动物在宗教中是崇敬和禁忌的对象,如虎、鹰等。遇见所敬畏、禁忌的动物,人们敬而远之;一般称呼中亦不直呼其名。如瞎熊,不叫熊,而叫做刨土者;雪豹称之为长尾巴、方头等[1]。从而维护了高原生物的多样性。

1.1.2 家畜与野生动物共生存 在动物之间的关系中,牧民既要畜养已驯化了的家畜牛、马、羊等,也要注意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在许多情况下,家畜与野生动物在同一地区和平共处。牧民的家养牦牛常爬上高山与野牦牛混群,有时公野牦牛引诱家养母牦牛到处游走几天不归,但牧民知其活动路线,故不急于找回。由于野生动物不受惊扰,基本固定生活于一个区域,所以牧民能识别它们,与它们朝夕相处,发生大雪覆盖草地的时候,野生动物与家畜挤在一起共觅食物,牧民若有饲料则也喂养它们。因此,草原上这些野生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有时会对牧民的家畜生存造成威胁,如一个地方野生食草动物过多,就抢食了家畜牧草;狼也是家畜的危害者,但藏族牧民认为这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当发生大雪灾时,高山野生动物就会下山抢食牧草;当草原野生食草动物急剧减少时,狼才会袭击家畜。对此只能通过调整系统内生态平衡来解决。于是产生了种种宗教仪式和经济活动规范。其中,畜牧活动规范至关重要。在藏族宗教中,无论是现世生活场景,还是来世生活场景,人与各种动物总是同居一处相互依存。同样,在一个部落游牧的地域内,牧民也将家畜与野生动物都视为该区域的生存成员,既要放牧家畜,但又不干扰野生动物。家畜与野生动物共生同长[1]。

1.1.3 游牧方式与自然环境平衡协调 藏族牧民认为,人类畜牧活动的目的既要照看家畜又要保护水草,在此前提下获得有限生产生活资料,以维系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不是商品生产。所以藏族牧民畜牧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并没有加以主动开发和过分干预。在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中,既要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权利,同时又要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不至于造成其他生物的灭亡和消失。这便产生了人对自身生产、消费的限制和对自然界的有限利用为特征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节俭节约的消费生活方式使自然资源得以保存和更新。为了对自然资源不造成破坏性的开发利用,游牧社会与外界建立贸易关系,以畜产品交换生活消费品作为维护畜牧生态系统运转的必要条件。其游牧方式是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而不是破坏和干扰。使千年来高原自然生态环境未受大的人为破坏。对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来说,游牧方式不仅过去,而且到目前仍然是最适宜的方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保持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如果从全国或者从亚洲地区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来看,保护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对全国和东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4 对自然界的禁忌与保护 古人云:“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藏族牧民自古到今,对自然的禁忌已涉及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系统的禁忌文化。

(1)对山的禁忌 禁忌在神山上挖掘,禁忌采集砍伐神山上的花草树木,禁忌在神山上打猎;禁忌在神山上喧闹;禁忌将神山上的任何物种带回家去……。藏民热爱自己的草原,说草原上有金瓶似的神山,明镜般的神湖,翡翠般的森林,彩云般的鲜花。藏族语言中,一般不说登山、上山、下山之类词语,而只说“进山”、“出山”、“山里去了”,因为山不是攀登、征服的对象,山不是独立于人之外,山是人的居住地,但在牧民心目中山就是统管者和依赖者,人是山体的一部分,人与山融为一体。所以牧民崇敬山、保护山,不可能敌视山、破坏甚至征服山。当一些运动员爬上高山后称:“征服了某山峰”,当地农牧民对此却颇不以为然,“爬上山就算征服了山吗?”“山能征服吗?”人只能敬畏山,与山融为一体,而不能去征服它[1]。

(2)对水体和土地的禁忌 禁忌将污秽之物扔到湖(泉、河)里;禁忌在湖(泉)边堆脏物和大小便;禁忌捕捞水中动物(鱼、青蛙等)。

对土地的禁忌,牧区与农业区是有区别的。在牧区,人们严守“不动土”的原则,严禁在草地胡乱挖掘。在农业区,不动土是不可能的,但不能随意挖掘土地,每年开耕前要先祭土地,去地里劳动穿新衣,不能在田野赤身裸体,以示对士地的尊敬;要保持土地的纯洁性。比如:在地里不能烧骨头、破布等有恶臭之物。藏族老百姓在新年第一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敬“新水”和“新土”,而不是去敬神佛、朝拜喇嘛活佛,更不是访亲问友,祝贺新年。这说明藏族人民对他们赖以生存的水和土地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热爱并珍视宝贵的资源[1]。

(3)对鸟类、禽类的禁忌 禁忌捕捉任何飞禽;禁忌惊吓任何飞禽;禁忌拆毁鸟窝、驱赶飞鸟;禁忌食用鸟肉(包括野外的和家养的);禁忌食用禽蛋[1]。

(4)禁忌打猎 除猎户外,大多藏区是禁止打猎的,尤其禁止猎捕神兽(兔、虎、熊、野牦牛等)、鸟类及狗等[1]。

(5)对家畜的禁忌 禁忌侵犯“神牛”与“神羊”(即专门放生的),神牛、羊只能任其自然死亡。禁忌陌生人进入牛羊群或牛羊圈;禁忌外人清点牛羊数;禁忌牲畜生病时,外人来串门做客;禁忌食用一切爪类动物肉(包括狗、猫等);禁忌食用圆蹄类动物肉(驴、马、骡等);禁忌在每月15、30日和6月6日、9月22日等宰杀牛羊[1]。

(6)其他禁忌 禁忌捕捞水中任何动物,禁忌食用鱼、蛙等水中动物,禁忌故意踩死打死虫类。除此以外,藏区还有对火及灶的禁忌,对居室的禁忌,对树木的禁忌以及人事方面的禁忌等等。

有些禁忌出于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土地草山养育着一切生灵,泉水湖泊是高寒干旱之地珍贵之物。出于对大自然和相依为命的动物伙伴的感激,从而产生了对他们的保护禁忌。还有些禁忌是预防传染病的表现:比如禁忌陌生人进入牛羊群或牛羊圈,尤其在牲畜生病时,禁忌外人来串门做客。

禁忌使牧民只能有限度按自然规律使用草地(四季轮牧法)。几千年来,牧民通过禁忌保护了草原,使草原生态维持了较好的状态。保护了青藏高原许多珍贵的兽类、鸟类与鱼类,保持着高原生物的多样性,其效果是维持了生物界正常的食物链,使生物的多样性优势得到发挥,维护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牧民说:“草好的年月,狼不吃羊,草不好的年月,狼才吃羊。”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在家畜放牧的草原,如果牧草丰盛,作为不喜欢在高寒草丛中生活的老鼠、鼠兔、旱獭就会转移到离家畜牧场较远的荒地,这儿是野生食草动物出没的地方。而这些动物又是狼的食物,狼自然会跟随这些动物,这样家畜受狼的袭击就会减少,所以人们一般不去侵犯任何生物。高原上的人们并无“害虫”、“害兽”的观念,也不会为了牟利去杀害生命。许多牧民并不主张以药灭鼠、以器捕杀狐狸。他们认为过去草原不用毒药灭鼠,老鼠也不危害草原,主要是由于对草原保护得好,牧草长得丰茂,而高密的牧草下高原鼠不易生存,此外,被保护的草原生存大量兽类与鸟类,都是老鼠的天敌。表明在生物多样化的环境里,不同生物自然实现平衡[2]。

藏族自然禁忌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因而对自然的保护性禁忌是一种非常自觉的行为,一种必须要这样做,否则会引起灾难的心理倾向与道德规范,而藏区部落及政教合一政权所颁布的保护水草动物的法令,则是对民间自然禁忌的扩大与具体化。这样,自然崇敬观念、自然禁忌机制、道德规范与世俗法令共同构成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网络。从文化上讲,这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而在发挥功能作用。禁忌与法规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敬之上,没有崇敬信仰,法规不可能被执行。今天,国家环境保护法已颁布多年,许多人对他知之甚少或知而不行,除了别的原因外,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亦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与尊重是很重要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自然禁忌中的迷信因素在淡化,但作为一种环保意识,仍在起有益的作用。

藏族游牧方式是对自然环境的谨慎适应和合理利用。这种方式限制了家畜数量的增长,使其不超出草原牧草生产力的限度。牧民保护草原一切生物的生命权与生存权,既养家畜又保护野生动物;既要放牧又要保护水草资源,按季节、分地域进行游牧使草地得到休养生息。

千百年来,藏民族在高原生存发展中,珍惜爱护高原生态环境,创造了与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藏族人在青藏高原创造的这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其游牧方式、农耕方式都是其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游牧方式、农耕方式不是纯粹为谋利的经济活动方式。因此,藏族人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是不同于今天我们所熟知并向往的那种追求物质利益、舒适、无限制消费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向世人表明他们拥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生活。如今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现代生态学研究者们如何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值得人们深思。

1.2 藏民族传统的精神生活与藏区文化教育

1.2.1 藏民族的精神生活 藏民族人更注重精神生活。游牧民族精神上是充实的、自由的,他们在与草原大自然的交流中丰富、充实了自己的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天地万物是自已的伙伴。他们信仰崇拜大自然,在自然信仰中使自己有了追求和精神寄托。牧民的生活从容自由、胸怀开阔、热情好客、朴实诚恳,这与现代都市人的争斗、猜疑、贪财反差巨大。他们生活的目的并不是创造巨大的个人物质财富。而只是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与众生相依为命的境界。而将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贡献给无尽无穷的精神生活。所以游牧民族是真正的隐士。他们几个世纪以来隐藏在草原深处,创造了适应草原自然环境的最佳方式-游牧方式,生存了近万年,而远离于人类主流文明。因而,游牧民的文明被历史学家看作停滞不进的文明,游牧民的社会看作没有历史的社会[3]。在外人看来,游牧民虽然在草原以主人自居,但实际他成了天气与草原的奴隶,只能服从,不能抗拒。主要表现在:

(1)诵经、转经轮、磕长头 在高原藏区到处都能看到听到大小寺院里许多静坐苦修的僧人,成千上万的僧人在苦读研修。放牧农作的人们,一有闲暇便诵经、转经轮、磕头。在漫长的朝圣路上,磕长头(等身头)的民众一步一步向神山、圣地行进,一路靠乞讨生活。一走几个月或一年,甚至更长,不达目的决不停止。手破了,头破了,鲜血淋淋,在别人看来辛苦异常,而他们却“乐在其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一生都在各种石头上刻经文,刻下的经石垒成了一道道长城。……世世代代专注于精神活动,成为一种“精神人类”[1]。

(2)进寺院当僧人 千百年来,寺院成为藏族人的寄托地,进寺院当僧人,成为至少是大多数男人的生活理想。18世纪中叶,藏区僧侣达48万人,占当时藏族人口134万人的1/3。如果除去妇女儿童,那么成年男子至少有一半或6、7成人口在寺院,这与“家有三男、二人为僧”的说法相吻合。

(3)进寺院当僧人供养僧侣 在家的农牧民,除了自己尽量参加宗教活动外,倾其全力供养庞大的僧侣群体、建设大小寺院,则成为他们全部世俗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

据1955年对黄河上游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阿曲乎部落的调查,该部落157户牧民1955年全年宗教活动开支共64 550元,占157户人家全部收入的43.9%。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20世纪50年代牧民的宗教开支一般占全年总收入的一半。

(4)不屯积财富 既然认定人应过一种清贫而知足的生活,不该屯积财富。那么,人从一开始不该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东西。藏族人很早就在藏南河谷发现砂金,可是一直未去开采。近代以来,随着内地及国外商人的涌入,藏族牧民知道像买卖冬虫夏草、鹿茸麝香可获大利,但是过去当地多数藏族人并没有大规模地采集,始终对此行当不屑一顾,正是这样一种处世态度,才维护了高寒地区较完整的生态环境。

(5)生活节简 游牧民常年生活清贫,一壶清茶、一碗青稞炒面,是长期的饮食;一件羊皮祆,白日当衣穿,夜里作被盖;一顶帐篷是全部家产,成年累月在高寒草原与牛羊为伴。他们说:“男人节制是智人,女人节制是贤女,大官节制是伟人。

(6)尊敬老人、赡养父母 藏族谚语曰:“老人是家中的支柱,太阳是幸福的明灯”。首先对老人特别照顾,不论吃饭喝茶、饮酒等,先要敬给老人,待老人动手动口后,大家方可动手动口。在家里,儿女尊重父母,下辈尊重上辈。见老人应起立,老人进屋要起立让座,吃饭饮酒先敬老人。儿女对父母口出狂言是不能容忍的。儿女不给父亲剃头。人到68岁以上,因以属相计算,可称之为80岁,便可祝寿,叫“加曲加东”,下辈人、客人向老人祝寿,老人也向客人说“我的寿给你,祝您健康长寿”。每当节日,尤其是春节,先给老人拜年,全庄里先给年龄最大的寿星拜年,祝愿安康。平时,骑马碰上长辈,要下马问安,家中上炕,老人有病后,精心侍奉。对父母养老送终的人被认为是真正的儿子,受到人们的尊敬。虐待老人的人,过去要受到部落严厉的惩罚,现在要受到社会上最严厉的谴责[4]。

(7)互助行为 放牧时,部落之间和睦相处,相互自觉地不侵占草地,相互照看牛羊。人们得到任何财富或收获,他要与周围人、周围的动物均等分配。“露水大的一点东西分着吃,针尖大的一点活儿一起干。幸福与快乐若降临,共同享受无偏私。”打猎时,猎人捕获了猎物后,在他未拿回家向神佛、向家人、向邻居分配前,任何外来人首先看见了猎物,猎人便要与其平分。如果是众人集体狩猎,那么,获得猎物众人平分。以后,别人获取了猎物,也照此分配。环青海湖等地的藏族部落之间每年有几次重要的生产互助与财富相互馈赠活动:5月,各户牧民的母羊产羔已结束,牧民们准备阉割公羊羔。于是几户或10多户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组,轮流到各户阉割。主人宰几只羊慰劳帮忙人8月剪羊毛时,又组成互助组到各户剪羊毛,主人同样宰羊招待。这种集体劳动、集体食宿要持续10多天或20多天。此外,节日期间各户都要相互馈赠礼物,至于婚丧嫁娶,全部落的人都要前去张罗,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这种互助馈赠成为互惠性的活动,各家都有赠送的义务,同时也得到了部落民众的认可。一个部落在这种相互援助中维持着他们的正常生活。

不仅要与人类共享财富,而且要考虑到同一环境中其他生物的需求。在部落地域既留有家畜食用的草地,也留出足够的草地供野生食草动物食用。比如,低洼处放牧家畜,高山处留给野生动物;野生食草动来到牧民的夏季牧场,牧民一般不会惊扰它们。

(8)热情好客 辽阔的藏区,热情地招待外来的旅行者、僧人及各部落牧民,这是世代相传的习俗。在封闭的牧区,人烟稀少,帐篷中偶尔来一客人,牧民自然高兴,全家人都要出门迎接,而不管认识与否。妇女儿童要为客人挡狗;男主人则接过客人的马缰绳,扶客人下马,以敬语问候。对于外面的人类社会永远充满着好奇向往之心。见到外来人,牧民渴望了解外面社会的奥秘。所以与客人长夜漫谈、喝茶、饮酒,是他生活的一大乐趣。在这里人们遵循着一条古老的人际相处原则即人类皆兄弟,财富应共享。“客人来了,请坐下,先喝茶,再敬酒,空肚子说话,不是牧民的规矩。给客人递茶时要用双手;递手时刀尖不能朝客人而将刀把递给;在打骂小孩,不扫地倒灰。不应从客人衣物上跨过或踩踏,更不能从别人身上跨过。在屋里或帐篷里大家围坐时,不应从客人的前面走过;不应把脚直接伸向客人,不能背对客人坐;不能当客人面咳嗽,咳嗽时以衣袖捂面。无论是亲戚还是陌生人,只要人家前来你的帐篷投宿,主人须尽自己力量招待客人,给他饮食、让他住宿,主人陪伴他说话[4]。拒绝给口渴者一杯牛奶的人,应罚羊1只。向邻居强索乳酒喝的人,应罚备好鞍子的马1匹[5]。

(9)做客人的规矩 到别人的帐篷里去做客,骑马者在离帐篷很远的地方就下马,以示敬意;他只用马鞭挡主人家的狗,不去打它(当高大凶猛的藏狗奔来时,用手仗、鞭子轻轻指一下狗的鼻子,狗就会安静下来)。进了帐篷,先向供佛处磕头致意,然后静静坐在自己的位置;男客人坐帐篷左边,女客人坐右下方。与主人交谈时,既不高声喧哗,也不东张西望察看帐内,主客一边喝茶一边谈事。客人向主人问好、问安,问牛羊好、草原好,但不打听主人的隐私,比如追问牛羊数量、钱财数量等。他们认为打探别人的财富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客人不能将脚放在灶旁;不能在灶火里烧骨头、布条等有臭味的东西[6]。

主客之间无论是朋友,还是亲属,不能将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也不能拍肩,因为肩膀是人的阳神所在处。无论主人还是客人,也无论任何亲属,都不应穿别人衣服,不用别人的食具(碗筷),不用别人的鞍具、放羊工具。藏族牧民、僧人到别处旅行、作客,随身总携带自己的茶碗。并且只让主人给自己添茶,自己不能以自备碗去舀水。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不触犯别人的生活权利,也不触犯别人的生活领地,这种自觉性来自道德的约束,许多外来人自愧不如。

没有亲戚关系的妇女不随意进入别人的帐篷,下贱的人(铁匠、屠夫之类)或有传染病的人不随意到别人家做客[6]。

(10)藏族的“贱人” 观卫藏地区藏族人普遍歧视猎人、铁匠、木匠、捕鱼者等,在安多藏区歧视铁匠、猎人。这种人因为屡次犯禁,采集捕杀生物,制造挖掘工具或者破坏草地,被认为是无社会公德脱离佛法教规的人,这种人是卑鄙的、低下的,人们一般不愿与他们来往,他们实际上成为社会贱民,所以与大众疏远,成为禁忌者。到这种地步,他们的生活便异常艰难。藏区过去少有此类职业者,便是这个原因[6]。但不歧视银匠,因为他们只制造饰品。

别的社会视为下贱人的乞丐、小偷、流浪汉等在藏族社会并未当作“贱人”,而偏偏将有正当职业的铁匠、猎户之类视为贱人,这是为何呢?这就是藏民族独特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凡破坏生态环境,毁灭其他生物的人是道德低下,天良丧失的无耻贱人。“人们一般认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屠杀生灵,制造罪恶;或者他们的祖宗就不干净”。“人们看不起铁匠,因为嫌他们吃雪猪肉,认为他们骨头脏”。“铁匠的灵魂是黑的,骨头也是黑的,铁匠的影子映在谁的身上,谁就要倒一辈子霉,千万不能与他说话”[7]。实际上对铁匠、屠夫的歧视是游牧文化特有的现象。它是在草原受到破坏、牲畜被大量屠杀、畜牧业走向衰落时,牧民为维护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防护对策。牧民普遍认为铁匠不仅是不洁之人,而且是一种破坏势力,因为他们间接破坏了原始的自然植被,使之千疮百孔[8]。现在,藏族的这种“贱人”观己改变。

(11)生死观 人去世后,不再提死者的名字。认为人一死去,他的灵魂也同去转生。为了使灵魂顺利转生,不应再叫;与死者同名的人则公开声明自己已更名。这一切是为了尊重死者,祝愿他的灵魂得到安息。对富贵长寿在传统社会中的藏族人并不刻意追求这种目标。对“英年早逝”他们随缘任运、顺其自然并不过分痛惜。老年时代,怀揣木碗,手持念珠,骑上慢牛,游走天涯,或到人家投宿乞食,或到寺院磕头拜佛,无牵无挂。另一种活法则是白日捻毛线,转经轮,晚上诵佛经、磕长头。日升出帐浴阳光,日落进帐烤粪火。行则跟随人后,聚则闭口少言。儿孙勿念,牛羊莫牵,但念佛教,只行善事。轻轻地退出社会,悠悠地随缘任运,静静地衰老死亡。这是最自然的死亡法。

藏族游牧民的有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值得我们当代人所敬佩和学习的,但也限制了生产力发展。尤其在农奴隶制时代,这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往往被农奴主所利用,使他们忍受剥削,安于现状而生活过于贫困。

1.2.2 文化教育 (1)藏区文化教育 1959年以前藏区基本上没有学校,民间的有关生产技术、生活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等只是口传心教。学习文化只有进寺院。但贵族子弟可到内地或国外学习。广大牧民很多没有文化。藏族中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只是僧人。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在藏区各地开办了大量的藏族学校,学习汉藏两文,但理科也只用汉文教授。1980年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成立了四川藏文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以藏语文为主、用藏语文授课”的双语教学中等专业学校,也是一所能较完整、系统学习藏族传统文化的学校。学校面向全藏区招收藏族学生,旨在传承优秀的藏族文化[9]。

全藏区各大寺院设有藏文高等学府。即六大学院。六大学院有“显宗”“密宗”之分。拿现代语来表达“显宗”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而“密宗”则是各种专业技术课。

(2)藏文高等学府-六大学院[15]①闻思学院藏语称“铁桑浪瓦札仓”。是研究藏传佛教显宗之地。格鲁派认为,显宗是僧人学习的根本,有“不明显宗,枉为出家僧人”之说,因之闻思学院在该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僧人都投身于该学院高僧门下求学,按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原则,广闻经义,闻后思维。闻思学院主司显宗教义,通过传授、背诵、思维、辩论等形式,经过至少15年的苦读,达到学习13级,通晓五大论。其中,因明部分5年5级,学习理论,要求背诵《中论》和《观庄严论》两经:般若部(智慧学)分4年4级,学习600卷《大般若经》;中论部分2年2级,学习《中观新论》、《中观旧论》;俱舍部为4年1级,学习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礼、成就佛经智慧的手段,即生死轮回和超生死轮回之道;戒奥妙无穷部为1级,学习戒律和行为规范,学程视修为而定。闻思学院在每年农历11月19日举行严格的升级考试,如能考取格西学位,则有希望被指派为活佛的经师或属寺的经师,去世之后有可能进入新的活佛转世轨道,终成正果。

②续部上学院、③续部下学院 五大密宗学院中,续部上院和续部下院属神学院,是次于闻思学院的两大学府。该院因由后藏的喜饶桑盖法师传续而来,名曰“续部”。原拉萨的续部院按其所处位置高低有上下院之分。两院都分为初、中、高三级,学程年限不定。续部下院主要研修密宗教仪,广授法师之灌顶,教化善根弟子入密宗金刚乘门,立于解脱之道。续部上院按《密宗道次第广论》要求,受法师之灌顶口诀,依生起和圆满次第之道修行密宗真谛。两院的教规严格而繁杂,僧人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赌咒发誓,才能传续。修业期间,对行为规范要求极为严格:僧人不能穿绸缎,不能饱腹,嚼食不能出声,吃饭必须持钵,外出必须持杖,走路不准仰头,睡觉只能曲伏于1米见方的垫子上等等。僧人需学会用彩色细砂制作坛城(或译为坛场),绘画八种佛塔、土地金刚线等技法。每年考试只有1人能获得“俄然巴”(学士)学位。

④时轮学院 属密宗天文学院,不仅修持供养,而且兼习实用技术,分为3级,学习年限不定。时轮学院除研究时轮金刚和怖畏九道金刚的生起与圆满之道外,主要学习研究时轮天文历算,兼司藏历,并学习声明、语言、诗词、书法、绘坛、音韵的手法和步法。“时轮”为远古苯教天文历算的“时间之轮”,后为佛教中的时空理论所代替。时轮金刚现被人格化为一种白色的神。该院的主要任务是每年测算出次年及数年间的年历。藏族的历算吸取了汉族夏历的历算方法以及印度、尼泊尔的《时轮经》之精华,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藏族历算。其推算方法除“大阳日”外,还有“大阴日”和“宫日”,在全世界也鲜见。藏历算法以60年为一历元,另有一套系统推算预测日食的方法。

⑤喜金刚学院 藏语称季多札仓。以古吉都金刚为主供神,主要研究密宗喜金刚的生起和圆满次第之道,兼司官历(现行公元纪年历法)、藏僧徒依照拉萨南佳札仓,穿紫不穿红。最拿手的是彩砂绘制坛城。佛经上说,曼陀罗是一种有灵光宝气的花,色白而音妙,花盘硕大,谁若是遇见它,就会舒心惬意,脱出地狱之苦,升华到极乐世界。曼陀罗是梵文音译,意为“坛”、“坛城”。因此,修行密宗者都想通过绘制坛城,悟性修行,以便早日摆脱“罪孽”,层层过关,跳出人间地狱之苦,见到曼陀罗,达到级乐世界。可见,绘制坛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修行。金刚坛城有木制的,有金属材料的,也有绘画的,但更多的以细砂制成。首先筛选颗粒均大的细沙,洗去泥土,以不同颜料染成各色,分别装在牛角形铁筒内。筒口留有能流出细砂的小孔,然后在砂盘内以各色细砂堆绘成佛经所描述的各种金刚图案。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寺院都要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在供奉的坛城下首,由时轮学院中精选的十余名高僧,身着法衣,手持法铃,头戴五瓣莲花帽,舞蹈诵经。

⑥医院学院 藏语称曼巴札仓。除佛经、医典外,主要研习医疗技术和芗学及藏医药的采集、炮制。学习分初、中、高3个阶段,一般要15年。初级阶段学习《总则》、《总则续经》和《后续经》;中级班要背诵《偏经》、《药王经》和《后续药王经》。考入高级班后即开始研究《四部医典》等深奥的医学理论。医学院的僧徒在每年2月20日至4月19日为授课学习时间;4月下旬,初、中级班僧侣外出采药3天;6月上旬,全院僧侣外出采药14d;8月,全院僧侣又外出采药3d;7月下旬开始制药;8月由全体僧侣诵经7d。祝愿各药“灵验”,已成定规。藏药中的洁白丸、九味沉香散和九味牛黄散,已被列入国家药典。目前寺内设立有藏医研究所。

在医学院的墙壁上,以象征主义手法绘有一张张生命之树,讲解复杂的藏医学原理。树旁书写着各自象征的名称,表示人体经络、气脉、生理结构及相互关系的形象示意图。

1.3 藏族古老传统的文化产品

1.3.1 藏族的文房四宝 藏族学者十分重视书法,也有自己的文房四宝,即笔、墨、纸、散木札。藏文字形有楷书、草书两大类,草书分六类,尚有篆文。

藏族人写字不用毛笔,而用竹笔,一般使用者自己制作。藏族学者十分看重竹笔,认为它是文殊菩萨“智慧之剑”的象征。制笔分选竹、加工、削笔3道工序。选竹一般是旧竹,皮色杏黄,无裂纹斑痕,质地柔坚为优,每笔有节,有节则为吉。先将选好的竹架于屋梁烟熏,或油箭竹体干硬,色泽油亮。削竹时,备锋利小刀,然后根据书写需要,即体大小,削出各种笔来,一体一笔,另外也有以鸟翎为笔的。

盛墨黑用墨盒而不用砚台,墨盒形呈瓶状,铜制,小巧玲珑,书写时,左手持盒,右手执笔。以前,墨多为自制,其原料有木炭、灯芯灰、黑矿石之类。在墨汁中加少许冰矿以求光泽,加少许麝香使气味芬芳,也可防腐。藏传佛教的经文用“赛尔寨”(金粉)、“俄寨”(银粉)、“玛尔寨”(朱砂)、“东寨”(白贝粉)、“纳亥寨“(黑墨)等原料和色彩写成。

纸是土法制作,种类较多,质量也不一,绺巴嘎纸为上品,次为馒头花根制的纸,再为草纸。纸以洁白、薄亮、柔轻、不易撕坏,书写不洇为优。

散木札形似汉族水牌,为长方形,大小不等,四周有沿,表面涂以黑漆。书写时,用少许酥油擦面,再打上横格,然后撒上糌粑粉或草灰之类,随即抖去可写。散木札一可写字,二可打草稿,三可绘草图,四可演算,五可当书札,真可谓一物多用[1]。

1.3.2 宗教典籍 14世纪编纂的《甘珠尔》与《丹珠尔》即闻名于世的《藏文大藏经》,包括了显宗、密宗、戒律、般若、华严、宝积、经集、涅磐、中观、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世论等几十类学科,共459种书籍。其内容以佛学为主,包含了藏族文化各个方面,是一部学科齐全的百科全书。

1.3.3 历史著作 有《蔡巴红史》、《西藏王统世系明鉴》、《青史》、《新红史》、《汉藏史集》、《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白史》等10种。在佛教史方面,有《布顿佛教史》、《雅隆教史》、《土观教派源流》、《安多政教史》等几十部。家族史中有《萨迦世系谱》、《朗氏家族史》、《德格土司世系》等部。传记方面有《宗喀巴传》、《萨班传》、《布顿传》、《米拉日巴传》、《莲花生大师传》等几百部。此外,尚存约200多名学者的学术著作全集。

1.3.4 文学著作 藏族创造了各种题材的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小说等。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已发现有100多部,仅对已出版的40部统计,共有25万多诗行。它是世界著名的英雄史诗之一,其影响遍及世界。

1.3.5 藏医学著作 藏医是藏族的民族医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在吐蕃王朝时期,便有大量总结藏族医疗卫生方面的学术著作问世,包括《医疗术》、《火灸疗法》等。以后出现了《月王药诊》等理论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最著名的是公元8世纪宇脱·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各科临床实践,包括人体解剖、胚胎发育、病因病理、治疗原则、临床各科、方剂药物,诊断病情主要是问诊、望诊和触诊。还有治疗器械、治疗方式、药物性能等内容。18世纪中叶由帝玛尔·丹增彭措完成的《晶珠本草》藏药巨著,收药2 294种,其中大部分是青藏高原的草原植物药和动物药。据说是由内地僧人叙述而成的藏医典籍。藏医常用药是由多种药物配制的成药,共有1 400多种。此后又有《藏医史》、《蓝琉璃》等著作出版。

1.3.6 天文历算 吐蕃时期有《珍宝明灯》、《冬夏至图表》等。11世纪出现了《时轮根本经释》,14世纪出现了《历算综论》等。17世纪后出现了《天文历算问答·光辉太阳》、《白琉璃》、《除锈》等著作。

1.3.7 藏族的谚语 谚语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用比较固定的语言形式,积累出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劝慰、启迪等功能。它广泛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之中,通俗、顺口、朴实、精炼、清新、含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生动的比喻,浓厚的民族特点,独特的地方色彩。如:

1.要象柱子一样端直,要象柱石一样坚实。

2.艰难时不可泄气,安乐时不可得意。

3.享乐的欲望要抑制,吃苦的精神要发扬。

4.口说空话如泡影,实践珍贵似黄金。

5.不饿肚子不知粮食宝贵,不经步行不知乘马恩重。

6.唾液吐不到天上,驼腿跨不过山巅。

7.苍天之中的父亲,大地之中的母亲。

8.宁喝朋友凉水一勺,不吃坏人蜜糖一碗。

9.大敌当前共举刀,朋友光临共举杯。

10.雄鹰虽是天上的鸟,但它还要落在石崖上。

11.权势达到顶点,苦海跟前乱翻。

12.酒醉了有清醒之时,财迷了无清醒之日。

13.黄土堵不住泉眼,石头压不住新苗。

14.源头一旦浑,下游不会清。

15.小溪喧嚣不已,大海无声无息。

16.河水虽然宽大,仍在船身之下。

17.清水打不出酥油,岩石榨不出清油。

18.牦牛不想喝水,压头也是无用。

19.家乡的气味,比牛奶还香。

20.不到山顶不知山高,不渡河水焉知水深。

21.一次说了谎,一生人不信。

22.沙子里面有黄金,众人中而有智者。

1.3.8 藏族八吉祥徽[10]藏族在300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原则和心理素质,有自己独特的吉祥符号,称八吉祥徽,藏语称扎西达嘉,由于历史上藏族信奉藏传佛教,这些符号都和宗教紧密相连。八吉祥徽是: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白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另外,藏区还有一种叫“央章”的吉祥徽。

1.3.9 藏区的六长寿 藏区尊崇的六长寿(藏语称才让南木周)用绘画来表现,多绘在墙壁上,也有刺绣在布面上,挂在墙上。这六长寿是:岩长寿、水长寿、树长寿、人长寿、鸟长寿、兽长寿。即巨岩(也喻大山)、常流水、苍松柏、寿星老人、仙鹤、千岁鹿。

1.3.10 藏族的七珍宝 七珍宝,藏语叫仁钦纳东。即金轮宝、神珠宝、玉女宝、主藏臣宝、白象宝、绀马宝、主兵宝。或者:金、银、琉璃、子母绿宝石、晶石、红珍珠、冰珠石。

1.3.11 画与雕塑 以岩画、壁画、卷轴画(唐卡)、木版画、羊皮画、堆绣为主要艺术类别的绘画艺术。有以铜铸、石雕、泥雕、木雕、酥油塑等用料所雕塑的圆雕、半圆雕、浮雕等艺术,具有高原独特的艺术风格。

1.3.12 建筑艺术 藏族建筑艺术则突出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协调,形成了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之貌。从公元3世纪到当代,青藏高原大地上建成了数以万计的寺院,这里依高山而建的寺院,似从山中长出,与山成为一体。在夏日碧绿原野上的一座座白色佛塔,与自然色彩高度和谐,从中可见藏族人创造了一种崇高与优美高度结合的美学境界。

1.4 藏族的文体活动和节日

1.4.1 民间歌舞艺术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以来,“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安多地区主要流行的歌为“鲁”和“拉伊”,流行的舞为“卓”和“噶尔”等。“鲁”是安多地区方言中对酒的一种歌唱形式,主要在节日聚会、婚姻嫁娶时演唱,用以抒发情感,烘托气氛,表词达意。它的评议含蓄生动,比喻形象贴切,曲调比较短小,但音域宽广,音调悠扬婉转,悦耳动听。“拉伊”意为“山歌”或“情歌。所唱内容多为爱情题材,也有少数赞美家乡风光和草原景色的。一般不能在家里唱,只有在远离帐篷和长辈的地方才能唱,拉伊的歌词多用比喻。语言生动浪漫,曲调高亢自由,音域高远奔放,节奏显明,散拍中有规律,规律中有自由。“卓“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歌舞。流行在藏族各地区,有的地方称“锅庄“,为在年节、重大聚会、喜庆丰收之时边唱边舞的一种舞蹈。从总体而言,具有诗歌、音乐、舞蹈融为一体的特点,内容丰富,文学性较强。表演时手足舞动,节奏活泼欢快,曲调易于上口,歌曲嘹亮高亢,舞蹈动作粗犷、豪迈、遒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

“噶尔”也称“郭尔”,是圆圈舞,也称为环舞,是一种群众性的歌舞,融表演、说唱、舞蹈为一体。曲调可快可慢,自由浪漫。它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词用以演唱,有时分为男女双方互相问答。内容涉及古老的神话传说、男女爱情等。歌舞兴浓时,则通宵达旦,进行比赛时,常常一两昼夜不散。

1.4.2 民间说唱 一是《格萨尔王传》的说唱;二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诗赞类说唱;三是乐曲类说唱,一般用龙头琴搭八弦琴作伴奏乐器,即兴编词,自弹自唱。格式为三段三句式或三段四句式。曲调有多种,内容丰富,极富旋律。

1.4.3 民间体育[11](1)赛马 藏族多畜牧、善骑射,因此,赛马十分兴盛,其历史悠久。赛马有跑马(奔马)、走马两种。跑马赛是五里至二十里路距离中比速度和耐力的比赛。走马是在100~200m的距离中,骑手摆动腰肢扬鞭催马,对侧快步向前飞走,既要速度又要平稳。走马一般先分成几个小组预赛、复赛、然后决赛取名次。跑马距离远,一般一次决赛,骑手摔下马,马自己跑向终点,也计名次,一般取13名,也有根据马的多少来决定。

(2)马术 马述表演也很普遍,一般除马上射击、射箭、打飞石之外,最有名的是“飞马拾物”。在马跑动时,骑手俯身拾起地上相隔几处的石子或哈达或红布。二是“蹬里藏身”。当马飞奔时,骑手机敏的窜到马的一侧,一腿踩蹬,手抓马鞍或马鬃,身体缩成一团,呈隐蔽状。三是“马上站立”。当马儿跑动时,骑手双手扯住缰绳,全身站立。四是奔马过障碍。五是马上射箭、马上射击等。

(3)打锁儿或打梭 平滩挖一长方形小炕(长2~3寸,宽1寸),玩者为二人或不等,开始时在小坑内放1~2寸长的圆木,再斜插一根五寸长的细木棍,打者用二尺来长的木棍轻轻敲击斜插木棍,使小圆木跳起来,然后,用木棍猛击圆木,打得越远越好,打不着为输,由第二人轮打。对打三局连输者要胜利者把圆木打远,让其口喊“锁”声跑到圆木落处并拾上圆木又返回,如果途中声音断了,就要从断声处将对方背到垒处。

(4)摔跤拔腰 摔跤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式的,两人交叉相抱,然后使劲摔,不能使勾脚,以先落地者为输。另一种是自由式,可以使勾脚,只要将对方摔倒在地便可,拔腰可用双手也可用单手相抱其腰,被先拔起来者为输。

(5)蹬棍 用三尺长的一根棍。两人坐平伸腿,两脚相蹬,两手伸直握棍;口令一下便用劲互拉,先被拉起来者为输。

(6)拉扒牛、犟板筋 用一条绳两头挽成死结拉直,挂在朝相反的方向站立者的脖颈,绳从胸前穿过两腿间,然后弯腰用手触地,听到命令方可互拉。其场地只要平就行,有的被拉得退三步算是输,有的在绳中间结一红布为标志,再划两条界线,以拉过界线者为胜。犟板筋也用上面的一条绳(或腰带)双方挂在脖颈,根据绳的长短相视而坐,伸直双腿,以拉过界线者为胜。

(7)射箭、射击 射箭在以前很普遍。其射法是在30步远的地方立靶,然后,每人射3箭,中靶者为胜,如果双方都射中,看谁射在中心,依此为标准决定胜负。比赛射击时有几种方式,一是打死靶,在百米处放一碗或立一木为靶。晚上在20~30m的地方插上一排香火,每人轮流射击,看谁射得准。二是打活靶。小山坡上放一滚动筛子,半山腰射手要连放3枪,以打准次数多的人为胜。有些枪手就是用火枪土炮能连续打三枪,其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先装好一枪的药、铅弹。在嘴中含一颗、在耳门中放一颗,用牛角制成的装火药皂的器具,小角中放一枪的药,用火绳点燃,动作极其熟练。三是在马儿奔跑时打死靶。每人打3枪。因此,对善骑射者,格外崇敬。

(8)举石头、搬石头 50~100kg的石头,双手举过头,又能轻轻放在地下,这叫举石类,把石头从一个地上搬到另一个地方,不但要搬起来,而且要搬到一定的地点后,轻轻放下。

(9)扳巴、拧勾 双方两手姆指朝上相握,胳膊伸直,左右相扳,决出胜输。拧勾是双方用中指相勾,胳膊伸直而相拧,按顺向拧过去者为胜,不过拧勾往往发生把指头拧柝的现象,尽管如此,但很普遍。

(10)踢毽子、打毛蛋 俗话说:“踢毽子,穿缎子,打毛蛋,穿褐衫”。这类活动一般是少年儿童参加,成年人较少。踢毽子有拐、踢、盘、剪、转、跳、蹲等数十种动作。毽子多用古钱插公鸡毛做。毛蛋是在毛团上绕缠毛线而成,也有在吹胀的猪膀胱(尿泡)上缠上毛线而成的。动作有拍、踢、跳、转等(现已很少)。

(11)打抛兜(抛石器,藏语称尔朵) 抛石器是牧区每一个牧民都有的放牧工具,它用牛毛线编成,长约2~3尺,中间有一小兜,其上置小石子,两头抓在手,扬手挥轮,然后突然放开一头(另一头有耳环、套在中指上),只听“拍”的一声石子便飞了出来,一般打300~500m,几个牧民汇集在一起,定目标、看谁打得准、打得远。抛兜不但是放牧工具,而且是自卫或进攻武器,具有多种功能。

(12)打秋千 称“手手”,在春节期间最为兴盛,有的用上绳拴在房梁上,有的栽在广场上,比较高。玩的人踩在上面或坐在上面,来回劲催;有的上面放一块板,两头各站一人,相互催蹬使摆起来。也有的一人坐在绳上,另一个则踩绳用力催送。

(13)棋艺 这一类也较多,有煮锅锅、吊罐罐、围和尚,下方等都是智力比赛。

煮锅锅是两人对下,用不同样式或颜色的小石子或土块。其盘式是用两棋把对方的棋围在角里,便是死棋,这个棋便拔起煮入中心的“锅”中,直到三棋被煮完为止。吊蛋蛋是带逼对方的石子到下面的三个圆圈内为输,其盘式是一次只走一步。

1.4.4 藏族的节日 藏族的节日大多与宗教有关。有正月法会、七月法会、九月法会等。农历正月初八的“亮宝节”展示寺院宝物,也叫”放生节”,这一天僧人们将准备好的马、牛、羊系上彩色绸带放走,被视为“神马”、“神牛”、“神羊”任何人不得猎杀。正月十三的“晒佛节”,正月十五的“苏油花灯会”展示僧人们雕塑的各种苏油花,七月十五的“大法会”等。每逢节日就有僧人的藏戏演出活动。民间的节日有藏历年节,西藏地区的“雪顿节”(吃酸奶节),安多地区的“香浪节”(来源是藏族僧人打完柴后的休息日,后演化为藏族农民为了追忆游牧生活,期望回归大自然的浪山节)。安多地区藏族也过“春节”,“春节”期间人们见面就互相祝福说“老萨儿桑格”。现在,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草原旅游业大发展,雪顿节和香浪节现已分别在西藏和甘南演化为旅游节。每逢节日就有大型文体活动和商业活动。正是“文艺搭台,经济唱戏”。

2 藏区历史上的法律和法规

2.1 卫藏地区政教合一的政府颁布的法规

早在吐蕃王朝时期,藏区有了以佛教“十善法”为基础的法律,其中规定要信因果报应,杜绝杀生等恶行;也有严禁盗窃部落牛羊的规定。同时,对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也有规定。

公元1505年法王赤坚赞索朗贝桑波颁布文告:“尔等尊卑何人,都要遵照原有规定,对土地、水草、山岭等不可有任何争议,严禁猎取禽兽。”

公元1648年,五世达赖喇嘛颁布禁猎法旨:“教民和俗民管理者、西藏牧区一切众生周知:……圣山的占有者不可乘机至圣山追赶捕野兽,不得与寺中僧尼进行争辩。

17世纪初由西藏噶玛政权发布的《十六法典》中说:为了爱护生灵,施舍肉、骨、皮于无主动物。为救护生命重危之动物,使他们平安无恙,遂发布从神变节(正月十五)到十月间的封山令和封川禁令(即禁止进山狩猎、禁止下河川捕杀水栖陆栖大小动物)。

17世纪后期由五世达赖喇嘛制定的《十三法典》中说:“宗喀巴大师格鲁派教义对西藏地方政教首领曾颁布了封山蔽泽的禁令,使除野狼而外的兽类、鱼、水獭等可以在自己的居住区无忧无虑地生活。”这个法令与其他根据“十善法”而颁布的法令一起实行。同时,《十三法典》又重申了封山蔽泽禁令,明确规定:“在假日的五个月发布封山蔽泽令。”上述法规中有一明显的时间界限:即春夏季节要封山蔽泽,以保护生长中的植物与动物。表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服从[22]。公元1932年,13世达赖喇嘛发布训令,提出:“从藏历正月初~七月底期间寺庙规定不许伤害山沟里除狼以外的野兽,平原上除老鼠以外的动物,违者皆给不同惩罚。总之,凡是在水陆栖居的大小一切动物,禁止捕杀。文武上下人等任何人不准违犯。……为了本人的长寿和全体佛教众生的安乐,在上述期间内,对所有大小动物的生命,不能有丝毫伤害。”

2.2 萨迦格言

萨迦格言是吐蕃王朝崩溃后,地方割据近400年来,以宗教的面目出现的一部政治标准和道德法则。根据其内容可分为9个部分:

(1)强调一个社会或一个有学问的人应具有的智慧、人格魅力、求学精神和道德规范。学者无论怎样困厄,决不会步蠢人的后尘;雨雀无论怎样渴,绝不会喝地上的脏水。学者在学习时艰苦备尝,贪图安逸不会成为学者;留恋微小安逸之辈,不可能得到更大的幸福。懂得和别人和睦相处,才是有识之士;就连牲畜之类,也不能类聚。

(2)提倡高尚的精神、高尚的情操,以高尚的精神陶治自己、净化社会,作为学者追求知识的理想和行为规范。正直的人有点小过也会改正,卑劣的人过失再大也不理会;奶酪里有点浮尘也得清除,酒里还要特意放点曲子。靠罪恶和武力得来的财富,哪能算做真正的财富;猫狗虽然吃饱肚子,却净是些无耻的经历。

(3)针砭邪恶,鞭笞时弊,劝人向善;揭示“愚”与“恶”的本质。恶人把自己的过去总是往别人身上推诿;乌鸦把吃过脏东西的嘴总是往干净处磨蹭。愚人只承受积财的痛苦,从来也享受不到它的幸福;经常寻求看守钱财的人,就像一只到处行窃的老鼠。

(4)崇尚知识渊博的正人君子,以形象深刻的比喻昭示知识多寡对自己、对社会带来的利害,以拥有知识的多寡来分辩君子与小人。高尚之士经常检查自己的错误,邪恶之徒老是挑剔别人的缺点;孔雀剔洗自己的羽毛,猫头鹰却给别人以恶兆。有学问的人酷爱知识,无学问的人没有兴趣;蜜蜂采蜜喜爱鲜花,苍蝇逐臭从不爱它。

(5)揭示罪恶的本质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忠告人们要警惕奸诈、欺骗、狡猾之徒的伪装;告诫人们要杜绝横征暴敛、腐化堕落、恶语中伤等。

狡猾之徒伪装老实,那是他存心要施骗;把野兽尾巴给人看,却无耻地贩卖驴肉。债务的尾数和残余的敌人,残酷的刑法和恶毒的语言;横暴的家族和堕落的作风,不需倡导也会自然滋生。

(6)揭示事物的本质及相对性,要求人们正确把握善恶取舍的做人标准。哪怕是广有智慧的人,也很难精通一些事情;就是敏锐的眼睛,也不可能看见声音。有益的,哪怕是敌人也要接近;有害的,哪怕是亲人也要遗弃;海中的宝物虽然远也要购买,腹中的疼痛虽近也要治疗。

(7)强调人们的言行要符合自己身份,积累财富与施舍要同时进行。做奴仆的骄傲自大,修苦行的讲究衣着,做国王的不行教法,三者都是不合情理的。

(8)待人接物要谨言慎行,遇事要分析研究,不盲从。对于尊长和下属,用不着布施召聚;施放多马供的人,神鬼乐意来保护。国王切莫欺凌百姓,只能合理征收税赋;娑罗树里蕴藏香脂,流得太多就会枯死。

(9)倡导人们乐善好施,惩恶扬善,敬事佛法,赡养父母、长者,怜悯弱者,同情贫苦,鞭笞贪欲。不管父母对子女怎样慈爱,子女对父母不会同样对待;父母竭尽全力去爱护子女,父母老了却受子女虐待。攒钱而吝啬的富人,攒钱而乐施的富人,他们本人及其后人,来世将有显著区分。

总之萨迦格言阐释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性有别,因而对智者和愚者、圣贤和俗人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并把人类分为两类:一类是伟人、圣贤、学者、善人、高尚的人;另一类是小人、庸人、愚人、恶人、下贱的人。其划分的标准,不是门阀、地位、权势、财产,而是智慧、学问、善良等品质。萨迦格言是系统的知识论体系,其显著的特点是尊崇智慧和知识,尊重智者和学者,视知识为德行和幸福的源泉。并指出学者的特点是善于分析研究、明辨智愚善恶、知道取舍、独立思考、改正错误等等。萨迦格言是修身养性的理论,倡导提高道德修养,摒弃错误过失;靠智慧深省、修行、精进、利他、平等,以实现人生的价值[2]。

2.3 各地区各部落规定的法规

青海刚察部落内部规定。一年四季禁止狩猎。捕杀1匹野马罚白洋10元;打死1只野兔或1只哈拉(旱獭),罚白洋5元。川西理塘藏区部落内部规定:“不准打猎,不准伤害有生命的生物。若打死1只公鹿罚藏洋100元;母鹿50元;雪猪或岩羊1只罚10元;獐子、狐狸罚30元;水獭罚20元。”甘南甘加部落规定:“在甘加草原禁止打猎。若外乡人捕捉旱獭,罚款30元;本部落的牧民被发现捉旱獭,罚青稞30升(每升2.5kg)。”“夏克家划定山林牧场为神山、‘禁地’,不准牧民进入,并有晓谕牧民的告示,如:罗布麻山上林木系不可侵犯的神林,不许在此砍1根柴。倘敢违犯,吊九次外,并罚白银25两。”

这类规定在执行中是十分严格的,凡越界放牧,偷猎动物、偷砍林木者,被发现后,部落首领、寺院僧人及部落长者都要集体审问,周围观众嘲笑羞辱犯禁者,最后他须向大家一一求饶,诚心认错,并立即赔偿。但无论怎样赔偿,其精神上所受伤害终生难愈。这是因为藏区还有一种不成文的规范:违禁者本身成为禁忌者,人们由于鄙视他而疏远[1]。

2.4 藏区寺院维护寺院所属林木草地等的规定

在藏区,凡修建寺院的地方都呈吉祥状态,都是神圣之地,因而也成为藏人所重点保护之地。寺院自己周围的地域划分为寺院所属地。除了少数地处高寒草原地带的寺院将周围大片草原划寺院外,大多数寺院地处较低海拔地区,气候温暖,宜于林木生长。历史上寺院要么选择有山有水有林有草之地;要么寺院建成后,僧人们种草植树,几百年过去后,经精心保护,各处寺院都拥有大片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地与肥沃的耕地。当然在历史进程中,寺院所属的土地也不断受到侵犯和剥夺,地方恶势力的侵占,外来移民的蚕食,官府的剥削等,使寺院所辖地区也在缩小。尽管如此,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多寺院仍拥有自己的森林、草地与耕地(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青海地区一些寺院周围的森林,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几千年前高原气候温暖时期所保留下来的原始森林)。

青海省1958年民主改革前夕,共有藏传佛教寺院722座。另有静房、小型佛堂近千座。甘肃省1958年前夕寺院有369座,静房数百座,其中,寺院共拥有森林草地约1 400hm2,较大的寺院如郭莽寺、塔尔寺、佑宁寺、宗玛寺都占有森林面积600hm2以上,耕地草原面积也上百公顷。较小的寺只占几公顷林地,也有只占草山未有森林的。每座寺平均占有森林草地面积60hm2。至1958年安多地区共有1 200余座寺院,总计占有森林草地面积800hm2。

寺院为保护自己的森林草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僧人要在荒地上植树,又要回击企图侵占破坏林草的人。对于寺院所拥有的森林,寺院制定严格的制度,严禁僧人和俗人破坏、砍伐。各寺院在这方面采取了种种措施:将寺院所在地的山、水封为神山神水,任何人不得触犯、侵占、污染。神山与神水处的一切生物、花草、树木、放生的牛羊、出没的野兽、爬行的虫蛙龟蛇、飞鸟飞虫,均属神圣不可侵犯之列。僧人严格执行“不杀生”戒律,不宰杀牛羊、不伤害一切生灵,每年藏历6月到7月有20d时间僧人不出山门,以免踩死地上各种爬虫.寺院每年举行“放生”仪式,以此来教育感化民众善待一切生物。尊重动物生命权利[1]。

[1]南文渊.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M].华夏出版社,2003.

[2]杨士宏.“萨迦格言的法律内涵”《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研究》[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7,55-59.

[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212.

[4]杨士宏.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研究,[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7,80.

[5]南文渊.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191-196.

[6]西藏社会历史资料编辑组.西藏社会历史调查(二)[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7]图齐·海西希.西藏与蒙古的宗教[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219.

[8]新华网.藏族传统文化在这里薪火相传[EB/OL].http://news.163.com,2005-10-25.

[9]何效祖.走进甘南寻梦香巴拉[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6,83-86.

[10]何效祖.走进甘南寻梦香巴拉[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6,157.

[11]索代.拉卜楞寺佛教文化[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2:6,51.

猜你喜欢

牧民藏族
牧民的遗嘱
The Light Inside
牧民歌唱冬奥会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甘南牧民 赵云雁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商人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