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训练与“二度创作”
2011-04-02周曼林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安徽合肥230000
周曼林 (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 安徽合肥 230000)
凡从事声乐学习和声乐教学工作的,一定会把声音训练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大约从有意识地学习声乐开始,一直就围绕着“发声”“声音”作文章,甚至伴随终身。一代又一代学习声乐的,最后又去教学生学声乐的,为此循环往复传承不已。在这些教与学的循环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沿袭近现代以来,被称为“美声”唱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胸腹式呼吸、声区的统一、共鸣及其位置等等。毫无疑问,这些称之为“科学”发声法的原则,对于发展我国的声乐事业的确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另一个现实,那就是歌唱者的“声音”普遍美化了,但有个性的,声情并茂的歌唱家却不多。曾经大力呼唤的中国声乐学派至今未见突破性的重大进展。反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笔者窃以为,声乐训练的取终目标不明确,或者说不能围绕着最终目标进行声乐训练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亟待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改进。
一、声乐训练就是为了“二度创作”
声乐训练无非是能够使歌唱者的声音更加圆润、有光泽,有弹性,更加有表现力,最后终究要落实到演唱音乐作品中。任何音乐作品都是靠具体的“声音”来体现的。所以我们常把演唱表现音乐作品称为“二度创作”。这个“二度创作”是歌唱者的试金石。历史上很多经典作品,一开始往往并不为人们所接受,后来,经过某歌唱家的精彩演绎而大放光辉。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当代一首新作品的问世,更加仰赖歌唱家的“二度创作”。同样有的歌者,终其一生只会唱练声曲,即使演唱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也只是唱得没有错误,声音好而已,没有表现力,感染力,更谈不上个性化的创造发挥了。
作为中国的声乐工作者,毫无疑问地首先要会演唱中国作品。无论是继承传统的需要,还是现实音乐生活的需要乃至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广大听众还是最需要聆听中国歌唱家演唱中国音乐作品,这里绝没有排斥、贬低学习外来唱法、忽视外国作品的意思。恰恰相反,我们不仅要学习、借鉴外国唱法、外国作品而且还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时俱进地观察、了解、学习研究国外的最新成果。这一切的宗旨始终是为我所用,从而造就一批具有中国特点风格的为中国广大听众所喜闻乐见,进而矗立于世界歌坛之林的中国歌唱家。作为声乐训练的目标,这样要求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上,把这样的要求作为声乐训练的最终目标,也许很多人都不会反对,有些教师和学生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收获。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不很多时候,在很多教与学以及演唱的实践中,并没有真正把此作为最终目标,有意无意之间,谈化了这个认识,以致于在实践中基本游离于这样的目标,尤其在声音训练的时候,照搬照抄现代的练声曲,把声音训练和“二度创作”割裂开来,造成很多有“声音”但不会“歌唱”的歌唱家,由此看来,再强调一点学习声乐的最终目标,并且努力去探索实践,不但不是多余的,而且确有必要。
二、声乐训练与“二度创作”的有机结合
关于声音的训练,这些年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很多声音训练的教材和理论文章,很多歌唱家还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这此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已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不在这里赘述。关于声乐的“二度创作”——也就是如何演唱作品,如何把已有的乐谱旋律以恰当的方式(这里当然包括声音)演绎成活生生的可听的动人音乐的问题,都少有论述也没有可鉴学习的专门教材。在练声之余,学唱某首歌曲时,有时作为“歌曲处理”会被提及到演唱表现的问题,不过是模仿而已,最终还是归结到强调声音上来。声音的训练和歌唱的表现本来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却被人为的分开了,而且声音训练成了对声音的片面追逐,甚至于妨碍了音乐表现。声音教材中的练声曲,本来就是为外国“美声唱法”所编写的,而“美声唱法”又是从演唱外国音乐作品的需要所逐步发展建立完美起来的,这其中很多合理有益的作用自不待言,但是,如此训练出来歌者演唱中国作品自然会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须承认的是,中国作品的风格显然与外国作品的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曲调、旋法、结构与外国作品也是不同的,中国人的欣赏趣味,美学追求与外国人也是不同的。随着不断深入广泛的交流,会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会有相对稳定的欣赏外国作品的受众,但是上述的种种不同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会以各种可能变化的形式存在下去。既然目标不同,就要有实现不同目标的路径,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中外声乐作品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了叙述方便,这里主要指的是具有汉民族的特点作品。
中国音乐作品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能否将这些不同特点融会进声乐训练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汉语的语言与外语不同。咬字吐字在传统的戏曲、曲艺、民歌等曲调里不会因为“声音”而要求成为独立的问题的,但是在通行的声乐训练中却成了问题。依字母进行声音训练是有利的,如果不结合汉字的“声”“韵”训练,久而久之,声音美化了但不会“讲话”了也就是听众俗称的“大舌头”。这样当然谈不上有表现力,更不要说“二度创作”了。汉语语音依普通话为标准,大约有四百一十六个不同的读音,(不包括声调)这其中还函盖了部分单韵的读音。将这些不同的读音分门别类归入到发声练习中,使声音训练具体的汉字读音结合起来,让美化的声音总是依附于具体的读音上。为此一来或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也就克服了“大舌头”的弊端。也许有些读音特别不容易发生好的声音,如quan、zui、ri等,可以先从一些便于发音的读音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觉后再针对那些特别难发的读音强化训练。如果将那些特别困难的读音练好了,基本功岂不是更加的扎实了。
汉语的语音声调不以明确表达某种意义,音乐旋律则着重表现情感、性格、情绪、氛围。这二者的结合是相互依存的。但音乐旋律又不可能始终严格按照语音声调来谱曲。那样不仅呆板、没有生气,也使音乐旋律成了歌词的生物,失去了音乐存在的意义。于是,声调与曲调不相吻合的情况就会发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字”。如果机械地按谱表达,听到这些“倒字”的地方就会让人感觉很不悦耳。古体诗词中对不合格律的地方有“救拗”一说,似乎对歌唱中的“倒字”也有启发。如:就要可以考虑在每个字的第一个音符前加一装饰音并把第一字音符唱的略重略长一点,就明显地改善“倒字”的不悦之感。类似的技术处理还有很多,也可考虑在声音训练时有意识地试唱各种不同的处理办法,同时结合声音的要求。
这些似乎已经超出了声音训练的范畴,然而正是这些问题的被忽视,或者说在声音训练时只用那些便于发声的材料,最终导致了虽有“声音”不会“歌唱”的困境。
在声音训练时,始终盯住“二度创作”的目标,在发声方法不断得到提高巩固的时候,驾驭各种旋律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以正确合理的发声方法游刃有余地演绎各种旋律,是“二度创作”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在此之上,再去进行更高一级的“二度创作”就成为了可能。